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69章 谋算与疾驰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第69章 谋算与疾驰

作者:南夏洛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3

清晨,四合院里各家灶台的烟火气尚未散尽,李家的门轴便发出一声略带刺耳的“吱呀”。李母王秀兰的身影出现在熹微的晨光中,早起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但今天的麻利劲儿里透着一股风风火火。

她手脚麻利地捅开小煤炉,架上锅,金黄的小米粒在翻腾的水中渐渐散开,散发出朴实的谷物香气。手下不停,揉面、发面(面是昨晚就揉好醒着的)、将掺了玉米面的二合面馒头坯子放进蒸笼。蒸汽升腾,不一会儿,带着麦香和玉米特有甜香的暄软馒头出锅了。再打开墙角的小坛子,夹出一小碟自家腌得油亮咸香的萝卜干,淋上几滴香油。这顿早饭朴实却顶饱,是城市工人家庭最常见的体面餐食。王秀兰匆匆给自己盛了多半碗稠粥,就着咸菜小口快速吃着,眼睛却不时瞟向窗外渐亮的天色,耳朵仿佛竖起来听着巷子里的动静。

“妈,您这也太急了点吧?厂门口报名排队也得等到人家正式上班点啊,您这赶趟儿似的。”李成钢揉着惺忪睡眼从里屋出来,一边拿凉水泼脸,一边看到母亲这副火烧眉毛的样子,忍不住调侃。水珠顺着他刚毅的下颌线滴落。

“能不着急吗?”王秀兰咽下最后一口粥,放下碗筷,语气斩钉截铁,“你舅舅家住得远,我得赶早过去,亲自带着定平那孩子去报名!这次招工动静前所未有的大,去晚了,报名点人挤人跟煮饺子似的,排到后面,报不上怎么办” ?

几天前,轧钢厂大规模招工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瞬间在厂里厂外激起千层浪。作为后勤处物资科的保管员,王秀兰近水楼台,自然是第一批得到内部确切消息的人。这消息让她心头猛地一热,像揣了个小火炉。娘家侄子王定平,初中毕业在家待业一年多了,街道办那边连个准信儿都没有,就算轮到了,多半也是些街道小厂、糊纸盒、糊火柴盒之类的集体厂子,前途渺茫。轧钢厂!那可是响当当的国营大厂!响亮的“铁饭碗”!王秀兰坐不住了。

“云标,弟妹,”王秀兰开门见山,语气急切却条理清晰,“厂里这回是真要人了!规模空前!口号喊得震天响,‘大干快上’!定平这孩子年纪正合适,文化也够(初中毕业在当时算基本合格),身子骨也结实!要是能进轧钢厂,端上国家的铁饭碗,咱老王家在城里才算真正站稳了脚!”她看着弟弟王云标——一个脸庞被田间日头晒得黝黑、身材敦实的中年汉子,还有旁边同样一脸期盼的弟媳,“当然,这年头……光排队等分配,变数太大,名额有限,狼多肉少啊。咱们得想想法子,该使的劲儿得使,该花的……也不能太省着!” 她没把话说得**裸,但眼神和语气里的暗示,在座的都懂了。

王云标黝黑的脸上沟壑更深了,和媳妇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熊熊火焰。他一咬牙,粗糙的大手在裤子上使劲搓了搓:“姐!你是定平亲姑,又在厂里工作,这事儿你比我们眼界宽!只要能让孩子进去,花点钱……家里勒紧裤腰带也认了!这些年牙缝里省下点,就为给他奔个好前程!该找谁,该咋办,姐你拿主意,我们都听你的!砸锅卖铁也得上!”

得到娘家人明确的支持和决心,王秀兰有了底气足了。她是后勤处物资科的保管员,和科长马卫民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利用工作接触的机会,在一次去马卫民办公室核对库房单据时,瞅准没有旁人的空档,王秀兰很自然地提起了话头,顺手将两个用油纸仔细包好的、副食店买的点心包,放在了办公桌靠近文件堆的不起眼角落。

“马科长,这回招工动静可真够大的,我看公告都贴出来了,咱们后勤这边也得跟着忙活吧?恐怕得进新人分担了。”王秀兰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职业性微笑,语气熟稔自然。

马卫民,四十出头,圆脸微胖,看着一团和气,正低头看着文件,闻言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弯了弯:“是啊,王师傅,响应号召嘛。厂子要大发展,人手缺口大着呢,咱们这块儿肯定也得进新人分担。”他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那点心包,未置可否,笑容却似乎加深了点,显得更亲和了。

王秀兰心领神会,顺势往前凑了半步,压低了点声音,语气带上几分亲近与恳切:“可不是嘛,这不,正想跟您打听打听。我娘家有个亲侄子,男孩子,快满十八,初中毕业在家待了小一年了,人挺踏实,肯干,手脚也麻利。这不是赶巧了嘛,我想着,这次招工,能不能……麻烦马科长您帮忙给掌掌眼,看看有没有适合的岗位?特别是咱们物资科,孩子也愿意学点管物料的本事。该走的程序我们肯定走,材料一样不少备齐,就是想着……您经验丰富,能不能指点指点,报名时该注意点儿啥?或者……哪些岗位可能更缺人、机会大点?” 她的措辞极其巧妙,既点明了目标,又暗示了人情和“心意”,更关键的是强调了“程序合规”,没越过明面上的规矩。作为浸淫此道多年的老油条,马卫民自然心领神会。

马卫民端起掉了不少漆的搪瓷缸子抿了一口茶,笑容不变,话语却滴水不漏,透着圆滑:“哎呀,王师傅,您这就太客气了。都是一个科里天天见面的同志,互相帮衬那是应该的。招工细则确实还没完全定稿下发到我们这儿,不过您放心,只要您侄子基本条件符合要求(年龄、文化),报名那天准时去,把表格填仔细、填清楚,字嘛,尽量写得工整点,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印象分。至于岗位嘛……”他顿了顿,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像是无意识的动作,目光若有若无地再次瞟过点心包,“……后勤这块儿,特别是咱们物资科,物料收发、仓库管理,活儿是琐碎点,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但责任重大,确实需要些年轻力壮、心细踏实的生力军。关键还是要看个人报名情况、面试表现和后续的综合考察分配。您让他好好准备,机会嘛,肯定是有的。” 最后那句“机会肯定有”,像是给王秀兰吃了一颗分量十足的定心丸。其余的“好好准备”,她和娘家自然明白该准备什么。

此刻,听着儿子李成钢的调侃,王秀兰一边麻利地系上洗得发白的蓝布外衣扣子,挎上一个半旧的帆布工作包,一边没好气地回敬:“臭小子!少在那说风凉话!什么叫‘姑姑疼侄,真心实意’?你舅舅家,就定平这一根独苗!我不帮他帮谁?等街道安排?猴年马月!还不知道给塞到哪个犄角旮旯的小厂子去混日子呢!家里交给你了,看好雪姣别迟到!我走了!”

话音未落,王秀兰已快步推门而出,脚步带起一阵小风,身影很快消失在清晨胡同,留下李成钢看着她的背影无奈摇头,空气中仿佛还留着风风火火的余韵。

李成钢拿起一个温热的二合面馒头掰开,里面黄白相间,抹上厚厚一层咸菜酱,夹好咬了一大口,看向旁边同样气定神闲、小口啜着粥的父亲李建国。

“爸,”他咽下馒头,问道,“成安那小子的事怎么样了?二叔那边给准信没?别回头这小子又犯拧,嫌脏怕累不肯去。都十七八的大小伙子了,总在家晃荡算怎么回事?二叔那暴脾气,这回要是再掉链子,怕是要上上手段了吧?”李成钢的语气带着点促狭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意味。

李建国放下粥碗,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四级电工在轧钢厂算不上顶尖高手,但胜在年头长、人缘好。厂里上上下下的领导,车间主任、科长甚至副厂长,谁家灯泡憋了、保险丝烧了、线路老化了,甚至想给新买的收音机安个插座,没少麻烦他这个随叫随到的“李师傅”。这年头,懂电可是门硬技术,这人情就在一次次“李师傅,我家又麻烦您了”的上门服务里不动声色地攒下了。

听儿子提起堂弟李成安,李建国清了清嗓子,腰板微微挺直,带着老工人的矜持和一丝掌控局面的优越感:“你二叔这回是发了狠话了,皮带都亮出来了!成安那小子敢再闹腾?反了他了!至于厂里这边……嗯,基本差不了,**不离十了!”他刻意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味当时的场景,声音都不自觉地抬高了些,“昨天下午在我遇到聂副厂长,还特意停下脚步提了一嘴……” 他把“聂副厂长”几个字咬得特别清晰。

“聂厂长跟我说,‘老李啊,你亲戚家的孩子想进厂学点技术?挺好嘛!国家建设需要年轻人,轧钢厂的大门,只要是符合招工条件的进步青年,那就是敞开的!’当然,领导也强调了原则,‘得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 李建国把“不违反原则”几个字说得慢条斯理,带着官腔,随即话锋一转,脸上露出心照不宣的笑意,压低了点声音:“聂厂长这人念旧。他说啊,‘老李,你是老工人了,儿子工作自己解决了,如今你开口了,我总得……。对了,这星期天你有空不?我家插座有点松动了,来帮我换个”?

李成钢立刻会意,“噗”地差点被嘴里的馒头屑呛着,赶紧喝了口粥顺下去,揶揄道:“哟!爸,您这面子可真够硬的!聂副厂长都亲自点名了!行啊您!不过您可别真就提着您那宝贝电工包就去了人家聂副厂长家,您跟我说个数,我帮您想办法踅摸去,再和二叔那边说一句,都送了啥。让二叔心里也有个底。活必须得干得漂漂亮亮、利利索索的!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血浓于水,成安这事,可全指着您这‘四级老油条电工’的金字招牌撑场面了!”他把“四级老油条电工”几个字故意说得响亮,带着几分促狭的敬意。

李建国被儿子这番半是挤兑半是捧的话说得心里熨帖极了,脸上红光更盛,嘴上却佯怒,作势要拍桌子:“去!没大没小!你老子我干这么多年电工,这点门道还用你教?材料我心里有谱!管好你自己派出所那一摊子就行!别动不动就抓人!”

父子俩正说着,旁边传来极其缓慢、细微的咀嚼声,像只啃松果的小松鼠。李雪姣,扎着两根因为睡觉有点松散的小麻花辫,脸蛋圆润的小姑娘,正捧着一个二合面馒头,极其专注地一点点撕下边沿,小口小口地咀嚼着,眼神放空,显然还沉浸在早起的懵懂中,对父兄的谈话充耳不闻。她面前的粥碗,才下去浅浅一层,粥都快凉了。

李成钢一抬眼,墙上的老挂钟指针赫然指向了六点五十分!他顿时跳了起来:“哎呦喂!我的小姑奶奶!您这是绣花呢还是吃饭呢?看看几点了!你七点二十早自习吧?再磨蹭下去,等着班主任请你门口‘金鸡独立’吧!”

李雪姣被他一嗓子惊得回过神,茫然地抬头看钟,小脸瞬间垮了下来,带着哭腔:“啊?!哥!都这个点了!我……我不吃了!来不及了!”慌乱中把啃了一小半的馒头往桌上一丢,抓起旁边磨得发白的绿色帆布书包就要跑。

“回来!”李成钢眼疾手快,一把拽住她书包带子,像拎小鸡似的把她往回带,“粥!好歹喝几口!饿着肚子上课你撑得住?一上午四节课呢!”李雪姣苦着小脸,几乎是捏着鼻子,端起粥碗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米粒沾到了嘴角也顾不上擦。

“快!馒头拿着路上啃!”王秀兰不在,李成钢立刻切换成家长模式,抓起桌上那半个冷馒头不由分说地塞进她书包侧兜,同时把自己手里剩下的那小半个馒头整个塞进嘴里,腮帮子鼓得像只仓鼠,含糊不清地对李建国喊:“爸,碗筷放着等我下班回来洗!我送她!不然百分百迟到!” 说完,拉起还晕头转向、书包带子都没拉好的李雪姣就冲向门外。

李建国看着儿女火烧屁股般冲出去,摇摇头,慢悠悠地拿起剩下的半个馒头,就着凉了的粥和小咸菜,继续享用他那份无人催促的早餐。当个老师傅电工,这点从容还是有的。

屋外,李成钢冲到那辆二八大杠旁,一脚踹开支架,长腿一跨坐稳,车子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李雪姣手忙脚乱地跳上后座,双臂紧紧箍住哥哥精瘦的腰。

“抱紧!掉下去可没人捡!摔成花猫脸别怨我!”李成钢低喝一声,脚下猛地发力,沉重的自行车如同离弦之箭般窜了出去!链条瞬间绷紧发出急促的“咔哒”声。李雪姣“啊”地惊叫一声,把脸死死埋在李成钢汗湿的旧警服后背上,小辫子都被风吹得飞起。

清晨的胡同已开始喧嚣,上班上学的人流车流交织,自行车铃声、吆喝声响成一片。李成钢化身胡同赛车手,在狭窄曲折、堆着蜂窝煤或杂物的巷道里左突右冲,车把灵活得像泥鳅。车轮飞速碾压过青石板和煤渣路面,带起一股尘烟。遇到前面慢悠悠蹬车买菜的大妈或挑着担子的菜贩,他车铃按得震天响,嘴里还得中气十足、带着京腔儿地吆喝:“劳驾借过!借过!劳您驾!赶着上课(上班)!谢了啊您嘞!”

他先是风驰电掣冲到李雪姣的中学门口,在一众同样匆忙送孩子的家长中上演惊险甩尾停车,轮胎蹭地发出刺耳的声音。李雪姣几乎是滚下车,书包拍打着屁股,头也不回地喊着“哥再见!”,身影就淹没在涌向校门人潮里。李成钢看着她跑进去,连气都没喘匀,原地猛地一蹬,调转车头,朝着派出所的方向,再次将脚蹬踩成了风火轮!

冲上稍宽些的街道,他把速度提到极致,身体伏低,警服的衣角猎猎作响。清晨的风呼呼灌进敞开的领口,带来些许凉意。双腿蹬踏如飞,自行车的辐条旋转成一片模糊的光影,当真是一路火花带闪电

当他以一个带着刺耳刹车声和橡胶摩擦焦味的甩尾,将自行车稳稳楔进派出所院子车棚仅存的空隙时,后背的警服已经被汗水浸透了一大片,紧贴在身上。他大口喘着粗气,胸腔剧烈起伏,摘下被汗水洇湿了边沿的大檐帽使劲扇着风,抬头看向门房外壁上的挂钟——离正式上班时间还有三分钟!

“呼……好险!赶上了!”李成钢咧开嘴,露出一丝如释重负又带着点小得意的笑容,胡乱用手背抹了把额头上滚落的汗珠,将帽子端端正正戴好,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板,努力平复着呼吸,朝着值班室大步流星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