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 第24章 普法教育

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 第24章 普法教育

作者:南夏洛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3

李成钢呵着白气,早早来到派里。炉火还没烧旺,他便麻利地将办公室的几个暖水瓶灌满滚烫的开水,氤氲的热气在冰冷的空气中升腾开来,算是给即将到来的工作日添上第一丝暖意。同事们陆续到岗,搓着手,跺着脚,互相抱怨着这冻掉下巴的鬼天气,小小的办公室里顿时充满了人气儿和寒暄声。

“成钢,又早来打水啦?辛苦辛苦!”老赵拎着搪瓷缸子凑过来接水。

“应该的。”李成钢笑着应和,声音里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这天可真够劲儿,路上冰溜子踩得嘎吱响。”

正说着话,张所长推门进来,带进一股寒气。他摘下棉帽子拍了拍霜,环视一圈,神情严肃:“人都到齐了?正好,说个事儿。”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炉子里煤块燃烧的噼啪声。“傻柱那档子事儿,虽然解决了,但暴露的问题不小!当街动手打人这说明什么?”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说明咱们辖区内不少居民的法律意识还很淡薄!脑子里还是‘私了’、‘凭力气说话’那套老思想!街道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我们所全力配合,在辖区所有居民院儿里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任务很快派下来。上午九点,李成钢和街道办派来的女干事董瑶汇合,顶着寒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了今天的第一站——南锣鼓巷94号四合院。

董瑶是个二十左右的年轻姑娘,梳着齐耳的干部头,围着厚厚的灰色围巾,只露出冻得微红的鼻尖和一双透着干练的眼睛。她抱着厚厚一摞油印的宣传材料,边走边跟李成钢确认流程:“李同志,一会儿到了,麻烦您先跟院里的管事大爷们沟通,把人召集起来。地方嘛,天冷,就在中间比较宽敞的院子或者穿堂里吧。材料我这儿都准备好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摘要和联络员制度说明。”

94号院里,董瑶找到管事大爷说明来意。很快,各家各户的门帘被掀开,揣着袖笼、裹着棉袄的男女老少带着好奇和几分拘谨,三三两两地聚到了还算背风的过堂里。李成钢清了清嗓子,在一张临时搬出来的方桌旁站定。他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声音洪亮清晰,带着一种人民公安特有的庄重和耐心:“各位街坊邻居,大爷大妈们,大家上午好!天儿冷,咱们抓紧时间!今天我和街道办的董同志来,主要是跟大家伙儿聊聊咱们国家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他从最常见的打架斗殴、偷摸扒窃说起,讲到扰乱公共秩序、损毁公私财物,特别是结合傻柱邻里纠纷的例子,解释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会受到什么处罚——拘留几天?罚款多少?劳教是啥意思?他强调:“不是谁嗓门大、力气大就有理!遇事找管事大爷调解行,但更要相信派出所,相信法律!有事报警不是丢人,是依法维权!”他一句一顿,尽量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把法律条文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大伙听。下面有人听得认真点头,有人小声议论,也有人哈欠连连悄悄跺脚取暖。

李成钢讲完,董瑶紧接着上前一步。相比李警官的威严,她的声音清脆利落,带着街道干部特有的亲和力:“各位大叔大婶,李红安讲的是‘不该干啥’。下面我再说说咱们街道正在大力推进的‘联络员制度’,这是‘该干啥’、‘能干啥’!”她详细解释了联络员(一般由各院有威望、热心公益的居民担任)的权利和职责:“联络员就是咱们街道和派出所在这片儿的眼睛和耳朵,更是桥梁!谁家闹矛盾了、有可疑生人晃悠了、发现安全隐患了,或者谁家生活特别困难需要帮助,都可以第一时间告诉联络员。联络员有权了解情况,进行初步调解,及时向街道和派出所反映重要信息。”她特别强调,“联络员不是官,是为大家服务的!但同时,也肩负着协助维护咱们院儿安定团结的责任。”她一边说,一边把印有条例摘要和联络员职责的油印小册子分发下去。

一上午在94号院的宣讲就在时而专注、时而低语、时而提问(多半是“两口子打架算不算治安问题?”、“偷拿公家几块煤球罚不罚?”这类最贴近生活的疑问)中过去了。董瑶的嗓音已有些沙哑,李成钢的警服上也落了一层从旧瓦缝里掉下的浮灰。

刺骨的西北风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卷着胡同里的尘土和枯叶打着旋儿。李成钢紧了紧领口,和董瑶并肩走进了熟悉的南锣鼓巷95号大院。与上午在94号院不同,傻柱那场闹剧就发生再这大院,街道提前通知了几个管事大爷个傻柱必须到场,这是政治任务。

董瑶显然也感受到了这份异样。她深吸一口气,清冷的空气让她精神一振。“李同志,咱们直接找三位管事大爷吧,王主任提前和几位管事大爷说了”她的声音比上午略显沙哑,但依旧清晰有力。

李成钢点点头,目光扫过略显寂静的院落。他看到傻柱家的门帘紧闭着,窗纸后面似乎有个模糊的人影晃了一下,又迅速隐去——是傻柱在窥探。他不动声色地收回视线。

很快,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三位管事大爷就被请到了中院。易中海面色沉稳,但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刘海中则努力挺直腰板,脸上挂着既想表现出配合政府工作的觉悟、又难以掩饰对自家院里出事影响“先进”的自责与懊恼的复杂表情;阎埠贵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小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算计,似乎在琢磨着这次“普法”会带来什么影响,尤其是对他这个“三大爷”的地位。

“易师傅、刘师傅、阎老师,”董瑶开门见山,声音不大却带着街道干部的严肃,“发生在咱们院的事情,性质比较恶劣,影响也不好。街道和派出所都非常重视。这反映出咱们院,乃至整个片区,部分居民的法制观念确实需要加强。所以,今天下午的普法宣传,特别安排在咱们院进行。辛苦三位大爷,把能来的街坊都请到中院来集合吧,天冷,咱们抓点紧。”

“好,董干事说得对,配合政府工作,义不容辞!”易中海率先表态,声音沉稳有力。他转身就去敲各家各户的门,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召集意味:“老少爷们儿,街道和派出所的同志来了,在中院开个会,都出来听听吧,关系到咱院子的安稳。”

刘海中像是找到了表现的机会,立刻扯开嗓子,官腔十足地吆喝起来:“开会了!开会了!都麻利点儿!派出所李公安和街道董干事亲自来给我们传达重要精神!提高觉悟!加强法制观念!谁家不来就是拖咱们全院的后腿!”他的嗓门盖过了易中海,震得屋檐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走。

阎埠贵也跟着附和,但声音不高:“对对,都出来听听,学学法不吃亏……”他心里却在飞快盘算:这“普法”到底要讲啥?会不会削弱他们管事大爷的权威?那个“联络员”听起来好像权力不小?

风声里夹杂着各家各户门轴转动的吱呀声、妇女们招呼孩子的喊声、男人们的咳嗽声。裹着厚棉袄的居民们揣着手、缩着脖子,一边低声嘀咕着“这天儿冷的…”、“又开会…”、“是不是因为傻柱的事儿?”,一边陆陆续续聚拢到相对背风的中院。空气中弥漫着好奇、观望,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紧张。傻柱最终也磨磨蹭蹭地出来了,缩在人群最后面,低着头,恨不得把脸埋进破棉袄的领子里,偶尔飞快地抬眼瞄一下站在前面的李成钢和董瑶,又迅速垂下。

见人来得差不多了,李成钢向前一步,站在院子中央。他挺拔的身姿在寒冬里如同一棵青松,目光沉稳地扫视全场,特意在傻柱的方向停留了一瞬。他掏出那本同样被翻得有些毛边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摘要,声音洪亮,带着一种穿透寒风的威严和力量:

“各位大爷大妈,街坊邻居们!天寒地冻,辛苦大家出来集合。前几天发生在咱们院的事情,大家伙儿都知道了。傻柱同志一时冲动,当街动手打人,这种行为,触犯了国家的法律!”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触犯法律”这四个字沉甸甸地砸进每个人心里。傻柱的头垂得更低了。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七条!”李成钢翻开材料,清晰地念出条款,“‘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处十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他抬起头,目光炯炯,“这次是人家伤得不重,对方也没有追究,傻柱认错态度还算诚恳,这才从宽处理,只做了深刻检讨和赔偿。要是打重了,或者对方不依不饶,傻柱现在已经在拘留所里过年了!”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低的骚动和吸气声。拘留所!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极具威慑力的字眼。

李成钢趁热打铁,结合条例,用最接地气的语言,掰开了揉碎了讲解大家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红线”:

“打架斗殴?不管是院里邻居拌嘴动手,还是在外头跟人茬架,只要动了手伤了人,警察就能管!轻则警告罚款,重则拘留劳教!”

“偷摸扒窃?甭管是偷公家的煤球、食堂的馒头,还是顺走邻居晾在院里的旧衣服、几棵白菜,那都叫盗窃!数额再小也是违法!抓住了,轻则批评教育退赃,重则送进去!”

“私闯民宅?不管什么理由,不经主人同意,硬闯进别人家,就是侵犯他人住宅!这叫扰乱他人生活秩序!条例第十四条写得清清楚楚,要处罚!”

?“还有,造谣生事、损坏公物(比如胡同里的公共路灯、宣传栏)、在工厂或者公共场合无理取闹影响生产工作秩序的……这些都写在条例里,都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后果!”

他每一句都掷地有声,尤其结合傻柱这个活生生的反面例子,让“法律”这个抽象的概念变得无比具体而沉重。他最后总结道:“法律不是挂在墙上的画!它是保护大家伙儿平安过日子的规矩!谁碰了这条‘红线’,谁就得付出代价!遇事别光想着‘私了’、‘凭拳头说话’,那套老黄历翻不得了!要讲理,**!找管事大爷调解是对的,但更要学会找派出所,找政府!报警不是丢人,是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李成钢讲得铿锵有力,寒风似乎都被他的气势压下去几分。不少居民听得连连点头,尤其是那些家里有半大小子的老人,更是深有感触。傻柱则像个霜打的茄子,几乎要把自己缩成一个球。

李成钢话音刚落,董瑶立刻无缝衔接地站了出来。她清了清有些发紧的嗓子(上午在94号院连讲带解释,消耗不小),声音依旧保持着那份街道干部的清晰和条理性:

“李公安讲的是‘不能做什么’,是红线!下面我代表街道,跟大家详细说说,为了咱们大院的长治久安,街道推行的‘居民联络员制度’是什么,联络员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她展开一份油印的《街道居民联络员职责与权利暂行规定》,条理分明地阐述:…………

董瑶特别强调:“联络员不是官!是大家的贴心人,是街道和派出所的‘眼睛’和‘耳朵’,更是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担任联络员,是一种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希望易师傅、刘师傅、阎老师作为联络员的同志,能好好行使这份权利,认真履行这份职责!带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把咱们95号院,建设成真正的文明守法、团结互助的模范院!”

董瑶讲完,将印有条例摘要和联络员职责的油印小册子再次分发下去。人群议论纷纷。

傻柱趁着大家领材料、议论的混乱,低着头,像只受惊的老鼠,飞快地溜回了自己屋,“砰”地一声关上了门。

夕阳的余晖给古老的院落涂抹上一层黯淡的金色。李成钢和董瑶收拾好东西,正准备离开。

“成钢!小董!辛苦啦!”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只见街道办的王主任裹着军大衣,笑呵呵地从院门外走了进来,“我刚从街道开完会,顺道过来看看。怎么样?下午这场效果如何?”她特意过来看看三位管事大爷落实的情况。

李成钢和董瑶连忙打招呼。王主任的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三大爷和尚未散去、仍在议论的居民,最后落在董瑶冻得通红的耳朵和有些疲惫但依旧明亮的眼睛上,又看了看李成钢,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和赞许。

“王主任,效果挺好。”李成钢答道,“结合案例讲,大家触动很深。联络员制度也明确了。”

董瑶也点点头:“该传达的都传达到了,就看后续大家理解和落实的情况了。”

王主任拍了拍李成钢的肩膀,又对董瑶温和地说:“小董嗓子都哑了吧?喝点热水。工作就得这么细致扎实地干!普法不是一阵风,得像这老北京的城墙砖,一块一块砌结实了才行!你们俩今天这工作,做得很好!”他转向三位管事大爷,语重心长:“老易、海中、老阎,街道和派出所信任你们!以后院里的事,你们这‘联络员’可得真正负起责来,依法依规办事,多沟通,多化解,咱们一起把这片儿弄好!”

三位大爷连忙表态。王主任又寒暄了几句,便先一步离开了。李成钢和董瑶也跟着走出院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