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67章 时代的风声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第67章 时代的风声

作者:南夏洛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3

夕阳的金辉懒洋洋地涂抹在胡同斑驳的墙壁上,李成钢蹬着那辆自行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轻微的“咯噔”声。空气里弥漫着初夏傍晚特有的温热气息,混杂着各家各户飘出的饭菜香——白菜炖粉条的寡淡、咸菜炒豆干的酱香,偶有一丝难得的肉香气钻进鼻孔,引得人精神一振。结束了派出所一天的繁杂工作,这种熟悉而温暖的烟火气,是他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胡同口的槐树下,照例聚着几个摇蒲扇纳凉的老爷子老太太,见他骑车过来,笑着打招呼:“钢子,下班啦?” “嗯呐,下班了,您几位凉快着呢?” 李成钢熟练地单脚支地,笑着回应几句家常话,这才重新蹬车,拐进自家的小院门。

“爸,妈,我回来了!”

他把自行车稳稳地支在院角的石榴树下,熟练地落了锁。刚推开自家那扇贴着褪色年画的房门,一股家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屋内的光线比外面稍暗,但收拾得干净利落。最显眼的是靠窗那张擦得锃亮的八仙桌旁,妹妹李雪姣正伏案疾书。快十五岁的少女身姿挺拔,两条乌黑油亮的麻花辫垂在肩侧,眉头微蹙,小脸上满是认真,手里的钢笔在作业本上沙沙作响,显然正与代数题鏖战正酣。她只抬头飞快地叫了声“哥”,眼神就又黏回了书本。

客厅的另一边,父母坐在靠墙的方桌旁。桌上摆着印有“先进生产者”字样的搪瓷缸子,袅袅地冒着热气。父亲李建国穿着轧钢厂发的深蓝色工装背心,露出晒得黝黑的结实臂膀,手里捏着烟,正在看着那本快翻烂的电工技术书。母亲王秀兰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手里拿着块抹布,一边随手擦着桌角早已不存在的浮灰,一边听丈夫说话,脸上是掩不住的忧虑。

“……厂里这次动静是真不小,”李建国声音洪亮,带着工人阶级特有的豪爽,“上头说了,要大干快上,赶英超美!各个车间都扩,光是咱们电工组,计划就要添十几个学徒工!”

王秀兰停了手里的动作,眉头拧得更紧,忍不住插话:“建国,我跟你说,这事儿你得心里有数。带徒弟是好事,脸上有光,可责任也大啊!你是四级工没错,可带徒弟那不一样,那得手把手教,从认螺丝刀开始,一点马虎不得!电工这活儿,看着是干净舒坦坐办公室,可哪次爬高下低、碰高压电柜不是提心吊胆?一个不留神,你自己出事是小,徒弟要是磕了碰了电着了,你咋跟人家爹妈交代?车间主任再怎么说,你也别逞能,实在推不开,带一个顶天了!带多了,你根本顾不过来!”

李建国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得微黄的牙齿,带着点被关心的得意,也有点大男子主义的满不在乎。他挥了挥手里的烟头,像在驱赶妻子的担忧:“哎呦,知道啦知道啦!秀兰,你这念叨劲儿!我这不也是响应厂里号召嘛。再说了,主任找我谈话,那是看得起咱老李的手艺!你放心,我心里有杆秤,安全第一,安全第一!真要带,我也挑个机灵稳重的慢慢教,保管出不了岔子。” 他打着哈哈,试图安抚妻子。

李成钢脱下警服外套挂在门后的衣帽钩上,露出里面的白背心,听着父母的对话,笑着走过去,拿起桌上暖壶给自己也倒了杯开水:“爸,妈说得在理,安全是大事。不过爸,照这次扩招的阵仗,论资排辈,您这四老油条,车间主任都亲自找你谈话了,是不是也该给您肩膀上加点分量?比如……整个班长当当?” 他语气调侃,带着几分揶揄,也带着儿子对父亲手艺的骄傲。

李建国被儿子这么一说,腰杆似乎挺直了些,脸上那点得意有点压不住了。他“嘿嘿”两声,吸了口烟,吐出一个不算圆的烟圈,才故作平淡地说:“咳,八字还没一撇呢。不过……车间主任是提了一嘴,说我这人稳重,技术也扎实,让我有个思想准备,可能……可能真要加加担子。” 那“加加担子”几个字,他说得格外清晰,朴实的自豪感溢于言表。显然,主任的这次私下谈话,让他这几天走路都觉得脚下有风。

王秀兰听了,脸上的忧色总算被一丝喜气冲淡了点:“真要能当上个班长,那自然好。不过就算当了班长,带徒弟这事儿也得悠着点。” 她话题一转,又回到招工上,“这一下子进这么多人,光我们后勤仓库就够呛!劳保手套、工作服、翻毛皮鞋、肥皂毛巾……哪一样不得入库出库?想想就头皮发麻。还不知道这次分到我们仓库来的,都是些什么‘神仙’?怕不是又塞进来几个关系户、皇亲国戚?要是再来几个光会指手画脚不会干活的姑奶奶,我们这活儿就没法干了!” 她语气里透着基层工人对“关系户”的无奈和轻微反感。

她顿了顿,眉头又拧起来几分,带着点期待和犹豫:“还有啊,建国,你说这次招工要求高不高?要求不高的话……” 她看向丈夫,“我娘家侄子定平,新民家的大小子,初中毕业都两年多了,一直在街上打零工,也不是个长久之计。那孩子还算踏实。赶明儿我得去问问我们科长,看看有没有门路,或者招工考试条件是啥,让定平也去试试?要是能进了轧钢厂,端上这铁饭碗,他爹妈得高兴死。”

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气更浓了,李成钢敏锐地捕捉到母亲话里的关切。作为穿越者,他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未来几年那场席卷全国的困难时期。在那样的风暴中,一个拥有稳定工资、相对完善后勤保障(哪怕是大锅饭)的大型国营工厂,其职工的生存几率,无疑远远高于打零工甚至务农的普通民众。轧钢厂这样的重工业单位,在饥荒年代,几乎就是一座相对安全的避风港。

他喝着温水,心思电转,觉得这是个机会,得给母亲提个醒,也帮一把自家亲戚。他放下茶杯,语气平和地对母亲说:“妈,你想帮定平哥,这心思是好的。不过这事儿,您先别急着自己一头热。您最好先回趟娘家,找找新民舅舅,当面问问他的意思。最关键的是,问问他舍不舍得掏这个钱!您别忘了,现在进厂当学徒工,头一年基本没啥工资。后面转正定级涨工资也得按部就班。舅舅这人,您比我清楚,舅舅和舅妈舍不舍得?愿不愿意出这么一大笔钱?这事儿得舅舅拍板,您别好心最后落埋怨。” 他话说得直白,点明了核心的经济问题,王秀兰听后愣了一下,随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你说得对,是这个理儿。光想着厂子好,忘了这茬儿了。是该先去问问你舅舅。”

紧接着,李成钢又把目光转向父亲李建国,神情认真了几分:“爸,还有个事儿。我堂弟李成安,二叔家的独苗,初中毕业也一年挂零了吧?去年征兵体检,太瘦了,体重不够,给刷下来了。二叔让他跟着进建筑公司当架子工学徒,风吹日晒爬高爬低的,那小子死活不愿意,嫌苦嫌累不体面。结果呢?整天在东四那片儿瞎晃荡,成了‘街溜子’。我巡逻还碰见他好几次,叼根烟卷儿,跟一帮跟他差不多的半大小子在胡同口晃荡,看着就不像样。” 他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和无奈。

“爸,您看,这次厂里招这么多人,机会难得。您抽空去趟二叔家,跟二叔金狗好好唠唠,把这利害关系掰扯清楚。机会就在眼前,有用没用,能不能选上,至少先让成安报名试试!您想想,这轧钢厂电工学徒,好歹是在屋里头学习技术,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以后成了技术工人,工资福利都有保障,不比当街溜子强百倍?不比去工地当架子工体面?”

李成钢的语气变得更有说服力:“您跟二叔说,要是成安这孩子真愿意洗心革面,踏踏实实来学,到时候您作为亲大伯,又是厂里的老师傅(可能还是班长),帮着引荐引荐厂里的相关领导,递根烟说句好话,介绍介绍自家侄子,这点面子还是有的吧?只要他笔试面试不是太离谱,身体也没大毛病,这一下子招那么多人,招谁不是招?招个知根知底、长辈在厂里干了几十年的本分工人子弟,总比招那些完全摸不清底细的强吧?这可比让他在街上瞎混,哪天捅了篓子进去强多了!”

李建国听着儿子的话,脸色也凝重起来。他对自己这个侄子李成安的“街溜子”状态也有所耳闻,只是碍于兄弟情面,加上自己工作忙,也没太深管。如今儿子这么一说,又赶上厂里扩招这个档口,确实是个难得的让侄子走上正路的机会。他用力把烟头摁灭在桌上的铁皮烟灰缸里,发出“滋”的一声轻响:“嗯!钢子你说得对!这小子再在外面瞎混真不是个事儿!赶明儿我就去找你二叔说说!老李家的人,干点啥不好,非学街溜子?丢人现眼!他要真愿意来,我这个当大伯的,豁出这张老脸,也给他使使劲儿!”

李成钢看着眼前这一幕温馨又带着时代烙印的家庭场景,听着父母对未来工作变动的忧喜,感受着他们对亲戚的操心,内心复杂。他知道,这只是1958年躁动夏天的一个普通傍晚,轧钢厂这台庞大机器即将加速运转的一个小小缩影。很快,整个社会都将卷入那场轰轰烈烈的热潮之中。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守护好这个家,并利用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先知”,悄悄地为亲近的人撑起一把小小的、或许能抵挡些许风雨的伞。

窗外的暮色更深了,胡同里传来各家喊孩子回家吃饭的悠长呼唤。李家小小的屋子里,灯光温暖,饭菜的香气终于压过了烟味儿,一个关于工作、责任、亲情与未知未来的夜晚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