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27章 苏州拒银元风波起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27章 苏州拒银元风波起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姑苏城的清晨,向来是被软糯吴侬软语和运河桨声唤醒的。

今日却被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嚣打破。

苏州府衙前那一片平日还算宽敞的广场,此刻已被黑压压的人群挤得水泄不通。数百名商民打扮的人,手里紧紧攥着亮闪闪的物事,群情激愤,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昨日还能用!昨日我来缴纳货税,陈司吏收得清清楚楚!怎地过了一夜就不作数了?”

一个穿着绸布长衫,看样子是家小商铺主的中年汉子,脸涨得通红,挥舞着手中几枚银光闪闪的圆币,冲着紧闭的府衙大门和门前如临大敌的衙役们嘶喊。那银币在他手中跳跃,反射着初升的朝阳,发出刺眼的光,币面上隐约可见盘龙纹和“大明银元”字样。

“就是!这银元是越国公亲颁的法定货币,户部明文告示天下,税收、交易皆可通行!你们苏州府衙凭什么不收?”旁边一个精干的货郎跟着大喊,他担子还搁在脚边,显是来的路上就被堵住了。

“我等小本经营,好不容易凑足这银元来完税,你们一句‘不收’,莫非是要逼我们再去钱庄兑那成色不一的杂银,平白受一层盘剥吗?”

“开门!让赵知府出来说个明白!”

人群躁动着,向前涌动,维持秩序的衙役们额头冒汗,死死抵着水火棍,组成一道单薄而摇晃的人墙,口中只会机械地重复:“退后!公门重地,休得喧哗!这是上头的命令!”

“命令?” 那商铺主气得几乎要笑出来,他将手中银元捏得死紧,指节发白,“谁的命令?大得过朝廷的王法,大得过钧旨吗?!”

骚动如同水波,从府衙门口一圈圈向外扩散,扰乱了平江路、观前街往日的秩序。许多店铺虽开了门,却无心做生意,掌柜和伙计们都探着头,忧心忡忡地望着府衙方向。一些原本要入城贩卖菜蔬的农人也被堵在城外,议论声、抱怨声、催促声交织在一起,让这座以富庶安宁闻名的江南都会,弥漫开一股不安的气息。

距离府衙不远,一座临河的精致茶楼,雅间“听雨轩”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苏州知府赵文康穿着一身常服,并未着官袍,正悠闲地坐在窗边,手里捧着一盏碧螺春。他年约四旬,面皮白净,三缕长须打理得一丝不苟,只是那双微微眯起的眼睛里,偶尔闪过市侩的精明。窗外传来的隐隐喧哗,似乎并未影响他的雅兴。

他对面坐着一位身着褐色锦袍的老者,乃是苏州本地钱庄行会的会长,沈万金。沈会长手指间捻动着一串油光水亮的紫檀木念珠,眉头微蹙,低声道:“赵大人,门外这动静……是不是闹得有点大了?越国公那边……”

赵文康慢条斯理地吹开茶沫,呷了一口,才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冷笑:“越国公?哼,北京城那位爷,手伸得是长,可这江南地面,自古以来讲的就不是他那一套!什么狗屁银元,统一成色,方便商民?说得倒是冠冕堂皇!无非是想夺了我等铸币、汇兑之利,将这金山银海的命脉,牢牢抓在他一人手中!”

他放下茶盏,声音压低了些,却带着更深的怨毒:“他张世杰在北方搞风搞雨,靠着刀把子立规矩,也就罢了。可这江南,是文教之地,是士绅之乡!钱公(钱谦益)早已有言,此乃‘与民争利’,动摇国本!他如今权势熏天,在朝中我们暂避其锋,可在地方上,阳奉阴违,拖着不办,他能奈我何?难道还能派兵把他这‘新政’强塞进我苏州百姓的口袋里不成?”

沈万金脸上忧虑未消:“可这般公然拒收,怕是直接落了把柄啊。听闻那位爷,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主……”

“把柄?”赵文康嗤笑,指了指窗外,“你听听,是‘本府’下令拒收的吗?那是下面胥吏执行不力,一时误会,或是银元辨识不清,怕收了假币承担责任嘛!最多不过办几个不长眼的胥吏,本府自会整顿,他越国公还能因为这等‘小事’,罢了我这朝廷四品命官?”

他脸上露出一丝得意:“再说了,这苏州城内,乃至整个江南,有多少人家,多少商铺,是和咱们一条心的?法不责众!他张世杰再横,还能把江南士绅、商贾全都抓起来?断了这赋税重地,朝廷第一个不答应!北京城那位皇帝,心里只怕也乐见其成呢。”

沈万金闻言,稍稍安心,念珠捻动的速度也慢了下来,点头道:“大人深谋远虑。只是……还是要把握好分寸,莫要真的激出民变才好。”

“民变?”赵文康不屑地瞥了一眼窗外,“一群逐利的商贾罢了,闹一闹,发现无利可图,自然就散了。等他们乖乖去钱庄,用实实在在的雪花银来纳税,这事就算了了。也让北京那位看看,他这新政,在江南……行不通!”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的喧哗声似乎更大了些,还夹杂着几声惊呼。赵文康皱了皱眉,并未起身,只当是那些商民闹得更凶了些。

北京,越国公府邸。

此处原是前朝某位权贵的宅院,被赐予张世杰后,并未大肆修缮,只是加强了守卫。书房内,陈设简单,一桌一椅,一书架,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大明舆图,上面用朱墨标注着诸多符号,辽东一带更是密密麻麻。

张世杰并未穿着蟒袍,只一身玄色箭袖常服,正站在舆图前,目光沉静地凝视着江南区域。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苏明玉坐在下首,面前摊开着几本账册。她今日穿着一身月白色襦裙,外罩浅青色比甲,发髻简单挽起,插着一支素银簪子,虽打扮素雅,眉宇间却有一股寻常闺阁女子没有的干练与锐气。她正轻声汇报着:

“……国公,皇家票号在北地推行尚算顺利,汇兑业务已渐上轨道。二期国债认购亦超出预期,晋商、徽商认购踊跃,首批款项已陆续入库,可解辽东军需燃眉之急。只是……”

她顿了顿,抬眼看向张世杰挺拔的背影,声音微沉:“江南方面,阻力比预想的更大。我们派去的人回报,苏、松、常、镇等府,官面虽然不敢明着反对,但暗中授意钱庄联手压价,散布流言,各地分号业务开展举步维艰。尤其是苏州……”

就在这时,书房门外传来一阵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紧接着,亲卫统领赵铁柱那魁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脸色凝重,手中捧着一封插着红色羽毛的信函。

“国公,八百里加急!来自苏州‘夜枭’分部!”

张世杰猛地转身,眼中精光一闪。红色羽毛,代表事态紧急,可能涉及地方动荡。他接过信函,迅速拆开火漆,抽出信纸。

目光扫过纸上文字,张世杰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了下来,方才的平静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凛冽的寒意。书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连苏明玉都感受到了那股无形的压力,屏住了呼吸。

“好,好一个苏州府!好一个赵文康!”张世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交击般的冷硬,“竟敢公然煽动胥吏,拒收朝廷钦定银元,引发民乱!”

他将信纸拍在桌上,苏明玉和赵铁柱都能看到那上面简短的汇报:“今日辰时,苏州府衙公然拒收银元纳税,数百商民围堵府衙,群情激愤,局势恐将失控。疑知府赵文康幕后指使。”

苏明玉俏脸瞬间煞白,失声道:“他们竟敢如此!这是直接对抗新政,动摇国信!”

赵铁柱更是须发皆张,抱拳吼道:“王爷!让末将带兵去苏州,拿了那狗官赵文康,看谁还敢阳奉阴违!”

张世杰没有立刻回答,他转身再次看向墙上的舆图,目光在南北之间快速移动。北方的辽东,皇太极磨刀霍霍;南方的江南,士绅蠢蠢欲动。这是一盘大棋,苏州,就是对手落下的一颗挑衅的棋子,必须用最果断、最凌厉的手段打回去!否则,新政将在江南寸步难行,甚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全线崩溃。

片刻死寂般的沉默后,张世杰霍然转身,命令如同冰珠砸落玉盘,清晰而冷酷:

“赵铁柱,持我令牌,立刻去五军都督府,传李定国来见!”

“是!”赵铁柱大声应诺,转身大步流星而去。

苏明玉站起身,眼中带着担忧:“国公,动用兵马……是否……”

“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法。”张世杰打断她,眼神锐利如刀,“怀柔、分化,日后可行。但眼下,必须立威!要让所有人看看,对抗新政,对抗本公,是什么下场!杀鸡儆猴,苏州这只‘鸡’,分量正好!”

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以及一种尸山血海中磨砺出的杀伐之气。苏明玉看着他那坚毅的侧脸,将劝谏的话咽了回去。她明白,在触及根本利益的博弈中,仁慈往往意味着失败。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书房外便传来了沉稳而迅疾的脚步声。李定国一身未着甲胄的藏青色军服,身形挺拔如松,快步走入书房,抱拳行礼:

“末将李定国,参见国公!”

他语气沉稳,但微微急促的呼吸显示他是接到命令后立刻赶来的。这位昔日张献忠麾下的骁将,归顺以来,以其勇毅和忠诚,已迅速成为张世杰麾下最倚重的大将之一。

张世杰没有废话,直接将那份急报递给他:“你看看这个。”

李定国双手接过,快速浏览,眉头瞬间锁紧,脸上闪过一丝怒意。他放下信纸,抬头看向张世杰,目光灼灼:“国公爷,此风断不可长!末将请命,率兵前往苏州,平息骚乱,严惩首恶!”

“正合我意。”张世杰走到书案后,铺开纸笔,一边疾书,一边下令,“李定国听令!”

“末将在!”李定国单膝跪地,抱拳应声。

“命你即刻点齐麾下‘破阵营’一营精兵,轻装简从,星夜兼程,奔赴苏州!持我令及平虏大将军印信,苏州境内,一切军政事务,皆由你权宜处置!”

“末将遵命!”李定国声音铿锵。

张世杰将写好的手令盖上大将军印,递给李定国,目光如炬地盯着他:“此去,有三件事!”

“第一,迅速控制苏州府衙,平息民乱,安抚商民,宣布银元法定地位不容置疑,府衙必须即刻恢复收取银元!”

“第二,查清此事首恶及幕后指使,无论涉及何人,官居何位,一律拿下!若遇抵抗……”张世杰顿了顿,声音冰寒,“格杀勿论!”

“第三,”张世杰的声音压低,却带着更重的分量,“借此机会,在苏州,在江南,给我立起规矩!要让所有人知道,本公的法令,不是贴在墙上的废纸!朝廷的威严,不容亵渎!”

“末将明白!”李定国双手接过令信,紧紧攥住,眼中燃烧着战意与忠诚,“定不负国公爷重托!”

他起身,再次抱拳,旋即转身,大步离去。那背影迅捷如豹,带着一股一去不返的决绝。

张世杰看着他离去的方向,对赵铁柱补充道:“传令‘夜枭’,江南各部,全力配合李将军行动,提供一切必要情报支持!”

“是!”

命令一道道发出,整个越国公府,乃至关联的军政系统,都如同精密的机器,开始为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州之事高速运转起来。

苏明玉走到窗边,望着外面北京城湛蓝的天空,眉宇间忧色未去。她知道,李定国此去,苏州必然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这不仅仅是平息一场骚乱,更是新政与旧势力的一次正面碰撞,是殿下掌控江南乃至全国经济命脉的关键一步。

棋,已经落下。下一步,就看李定国这把利剑,如何在江南划出那道惊心动魄的痕迹了。

天色将暮未暮之时,北京德胜门外。

五百“破阵营”精锐骑兵已集结完毕。人人皆着玄色轻甲,背负燧发火铳,腰挎马刀,沉默地立于战马之侧。这些士兵都是从百战老兵中遴选而出,眼神锐利,气息彪悍,虽静立无声,却自然散发出一股沙场铁血的肃杀之气,引得远处路过的百姓纷纷侧目,不敢靠近。

李定国已换上一身黑色鱼鳞甲,猩红披风在晚风中猎猎作响。他最后检查了一遍马鞍旁的装备,确认王令、印信俱全。

赵铁柱匆匆赶来,递上一个密封的铜管:“将军,这是‘夜枭’刚送来的最新情报,关于苏州城内兵力布防及主要官员宅邸位置。”

李定国接过,塞入怀中,点了点头。

“国公还有何吩咐?”他沉声问。

赵铁柱压低声音:“国公说,江南水网密布,非北地平原,将军用兵,当随机应变。此外……苏姑娘让我转告,苏州沈家钱庄,或可作为突破口。”

李定国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抱拳道:“多谢!请回禀国公爷,末将必不辱命!也多谢苏姑娘提醒。”

他不再多言,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目光扫过眼前肃立的五百儿郎,猛地拔出腰间马刀,斜指东南方向,声如惊雷炸响:

“出发!”

“驾!”

五百骑兵如同一条黑色的钢铁洪流,在李定国一马当先的带领下,冲出德胜门,沿着官道,向着东南方向的苏州,狂飙而去。铁蹄敲打着地面,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雷鸣,卷起漫天烟尘,迅速融入苍茫的暮色之中。

这一夜,注定有许多人无眠。

北京越国公府的书房,灯烛亮至深夜。

苏州府衙内的赵文康,在得知北京方向可能有动静后,虽强自镇定,却也忍不住心惊肉跳,连夜召见心腹商议。

而江南的夜空中,一场风暴正随着那五百铁骑的蹄声,急速逼近。

李定国骑在飞驰的战马上,夜风扑面,带着寒意。他怀中那封盖着金印的手令滚烫如火,苏州城内的喧嚣、恐慌、阴谋与反抗,似乎已在前方等待。

国公的信任,新政的成败,江南的格局,乃至天下大势的走向,此刻,都系于他和他身后这五百把即将出鞘的战刀之上。

玄甲如龙,已出北地。

江南烟雨,能否承其之重?

苏州城,又将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中,迎来怎样的黎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