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71章 御前亲封游击将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71章 御前亲封游击将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紫禁城的红墙黄瓦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宛若天上宫阙。但行走其间,张世杰感受到的不是神圣庄严,而是一种无形的压抑。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经纬线上,稍有不慎便会被吞噬得尸骨无存。

引路的太监面无表情,脚步轻得几乎听不见声音。穿过一道道宫门,侍卫的目光如刀似剑,审视着每一个经过的人。张世杰目不斜视,心中却如明镜般清楚:这紫禁城内,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暗中盯着自己。

终于来到平台前。这里是大明皇帝召见大臣的重要场所,平日里只有极少数臣子能有幸踏上此地。今日平台四周侍卫林立,旌旗招展,显见是为了一场极为隆重的接见。

“宣,振武营千总张世杰觐见!”司礼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长空。

张世杰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迈步登上平台。阳光有些刺眼,他微微眯起眼睛,看见平台正中端坐着一个身着龙袍的年轻男子。

这就是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

张世杰快走几步,在御前十步外跪拜行礼:“末将张世杰,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崇祯的声音清朗中带着几分疲惫,“上前来,让朕好好看看我大明的少年英雄。”

张世杰起身,向前走了五步,再度躬身站立。这时他才看清崇祯的面容:年仅二十七八,却已两鬓微霜,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忧色。唯有那双眼睛,锐利得仿佛能看透人心,此刻正上下打量着张世杰。

“好,好,好!”崇祯连说三个好字,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果然英雄出少年!朕听闻你今年方才十七?”

“回陛下,末将虚度十七春秋。”张世杰恭敬回答。

崇祯感慨道:“十七岁,就能以两千破两万,力挽狂澜,保京师平安。朕十七岁时...”他话说到一半突然顿住,眼中闪过一丝晦暗,显然是想起了自己十七岁刚即位时的艰难。

平台上一时寂静。侍立两侧的大臣和太监们都低垂着眼睑,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忽然,一个声音打破了沉默:“陛下,张千总年少有为,实乃国家栋梁。然则...”

张世杰抬眼看去,说话的是个五十上下、面容清癯的文官,身着二品孔雀补服。根据前世记忆,他认出这是现任兵部尚书杨嗣昌。

崇祯微微皱眉:“杨爱卿有何话说?”

杨嗣昌躬身道:“张千总立此大功,理当重赏。然则我朝祖制,武将晋升皆有定例。张千总年未弱冠,若擢升过速,恐难以服众。”

这话一出,平台上几位文官纷纷点头附和。

张世杰心中冷笑。这些文官,打仗时不见踪影,论功行赏时倒跳出来讲什么祖制了。但他面上仍保持恭敬,静观其变。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杨尚书此言差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英国公张维贤迈步上前。老国公今日身着朝服,精神矍铄,显然是有备而来。

“陛下,”张维贤向崇祯行礼,“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如今流寇肆虐,建虏虎视,正需破格用人之时。若一味拘泥祖制,岂不寒了将士之心?”

杨嗣昌反驳道:“英国公爱孙心切,可以理解。然则朝廷法度不可废啊!”

“法度?”张维贤冷笑一声,“杨尚书可知道,此番若非世杰率振武营力战,流寇早已兵临城下?到那时,还有什么法度可言?”

两人争执不下,平台上顿时分为两派。文官多支持杨嗣昌,勋贵则站在张维贤一边。崇祯听着双方争论,眉头越皱越紧。

张世杰冷眼旁观,心中明镜似的。这哪里是什么祖制之争,分明是文官集团担心武人势力坐大,借机打压罢了。

“够了!”崇祯突然喝道,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怒意,“朝廷赏功罚过,岂容如此争吵!”

平台上顿时鸦雀无声。所有大臣都低下头,不敢直视天颜。

崇祯站起身,踱步到张世杰面前,直视着他的眼睛:“张爱卿,朕问你,你为何从军?”

张世杰坦然迎向皇帝的目光,朗声道:“回陛下,末将从军,不为高官厚禄,只为保境安民,护我大明江山!”

“说得好!”崇祯眼中闪过激赏之色,“若朝中大臣都有爱卿这般心思,何愁流寇不平,建虏不灭!”

他转身面向众臣,声音陡然提高:“朕意已决!张世杰以少胜多,力挫流寇,保京师平安,功在社稷!特晋封为游击将军,实领振武营!赐白银五千两,京郊田庄一处!”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游击将军虽只是从三品武职,但张世杰年仅十七,这晋升速度已是大明少有。更不用说实领振武营,这意味着他真正掌握了一支精锐之师。

杨嗣昌还想再劝:“陛下,这...”

崇祯冷冷打断:“杨爱卿不必多言。朕还没有昏聩到有功不赏的地步!”说着,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杨嗣昌一眼,“若是朝中大臣都能如张爱卿这般实心任事,朕又何须破格行事?”

这话说得极重,杨嗣昌顿时脸色发白,再不敢多言。

张世杰连忙跪地谢恩:“末将谢陛下隆恩!必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崇祯亲自扶起他,从太监手中接过一把宝剑:“此剑乃朕为信王时所用,今日赐予爱卿。望你持此剑,为朕扫平天下贼寇!”

张世杰双手接过宝剑。剑鞘上镶嵌着宝石,剑柄缠着金丝,一看就知不是凡品。更重要的是,这是皇帝御用之物,象征着无比的信任和荣耀。

“末将定不辱命!”他郑重说道。

封赏完毕,崇祯似乎心情大好,又与张世杰聊了些军中事务。张世杰对答如流,既不过分谦卑,也不居功自傲,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然而在对话间隙,他敏锐地注意到,崇祯的眼神中偶尔会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疑虑。这位多疑的皇帝,虽然表面上对他赞赏有加,内心恐怕仍在权衡戒备。

大约半个时辰后,接见终于结束。张世杰叩谢隆恩,在太监的引导下退出平台。

走出宫门的路上,他感到背后无数道目光如芒在背。有羡慕,有嫉妒,有审视,有敌意...这紫禁城就像一个大漩涡,今日之后,他已经身陷其中。

宫门外,英国公张维贤早已等候多时。见孙子出来,老国公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好小子,没给咱们张家丢人!”

张世杰躬身行礼:“多谢祖父大人今日在御前为孙儿说话。”

张维贤摆摆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过...”他压低声音,“今日你风头太盛,恐怕已经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杨嗣昌那些人,不会善罢甘休的。”

张世杰点头:“孙儿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明白就好。”张维贤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走吧,先回国公府。你伯父他们...也该重新认识认识你了。”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张世杰心中明了,今日之后,他在英国公府内的地位将彻底改变。那个备受欺凌的庶孙,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回国公府的路上,张世杰撩开车帘,观察着街景。京城依旧繁华,但细看之下,许多店铺关门歇业,街角处偶尔可见面黄肌瘦的流民。这座大明帝都,外表光鲜,内里却已千疮百孔。

忽然,马车猛地停下。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

“怎么回事?”张维贤皱眉问道。

车夫回道:“回国公爷,前面有人拦路。”

张世杰心中一凛,难道这么快就有人要动手?他下意识地握住了刚刚御赐的宝剑。

然而掀开车帘,看到的却不是预想中的刺客,而是一群百姓跪在道路中央,为首的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

“小民等叩谢张将军救命之恩!”见张世杰露面,老者高声喊道,带领众人叩头。

张世杰连忙下车扶起老人:“老丈请起,诸位请起!保境安民乃是军人本分,世杰万万不敢受此大礼!”

老者泪流满面:“将军有所不知,小老儿的儿子儿媳都被流寇所害,只剩一个小孙女相依为命。此番若非将军力挽狂澜,我们爷孙俩怕是也难逃毒手啊!”

身后众人也纷纷诉说类似遭遇,都是家中有人遭流寇毒害,因张世杰得救的百姓。

张世杰心中感动,却也更加警惕。这么多百姓精准地堵在他回国公府的必经之路上,若说没有人暗中组织,他是万万不信的。这看似是 spontaneous 的感恩,实则是将他进一步推向风口浪尖。

好言抚慰百姓后,张世杰重回车上。张维贤看着他,眼中有着复杂的神色:“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有时候,太多的民心,反而是取祸之道啊。”

张世杰沉重地点点头。老国公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利害。

回到英国公府,果然气氛与往日大不相同。府门大开,仆役排列两旁,恭敬迎接。而当先一人,竟是往日里对他百般刁难的伯父张之极。

“恭贺世杰凯旋归来!”张之极挤出笑容,上前迎接,“为伯父已在府中设宴,为你接风洗尘!”

张世杰心中冷笑,面上却保持礼节:“有劳伯父费心。”

进入府中,更是处处张灯结彩,宛如过节。往日里对他冷眼相看的仆役,此刻无不毕恭毕敬;那些曾经欺辱过他的堂兄弟,也都远远站着,不敢上前。

宴席之上,张之极一家极力奉承,仿佛往日种种从未发生。张世杰应付自如,心中却无半点得意,反而更加警惕。

宴至半酣,忽然有门房来报:“宫中有天使到!”

众人连忙整衣出迎。来的是一位中年太监,面带笑容:“咱家奉陛下之命,特来颁赏。”

原来崇祯除了公开封赏外,还额外赐下了绸缎百匹、美酒十坛、御笔题字一幅。那题字上写着“国之干城”四个大字,笔力遒劲,显见是崇祯亲笔。

这一殊荣更是让满府震动。张之极等人脸上的笑容更加勉强,眼中的嫉妒几乎掩饰不住。

送走天使后,张世杰以疲惫为由早早离席。回到自己的院落,却发现张福早已等候多时。

“少爷!”老仆激动得老泪纵横,“老奴听说少爷在御前...”

张世杰扶住老人:“福伯,我没事。这些日子府中可还安宁?”

张福抹去眼泪,压低声音:“少爷如今地位不同往日,府中自然无人敢再刁难。只是...”他欲言又止。

“但说无妨。” “老奴听说,世子爷近日与杨尚书府上的人往来密切...”

张世杰眼中寒光一闪。果然,他那好伯父已经急不可耐地想要找靠山来对付自己了。

是夜,张世杰独自站在院中,仰望星空。今日获得的荣耀仿佛一场梦幻,但他清楚,这只是开始。杨嗣昌、张之极、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都不会善罢甘休。

更让他忧心的是崇祯那难以捉摸的态度。今日的恩宠有加,来日可能就变成雷霆之怒。这位多疑的皇帝,既能破格提拔,也能随时翻脸无情。

“将军。”赵铁柱不知何时来到院中,“营地那边已经安排妥当,伤员都得到了救治,战利品也已清点入库。”

张世杰点头:“做得很好。从明日起,振武营要加强训练。我预感,更大的风暴就要来了。”

赵铁柱迟疑道:“将军如今圣眷正隆,为何还如此...”

“正因圣眷正隆,才更需谨慎。”张世杰打断他,“陛下能给我一切,也能收回一切。唯有手中的实力,才是真正的依靠。”

他望向远方的皇宫,目光深邃:“这大明天下,已经风雨飘摇。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在这漩涡中生存下去,还要...”

还要什么,他没有说出口。但赵铁柱从他眼中看到了从未有过的决心和野心。

夜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张世杰握紧了御赐的宝剑,剑柄上的宝石在月光下闪着冷冽的光芒。

荣耀的背后,往往是更大的危险。而他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