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71章 勋贵力挺固根基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71章 勋贵力挺固根基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正月廿一,北京城飘着细雪,紫禁城文华殿内却剑拔弩张。

“陛下!张世杰坐拥五万精兵,私设经略府,擅发军票,此乃董卓、安禄山之举!”东林党魁钱谦益须发皆张,将笏板捧得砰砰作响,“若不尽早削其兵权,召回京师,必成心腹大患!”

龙椅上,崇祯帝面色阴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殿下文武分立两侧,泾渭分明。以钱谦益为首的文官们群情激愤,而以英国公张维贤为首的勋贵集团则沉默如山。

“英国公,”崇祯终于开口,声音沙哑,“你怎么看?”

张维贤缓步出列,年过花甲的老将步履依然稳健:“老臣以为,钱大人此言差矣。”

文官队列中顿时一片哗然。钱谦益冷笑:“英国公莫非要包庇自家孙儿?”

“老臣对事不对人。”张维贤声音洪亮,回荡在大殿之中,“张世杰确系老臣孙儿,但老臣今日所言,皆是为大明江山社稷!”

他转身面向崇祯,深深一揖:“陛下可还记得去岁此时?闯贼百万大军围困开封,朝廷无兵可派,无将可用!是张世杰率孤军死守三月,水淹七军,阵斩闯逆!这才保住中原半壁江山!”

殿内安静下来,只有张维贤的声音在回荡:

“如今建奴陈兵关外,张献忠盘踞四川,中原初定,百废待兴。此时将张世杰召回,请问钱大人,谁能接替他镇守中原?是你?还是你举荐的哪位清流?”

钱谦益面色铁青:“英国公这是强词夺理!朝廷名将辈出...”

“名将?”张维贤突然提高音量,“左良玉吗?他去年一战溃败三百里!吴三桂吗?他如今连山海关都要守不住了!”

老国公须发皆张,声若洪钟:“陛下!非是老臣袒护孙儿,实是国难当头,非张世杰不能守中原!若因猜忌而自毁长城,他日建奴铁骑南下,谁可抵挡?”

这番话掷地有声,连钱谦益都一时语塞。

退朝后,张维贤刚出午门,成国公朱纯臣、定国公徐允祯等几位勋贵便围了上来。

“老国公今日殿上,真是痛快!”朱纯臣压低声音,“东林党那些书生,就知道空谈误国!”

张维贤却无喜色,忧心忡忡地道:“皇上虽然没当场准奏,但看神情,已是动了疑心。咱们还得再加把火。”

徐允祯皱眉:“还要如何?今日在殿上,咱们可都把身家性命押上了。”

“不够。”张维贤目光深邃,“我要上一道《请固中原疏》,你们都要联署。”

几位国公面面相觑。联署奏章,这可是把整个勋贵集团都绑在张世杰的战车上了。

“老国公,”朱纯臣迟疑道,“这是不是太冒险了?万一...”

“没有万一。”张维贤断然道,“如今的大明,就像一间四处漏风的破屋子。张世杰是唯一能堵住窟窿的人。他若倒了,下一个就轮到我们这些老骨头!”

他环视众人,声音压得更低:“别忘了,咱们这些勋贵,在那些文官眼里,不过是沐猴而冠的武夫。一旦张世杰被扳倒,他们下一个要收拾的就是我们!”

这话戳中了所有勋贵的痛处。自土木堡之变后,勋贵集团日渐式微,在朝中处处受文官压制。张世杰的崛起,让他们看到了重振武勋的希望。

“好!”徐允祯第一个表态,“我签!”

“我也签!”

“算我一个!”

张维贤看着这些老兄弟,眼中闪过一丝感动:“既然如此,咱们就赌这一把!不过光有奏章还不够,还得让皇上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

“老国公的意思是?”

张维贤微微一笑:“听说张世杰在开封办了个讲武堂?咱们各家,不是都有不少不成器的子弟吗?”

众人恍然大悟。这是要把各家的继承人,都送到张世杰麾下啊!

三日后,英国公府密室。

张维贤看着面前十几个年轻子弟,这些都是各家勋贵的继承人,最大的不过二十,最小的才十五。

“今日叫你们来,是要送你们去开封。”张维贤开门见山,“去张世杰的讲武堂,好生学些真本事。”

年轻人顿时炸开了锅。一个锦衣少年嚷道:“爷爷,那开封可是前线,听说天天在打仗...”

“闭嘴!”张维贤厉声喝道,“正因为是前线,才要你们去!整日在北京城斗鸡走马,能成什么气候?”

他目光扫过众人:“你们以为,咱们这些勋贵之家,还能靠着祖荫享乐多久?建奴要是打过来,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咱们!”

少年们低下头,不敢作声。

“告诉你们,”张维贤语气稍缓,“张世杰比你们也大不了几岁,可人家已经是太子少保,提督五省军务!你们呢?除了吃喝玩乐,还会什么?”

他走到一个瘦弱少年面前:“徐文爵,你爹定国公像你这么大时,已经随军出征了。”

又看向另一个胖少年:“朱彝钧,你成国公先祖,这个年纪已经在战场上砍过鞑子的头了!”

少年们面红耳赤。

“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张维贤沉声道,“去开封,跟着张世杰学点真本事。不愿意去的,现在就可以退出,但我把话说在前头——以后家族继承,没你的份!”

一刻钟后,十六个少年全部表示愿意前往。张维贤满意地点点头,对管家道:“准备车马,派最得力的家将护送。记住,要悄悄出城,不要声张。”

当夜,一支不起眼的商队从英国公府后门出发,驶向开封。车队里,装着张维贤给孙子的密信,以及勋贵集团未来的希望。

又过了五日,张维贤联署多位勋贵的《请固中原疏》终于呈递到崇祯案头。

这份奏章写得极有水平,先是详述中原局势之危,接着列举张世杰之功,最后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准许张世杰继续留镇中原,但朝廷派员监军,每季度上报军政事务。

崇祯看着奏章上一个个显赫的签名:英国公张维贤、成国公朱纯臣、定国公徐允祯、魏国公徐文爵...几乎整个勋贵集团都站在了张世杰一边。

“王承恩,”崇祯放下奏章,揉了揉太阳穴,“连魏国公都联署了。他可是南京守备,从不参与朝争的。”

王承恩低声道:“老奴听说,前几日各家勋贵都把子弟送去开封了。”

崇祯瞳孔微缩:“当真?”

“千真万确。英国公府出了五个,成国公府三个,连一向谨慎的魏国公府都派了嫡长孙。”

崇祯沉默良久,忽然冷笑:“好个张世杰,好个勋贵集团!这是要逼宫啊!”

王承恩不敢接话。

殿内烛火摇曳,映得崇祯脸色阴晴不定。他何尝不知道张世杰的重要性,但作为一个皇帝,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臣子结党营私,尤其是手握重兵的武将和开国勋贵勾结在一起!

可是...如今的内忧外患...

“准奏。”崇祯终于吐出两个字,“就按他们说的办。但是...”

他眼中寒光一闪:“告诉曹化淳,给朕盯紧了。一有异动,立即来报!”

“老奴遵旨。”

十日后,开封经略府。

张世杰看着祖父的密信,面色凝重。信上只有短短几句话:“朝局已稳,好自为之。十六子侄,托付于你。切记:树大招风,谨言慎行。”

刘文秀在一旁道:“大人,各家公子都已安置妥当,安排在讲武堂特别班。”

张世杰放下密信,叹了口气:“祖父这是把整个勋贵集团的未来都押在我身上了。”

“这是好事啊。”李定国道,“有勋贵集团支持,朝中那些文官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福兮祸之所伏。”张世杰走到窗前,“皇上生性多疑,勋贵集团越是支持我,皇上就越是忌惮。”

他转身对刘文秀道:“给京里送来的那些公子安排最严格的训练,不能有丝毫特殊照顾。我要让他们成为榜样,而不是累赘。”

“明白。”

就在这时,赵铁柱匆匆进来,面色古怪:“大人,曹化淳求见,说是...有圣旨到。”

众人一愣。这个时候来圣旨?

张世杰整了整衣冠:“请。”

曹化淳满面春风地走进来,展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准张世杰所请,继续留镇中原。特赐尚方宝剑,准便宜行事...”

这道圣旨格外优厚,不但准了张世杰留任,还给了前所未有的权力。但张世杰接过圣旨时,心中却没有半分喜悦。

曹化淳笑道:“张大人,皇爷对您可是信任有加啊。以后咱们同朝为官,还望大人多多指教。”

“曹公公言重了。”张世杰不动声色。

送走曹化淳后,李定国兴奋地道:“大人,有了尚方宝剑,咱们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张世杰却神色凝重:“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前几日还要召我回京,今日就给了如此大的权力...”

刘文秀若有所思:“大人的意思是...”

“这是欲擒故纵。”张世杰抚摸着尚方宝剑冰凉的剑身,“皇上给的权力越大,期望就越高。将来若是稍有差池...”

他没有说下去,但众人都明白其中的凶险。

夜色渐深,张世杰独自站在院中,望着北方星空。手中的尚方宝剑重若千钧。

这一次,他不仅是在与建奴赛跑,更是在与皇帝的猜忌赛跑。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而远方的地平线上,战争的阴云正在积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