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35章 整编精锐西营兵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35章 整编精锐西营兵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寒夜的风,卷着校场上的尘土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吹得火把明灭不定,映得张世杰那张年轻却已颇具威严的脸庞半明半暗,更添了几分冷硬。

他站在那里,没有看地上那两个被捆缚着,兀自挣扎怒骂的西营降卒,也没有看旁边那几个捂着伤口、一脸愤懑的振武营老卒,他的目光,如同两柄冰冷的锥子,直直钉在李定国苍白失措的脸上。

那句“这,就是你给我的答案?”如同惊雷,不仅炸响在李定国耳边,也让闻讯赶来的刘文秀、赵铁柱等人心头剧震。

李定国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白日里被授予骑兵虎符、披上“国士无双”披风的激动与热血,瞬间被这盆冰水浇得透心凉。他猛地单膝跪地,头颅深深垂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更多的是决绝:“末将管教无方,致使旧部生事,触犯军规!请大帅重责!李定国绝无怨言!”

那件玄色披风随着他跪下的动作,铺散在冰冷的地面上,内衬上“国士无双”四个字在火光下若隐若现,此刻却显得无比刺眼。

“责罚?”张世杰嗤笑一声,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带着浓浓的失望与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李定国,我要的不是你在这里请罪!我要的是手段!是能力!”

他猛地踏前一步,目光扫过全场,每一个被他目光扫到的人,无论是西营降卒还是振武营老卒,都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看看!”张世杰的声音陡然拔高,指着那混乱的现场,“就因为几捆马料!就因为几句口角!就能对自己未来的同袍拔刀相向?!这就是你们西营精锐的做派?!这就是你李定国带出来的兵?!”

李定国跪在地上,拳头死死攥紧,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屈辱、羞愧、自责,种种情绪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他无话可说。

“还是说……”张世杰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森然,“你们心底里,从未真正把自己当成振武营的人?当成我大明的兵?!依旧想着拉山头,搞你们西营那一套?!”

这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所有西营降卒的心头,许多人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大帅!末将等绝无此心!”刘文秀也急忙上前,与李定国并排跪下,急声辩解。

张世杰却不看刘文秀,依旧盯着李定国,猛地抽出腰间的佩剑——那柄装饰简朴,却跟随他经历大小数十战,象征着主帅权威的青锋剑!

“锵——”

龙吟般的剑鸣在夜空中回荡。

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张世杰手腕一翻,将那柄寒意森森的长剑,“噗”的一声,深深插入李定国面前的土地上,剑身兀自嗡嗡震颤不已。

“李定国!”张世杰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持我剑去!”

他环视那些面露惶恐的西营降卒,声音如同寒冰碰撞:“三个时辰!我只给你三个时辰!天亮之前,我要看到一支不一样的兵!一支懂得什么叫军纪,什么叫令行禁止,配得上‘振武营’这三个字的兵!”

“若是做不到——”张世杰的目光最终落回李定国身上,冰冷彻骨,“你这骑兵统领,也不必当了!带着你的旧部,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我振武营,养不起这等目无军纪的‘大爷’!”

最后两个字,他咬得极重,如同鞭子抽在李定国和所有西营降卒的脸上。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回哪里?回去当流寇吗?如今张献忠败走湖广,李自成身死,天下虽大,哪里还有他们的容身之处?更何况,他们已是降卒,再叛,便是死路一条!

一股巨大的恐慌和绝望,瞬间笼罩了在场的西营降卒。

李定国猛地抬起头,看着眼前震颤的剑柄,看着张世杰那双不容置疑的眼睛,看着那件铺在地上的,承载着“国士无双”期许的披风。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混合着屈辱、不甘和破釜沉舟的决绝,猛地从他心底爆发出来!

他伸出微微颤抖的手,一把紧紧握住了冰冷的剑柄,用力之大,骨节发白。他借着剑的力量,猛地站起身,因为动作太快,甚至微微晃了一下。

他不再看张世杰,而是转向那些惶惶不安的西营旧部,眼神在这一刻变得锐利如鹰,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铁血的味道:“都听见了吗?!”

他猛地将长剑从地上拔出,剑尖斜指夜空,火光照耀下,剑锋寒光四射!

“三个时辰!三个时辰后,若还有谁,敢违抗整编之令,敢私下寻衅,敢目无军纪!”李定国的声音如同从喉咙里挤出来,带着血腥气,“犹如此桩!”

话音未落,他身形猛地一转,手中青锋剑划出一道凄冷的弧光,狠狠劈向旁边一根用来拴马的石桩!

“咔嚓!”

一声脆响,那半尺见方的石桩,竟被他一剑劈开一道深深的豁口,碎石飞溅!

这一剑,不仅劈在了石桩上,更是狠狠劈在了所有西营降卒的心上!所有人都被李定国这突如其来的狠厉震慑住了,连那些原本不服的刺头,也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他们从未见过李将军如此模样!

李定国持剑而立,胸口剧烈起伏,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惊恐或茫然的脸,厉声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赵老三,王老五!把这两个敢对同袍动刀的混账东西,给我拖下去,重责八十军棍!打不死,就扔进苦役营!刘文秀!”

“末将在!”刘文秀立刻应声。

“你负责步卒遴选!严格按照大帅之前定的章程,老弱一律淘汰,发给路费遣散!悍勇敢战、身家清白者,打散编入各哨!敢有不服管教、阳奉阴违者,记录在册,严惩不贷!”

“得令!”

“其余骑兵弟兄,跟我来!”李定国不再多言,提着那柄象征着生杀予夺的青锋剑,大步朝着西营骑兵临时驻扎的区域走去。他的背影在火光下拉得很长,带着一种一往无前的决绝。

张世杰站在原地,看着李定国离去的背影,眼神深邃,看不出喜怒。他方才的震怒,一半是真,另一半,何尝不是一种试探,一种逼迫?他要看看,这位历史上的名将,在被逼到绝境时,能爆发出怎样的能量和手腕。

赵铁柱凑近了些,低声道:“大帅,八十军棍……会不会太重了?万一打死……”

张世杰淡淡瞥了他一眼:“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若不用重典,如何压下这数千降卒的野性?如何让他们快速融入我军?李定国……他明白我的意思。”

赵铁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三个时辰,对于原西营的降卒而言,无疑是脱胎换骨般的煎熬与重塑。

火把将校场一角照得亮如白昼。

李定国亲自坐镇,他不再多言,只是拄着剑,如同雕塑般站在那里,冰冷的目光扫过每一个接受整编的士卒。那柄插在他身旁土地上的青锋剑,比任何言语都具有威慑力。

刘文秀则忙碌得多,他拿着名册,按照张世杰之前定下的标准——年龄、体力、是否有家眷牵连、过往是否嗜杀成性等,逐一筛选。被淘汰的老弱面带凄惶,但在拿到些许铜钱和干粮后,也只能默默离去。而被选中的青壮,则被立刻打乱原有编制,由振武营的老卒带领,编入不同的哨、队。

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

有自恃勇力、不服管教的刺头跳出来,嚷嚷着“西营的兄弟就要在一起”,甚至试图煽动旁人。

李定国根本不给其机会,直接下令:“拿下!重责三十军棍,若再敢聒噪,再加三十!”

冰冷的命令,配合着那柄主帅佩剑,以及周围虎视眈眈的振武营老卒,所有的骚动都被迅速且暴力地压了下去。棍棒击打在**上的闷响,和压抑的惨叫声,在夜空中回荡,让每一个降卒都噤若寒蝉。

与此同时,振武营的军法官也开始介入,大声宣读着《振武营条令》,从最基本的队列、号令,到严禁劫掠、奸淫、私斗,再到详细的赏罚、抚恤条例,一条条,一款款,清晰地传入这些习惯了散漫和掠夺的流寇耳中。

很多人起初不以为然,但当他们听到斩杀敌酋、缴获军械、训练优异皆有厚赏,听到战死者家属可得田地、免赋税,听到违反军纪动辄斩首、杖责时,神色渐渐变得不同。

这是一种他们从未体验过的,冰冷、严苛,却又带着某种令人心安的“规矩”。

李定国和刘文秀,更是以身作则。他们穿梭在队列中,亲自纠正一些降卒散漫的姿态,用他们能听懂的话,解释着条令的意义。李定国甚至将自己麾下几个最桀骜不驯的亲兵,当众严厉训斥,并剥夺了他们担任基层军官的资格,以示大公无私。

时间在紧张与肃杀中一点点流逝。

当东方的天际泛起一丝鱼肚白时,喧嚣了半夜的校场,终于渐渐安静下来。

原有的西营降卒,经过汰弱留强,约有一千五百余人被成功编入振武营各序列。他们穿着刚刚领到的、与振武营老卒制式相同的战袄和皮甲,虽然脸上还带着疲惫和些许茫然,但站立的姿态,眼神中的野性,已经初步被一种约束感所取代。

他们被彻底打散,与振武营的老卒混合编组。起初还有些隔阂,但在军官(其中不乏李定国、刘文秀旧部中表现良好者被任命为低级军官)的呵斥和带动下,开始进行最简单、也最基础的站队列、听鼓角、辨旗号的训练。

张世杰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但他留下的那柄青锋剑,依旧插在李定国身旁,象征着无形的监督和压力。

李定国拄着剑,站了整整一夜,脸色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看着场中逐渐变得整齐的队列,听着那虽然还不够洪亮,却已初具规模的应和声,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融合需要时间和血与火的考验。但至少,他迈出了最艰难的第一步,没有辜负那件披风,也没有辜负那“国士无双”的期许。

刘文秀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定国,差不多了,弟兄们……算是初步稳住了。”

李定国缓缓吐出一口浊气,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

“呜——呜——呜——”

代表敌袭或紧急军情的号角声,骤然从营门外传来,凄厉而急促!

刚刚整编完毕,尚显混乱的阵列出现了一丝骚动。

李定国和刘文秀脸色同时一变。

紧接着,马蹄声如雷,一骑快马仿佛疯了一般,不顾营门守卫的阻拦,直冲校场而来!马上骑士身背黄色令旗,正是朝廷八百里加急的信使!

那信使冲到点将台前,猛地勒住战马,战马人立而起,发出一声长嘶。信使甚至来不及下马,便在马上高举一个黄绫包裹的卷轴,用尽全身力气,嘶声高喊:

“圣旨到——!!”

“着,都督同知、提督河南军务张世杰,即刻接旨——!!”

声音如同霹雳,炸响在刚刚迎来黎明的校场上空。

所有人的动作都僵住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卷黄绫。

李定国和刘文秀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不安。朝廷的旨意,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到来,绝非吉兆!

那信使喘息稍定,目光扫过校场上明显分为两拨,却穿着同样衣甲的军队,尤其是在李定国和他身旁那柄佩剑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展开圣旨,用带着官腔的尖锐嗓音,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闻尔张世杰,剿寇有功,朕心甚慰。然,招降纳叛,事关国体,不可不慎。今查,降将李定国、刘文秀,本乃巨寇张献忠羽翼,凶顽难驯,其部众亦多桀骜之辈,久在贼中,恶习深重……”

信使的声音在校场上回荡,每一个字都像冰锥,刺入李定国和刘文秀的心窝,也让刚刚被整编的西营降卒们脸上血色尽褪。

“……为防微杜渐,免生肘腋之祸,着张世杰即刻将李定国、刘文秀二人解除兵权,械送京师,听候审查!其麾下所有西营降卒,就地解散,分发路费,遣返原籍,不得有误!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整个校场,死一般寂静。

晨光熹微,映照着李定国瞬间惨白如纸的脸,和他微微颤抖的手。那柄插在地上的青锋剑,此刻仿佛有千钧之重。

刚刚整编完毕的军队,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帅帐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