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17章 陈演作梗扣辽饷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17章 陈演作梗扣辽饷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通州“隆昌号”钱庄的查封和周主事的人头,如同两道凌厉的惊雷,短暂地劈开了北直隶上空的阴霾。张世杰的铁血手腕,让所有明里暗里的反对者都意识到,这位年轻的国公绝非只知蛮干的武夫,他既有破局的魄力,更有镇场的狠辣。

一时间,京城内外,关于银元、国债、票号的非议之声明显减弱。顺天府推行新币的阻力大减,市面上开始零星出现标价银元的货物,虽然大多数商贩依旧谨慎地保持着银两、铜钱和银元并行的状态,但至少,新币不再是无人问津的洪水猛兽。设于四处的票号试点,也因为官款的强制性汇入,账面上开始有了像样的流水,尽管距离“汇通天下”还遥不可及,总算是在江南钱庄的封锁线上,撕开了一道微小的口子。

然而,这短暂的平静,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窒息。真正的对手,绝不会因为一次挫败就偃旗息鼓。他们的反击,从明面上的抵制,转入了更隐蔽、也更致命的领域——利用规则,利用他们在官僚体系内盘根错节的影响力,从内部进行破坏。

目标,直指张世杰新政最核心,也最敏感的一环——辽东军饷。

内阁,值房。

首辅钱谦益告病在家,次辅陈演暂时主持阁务。他坐在原本属于钱谦益的位置上,慢条斯理地品着香茗,听着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魏藻德的禀报。

“陈阁老,”户部尚书愁眉苦脸地递上一份文书,“这是辽东督师袁崇焕再次发来的催饷急报,言说军中存粮仅够半月,若饷银再不到位,恐……恐生变乱。越国公那边催得也紧,要求立刻拨付首批五十万两银元,由都督府派人护送至山海关。”

陈演放下茶盏,拿起那份急报,随意扫了一眼,便搁在了一边,淡淡道:“军国大事,岂能儿戏?辽东饷银,关系数十万将士性命,更关乎京畿安危,岂能因越国公一言而仓促拨付?”

他看向户部尚书:“太仓库如今有多少银元?多少国债凭证?”

户部尚书连忙回道:“回国公爷,首批铸造的银元约八十万两,国债募得现银扣除已拨付部分,尚余约六十万两在库。”

“嗯。”陈演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也就是说,满打满算,可供调拨的新式钱粮,不过一百四十万两。而辽东一镇,今年额定饷银便是四百万两,这还不算额外的赏赐、抚恤、器械采购。这点钱,不过是杯水车薪啊。”

魏藻德立刻接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煽动:“陈阁老所言极是!况且,这银元初行,信誉未固,贸然大量拨付边军,若将士们拒收,或是引发营啸,谁人能担此干系?下官以为,还需慎重,至少……也要等银元在民间流通更广,信誉更稳之后,再行拨付边关不迟。”

“魏尚书顾虑得是。”陈演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摆出一副老成谋国的姿态,“这样吧,户部先拟个条陈,详细核算一下辽东实际所需,以及这银元拨付可能引发的种种风险,列出个章程来。内阁还需会同兵部、户部,仔细议一议,确保万无一失,再行呈报陛下御批。毕竟,稳妥为上嘛。”

他这一番“稳妥为上”,轻飘飘地将拨付军饷的紧急事务,拖入了官僚体系最擅长的“研究研究”、“讨论讨论”的泥沼之中。拟条陈、核风险、列章程、会同商议……这一套流程走下来,没有十天半月,根本不可能有结果。而辽东的将士,还能等十天半月吗?

户部尚书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看到陈演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和魏藻德阴冷的笑容,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躬身道:“下官……遵命。”

越国公府,书房。

“砰!”李定国一拳砸在硬木桌案上,震得茶盏乱响,他虎目圆睁,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陈演老贼!安敢如此!他这是要活活饿死、逼反我辽东弟兄!王爷,让我带兵去内阁,把那老匹夫揪出来!”

“定国!冷静!”刘文秀连忙按住他,“擅闯内阁,形同谋逆!正中他们下怀!”

张世杰面色阴沉如水,他刚刚接到李定国从五军都督府带回的消息——户部以“需核议章程”为由,拒绝签发拨付辽东饷银的勘合!而没有户部的勘合和内阁的副署,太仓库一粒银子也调不出来!

“陈演这是阳谋。”张世杰的声音冰冷,带着压抑的愤怒,“他利用内阁程序和所谓的‘风险’,光明正大地拖延。我们若强行催逼,便是干涉阁务,跋扈专权。若坐视不理,辽东一旦有变,所有的罪名——推行新币不力、激变边军——都会扣到我的头上。好一招一石二鸟!”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

“文秀,以都督府的名义,再次行文户部和内阁,陈明利害,强调军情如火,请求他们特事特办,先行拨付部分饷银,以稳军心。措辞……可以激烈一些,但必须合乎规制。”张世杰下令道。

“是!”刘文秀领命,立刻前去草拟文书。

“定国,”张世杰又看向李定国,“你亲自去一趟太仓库,以核查军械为名,盯住那批银元和国债现银!没有我的命令,一粒银子也不许被人以任何名目调走!尤其是……防止有人暗中将这批银子,以旧例拨付给其他不那么紧急的部门!”

他担心陈演等人不仅拖延,还会暗中挪用这本就紧张的银元储备。

“末将明白!”李定国领命,杀气腾腾地去了。

安排完这些,张世杰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手指用力揉着太阳穴。陈演这一手,极其毒辣,打在了他的七寸上。军饷是底线,一旦辽东因为缺饷出事,无论他之前有多少功劳,有多少道理,都将万劫不复。崇祯皇帝绝不会容忍一个引发边军哗变的臣子,无论这个臣子有多能干。

必须尽快打破这个僵局!

直接向崇祯告状?效果恐怕有限。陈演完全可以辩称是为了稳妥,是为了国家着想,皇帝在缺乏足够理由的情况下,也很难强行越过内阁和户部。

就在张世杰苦思破局之策时,苏明玉拿着一份账目匆匆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忧色。

“国公爷,票号试点这边,刚刚接到几笔来自通州、天津的官款汇兑申请,数额不大,但……申请方都是漕运相关的衙门。”苏明玉将账目递给张世杰,“而且,他们指定的收款地,是……扬州。”

“扬州?”张世杰眼神一凝。扬州是江南漕粮的重要集散地,也是江南钱庄势力最为雄厚的地区之一。在这个敏感时刻,漕运衙门通过刚刚成立的票号,将款项汇往扬州,这本身就很反常。

“能查到汇款的具体用途吗?”张世杰问道。

苏明玉摇了摇头:“票号初创,规矩尚未完善,对方只说是‘漕运公务’,我们无权细查。但妾身觉得,此事或许……与陈阁老拖延辽饷有关。”

张世杰若有所思。陈演拖延辽饷,是为了制造危机,打击他和新政。而漕运衙门此时汇款南下……难道是为了安抚或者说……收买江南方面,让他们配合这次行动?或者,是在为可能的漕运中断做准备?

他立刻起身:“备马,我要去见一个人。”

半个时辰后,张世杰出现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的值房外。

通报之后,王承恩很快将他请了进去。

“越国公今日怎么有空到老奴这里来了?”王承恩脸上挂着习惯性的谦卑笑容,亲自给张世杰看茶。

张世杰没有绕圈子,直接道:“王公公,辽东军情紧急,饷银却卡在内阁和户部,迟迟无法拨付。将士们在前线浴血,朝中却有人因循推诿,世杰心中实在焦虑,特来请公公指点迷津。”

王承恩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叹了口气:“国公爷,您这是给老奴出难题啊。内阁办事,自有章程,老奴一个内侍,岂敢妄议?”

“世杰并非要公公干预阁务。”张世杰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只是,近日漕运衙门有几笔款项,通过新设的票号汇往了扬州,名义是漕运公务。世杰担心,如今北地银元推行,南方抵制,这漕运……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毕竟,漕粮若断,京师震动,其害更甚于辽东缺饷啊。”

他这话,看似在担心漕运,实则是在提醒王承恩,陈演等人可能在玩火,他们拖延辽饷引发的动荡,可能会波及到更致命的漕运体系!而漕运一旦出事,你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也难辞其咎!

王承恩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当然听懂了张世杰的弦外之音。作为皇帝的家奴,他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维持皇权的稳定和京师的安宁。辽东乱,尚在边关;漕运乱,则直击中枢!

他沉吟了片刻,缓缓放下茶盏,低声道:“国公爷的担忧,不无道理。陛下……近日也颇为忧心粮饷之事。这样吧,老奴找个机会,将辽东催饷的急报和……国公爷的这份担忧,一并呈送御前。至于陛下如何圣裁,那就非老奴所能预料了。”

这就够了!张世杰要的就是王承恩将“陈演拖延军饷可能引发更大动荡”的信息,传递给崇祯!

“有劳公公!”张世杰拱手道。

离开司礼监,张世杰的心情并未轻松多少。王承恩这只老狐狸,未必会全力相助,最多是在皇帝耳边吹吹风。真正的突破点,还是在辽东饷银本身。

他回到府中,立刻召来了苏明玉和李定国。

“明玉,立刻核算一下,我们能动用的,不属于户部太仓库的银元还有多少?包括英国公府以及其他勋贵尚未存入票号的认购款,还有我们之前为应对突发情况预留的储备。”张世杰问道。

苏明玉心算极快,立刻答道:“回国公爷,粗略估计,大约能有十五万两左右。”

十五万两,对于辽东数十万大军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但或许能解一时之急。

“定国,”张世杰看向李定国,眼神决然,“你亲自挑选一百名绝对可靠的精锐骑兵,携带这十五万两银元,以巡查边防为名,即刻出发,星夜兼程,直奔山海关!将这笔银子,亲手交到袁督师或者他最信任的将领手中!告诉他们,这是第一批,后续饷银,朝廷……和我张世杰,一定会尽快送达!”

他这是要绕开内阁和户部,用自己的私蓄和信誉,去填这个巨大的窟窿,哪怕只能填上一角!

“国公爷!”李定国单膝跪地,声音哽咽,“末将代辽东弟兄,谢过公爷!”

“快去!”张世杰扶起他,“记住,一路小心,务必送到!”

李定国重重点头,转身大步离去。

看着李定国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张世杰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十五万两支撑不了几天。必须在这一点宝贵的缓冲期内,打破陈演的拖延战术!

而就在李定国出发后不久,方正化再次通过张福,送来了一封没有落款的密信。

张世杰展开,上面只有一句话:

“陈近日与漕帮北直隶香主,过从甚密。”

张世杰瞳孔骤缩!

陈演,内阁大学士,竟然与掌控漕运的江湖帮派秘密往来?

他们想干什么?难道拖延军饷还不够,还想在漕运上再做文章,彻底搅乱北方,将天捅破吗?

局势,陡然变得更加凶险莫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