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84章 分寸之间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第84章 分寸之间

作者:南夏洛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3

市局的紧急通知如同一块沉重的铅板压在心头,将盗窃案告破后的短暂轻松驱散得一干二净。炎热的午后,老吴带着李成钢走在略显空旷的胡同里,例行巡逻的脚步看似与往常无异,但师徒俩的眼神深处,都多了一层不易察觉的审视。

阳光炙烤着青石板路,散发出滚烫的气息。蝉鸣聒噪,但在老吴和李成钢听来,这单调的噪音仿佛也成了掩护某种更隐秘危险的白噪音。

“小子,记住喽,”老吴习惯性地摸了摸上衣口袋里的卷烟盒,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两旁紧闭的门户和偶尔支棱出来的晾衣杆,“咱们现在多留的这个心眼,意思到了就行。别跟个探照灯似的,挨家挨户死盯着人家窗户看,更不能没事就去扒拉人家的电表箱!”

李成钢会意地点点头,汗水顺着鬓角滑落。他尽量让自己的目光显得平和自然,只是在经过一些独门独院、或者位置相对僻静的住户时,会不自觉地多留意一下窗户是否异常密闭(可能用于隔音)、屋檐下是否有新拉的多余电线、或者门口的电表箱是否锈蚀老旧得不像样子(可能被动手脚)。这些都是老吴这两天“言传身教”的要点——观察源于日常,伪装融入本能。

“能干特务的,那都不是一般的贼,”老吴的声音几乎只剩气音,带着一种过来人的凝重,“那都是人精里的人精,受过专门训练的!咱们要是表现得太过明显,哪怕只是多问一句‘你家最近电费好像有点多啊?’,都可能惊了蛇。打草惊蛇,让他们缩回去或者转移,再想找就难如登天了!搞不好,还会带来更大的祸害。”老吴顿了顿,眼神变得更加锐利,“专业的事,交给政保那些专门搞反特的同志。咱们,就是眼睛和耳朵,发现了异常苗头,第一时间、悄悄地、只报告给张所!这就叫各司其职。”

李成钢默默咀嚼着“各司其职”这四个字的分量。他想起上次抓捕盗窃团伙时,老陈关键时刻果断的鸣枪示警和自己紧随其后的擒拿,那也是一种配合。而这次的任务,更像是隐藏在平静水面下的狩猎,需要的是无声的蛰伏和精准的情报传递。

老吴又瞥了一眼自己这个新婚不久的爱徒,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和严厉:“另外,你小子给我记死了!这不是抓偷鸡摸狗的小毛贼,也不是对付普通的刑事犯。这些暗处的敌人,对咱们身上这身警服,没有半点天生的敬畏感!他们手里,是真有家伙的!而且为了灭口或者逃跑,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枪子儿可不长眼!” 他掏出一支卷烟,在烟盒上轻轻墩了墩,却没有马上点燃,目光沉甸甸地落在李成钢年轻的脸庞上,“你刚把分局宣传科的简宁同志娶回家,美日子才开头,给老子警醒着点!该缩的时候缩,该躲的时候躲,别傻愣愣地往上冲,保护好自己的小命,就是对组织、对家庭负责!明白吗?”

最后那句“枪子儿可不长眼”,连同师傅提到妻子简宁名字时那份沉甸甸的关切,像两根冰冷的针,扎进了李成钢的心里,让他后背刚被烈日晒出的热汗瞬间变得冰凉。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过简宁穿着警服、在宣传科伏案工作的认真侧影,以及她在家时温柔的笑靥,心头猛地一紧,随即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和必须平安归家的信念。他用力点头,声音低沉却异常坚定:“放心吧师傅!我记下了!眼要亮,心要细,嘴要严,命要惜!”

接下来的几天,师徒俩在片区内穿梭得更加勤勉,也更为“自然”。同大妈大爷拉家常时,会不经意地问问最近胡同里有没有生面孔,或者哪家晚上动静有点怪;帮王大妈修屋顶时,目光也会“顺便”扫过邻近几家的屋顶阁楼;甚至借着检查防火的由头,对一些老旧房屋的电线走向也留了心。李成钢努力让自己的观察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不敢有丝毫刻意。

然而,几天下来,用电异常的大鱼没摸着,倒是一条小鱼自己蹦跶到了眼前。

这天下午,两人走到南锣鼓巷靠近后海的一片杂院区。在一户姓刘的人家门口,老吴的脚步不着痕迹地顿了一下。院里晾晒的衣服,料子明显比周围邻居家簇新不少,尤其是一件男人的卡其布工装外套,崭新得像是刚下流水线,袖口连一点磨损都没有。这在这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年代,显得格外扎眼。更引起老吴注意的是,院里飘出来的饭菜香气里,油腥味明显重了些,隐约还夹杂着平时少见的调料味——这家人,生活水平有点“超前”了。

老吴没说话,只是递了个眼色给李成钢。李成钢立刻会意,留心记下了门牌号。

接下来的走访,老吴开始了他的“老片警”操作。他没有直接去敲刘家的门,而是像往常一样,坐在巷口的大槐树下,跟几个摇着蒲扇纳凉的老街坊“侃大山”。话题从天气、最近上演的电影,很自然地“歪”到了生活不易、物价高低上。

“唉,这日子,啥都贵!我们家那点供应粮,精打细算也就刚够糊口。”老吴叹了口气,看似随意地抱怨,顺手掏出一支卷烟点上。

旁边一个姓孙的大妈立刻接茬:“谁说不是呢!吴同志您是不知道,我家那口子厂里福利不好,这个月奖金又少了……唉,日子紧巴巴的。”

“可不是嘛,”另一个赵大爷磕磕烟袋锅,“也就老刘家看着松快点?前几天好像还见他家大壮弄了条不小的鱼回来?啧,有口福啊!”

老吴吐出一口烟,眼皮都没抬,顺着话茬问:“哦?老刘家?刘德贵?他厂子里福利不错?”

“嗨,他那厂子也就那样,”孙大妈快人快语,“不过他家大壮脑袋瓜活络,鬼点子多。前一阵子,好像……呃……”孙大妈似乎意识到什么,突然住了嘴,有点含糊其辞。

“好像倒腾了点啥东西?”赵大爷倒是没那么多顾忌,压低声音,“听说是去乡下弄了点紧俏的山货啥的,悄悄转手换钱票了?他那件新褂子,还有他家婆娘脚下那双新鞋,不就那么来的?”

信息足够了。老吴又闲聊了几句,一支烟也刚好抽完,便带着李成钢起身告辞。

离开那片区域,李成钢忍不住压低声音问:“师傅,这刘家,脑袋灵光搞点倒买倒卖,这可是投机倒把行为!咱们抓不抓?要不要上报工商或者街道办?”

老吴没有立刻回答。他背着手,慢慢走在树荫下,眉头微锁,似乎在权衡着什么。脚下的落叶被踩出轻微的沙沙声。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阅尽世事的沧桑和无奈,又下意识地去摸烟盒:

“投机倒把……是违法没错。”老吴抽出一支烟,叼在嘴上,掏出火柴,却没有马上划着,“这家,听街坊的意思,也就是偶尔为之,胆子不大,弄点小东西贴补家用。可能家里真有困难?或者就是想改善改善?跟那些专门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的二道贩子还不太一样。”

他划着火柴,点燃了卷烟,深深吸了一口,看着李成钢年轻而充满正义感的脸,烟气伴随着话语缓缓吐出:“这事怎么说呢?我们公安,职责是啥?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投机倒把,按条例确实是归工商或者街道办管。咱们……唉……”

老吴长长地叹了口气,烟雾在他面前盘旋:“有些事儿啊,差不多就行了。”

“差不多……就行了?”李成钢有些愕然地看着师傅。“对,差不多就行了!”老吴用力点点头,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夹着卷烟的手指点了点,“咱们是片警,不是工商稽查队。我们的精力,要放在更紧要的地方——那些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犯罪上!比如咱们现在正在留心的事(指敌特电台)!”

他拍了拍李成钢的肩膀:“你看这家刘德贵,他倒腾点山货,是违规,但有多大社会危害性?逼得邻居活不下去了?引起市场大乱了?没有吧?顶多就是自己家多吃了几顿好的。咱们要是为了这点事,大张旗鼓地去抄家抓人,弄得街知巷闻,人心惶惶不说,还可能把真正该盯住的‘大鱼’给惊跑了!(指敌特)更重要的是……”

老吴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烟头的火光在指间明灭:“咱们天天在这片儿转,靠的是什么?是群众的信任!你为了这点‘小错’,把人家往死里整,寒了街坊邻居的心,以后谁还跟你掏心窝子说话?谁还给你提供真正有价值的线索?咱们就成了聋子瞎子!那才是因小失大!你媳妇简宁同志在宣传科,不也总说要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吗?这就是实践!”

“‘差不多就行了’,不是放纵违法,而是在法律框架内,分清主次,把握尺度,讲究策略!”老吴的眼神变得锋利起来,“这家的情况,咱们心里有数了。记下来,观察着。如果他尝到甜头越搞越大,成了惯犯,或者影响恶劣了,那自然有工商和街道办依法收拾他,咱们该配合就配合。但现在,”老吴摇摇头,把烟蒂摁灭在路边的砖墙上,“为了这点‘小芝麻’,没必要,不值得,还会坏了咱们‘大西瓜’的事(指反特主线)。懂了吗?”

李成钢久久没有说话。师傅的话,夹杂着淡淡的烟草味,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思维中某个非黑即白的锁扣。他想起前世那句“六扇门里好修行”,原来在基层,这“修行”指的就是这份在原则与现实、法理与人情、大事与小非之间精准拿捏的“分寸感”和“差不多”的智慧!这不是妥协,而是更高层次的、确保核心目标达成的策略。

他原本紧绷的、准备“执法必严”的神经渐渐松弛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思考和对师傅这份老辣经验的敬佩。“心里有杆秤,轻重自分明。不该咱们管的‘小芝麻’,盯着苗头就行。该咱们拼命的‘大西瓜’,寸步不能让!‘差不多就行了’,是门学问!”李成钢心中豁然开朗,眼神也变得清澈而坚定。

“懂了,师傅!”他重重地点了点头。

老吴看着徒弟眼中那抹了然的光芒,欣慰地咧开嘴笑了,拍了拍空了的烟盒:“行!小子,开窍了!走,继续溜达,眼睛放亮点!说不定今天就能碰上那‘用电异常’的大西瓜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