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67章 义州筑城锁江防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67章 义州筑城锁江防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鸭绿江,如同一条墨绿色的玉带,在中朝边境蜿蜒。江风猎猎,吹动着岸边的芦苇,也吹不散空气中那股混合着泥土、汗水和隐隐硝烟的气味。义州故城遗址旁,此刻已是一片巨大的工地,喧嚣声震天动地。数以万计的民夫——有关内征调来的流民,有朝鲜方面“协助”提供的役夫,甚至还有部分被编管服役的女真降卒——如同忙碌的工蚁,在监工和明军士兵的监督下,挖掘着深达数丈的基槽,搬运着沉重的条石和青砖。更远处,一座依山傍水、初具轮廓的庞大棱堡式要塞,正如同狰狞的巨兽,缓缓从地面上崛起,其独特的五角星形制,与周边所有传统中式城堡截然不同,充满了异域的、令人心悸的压迫感。

张世杰一身简便的戎装,外罩玄色斗篷,在靖海侯刘文秀、格物院首席宋应星以及数名工部官员和军工大匠的簇拥下,站立在一处高地上,俯瞰着这宏大的工程。他的目光锐利,扫过每一个施工环节,仿佛能穿透那些尚未完工的墙体,看到它未来在东北亚棋局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靖海侯,工程进度如何?”张世杰开口,声音在江风的呼啸中依旧清晰。

刘文秀上前一步,指着那巨大的工地,声如洪钟:“回国公爷,自开工两月以来,主体基槽挖掘已毕,核心棱堡区及五处突出铳台的墙体已筑起一丈有余!按照宋先生和几位西洋匠师(通过汤若望等传教士招募)绘制的图样,此堡以‘棱堡’制式构建,墙体厚重低矮,倾角外斜,前置深壕、斜坡,可极大削弱敌军炮火威力,并能形成交叉火力,无射击死角!堡内预设炮位一百二十处,兵营、粮仓、武库、水井一应俱全,足可屯驻精兵五千,固守半年以上!”

张世杰微微颔首,目光投向身旁的宋应星:“宋先生,这西洋棱堡之法,与我中土城防相比,优劣何在?”

宋应星虽为格物大家,对此等军事工事亦颇有研究,他捻须沉吟道:“回国公爷,我中土城防,多追求高耸巍峨,以慑敌胆,然墙高则易受炮击,且城墙转角多有死角,易为敌所趁。此棱堡之法,看似低矮笨拙,实则暗合数理!其棱角设计,使守军火力可覆盖堡外每一寸土地,敌军无论从何方进攻,皆面临至少两面,甚至三面火力夹击!配合国公爷麾下精锐火器,实乃……固若金汤!”他眼中闪烁着对知识与实践结合的光芒。

“固若金汤……”张世杰重复着这四个字,眼中精光一闪,“本公要的,就是固若金汤!此堡建成,北可震慑女真余孽,西可监控朝鲜全境,东可屏护辽东腹地,更可成为将来……经略更北方乃至东瀛的跳板!此处,便是我大明钉在东北亚咽喉的一颗铁钉!”

筑城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与血汗。挖掘冻土,开山取石,烧制砖窑,每一项都是极其繁重的劳役。尽管官府提供了基本的口粮和微薄的工钱,但在严厉的工期催促下,民夫伤亡病倒者,日有所闻。监工的皮鞭和军士的呵斥,是工地上最常见的声响。

朝鲜方面提供的役夫,怨气最深。他们被迫离乡背井,来到这苦寒之地,从事着近乎送死的劳役,心中对大明和那位越国公的恨意与日俱增。监工的明军士兵对此心知肚明,看守得更加严密,稍有懈怠或骚动迹象,便立刻弹压,毫不留情。

这一日,便发生了一场小规模的冲突。一队朝鲜役夫因不堪忍受一名明军小旗的辱骂和克扣口粮,与之发生口角,继而推搡起来。附近巡逻的明军立刻赶来,刀枪并举,将闹事的十几名朝鲜役夫当场拿下,为首的两人被以“煽动暴乱、抗拒王事”的罪名,当着数千民夫的面,斩首示众!血腥的镇压,让所有役夫胆寒,工地上暂时恢复了“秩序”,但那股压抑的仇恨,却埋得更深。

消息传回汉城,监国大臣袁彭年只是冷漠地批了四个字:“依法严办。”而深居景福宫的李倧,闻讯后只是长久地沉默,然后更深地蜷缩进他的王座里。

与此同时,在更北方的山林中,一些被打散编户、却并未真心归顺的女真部落,也通过各自的渠道,得知了明军在义州修筑巨型要塞的消息。恐慌和愤怒在他们中间蔓延。

“尼堪(汉人)这是要把刀子永远架在我们脖子上了!”

“那座怪模怪样的城堡一旦建成,我们再想回到白山黑水打猎,就难如登天了!”

“不能让他们建成!必须想办法毁了它!”

然而,面对李定国在北疆游弋的精骑和辽东各地日益严密的控制,这些零散的女真部落,暂时还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将仇恨的目光,投向义州的方向。

筑城并非一帆风顺。在挖掘护城壕沟时,遇到了坚硬的花岗岩层,进度大大延缓。负责此处的一名工部员外郎急得团团转,若不能按时完成,他难逃责罚。

宋应星得知后,亲自赶到现场勘察。他仔细观察了岩层结构,又询问了当地老石匠的意见,随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可用‘火焚水激’之法!先以猛火灼烧岩体,待其炽热,再以冷水泼之,岩石热胀冷缩,必然崩裂!如此反复,可事半功倍!”

此法虽耗柴薪,却极为有效。很快,坚硬的花岗岩在冰与火的交替折磨下,纷纷开裂,工程进度得以继续。张世杰闻讯,对宋应星更是赞赏有加,格物院的地位在辽东体系中愈发重要。

然而,就在义州筑城工程克服困难,加速推进之时,远在科尔沁草原深处,暂居于车臣汗帐下的多尔衮,也接到了细作拼死送来的情报。

“棱堡?五角星形?交叉火力?”多尔衮看着粗糙的草图,眉头紧锁。他虽然不完全理解这种新式堡垒的恐怖之处,但本能地感到极大的威胁。“这张世杰,果然所图非小!他这是要彻底锁死朝鲜,稳固辽东,然后……便可以放心大胆地来找我们的麻烦了!”

他看向帐中一名穿着蒙古袍,眼神却异常锐利的汉子,那是他费尽心思从喀尔喀部落中找来的、曾与罗刹人打过交道、见识过类似堡垒的向导。“巴特尔,这种堡垒,很难攻打吗?”

那名叫巴特尔的蒙古汉子面色凝重地点点头:“睿亲王,这种城堡,非常邪恶!我们的骑兵在它面前,就像撞上石头的鸡蛋!罗刹人在西边就是用这种城堡,一步步蚕食我们的草原!必须……必须在它完全建成之前,毁掉它!或者,找到克制它的方法!”

多尔衮眼中寒光闪烁,拳头缓缓攥紧。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坐视不理了。义州城堡,不仅关乎朝鲜,更关乎他和大清最后一丝复起的希望!

数月之后,当辽东大地再次披上绿装时,义州要塞的主体工程终于接近尾声。一座庞大、低矮、棱角分明、透着冰冷金属光泽的巨型堡垒,雄踞于鸭绿江畔。五处突出的铳台上,黑洞洞的炮口已经架设完毕,指向四面八方。深阔的壕沟、复杂的斜坡、密密麻麻的射击孔,无不彰显着这是一台纯粹的、为杀戮而生的战争机器。

刘文秀率领精心挑选的五千新军精锐,正式入驻要塞,升起大明日月旗和“刘”字将旗。这座被张世杰命名为“镇东堡”的棱堡,如同一颗牢牢楔入版图的铁钉,正式开始履行它监控四方、震慑不臣的使命。

站在镇东堡最高的望楼上,可以清晰地俯瞰鸭绿江对岸的朝鲜义州府,以及更远方隐约的山峦。刘文秀对身旁的副将道:“传令下去,各炮位每日操演,巡逻队日夜不停,江面巡逻艇加强巡视!凡有可疑船只、人马靠近,无需请示,可直接开火警告!”

“得令!”

镇东堡的建成,极大地稳固了明朝在辽东和朝鲜的统治,但也如同在平静(表面)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朝鲜境内的抵抗力量更加隐秘和绝望,北方的女真部落更加躁动不安,而远在漠北的多尔衮,也终于下定了决心。

就在镇东堡升起旗帜的第三天,一队装扮成商旅的喀尔喀蒙古骑兵,携带着多尔衮的亲笔信和重礼,悄然离开了科尔沁草原,向着更西方的准噶尔部方向而去。信中的内容无人知晓,但毫无疑问,义州这颗“铁钉”的出现,正迫使着各方势力,做出新的、更危险的抉择。

江风依旧呼啸,吹动着镇东堡上猎猎作响的旗帜,也吹来了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息。张世杰构筑的东北亚秩序,正在以这座钢铁要塞为核心,一步步变得清晰而强硬,而反抗这股秩序的力量,也正在暗处悄然凝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