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33章 传国玉玺归汉家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33章 传国玉玺归汉家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松锦大捷的战场清扫工作仍在紧张进行,各营上报的斩获数字不断刷新,整个明军大营都沉浸在一种近乎沸腾的胜利喜悦之中。而在原清军核心区域,特别是那片曾经矗立着皇太极銮驾、如今已化为焦土和巨大弹坑的营地,搜查工作更是进行得格外仔细。

一队隶属于张世杰直隶亲卫营、专门负责甄别重要缴获物的精干士卒,正在几名通晓满语、蒙语的书记官带领下,小心翼翼地清理着一处相对完好的营帐废墟。这顶营帐距离皇太极的主帐不远,虽未被炮火直接命中,但冲击波和飞溅的杂物也使其内部一片狼藉。

“王头儿,这里有个铁箱子,锁得很结实!”一名年轻士卒扒开倒塌的毡毯和散落的文书,露出了一个黑沉沉、样式古朴的包铁木箱。箱子不大,但做工精良,上面的铜锁异常坚固。

被称为王头儿的小旗官走过来,用刀鞘敲了敲,发出沉闷的声响。“撬开!动作轻点,里面可能是建奴的机密文书或者贵重物品。”

两名士卒拿出工具,费了一番功夫,才将那把顽固的铜锁撬开。随着箱盖的掀起,并没有预想中的金银珠光,而是柔软的黄色绸缎内衬。绸缎之上,静静地安放着一方玉玺。

这方玉玺色呈青白,在帐内昏暗的光线下,依然温润内敛。印钮雕琢成盘龙之形,龙首昂扬,鳞爪清晰,虽历经岁月,依旧可见其雕工之古朴大气。印身方正,边长约四寸,透着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这是……玉玺?”小旗官王头儿倒吸一口凉气,他虽不识多少字,但也知道这东西绝非寻常之物。他不敢怠慢,立刻命人层层上报。

消息很快传到了正在统筹全局的张世杰耳中。当那方被妥善放置在铺着黄绸的托盘里,由亲卫营统领亲自护送至行辕大帐的玉玺呈现在他面前时,饶是张世杰心志坚毅,沉稳过人,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丝惊异的光芒。

帐内闻讯赶来的几位核心参军、幕僚,更是围拢过来,发出阵阵低呼。

“快!快请苏行长,还有军中几位精于金石考据的老先生!”张世杰沉声吩咐,目光却未曾离开那方玉玺。

苏明玉和几位被紧急请来的、原本在军中负责文书、有些学问的老参军匆匆赶到。其中一位须发皆白、原在翰林院担任过待诏的老参军,戴上老花镜,颤抖着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玉玺,就着明亮的烛光,仔细端详印文。

帐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老参军的鉴定结果。

老参军的手指缓缓抚过印文的每一道笔划,嘴唇微微翕动,喃喃念诵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他反复看了数遍,又仔细查验玉质、雕工和磨损痕迹,最终,他放下玉玺,深吸一口气,面向张世杰,因为激动,声音都有些发颤:“公……公爷!此玺……此玺形制、玉料、印文,皆与史籍所载……所载秦制传国玉玺,一般无二啊!尤其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鸟虫篆,古朴雄浑,绝非近代仿制所能及!观其包浆磨损,至少是数百年以上古物!”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审慎:“当然,史上仿刻传国玺者亦不在少数,元廷所得、后流失之玺,真伪亦存争议。但此玺,无论其是否确为那枚‘完璧’,其本身年代、规制,已堪称国之重宝!更为关键的是,它……它是在虏酋营中所获!”

帐内顿时响起一片哗然!

传国玉玺!象征着“天命所归”的华夏至尊重器!竟然在覆灭清廷的战场上,被发现了!尽管其真伪可能永远无法百分之百确定,但在这个时间点,在这个地点,以这种方式出现,其背后所蕴含的政治意义,已经超越了其文物价值本身!

张世杰缓缓从老参军手中接过那方沉甸甸的玉玺,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却仿佛带着滚烫的历史重量。他的目光扫过帐内激动不已的众人,最终落在那八个古朴的篆字上。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八个字,曾是多少帝王梦寐以求的合法性象征!自元末以来,此玺便不知所踪,引发了无数猜测和争夺。如今,它竟随着清廷的覆灭,重见天日,落在了他的手中!

这是巧合?还是……天意?

张世杰的心潮微微起伏,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他深知,这方玉玺的出现,对于此刻的大明,对于他个人,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仅是一件战利品,更是一柄无形的、却足以撬动天下人心的利器!

他双手托起玉玺,面向南方(京师方向),声音沉稳而有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昔日,蒙元窃据中原,此玺或曾沦落胡尘。后北元败退,此玺不知所踪。今,建奴僭号,窃据此玺,妄称天命,然其倒行逆施,人神共愤!今日,松锦一战,赖将士用命,皇上洪福,此华夏重器,终重归汉家!”

他环视帐内,目光如炬:“此非我张世杰一人之功,乃是大明国运重振之兆!是上天昭示,华夏正统,天命,重归我大明!”

“天命重归大明!”

“公爷千岁!大明万胜!”

帐内众人,无论是文武官员,还是护卫甲士,无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齐声高呼!这一刻,这方玉玺的意义被无限拔高,它与这场空前胜利牢牢绑定,成为了大明国运逆转、中兴在望的最有力象征!

张世杰将玉玺缓缓放回托盘,用黄绸郑重盖好,对苏明玉和亲卫统领吩咐道:“将此玺妥善保管,派重兵看守。将其形制、印文拓印,连同发现经过,详细记录,附于捷报之后,一同呈送京师,献于陛下!”

“是!公爷!”苏明玉和亲卫统领齐声应命,神色肃然。

玉玺的发现,如同在胜利的烈火上又浇了一瓢热油,让整个明军的士气与荣耀感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消息虽然被暂时控制在小范围,但那种无形的振奋已然弥漫开来。

然而,就在这举营皆欢,沉浸在“天命归汉”的宏大叙事氛围中时,那名不久前才送来关于科尔沁骑兵情报的夜枭探子,再次悄无声息地出现在行辕之外,请求紧急觐见。

张世杰屏退了左右,只留下苏明玉在侧。

夜枭探子风尘仆仆,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和凝重,低声道:“公爷,北路急报!李定国将军尾随多尔衮残部至女儿河畔,发现对岸确有大队科尔沁骑兵接应,人数约在五千骑左右,由其部落首领巴达礼之子绰尔济亲自率领。他们接应了多尔衮等人过河,并未与我军发生冲突,但……但他们派出了使者。”

张世杰眼神微凝:“使者?所为何事?”

探子深吸一口气,道:“那使者声称,科尔沁部愿与我大明修好,此前助清乃是迫不得已。他们……他们愿意交出部分从多尔衮军中索要的‘重要人物’作为诚意,但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苏明玉忍不住出声问道。

夜枭探子抬起头,目光落在那个覆盖着黄绸的托盘上,声音压得更低:“他们要求……我方归还此次战获中,属于他们蒙古‘圣物’的一枚古老玉印。他们称,那是……那是当年成吉思汗传下,由林丹汗保管,后流入清廷的蒙古传国玺!”

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而紧张起来。

刚刚还象征着“天命重归华夏”的传国玉玺,转眼间,竟又牵扯到了漠南蒙古的核心利益与正统之争!

张世杰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帅案,目光深邃。

这方玉玺,究竟是福是祸?它带来的,除了无上的荣光,似乎还有……新的风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