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77章 传檄天下讨建奴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77章 传檄天下讨建奴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宁远城外,明军连营数十里,旌旗蔽日,刀枪如林。中军大帐内,张世杰端坐于帅案之后,面前铺展着一幅巨大的辽东舆图,李定国、刘文秀等将领肃立两侧,气氛凝重。帐外,寒风呼啸,却压不住营中那股即将喷薄而出的战意。然而,比刀剑更先出鞘的,是一支蘸满墨汁、凝聚着国仇家恨的如椽巨笔。张世杰深知,与皇太极的决战,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人心与气势的争夺。在真正的钢铁碰撞之前,他需要先打一场舆论与民心的战争!

“大元帅,各部已按计划在宁远展开,营垒坚固,哨探四出。李将军派出的诱敌骑兵,已与鞑子的小股游骑有所接触,但皇太极主力仍围困锦州,并未大举出动,其埋伏应在杏山、塔山一带无疑。”刘文秀指着舆图,冷静地分析着军情。

李定国眉头紧锁,接口道:“公爷,锦州城内烽火连日,祖大寿将军压力巨大。我军虽至,然虏酋沉稳,不为小利所动。长久对峙,于我军士气不利,且后方……”他话未说完,但意思明确,朝中与江南的暗流,始终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张世杰的目光从舆图上抬起,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定国所虑,正是关键。皇太极想以锦州为饵,耗我锐气,乱我后方。那我等,便不能只与他比拼耐心。”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厉,“刀剑需利,笔锋亦需锐!此战,不仅要打赢,更要打得堂堂正正,打得天下归心!要让我大明将士知为何而战,让天下百姓明忠奸之辨,让那些首鼠两端之辈,再无兴风作浪之借口!”

他猛地一拍帅案,震得笔架上的毛笔微微颤动:“传我军令,即刻以‘大明平虏大元帅、越国公张’之名,起草讨虏檄文!历数建奴罪状,昭告天下,号召勤王!”

命令一下,随军的几位翰林出身的书记官立刻铺开上好的宣纸,研墨润笔。然而,张世杰却挥退了他们,亲自走到了案前。他提起那支粗壮的狼毫笔,目光仿佛穿透了帐篷,看到了辽东大地十数年来被烽火与鲜血浸染的惨状。

他饱蘸浓墨,笔锋落下,力透纸背,一个个铁画银钩、饱含悲愤与杀气的文字,跃然纸上:

“大明平虏大元帅、越国公张,檄告天下臣民、四方忠义:”

开篇,便是雷霆之势!

“建州女真,本我大明之属夷,世受国恩,膺受爵禄。然其酋奴儿哈赤,狼子野心,忘恩负义,纠集丑类,僭号称汗,始为边患!此其罪一也!”

笔锋如刀,直指根源,将清廷自立为国的合法性彻底否定!

“袭我抚顺,屠我清河,戮我军民,骸骨盈野,碧血成河!萨尔浒一战,我十数万忠魂埋骨白山黑水!辽沈沦陷,千万百姓尽陷虏手,或被屠戮,或为奴隶,哭声震天,鬼神夜泣!此其罪二也!”

历史的惨痛被一一揭开,字字血泪,瞬间将人的思绪拉回到那些城破人亡的悲惨岁月,帐中诸将,无不面露悲愤之色,尤其是祖籍辽东的将领,更是双目赤红。

“己巳之年,虏酋皇太极,效其父恶,破我边墙,蹂躏京畿,所过之处,鸡犬不留,老弱尽屠,妇女受辱,婴孩贯槊!畿辅之地,顿成修罗鬼域!此其罪三也!”

这是近年来大明军民最深刻的伤痛,檄文提及,更是激起了所有人同仇敌忾之心。

“屡犯边疆,杀我使臣,掠我财货,毁我田庐,致使辽东汉民,百不存一,关外沃土,尽成丘墟!此其罪四也!”

“更兼僭越称帝,妄立伪号,分裂华夏,罪同王莽、安史!此其罪五也!”

五大罪状,条条确凿,如同五支利箭,射向皇太极和他所建立的后金(清)政权,将其钉在了不义、残暴、背叛的历史耻辱柱上!

列举罪状之后,笔锋一转,气势更为磅礴:

“皇太极者,人面兽心,凶残暴虐,实乃华夏之巨寇,人伦之大敌!其罪滔天,罄竹难书;其恶贯盈,神人共愤!”

“本将军世受国恩,位忝国公,统摄六师,代天伐罪!目睹此獠恶行,肝肠寸断,誓与此虏,不共戴天!”

写到此处,张世杰自身亦是心潮澎湃,一股浩然之气充塞胸臆。他继续挥毫,发出了震耳发聩的号召:

“今本将军亲提十万貔貅,携雷霆之威,奉天子明诏,北出榆关,誓扫妖氛,廓清寰宇!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虏寇肆虐,岂独边军之责?”

“凡我大明臣子,无论文武,见檄之日,当思忠义!其有胸怀韬略者,可投笔从戎,献策军前;其有勇力过人者,可持戈入伍,效命疆场;其有资财富足者,可毁家纾难,助饷劳军!”

这是对天下所有潜在力量的动员!

“各地官府,须保境安民,输送粮秣,稳固后方!四方忠义,可结寨自保,袭扰虏后,断其粮道!”

“更有甚者,辽东汉民,陷虏日久,备受煎熬!见吾王师旌旗,当思反正!或为内应,或杀虏官,或焚其积聚!王师所至,必为尔等做主!”

这是对沦陷区百姓的呼唤与承诺!

最后,张世杰运笔如飞,以一段气势恢宏的誓言作为结尾:

“本将军已与三军将士刑牲歃血,告天誓师:旌旗所指,惟虏是求!犁庭扫穴,就在今朝!必使腥膻尽涤,恢复旧疆!敢有从逆助虐者,无论远近,皆在王师讨伐之列!檄文到日,如律令!”

“大明平虏大元帅、越国公 张世杰 顿首”

“ 腊月 十五日”

檄文一成,张世杰当即下令,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抄录无数份,通过驿站、商队、乃至夜枭的秘密渠道,向大明两京十三省所有府州县,以及蒙古、朝鲜等藩属,甚至想方设法向辽东沦陷区散发!

与此同时,在宁远城头,举行了庄重的祭天告民仪式。张世杰亲率文武,宣读檄文。当那慷慨激昂、字字千钧的文字通过传令兵洪亮的声音响彻宁远城内外时,无论是军中将士,还是城中百姓,无不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报仇雪耻!”

“驱逐鞑虏!”

“大明万胜!”

欢呼声震天动地,士气瞬间攀升至顶峰!将士们更加明白了自己战斗的意义,不再仅仅是为了军令和粮饷,更是为了洗刷国耻,报仇雪恨!

檄文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

北京城,当檄文在通衢大街被宣读时,无数百姓驻足倾听,听到悲愤处,哭声一片,听到激昂处,吼声如雷。连深宫中的崇祯,在阅读这份檄文后,也久久不语,复杂的心绪中,终究是生出了一丝属于帝王的豪情与……难以言喻的酸涩。

江南各地,虽然仍有暗流,但檄文公开后,主战舆论彻底压倒了妥协之声。苏明玉更是在银行体系内,将檄文与“爱国国债”、“支持北伐”的金融产品捆绑宣传,激发了巨大的民间认购热情。

蒙古诸部、朝鲜国主,在接到檄文后,态度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对清的畏惧中,多了一丝权衡。

而在辽东,一些被俘或被迫降清的汉官汉将,偷偷读到檄文,无不掩面叹息,心思浮动。甚至有小股被压迫的辽民,暗中串联,准备响应王师。

宁远中军大帐内,张世杰听着各方关于檄文反响的汇报,神色平静。他知道,这第一步,他成功了。他已将皇太极和清廷置于天下公敌的位置,将己方塑造成了正义之师、复仇之师。

“大元帅,檄文已传遍天下!如今我军士气如虹,天下归心!”刘文秀兴奋地禀报。

李定国更是摩拳擦掌:“公爷,如今万事俱备,只等与皇太极决战了!”

张世杰走到帐外,望着北方锦州方向那片被战火映红的天空,目光深邃。檄文如同战鼓,已经擂响。但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皇太极在得知这篇檄文后,会作何反应?是暴跳如雷,加紧攻城?还是会有更阴险毒辣的反制措施?

那些被檄文煽动起来的各方势力,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这场由笔墨开启的战争前奏,最终能否真正转化为战场上的胜利?

所有的答案,都将在即将到来的、注定无比惨烈的辽西决战中,一一揭晓。北风卷着雪花,吹过张世杰刚毅的脸庞,他仿佛已经闻到了,那来自战场核心的,浓重得化不开的血腥气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