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29章 国债二期扩规模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29章 国债二期扩规模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初冬的北京城,呵气成霜。

天色未明,承天门外已是车马络绎。文武百官揣着手,踩着青石板上的薄冰,三三两两往皇城深处走去。呵出的白气在凛冽的空气中交织,却驱不散弥漫在众人眉宇间的凝重。

今日大朝,非同小可。

那位以雷霆手段扫清阉党、整饬京营,如今更以越国公、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身份入阁参赞机务的张世杰张大人,半月前便已放出风声——要在今日,议一件关乎国运的大事。

文官队列前首,须发花白的东阁大学士陈演拢着袖子,眼皮微垂,似在养神。可他微微翕动的鼻翼,和那紧抿成一条直线的薄唇,却泄露了内心的不平静。身旁,几个科道言官不时交换着眼神,目光扫过前方那空着的一品大员位置时,皆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勋贵队列则气氛迥异。英国公张维贤虽也沉默,腰杆却挺得笔直,偶尔与身旁的成国公朱纯臣低语两句,眉宇间颇有几分扬眉吐气的意味。他们身后,一些新生代的勋贵子弟更是眼神热切,不时望向殿门方向,满是期待。

“越国公到——”

一声悠长的唱喏自殿外传来。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殿门。

晨曦微光中,一人身着绯色麒麟补服,腰缠玉带,步履沉凝地踏入大殿。他身形算不得多么魁梧,但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让偌大的皇极殿为之一静。面容年轻得过分,眉宇间却已沉淀下远超年龄的沉稳与风霜,尤其那双眼睛,开阖之间精光内蕴,扫视而过时,竟无几人敢与之对视。

正是权倾朝野的越国公,张世杰。

他目不斜视,径直越过文武队列,来到最前方,在属于他的那个尊贵位置站定。与陈演不过三步之遥,两人甚至没有眼神交汇,空气中已隐隐有金铁交鸣之声。

“陛下驾到——”

净鞭三响,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仪仗簇拥下升座。他比几年前清瘦了许多,龙袍穿在身上显得有些空荡,眼底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以及一丝深藏的不安。他的目光在张世杰身上停留了一瞬,复杂难明,随即移开。

“众卿平身。”声音带着惯有的清冷,“今日大朝,所议何事?”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上前一步,尖细的嗓音回荡:“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话音刚落,张世杰便已手持玉笏,越众而出。

“臣,张世杰,有本奏。”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讲。”崇祯吐出一个字。

“启奏陛下,”张世杰声音洪亮,不疾不徐,“自去岁试行‘平辽国债’以来,仰赖陛下天威,百官用心,万民信赖,首期一百五十万两国债,已于上月按期、足额兑付本息。此举,不仅解了九边军饷燃眉之急,更于市井民间,初步树立起朝廷‘借债还钱,言而有信’之威信!”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全场,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才继续道:“然,内忧虽暂平,外患尤甚烈!建奴皇太极僭号称帝,野心昭然若揭,其八旗铁骑磨刀霍霍,随时可能破关南下!辽东之地,关乎国本,不可不防,不可不固!”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之音:“故,臣今日恳请陛下,准予发行第二期‘平辽兴利国债’!规模,五百万两!”

“五百万两?!”

朝堂之上,瞬间如同炸开了锅!

先前还能保持安静的官员们再也忍不住,交头接耳,惊呼之声此起彼伏。一百五十万两已是国朝罕见,这五百万两,简直是天文数字!

“肃静!朝堂之上,成何体统!”王承恩尖声维持秩序。

崇祯皇帝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也不自觉地握紧了,指节有些发白。他深吸一口气,看向张世杰:“越国公,五百万两……数额是否过于巨大?民间……可能承受?”

“陛下,”张世杰从容应对,“首期国债,北地士绅商民认购踊跃,半月即告售罄,足见民心可用,民力可恃!且此番国债,并非全数用于军备。臣规划,其中三百万两,专款用于辽东备战,购置红夷大炮,加固关宁锦防线,犒赏边军,务使我大明雄关,固若金汤!剩余二百万两,则用于整修京畿、山东、河南等地水利!去岁黄河水患,百姓流离失所之惨状,历历在目!兴修水利,既可防范水患,保境安民,又能灌溉良田,增垦赋税,实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

他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将国债用途与国防、民生紧密挂钩,一时间,不少中间派的官员都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荒谬!荒谬绝伦!”

一声苍老却尖利的怒喝打破了短暂的平静。

陈演猛地踏出一步,手持象笏,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直指张世杰:“张世杰!你……你这是在祸国殃民!饮鸩止渴!”

他转向御座,噗通一声跪下,声音悲怆:“陛下!万万不可听信此言啊!首期一百五十万两,已是竭泽而渔!如今竟要发行五百万两?我大明岁入才多少?如此巨额债务,拿什么去还?届时还不上了,岂不是逼得朝廷加派饷银,横征暴敛?届时民怨沸腾,天下动荡,岂非第二个‘三饷’之祸?!张世杰其心可诛,他是要将我大明江山,推向万劫不复之地啊!陛下!”

陈演一番话,声泪俱下,顿时引起了大量文官的共鸣。

“陈阁老所言极是!”一个御史立刻出列附和,“国债之说,古未有之!此乃盘剥百姓之术!与民争利,动摇国本!”

“正是!《大学》有云:‘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不修德政,不行节俭,却行此借贷歪风,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陛下!首期国债虽侥幸兑付,焉知不是拆东墙补西墙?五百万两,一旦失控,必是滔天大祸!请陛下明察,驳回此议!”

一时间,弹劾之声甚嚣尘上,矛头直指张世杰。勋贵这边虽然焦急,但在这种引经据典的朝堂辩论中,一时竟难以找到有力的切入点反驳。

张世杰面色不变,只是静静站着,任由那些唾沫星子几乎要溅到自己脸上。直到喧嚣声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杂音。

“陈阁老,诸位大人,”他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激愤的面孔,“口口声声说‘与民争利’,‘盘剥百姓’。本公想问,这‘民’,是何人?是城外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流民?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因水患颗粒无收的农户?还是……那些家中银钱堆积如山,窖藏白银以致市面银荒,一边喊着朝廷加税,一边想方设法偷漏税赋的江南士绅、豪商巨贾?!”

他最后一句,陡然转为凌厉,目光如电,直刺陈演。

陈演浑身一颤,脸色瞬间涨红:“你……你血口喷人!”

“是不是血口喷人,陈阁老心里清楚。”张世杰冷哼一声,不再看他,转向崇祯,“陛下,首期国债,认购者多为北地商民、军中将士,乃至京城普通百姓!他们为何认购?是因为信我大明国运!是因为朝廷给出了实实在在的利息,让他们看到了财富增值的希望!这非但不是盘剥,反而是藏富于民,是朝廷与百姓共赢!”

他踏前一步,气势勃发:“至于偿还能力?更是无稽之谈!皇家银行已然建立,银元通行天下,未来关税、盐税皆可纳入体系,统一管理,杜绝贪墨,朝廷岁入必将稳步增长!更何况,水利修成,良田增产,赋税自然增加!辽东防线稳固,边贸重启,又是一笔巨大收入!只要开源节流,运作得当,区区五百万两国债,何愁不能兑付?!”

“空口白话!你这都是画饼充饥!”陈演嘶声道,“若将来还不上了,谁来承担这个责任?你张世杰吗?!”

“本公,一力承担!”

张世杰斩钉截铁,声震屋瓦:“若因国债之事引发民变,或到期无法兑付,本公愿削去所有爵禄官职,自缚于午门之外,听凭陛下与万民处置!”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自缚午门,听凭处置!这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为这五百万两国债做保!

皇极殿内,死一般的寂静。连陈演都张大了嘴巴,一时失声。所有人都被张世杰这破釜沉舟的誓言震慑住了。

崇祯皇帝的身体微微前倾,看着殿下那个傲然而立的年轻身影,眼神剧烈波动。他需要钱,太需要钱了。辽东是个无底洞,各地灾荒也需要赈济,国库早已空空如也。张世杰的国债,是他能看到唯一迅速筹集巨款,且不必立刻加税激化矛盾的办法。可是……风险太大了。张世杰赌上的是一切,而他这个皇帝,赌上的是大明的江山。

就在这寂静与僵持达到顶点的时刻——

殿外忽然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轻声的低语。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司礼监秉笔太监方正化,正引着一人,快步从侧廊行来,直趋御前。

那人身着四品文官服色,身形窈窕,虽低着头,步履间却自带一股干练利落之气。她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账册,行走间裙裾微动,在这肃杀的朝堂之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来到丹陛之下,她与方正化一同跪下。

“臣,大明皇家银行行长苏明玉,叩见陛下。有紧急账务,需即刻呈报陛下与越国公知晓。”

声音清越,带着一丝江南口音的软糯,却字字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苏明玉!那个执掌着刚刚成立的大明皇家银行,手握巨量资金流向的神秘女子!她竟在此时,不经宣召,直入朝堂?

陈演等人眉头紧锁,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

张世杰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笑意,旋即隐去。

崇祯也是愣了一瞬,看了一眼身旁的王承恩,王承恩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示意是他安排方正化带人进来的。

“准。”崇祯吐出两个字。

苏明玉双手将账册高举过头顶,由方正化接过,转呈御前。

她则抬起头,朗声道:“启奏陛下,经皇家银行与户部联合核算,首期‘平辽国债’一百五十万两,已于昨日酉时末刻,完成最后一笔本息兑付。所有认购凭据,皆已回收核销。据此核算,除去兑付本息及必要运营开支,因国债资金及时投入,稳定市面,促进商货流通,带动相关税赋增收,国库实际结余……净增白银三百零七万八千五百两!”

“三百零七万两?!”

“非但没有亏空,还有结余?!”

“这……这怎么可能!”

惊呼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勋贵派)和骇然(陈演等人)。

崇祯皇帝猛地翻开方正化递上的账册,看着上面密密麻麻却清晰无比的记录,以及最后那个鲜红的印鉴和巨额结余数字,他的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结余!不是亏空,是结余三百多万两!

他抬起头,看向张世杰,眼神中充满了巨大的震惊,以及一丝……如释重负。

张世杰迎着皇帝的目光,微微颔首。

苏明玉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最精准的算盘珠子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此三百余万两结余,已悉数入库。据此,皇家银行评估,以目前国库信用及民间认购热情,发行第二期五百万两‘平辽兴利国债’,风险可控,时机成熟!银行已做好一切承销准备,愿立军令状,保证二期国债顺利发行!”

事实胜于雄辩!

账册上清清楚楚的数字,苏明玉斩钉截铁的保证,与方才陈演等人空泛的“动摇国本”、“饮鸩止渴”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勋贵集团顿时爆发出热烈的议论,人人脸上放光。

“看看!看看!苏行长已经把账算得明明白白!”

“非但没亏,还赚了三百多万两!此乃善政!利国利民之大善政!”

“陛下!二期国债,势在必行啊!”

中间派的官员们也纷纷倒戈,开始出声支持。

陈演面如死灰,嘴唇哆嗦着,还想说什么,却发现身边刚才还同仇敌忾的盟友,此刻都目光闪烁,悄悄与他拉开了距离。他指着苏明玉,又指向张世杰,一口气堵在胸口,猛地一阵剧烈咳嗽,几乎喘不过气来,全靠身后门生扶着,才没有瘫倒在地。

胜负已分。

崇祯皇帝合上账册,长长舒了一口气,那口积压在心头的郁气仿佛也随之吐出。他再看向张世杰时,目光中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但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化为决断。

他站起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响彻整个皇极殿:

“越国公张世杰,忠贞体国,老成谋国!苏明玉,理财有方,功不可没!”

“朕,准奏!”

“第二期‘平辽兴利国债’,发行额度五百万两,专款用于辽东备战及兴修水利!着皇家银行全力承办,户部、工部协同办理,不得有误!”

“陛下圣明!”

以英国公为首的勋贵和部分务实官员齐声高呼,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

张世杰与跪在地上的苏明玉交换了一个眼神,一切尽在不言中。

然而,就在这大局已定,众人心思各异地准备山呼万岁,结束这场惊心动魄的朝会之时——

“报——!!!”

一声凄厉、仓皇到极点的嘶吼,伴随着沉重、凌乱到完全不守礼仪的脚步声,如同晴天霹雳,猛地从殿外炸响!

一个浑身浴血、盔歪甲斜的驿卒,连滚带爬地冲破殿门侍卫的阻拦,踉跄着扑入大殿,在光洁的金砖上拖出一道刺目的血痕!

他手中高举着一份粘着三根羽毛,代表最紧急军情的塘报,嘶声力竭,带着哭腔:

“八百里加急!辽东急报!建奴伪帝皇太极,亲率二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已破大凌河!兵分三路,直扑锦州、宁远!关外……关外全线告急!!!”

“噗——”本就强撑着的陈演,闻此噩耗,猛地喷出一口鲜血,仰面便倒。

整个皇极殿,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方才因国债大胜而带来的些许振奋,被这突如其来的边关惊雷,炸得粉碎!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不受控制地,聚焦到了那个刚刚立下军令状,要发行五百万两国债以固边防的越国公——张世杰身上。

崇祯皇帝刚刚坐下的身躯猛地僵住,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死死抓住龙椅扶手,指甲几乎要掐进木头里。

张世杰霍然转身,看向那名血染征袍的驿卒,看向他手中那封决定了大明国运的紧急塘报。

他脸上的从容终于褪去,眼神锐利如即将出鞘的绝世宝剑。

五百万两国债刚刚准奏,债款尚未募集一厘,巨寇……已至!

他缓缓吸了一口气,冬日凛冽的空气吸入肺腑,带着铁锈般的血腥味。

这一刻,他终于不用再掩饰那压抑了许久的,如同火山喷发前兆的磅礴战意。

辽东……皇太极……

这纠缠了十数年的国仇家恨,是时候,彻底清算了!

他迎着满殿惊恐、茫然、期待、绝望交织的目光,向前踏出了一步。

风雷,自此而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