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73章 龙颜青睐暗猜疑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73章 龙颜青睐暗猜疑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紫禁城的夜,静得能听见烛火噼啪作响。

乾清宫东暖阁内,崇祯皇帝朱由检独坐案前,面前堆叠如山的奏疏仿佛永远也批阅不完。烛光摇曳,映照着他年轻却已显疲惫的面容,眉宇间那道深深的川字纹,诉说着这个年轻皇帝承受的重压。

“陛下,已是子时三刻了,该安歇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轻声劝道,小心翼翼地添了新茶。

崇祯抬起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还有几本?” “还剩十三本,都是各地急报。”王承恩低声回答,“要不...明日再批?”

崇祯摇摇头,伸手又取过一本奏疏:“天下糜烂至此,朕岂能安寝?” 他翻开奏本,看了几行,忽然问道:“今日德胜门外,很是热闹?”

王承恩心中一凛,恭敬答道:“回皇爷,京城百姓感念张将军力保京师,自发相迎,确是万人空巷。”

崇祯目光仍停留在奏疏上,语气平淡:“听说还有百姓拦路诉冤?”

“是有一个老丈,状告京营军官强占田产,逼死其子。张将军当场承诺禀明上官,彻查此事。”王承恩回答得滴水不漏,既不说张世杰越权,也不说他漠视民冤。

崇祯终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你怎么看张世杰此人?”

暖阁内顿时安静下来,只有烛火跳动的声音。王承恩深知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来大祸。

他谨慎地斟酌词句:“张将军年少有为,忠勇可嘉。以两千破两万,保京师平安,实乃难得将才。”

“朕问的是你怎么看他这个人,不是问他的功绩。”崇祯语气依然平淡,但目光锐利如刀。

王承恩躬身更深:“老奴愚钝。以老奴浅见,张将军确有过人之处。治军严整,深得士卒爱戴;应对得体,不负陛下厚望。”

“深得士卒爱戴...”崇祯重复着这句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听说振武营士卒,愿为他效死?”

王承恩心中警铃大作,小心回道:“将士用命,方能克敌制胜。张将军善待士卒,赏罚分明,故能得人心。”

崇祯忽然转换话题:“英国公近来身体如何?” “回国公爷精神矍铄,今日还在府中设宴为张将军庆功。”

“设宴庆功...”崇祯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好一个舐犊情深。”

王承恩不敢接话,只能垂首侍立。

崇祯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承恩,你跟朕多少年了?”

“老奴自万岁爷信王府时就在身边伺候,至今已十有一年。”王承恩恭敬回答。

“十一年了...”崇祯长叹一声,“这十一年来,你看满朝文武,有几个是真心为国的?”

王承恩扑通跪下:“皇爷慎言!老奴岂敢妄议朝臣!”

“起来吧,这里就你我二人,但说无妨。”崇祯转身,目光灼灼,“朕要听真话。”

王承恩缓缓起身,沉吟良久,才小心翼翼道:“老奴以为,朝中大臣,忠奸难辨。有的看似忠耿,实则结党营私;有的看似庸碌,却也能办实事。唯有时间,方能验出真心。”

“时间...”崇祯冷笑一声,“朕最缺的就是时间。流寇肆虐,建虏虎视,满朝文武却还在争权夺利!”

他忽然问道:“你说张世杰,会是第二个袁崇焕吗?”

这话如同惊雷,在王承恩耳边炸响。袁崇焕之事,是崇祯心中最大的痛处,也是最大的忌讳。

王承恩深吸一口气,谨慎回道:“老奴愚见,张将军与袁督师不同。袁督师是文臣统兵,张将军是武将之后;袁督师常年镇守边关,张将军根基在京;且...”

“且什么?” “且张将军年方十七,阅历尚浅,还需陛下悉心栽培引导。”

崇祯目光闪动,似乎在思考这话中的深意。良久,他忽然问道:“若是朕让你暗中留意张世杰的举动,你会如何做?”

王承恩心中一震,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缓缓跪地,叩首道:“老奴唯陛下之命是从。但老奴以为,张将军如今圣眷正隆,若行监视之事,恐寒了忠臣之心。”

“哦?你是在教朕做事?”崇祯语气转冷。

“老奴不敢!”王承恩连连叩首,“老奴只是以为,如今国家危难,正当用人之际。张将军虽有不足,但忠心可鉴,若陛下疑而不用,恐失良将。”

崇祯沉默良久,忽然长叹一声:“起来吧。你说得对,是朕多疑了。”

王承恩这才起身,背后已是冷汗涔涔。

崇祯走回案前,拿起一份奏疏:“这是杨嗣昌上的折子,说张世杰年少得志,恐生骄矜之心,建议朕派内臣监军,你以为如何?”

王承恩心中暗骂杨嗣昌老奸巨猾,面上却不动声色:“监军之制,祖例有之。但振武营新立,若骤然派内臣监军,恐影响军心。不若待其整训完毕,再行此议。”

崇祯点点头,又取过另一份奏疏:“这是几个御史联名上奏,弹劾张世杰收买人心,德胜门外那出民妇诉冤的戏码,可能是他自导自演。”

王承恩心中冷笑,这些文官手段真是无所不用其极,面上却恭敬道:“老奴当时在场,观那老丈情真意切,不似作伪。且张将军处理得当,并未越权行事。”

“朕也知道这些御史言官,最擅长风闻奏事。”崇祯将奏疏扔在一旁,“但无风不起浪,张世杰如今威望太盛,非国家之福啊。”

王承恩小心翼翼道:“陛下圣明。然则如今天下动荡,正需猛将良才。若因忌惮而不用,岂非因噎废食?陛下可既用之,亦防之,恩威并施,方为上策。”

崇祯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说下去。” “张将军年少,陛下可待之以诚,施之以恩,同时暗中观察。若其真有异心,再行处置不迟;若其忠心为国,则是国家之幸。”

“如何暗中观察?” 王承恩沉吟道:“振武营中,必有陛下可用的耳目。不必特意安排,只需留意现有人员中,谁对陛下忠心,暗中给予恩惠,令其留意营中动向即可。”

崇祯点点头:“此言有理。那你觉得,何人可用?” “老奴以为,不必特意挑选。陛下可厚赏振武营将士,恩泽广布,其中必有感念天恩者。届时再 subtly 引导,自然有人愿为陛下耳目。”

崇祯终于露出笑容:“承恩啊承恩,难怪朕离不开你。就依此计行事。” “老奴遵旨。”

崇祯心情似乎好转许多,又批阅了几本奏疏,忽然问道:“听说张世杰至今未娶?” “回皇爷,张将军年方十七,专注军务,尚未婚配。”

“英国公府没有为他张罗?” “据说英国公有意为其择偶,但张将军以军务繁忙推脱。”

崇祯眼中闪过深思之色:“少年慕艾,本是常情。他这般推脱,倒是难得。” 顿了顿,忽然道:“朕记得嘉定伯周奎有个侄女,年方二八,尚未许人?”

王承恩心中一震。嘉定伯周奎是崇祯岳父,其侄女就是周皇后的堂妹。皇帝这是想要通过联姻来控制张世杰?

“回国公爷确有个侄女,听说品貌端庄,知书达理。” “嗯...”崇祯沉吟片刻,却话锋一转,“此事容后再议。当下之急是整军经武,剿灭流寇。”

王承恩暗暗松了口气。若是真提出联姻,只怕会适得其反,让张世杰心生警惕。

又批阅了几本奏疏,崇祯终于露出疲态:“今日就到这里吧。” “老奴伺候皇爷安歇。”

伺候崇祯睡下后,王承恩轻轻退出暖阁。走在寂静的宫道上,他长舒一口气,背后的衣裳早已被冷汗湿透。

伴君如伴虎,今日这场对话,处处是陷阱,句句是考验。他深知崇祯多疑的性格,对张世杰的猜忌绝不会因为今晚的对话而消失。

回到司礼监值房,一个小太监连忙迎上:“干爹,方才方正化方公公来过,说是有关振武营的事要禀报。”

王承恩眉头一皱。方正化是司礼监随堂太监,与他素有嫌隙,如今主动来找,必有所图。

“他说了什么?” “方公公没说具体,只说明日再来拜会干爹。” 王承恩点点头,心中警醒。看来盯着张世杰的人不少,连宫内太监都开始行动了。

他走到书案前,提笔欲写些什么,却又放下。如今形势微妙,一言一行都需格外谨慎。

沉思良久,他最终只写了一张便条:“近日多雨,注意添衣。”然后封好,递给心腹小太监:“明日一早,送去英国公府给张将军。”

小太监不解其意,却不敢多问,恭敬接过退下。

王承恩独坐灯下,目光深邃。这张便条看似普通问候,实则是提醒张世杰:宫中风雨欲来,早做防备。

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至于张世杰能否领会,能否在这场权力游戏中生存下来,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窗外,秋风萧瑟,吹得宫灯摇曳不定。紫禁城的夜,从来都不平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