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60章 方正化掌司礼监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60章 方正化掌司礼监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紫禁城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一层无形的、却比宫墙更厚重的压抑笼罩着这片金碧辉煌的建筑群。乾清宫副总管太监王承恩“突发恶疾,需静养调理”的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波澜不惊的宫禁深处,激起了层层叠叠、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感知的涟漪。司礼监掌印太监之位,这个内廷权势的巅峰,瞬间悬空,引来了无数隐藏在阴影下的窥探与悸动。

王承恩的“病”,来得突然,却也合乎“情理”。就在钱谦益逆案定谳、内阁完成洗牌后的第三天,这位伺候了崇祯皇帝大半辈子的老太监,在一次例行呈送奏章时,于御前“偶感风寒”,随即咳嗽不止,甚至“呕血数口”,吓得崇祯连忙唤来太医诊治。太医的诊断含糊其辞,只说是“忧劳成疾,心脉受损”,需长期静养,不宜再操劳琐事。

消息传到越国公府,张世杰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继续与苏明玉商讨着银行在各省铺设分号的进度。一切都心照不宣。王承恩是皇帝的心腹,但并非他张世杰的人。在即将到来的、与皇权更为微妙的博弈中,司礼监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必须掌握在绝对可靠的人手中。王承恩的“病退”,是一场心照不宣的政治交易,是崇祯在巨大压力下,不得不做出的让步,也是张世杰巩固权力至关重要的一步。

“方正化那边,准备好了吗?”张世杰放下手中的报表,问道。

苏明玉点头:“他已通过夜枭递了话,一切听凭国公安排,只是…担心资历尚浅,恐难以服众,也怕陛下那边…”

“资历?”张世杰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眼下这局面,资历是最无用的东西。至于陛下…陛下会明白的。”

乾清宫西暖阁,药味尚未完全散去。崇祯皇帝看着跪在下方,一脸恭谨甚至带着几分惶恐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方正化,心中五味杂陈。他岂能不知王承恩这“病”的蹊跷?又岂能不明白张世杰推方正化上位的意图?但他有选择吗?

外朝,内阁、六部已尽在张世杰掌控;京营、九边,唯其马首是瞻;甚至连这帝国的钱袋子,也姓了张。他若在司礼监这个人选上再强行设置障碍,激怒张世杰的后果,他不敢想象。更何况,方正化在此次逆案中,确实“立了大功”,提供了关键证据,于公于私,似乎都该得到擢升。

“方正化,”崇祯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王伴伴突发恶疾,司礼监不可一日无主。你…在司礼监多年,办事也算勤勉稳妥,此次逆案中,更是…嗯,忠心可嘉。朕意,由你暂掌司礼监印信,署理一应事务,你可能胜任?”

方正化以头抢地,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激动与谦卑:“奴婢…奴婢才疏学浅,唯恐有负皇爷天恩!但…但皇爷信重,奴婢纵是肝脑涂地,也必竭尽全力,为皇爷分忧,办好差事!”

他没有提张世杰,只提皇恩,这是他的聪明之处。崇祯看着他,沉默了片刻。他知道,眼前这个人,早已是张世杰的形状,但他此刻需要的是一个能稳住内廷、不至于立刻与他这个皇帝撕破脸的人。方正化,似乎是目前唯一的选择。

“起来吧。”崇祯挥了挥手,意兴阑珊,“好好当差,莫要…让朕失望,也莫要…辜负了越国公的举荐。”最后一句,他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带着一丝警告,更带着无尽的无奈。

“奴婢谨记皇爷教诲!定当恪尽职守,忠心不二!”方正化再次叩首,这才小心翼翼地站起身,垂手侍立。

接过那枚沉甸甸的、以象牙雕琢、篆刻着“司礼监掌印”字样的印信时,方正化的手微微有些颤抖。这不是激动,而是对权力重压最直观的感受。他立刻搬入了司礼监那座最为宽敞、也最为森严的值房。

他的上任,在波澜不惊的表面下,引发着内廷二十四衙门的剧烈震荡。几位资历较老、原本有望竞争掌印之位的秉笔太监,如曹化淳之流,虽然面上恭贺,但眼神中的不甘与怨毒几乎难以掩饰。一些依附于王承恩或其他派系的中下层宦官,更是人心惶惶,不知这位新上司会如何清洗、如何立威。

方正化的手段,却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他没有立刻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也没有急着安插亲信。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召集司礼监所有有头有脸的太监,进行了一次“训话”。

值房内,烛火通明。方正化端坐主位,面色平静,声音也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杂家蒙皇爷天恩,署理司礼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今日召诸位来,只讲三件事。”

他目光扫过众人,缓缓道:“第一,司礼监是皇爷的司礼监,一切以皇爷的旨意为准,任何人,不得阳奉阴违,不得欺上瞒下!”

“第二,内廷与外朝,各司其职。我等内臣,当谨守本分,办好皇爷交代的差事,不得与外臣过往甚密,更不得结党营私!钱谦益、曹化淳之流,便是前车之鉴!”

“第三,以往种种,杂家可以不计较。但从今日起,若有人再行差踏错,或心怀异志,就莫怪杂家…不讲情面了!”

他没有点名,但“曹化淳”三个字,如同无形的鞭子,抽在每个人心上。恩威并施,敲山震虎。一番话下来,原本还有些蠢蠢欲动的心思,暂时都被压了下去。所有人都明白,这位新掌印,背后站着的是谁,其手段,也绝非易与之辈。

随着方正化稳稳坐上掌印之位,并且迅速掌控了司礼监的运行,张世杰对大明王朝权力核心的渗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外有内阁、六部行政之权,中有五军都督府、京营之兵权,侧有大明皇家银行之财权,如今,内廷最重要的信息通道与“批红”之权,也落入了其影响之下。从某种意义上说,帝国的军政、财政、行政乃至宫廷事务,都已在其无形的网络笼罩之中。

崇祯皇帝似乎也默认了这一局面,至少在表面上,他对方正化呈送的票拟(内阁建议)和批红(皇帝决断)很少提出异议,朝政的运转,进入了一种诡异的、高效的“平静”期。

然而,就在方正化自觉位置渐稳,开始着手梳理司礼监积弊,并按照张世杰的暗示,悄悄调查宫中还有哪些人与外界有异常联系时,一份由他安插在曹化淳旧宅附近的眼线送来的密报,让他刚刚放下的心,又猛地提了起来。

密报称,曹化淳虽被圈禁,但其府中前几日深夜,曾有一顶不起眼的小轿秘密到访,轿中之人身形…极似早已“病退”在家的王承恩府上的二管家!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夜枭也从宫外传递来一个模糊的消息:陛下身边最近新添了一个负责整理书画、看似不起眼的小火者,此人来历有些蹊跷,并非内书堂正常出身,而是由田贵妃之父,田弘遇“偶然”举荐入宫的。

方正化看着这两条风马牛不相及的信息,眉头紧紧锁在了一起。王承恩的人私下接触曹化淳?田弘遇往陛下身边塞人?这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是巧合,还是…陛下在失去司礼监这块重要阵地后,开始通过其他更隐秘的渠道,重新布局?

他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内廷的水,远比想象得更深。他不敢怠慢,立刻将这情况,通过最隐秘的渠道,火速报往越国公府。平静的湖面之下,真正的暗流,似乎才刚刚开始涌动。皇帝,终究是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