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69章 封侯赐爵赏功勋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69章 封侯赐爵赏功勋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北京城,新越国公府,碧瓦朱甍,灯火彻夜不息。相较于昨日德胜门外万民欢呼的喧嚣,今日的国公府更显一种内敛的、却更加令人心悸的威势。府门前街道早已被顺天府的衙役和明军士兵联合肃清,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戒备森严。一拨拨身着绯袍、青袍的官员,手持鎏金请柬,在门房恭敬的引导下,步履匆匆却又不敢高声,依次进入那扇象征着无上权柄的朱漆大门。今夜,越国公张世杰将在此大宴功臣,而朝廷的封赏圣旨,也将于宴席之上,由司礼监秉笔太监、御马监掌印曹化淳亲自宣读。

府内,凌云阁正殿,早已布置得富丽堂皇,却又隐隐透出军旅的肃杀。巨大的蟠龙金柱上缠绕着红绸,但角落处摆放的并非盆栽花卉,而是擦拭得锃亮的甲胄与缴获的满洲旗帜。受邀前来的,皆是张世杰集团的核心人物:李定国、刘文秀、苏明玉、周文望、赵铁柱等一众将领及重要文官,人人脸上都带着功成名就的振奋,却也夹杂着一丝对未来的审慎。

张世杰坐于主位,依旧是一身常服,神色平静,仿佛外界滔天的荣耀与暗流都与他无关。他目光扫过堂下济济一堂的心腹,这些都是随他浴血奋战、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班底,今日的封赏,既是对他们功劳的肯定,也是进一步凝聚这个团体的关键。

宴会尚未正式开始,众人低声交谈,气氛热烈而融洽。李定国与刘文秀谈论着北疆蒙古的动向,赵铁柱等将领则兴奋地比较着彼此的军功,苏明玉与周文望则在角落低声商议着银行与辽东民政的衔接细节。

就在这时,府外传来一声悠长尖细的通报:“圣——旨——到——!”

瞬间,满堂寂静。所有人整理衣冠,目光齐刷刷望向殿外。

只见曹化淳满面红光,在一群小太监的簇拥下,手捧明黄圣旨,迈着方步,庄严地走入大殿。他先是向端坐不动的张世杰躬身行礼,然后面向众人,展开圣旨,尖声道:“陛下有旨!越国公、平虏大元帅张世杰麾下有功将士臣工听宣——”

所有人,包括张世杰,皆离席躬身聆听。

曹化淳清了清嗓子,用他那特有的、带着宫廷腔调的嗓音,开始宣读:

“咨尔钦命平虏大元帅、越国公张世杰麾下诸将臣:尔等随越国公征讨不臣,克复辽东,犁庭扫穴,功勋卓着,朕心嘉悦……特依功叙赏,以示皇恩浩荡!”

他目光扫过台下众人,开始念出一个个名字和封赏:

“原左都督、署理辽东都指挥使事李定国,勇冠三军,破阵先登,功推第一!晋封为镇北侯,授都督同知,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赏黄金万两,庄田两千顷!”

声音落下,李定国虎躯一震,眼中爆发出慑人的精光,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如洪钟:“臣李定国,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镇北侯”!这是他当年随张献忠流窜时从未想过的殊荣,如今却凭战功实打实地获得!他心中对张世杰的感激与忠诚,更是坚不可摧。

曹化淳继续念道:“原右都督、署理朝鲜军务刘文秀,沉稳善守,抚定东藩,功勋卓着!晋封为靖海侯,授都督同知,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赏黄金八千两,庄田一千五百顷!”

刘文秀相较于李定国的激动,显得更为内敛,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同样上前跪谢:“臣刘文秀,谢陛下隆恩!”“靖海侯”,预示着他的未来或许与海洋有关,这让他心中一动。

紧接着,赵铁柱、王勇等一批早期跟随张世杰、在京营改革、平定辽东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中高级将领,也纷纷得到厚赏,或封伯爵,或授都督佥事、指挥使等实职,赏赐金银田宅无数。一时间,殿内谢恩之声不绝于耳,人人脸上洋溢着激动与自豪。这支军队的核心凝聚力,通过这次大封赏,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然而,当曹化淳念到文官部分时,气氛出现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原户部郎中、署理皇家银行事苏明玉,筹措粮饷,总理财赋,保障后勤,功在幕后!特赐一品诰命夫人,加资政大夫衔(荣誉文散官),仍总掌皇家银行一应事务,赏黄金五千两,珠玉绸缎若干!”

苏明玉愣住了。她虽有功,但以一女子之身,获封一品诰命已是殊荣,更被明确“仍总掌皇家银行”,这等于从事实上确认了她这个非官职身份者,对大明金融命脉的控制权!这背后,显然有张世杰极强的运作和崇祯不得已的妥协。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上前盈盈一拜,声音清越:“臣妇苏明玉,谢陛下隆恩!”她没有称“妾”,而是自称“臣妇”,其中意味,耐人寻味。

周文望等文官也各有升赏,或入六部,或任要缺,张世杰的触角,正通过这些封赏,更深地嵌入大明的官僚体系。

宣旨完毕,盛宴正式开始。觥筹交错,气氛热烈。新晋的镇北侯李定国、靖海侯刘文秀成了众人敬酒的焦点,意气风发。苏明玉虽为女子,但其掌控的财权让她身边也围拢了不少攀附之人。

张世杰高坐主位,接受着众人的恭贺,神色淡然。他很清楚,这些封赏看似荣耀,实则也是将他这些核心部下更醒目地推到了前台,推到了朝堂舆论的风口浪尖。

曹化淳作为天使,被安排在张世杰身旁主桌。酒过三巡,曹化淳借着敬酒的机会,身体微微前倾,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道:“国公爷,陛下对您和诸位将军的功绩,那是赞不绝口啊。只是……如今这满朝文武,盯着辽东、盯着朝鲜、盯着您这国公府的眼睛,可是太多了。”他顿了顿,声音更低,“咱家出宫前,陛下单独召见了内阁阁老,谈了……足足一个时辰。听闻,是关于……关于各地督抚调动,以及……辽东战后兵马钱粮审计之事。”

张世杰端着酒杯的手稳如磐石,脸上笑容不变,同样低声道:“有劳曹公提醒。陛下操劳国事,臣等感佩。辽东之事,兵马钱粮,皆是为国征战,账目清楚,随时可供查阅。至于督抚调动……乃朝廷权柄,非臣下所敢与闻。”

曹化淳干笑两声:“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国公爷忠心体国,陛下自然是放心的。”但他眼神中的那一丝闪烁,却表明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与此同时,在宴会角落,新任靖海侯刘文秀也被几名相熟的京营将领缠住。

“靖海侯,如今您可是位极人臣了!日后可得多多照拂兄弟们啊!”

“是啊,侯爷,听说朝鲜那边富得流油,美女如云,啥时候带兄弟们去开开眼?”

刘文秀应付着,心中却警醒。这些京营将领的羡慕嫉妒背后,何尝不是一种试探和潜在的挑拨?他深知,越是高位,越需谨慎。

宴会直至深夜方散。宾客尽欢而去,偌大的凌云阁渐渐安静下来。

张世杰并未休息,将在京的核心成员——李定国、刘文秀、苏明玉、周文望,再次召集到密室。

“封侯拜爵,是荣耀,也是责任,更是靶子。”张世杰开门见山,语气严肃,“从今日起,我等便彻底立于潮头,再无退路。朝廷的猜忌,同僚的嫉妒,敌人的仇恨,都会接踵而至。”

李定国昂然道:“大帅放心!管他明枪暗箭,末将手中的刀,都不是吃素的!”

刘文秀也点头:“末等必当谨言慎行,整军经武,绝不给大帅惹麻烦,也绝不容他人染指我等心血!”

苏明玉则更关心实际问题:“国公爷,曹化淳所言审计之事,虽说是例行公事,但也不可不防。银行账目虽清晰,却怕有人吹毛求疵,故意刁难。需得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与朝鲜、辽东之间的资金往来,要做得更加隐秘合规。”

周文望道:“朝中动向,下官会加紧打探。尤其是内阁等人,看看他们到底想如何‘调动督抚’,又想如何‘审计’。”

张世杰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他沉声道:“定国,文秀,你二人封赏已毕,不日在京亮相后,便需尽快返回任所。定国,北疆蒙古,你要给我盯死了,若有异动,坚决打击,但切记,暂时不要扩大战事,以震慑为主。文秀,朝鲜乃我根本之地,袁彭年虽能干,但需你坐镇方能万全,尤其是要防备内部叛乱与外部(倭国)勾结。”

“末将领命!”二人齐声应道。

“明玉,银行之事,按计划推进,渗透江南之事,可以开始着手了。周文望,朝中之事,便拜托你了。”

安排妥当后,张世杰目光幽深地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那里是紫禁城的方向。

“树欲静而风不止……既然躲不过,那便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本公倒要看看,这大明的天,最终会变成什么颜色。”

封侯赐爵的荣耀之夜过去,留下的不仅仅是功成名就的满足,更是山雨欲来的沉重压力与对未来的无限博弈。一条更加艰险的道路,已然铺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