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77章 讲武堂扩育英才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77章 讲武堂扩育英才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京西屯田基地的深处,一座新搭建的大型营帐前,悬挂着一块朴素的木匾,上书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讲武堂”。晨曦微露,帐内已经坐满了近百名振武营的基层军官,个个挺直腰板,目光炯炯地望着前方的讲台。

张世杰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孔。这些大多是二十上下的年轻人,有的脸上还带着战场留下的伤疤,有的眼中还存留着失去战友的悲痛,但此刻,他们都怀着同一个渴望——求知。

“今日起,振武营讲武堂正式扩招。”张世杰的声音在营帐内回荡,“你们都是从各哨所选出来的佼佼者,将来都要成为独当一面的将才。但我要问你们一个问题:什么是为将之道?”

台下寂静无声,众人面面相觑。

一个年轻的百户鼓起勇气起身:“回将军,为将之道在于勇猛善战,身先士卒!” 另一个总旗接话:“在于熟知兵法,运筹帷幄!” “在于爱兵如子,同甘共苦!”又一个把总说道。

张世杰微微点头,又摇摇头:“你们说的都对,但都不全。”他走下讲台,来到众人中间,“为将者,首先要明白为何而战。”

他停顿片刻,让每个人思考这句话的分量。

“我们不是为杀人而战,不是为功名利禄而战,甚至不是为皇帝一个人而战。”张世杰的声音沉静而有力,“我们为的是身后千千万万的百姓,为的是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为的是华夏文明不绝如缕!”

这话如同重锤,敲在每个年轻军官的心上。他们从未听过这样的道理,往日里当兵吃粮,要么是为了糊口,要么是为了军功,何曾想过这么深?

“将军,”一个面色黝黑的把总迟疑地问,“那...那我们和那些流寇有何区别?他们不也说为了百姓...”

“问得好!”张世杰赞许地点头,“区别就在于:我们不仅知道为何而战,更知道如何战而胜之,胜而治之!这就是你们要在讲武堂学习的!”

他回到讲台,展开一幅巨大的地图:“从今日起,你们将系统学习四大科目:战术、后勤、装备、情报。”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这些粗通文墨的军官们,从未听说过如此系统的军事教育。

张世杰示意赵铁柱抬上一块木板,上面已经写好了课程安排:

“战术科:包括阵型变换、地形利用、兵种配合、奇正相生。” “后勤科:粮草筹措、物资管理、医疗保障、道路修筑。” “装备科:火器使用维护、兵器改良、甲胄制作、工事构筑。” “情报科:侦察巡逻、讯问技巧、地图绘制、密码通信。”

每个科目下面还有详细的分支,看得学员们眼花缭乱,却又兴奋不已。

“这...这么多要学的?”一个年轻军官喃喃自语。

张世杰听见了,微微一笑:“觉得多?这还只是基础。为将者不知天文地理,不懂人心向背,不明古今得失,如何统帅千军?”

他话锋一转:“但你们不必担心。讲武堂将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每十日一休,每月一考。成绩优异者,不仅有机会晋升,还能参与新式兵器的研发和战术的制定。”

这话让学员们更加兴奋。晋升还在其次,能参与新兵器研发和战术制定,这是何等的荣耀!

“现在,我们开始第一课。”张世杰指向地图,“谁能告诉我,若是你率一哨兵马在此处遭遇两倍于己的流寇骑兵,该如何应对?”

学员们陷入沉思。按照往常经验,多半是结阵死守,或冒险突围。

一个眉清目秀的年轻把总起身道:“将军,可否利用左侧林地限制骑兵机动,同时派小队绕后焚其粮草?”

张世杰眼中闪过惊喜:“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李信,陕西米脂人。” 张世杰记住这个名字:“很好!思路正确,但细节有待完善。若是阴雨天气,火攻难成,又当如何?”

李信一怔,陷入沉思。

另一个满脸络腮胡的百户起身道:“那就诈败诱敌,引其进入前方沼泽地!” “若敌军熟知地形呢?” “这...”

张世杰笑道:“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为将者必须虑胜先虑败,多算胜少算。”

他详细讲解了各种情况下的应对策略,从天气影响到地形利用,从兵种配合到心理战术,听得学员们如痴如醉。

一堂课下来,这些往日里只知冲杀的军官们,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课后,张世杰特意留下李信:“你原是读书人?” 李信恭敬回答:“末将原是秀才,因家乡遭灾,投笔从戎。” “很好。”张世杰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学,将来有你大用之时。”

离开讲武堂,张世杰立即召集王勇和几位老兵:“这些学员都是好苗子,但要成材,还需精心栽培。我打算实行师徒制’,每个老兵带三个学员,言传身教。”

王勇担忧道:“将军,弟兄们大多粗鄙,怕是教不好这些读书人。” “不是教读书,是教实战!”张世杰道,“你们多年的战场经验,就是最好的教材。我要你们把血淋淋的教训,都传授给他们。”

“遵命!”王勇等人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日子,讲武堂的课程紧张而充实。白天学习理论,晚上实地操练,每隔几日还有实战演练。

张世杰亲自教授战术课,他将现代军事理论与古代兵法相结合,提出许多新颖的观点。

“你们记住,打仗不是比武,不求公平较量。能埋伏就不要正面强攻,能用火器就不要白刃相接,能断其粮道就不要硬碰硬。”张世杰在地图上画着箭头,“我们要的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这些理念对学员们冲击极大。往日里,他们都崇尚正面杀敌的勇武,何曾想过这些“取巧”的战法?

但几次演练下来,他们不得不承认,这些“取巧”的战法确实有效。

后勤课上,张世杰请来了苏明玉推荐的一位老账房,教授物资管理和粮草筹措。学员们第一次知道,原来打仗还要会算账!

“你们看,若是从山西运粮到京师,走官道每石要耗费五钱银子的运费;但若走水路,只需三钱。”老账房拨着算盘,“这省下来的银子,够给你们每人添置一双新鞋!”

装备课上更是让学员们大开眼界。张世杰不仅讲解现有兵器的使用,还展示了几种新式装备的图纸。

“这是改良的燧发枪,不怕风雨,射速更快。” “这是可折叠的盾车,便于运输,展开后可防箭矢。” “这是新式铠甲,重点防护要害,减轻重量...”

最让学员们兴奋的是情报课。张世杰亲自教授侦察技巧和地图绘制,还透露正在组建专业的侦察部队——“夜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情报的重要性,不亚于千军万马!”张世杰严肃地说,“你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搜集和分析情报,这是为将者的基本素质。”

讲武堂的兴起,很快引起了外界的注意。

这日,张世杰正在授课,亲兵突然来报:“将军,营外来了几个书生模样的人,说是仰慕讲武堂盛名,特来观摩。”

张世杰心中一凛。这个时候有人来“观摩”,恐怕来者不善。

“请他们到客帐等候,我随后就到。” 来到客帐,只见三个文士打扮的人正在品茶。为首的是个四十上下、面容清瘦的中年人,见张世杰进来,起身拱手:

“在下翰林院编修黄道周,久仰张将军大名,特来拜访。”

张世杰心中一震。黄道周是东林党的重要人物,以敢言直谏着称,这个时候来,绝非偶然。

“原来是黄先生,久仰。”张世杰还礼,“不知先生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黄道周微微一笑:“听说将军在此设立讲武堂,教授兵法和各种学问,甚是钦佩。不知可否让在下观摩一二?”

张世杰心中警惕,面上却热情道:“先生愿意指点,求之不得。请随我来。”

他带着黄道周等人参观讲武堂,特意避开了敏感的新式兵器课程,只展示基础的兵法和后勤教学。

黄道周看得十分仔细,不时提问:“将军教授这些后勤算术,于打仗有何益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会算账的将军,不是好将军。”张世杰笑着回答。

“那这些地图绘制和情报搜集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地形和敌情的将军,如同盲人骑瞎马。”

黄道周点点头,不置可否。

参观完毕,黄道周忽然问道:“听说将军还教授火器使用和新式战术?”

张世杰心中一凛,知道正题来了:“确实。如今火器日益重要,不能不教。” “但火器乃凶器,滥用恐伤天和。”黄道周意味深长地说,“况且,将军教授这些,可有兵部批文?”

张世杰平静道:“振武营乃陛下特旨组建,教授营中将士兵法战阵,是份内之事,何需兵部批文?”

黄道周笑了笑:“将军说的是。不过...”他话锋一转,“朝中已有议论,说将军聚集军官,私授兵法,恐有不臣之心。将军还需谨慎啊。”

张世杰心中冷笑,果然如此。面上却恭敬道:“多谢先生提醒。世杰一心为国,天地可鉴。若有人怀疑,大可来堂上听课,世杰欢迎之至。”

黄道周眼中闪过异色,没想到张世杰如此坦荡。

又寒暄几句,黄道周便告辞离去。

送走客人,赵铁柱担忧地道:“将军,黄道周是东林党重要人物,他这一来,怕是...”

“怕是什么?”张世杰冷笑,“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我们做对了!传令下去,讲武堂照常授课,而且要办得更大更好!”

“可是...” “没有可是!”张世杰斩钉截铁,“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讲武堂教的是忠君爱国之道,练的是保家卫国之能!”

当夜,张世杰召集所有学员,将白天的事情如实相告。

学员们群情激愤:“将军!我们忠心为国,何错之有!” “那些文官只会空谈,凭什么指手画脚!”

张世杰抬手止住喧哗:“你们记住,今日之所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保境安民,让百姓不再受流寇之苦,让华夏不再受外虏之辱!”

他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年轻的面孔:“他们越是要打压我们,越说明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从明日起,讲武堂课程加倍,每月考核前五名,可参与新式火器的研发!”

学员们激动不已,齐声呐喊:“誓死效忠将军!誓死效忠大明!”

声音震天动地,传出帐外,在夜空中回荡。

远处山头上,几个黑影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头儿,这张世杰收买人心的手段,真是厉害。”一个黑影低声道。

被称作头儿的人冷笑:“越是如此,死得越快。继续监视,特别是那个新式火器工坊,一定要搞到图纸!”

“是!” 黑影悄然退去,融入夜色。

讲武堂的灯火依然通明,学员们挑灯夜读,操练不辍。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他们今日所学,将在不久的将来,经受血与火的考验。

张世杰站在讲武堂外,望着满天星斗,目光深邃。他知道,自己种的这颗种子已经发芽,但要长成参天大树,还需要经历无数的风雨。

而最先到来的,往往是最猛烈的暴风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