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 第38章 捷报入京谤议消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第38章 捷报入京谤议消

作者:苍野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7:48:41

秋雨缠绵,淅淅沥沥地敲打着紫禁城朱红的宫墙和琉璃瓦,将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水汽之中。这雨水,非但没有带来丝毫清爽,反而更添了几分压抑和沉闷,如同此刻奉天殿内,那几乎凝滞的空气。

龙椅之上,崇祯皇帝朱由检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份刚刚由司礼监呈上的奏疏副本。那是都察院几位御史联名上奏,再次催促严办李定国、刘文秀二人,并质疑张世杰“养寇自重”、“尾大不掉”的弹章。言辞之激烈,指控之尖锐,比之月前那场朝争,有过之而无不及。

御阶之下,文官班列中,不少人都低垂着眼睑,但那股无声的逼宫之势,却如同这殿外的秋雨,无孔不入。首辅周延儒眼观鼻,鼻观心,仿佛神游天外。兵部尚书杨嗣昌脸色则有些苍白,自伏牛山战报(鬼哭涧之捷)传来后,他“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已然破产,地位岌岌可危,此刻更是噤若寒蝉。

勋贵班列前方,英国公张维贤须发皆白,闭目凝神,如同老僧入定,只是那微微起伏的胸膛,透露着他内心的不平静。他知道,今日这场朝会,恐怕又是针对他孙儿的一场狂风暴雨。那柄送往京师的佩剑,那三月平贼的军令状,如同一道催命符,悬在整个英国公府的头顶。时间,已经过去两月有余,湖广方面却再无重大捷报传来,这无疑给了政敌攻讦的口实。

“……陛下!张世杰手握重兵,久驻外镇,而今又收纳李定国、刘文秀此等狼子野心之徒,更兼其于河南开府建衙,自行任命官吏,此等行径,与唐时藩镇何异?!”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日宣再次挺身而出,声音激昂,唾沫几乎要溅到御阶之上,“若再不加以遏制,臣恐他日祸起萧墙,悔之晚矣!臣恳请陛下,即刻下旨,锁拿李、刘二人入京,并召张世杰回朝述职,以安天下之心!”

“臣附议!”

“李御史所言甚是!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数名言官紧随其后,纷纷出列附和,一时间,殿内尽是要求削权拿人的声音。

崇祯的脸色愈发阴沉,他何尝不知这些文官的心思?一部分是出于对武将拥兵自重的天然警惕,另一部分,只怕是见张世杰崛起太快,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但他心中同样疑虑重重,张世杰的忠诚,他真的可以毫无保留地信任吗?那柄青锋剑,此刻正静静地躺在乾清宫的御案上,每日都在提醒着他那“三月之期”。

就在朝堂之上舆论几乎一边倒,崇祯手指收紧,几乎要忍不住发作之时——

“报——!!!”

一声凄厉、沙哑,仿佛用尽生命力的长嚎,由远及近,猛地穿透了连绵的雨幕,也穿透了奉天殿厚重的宫门!

“八百里加急——河南大捷——!!!”

“伏牛山大捷——阵斩三万——张逆献忠仅以身免——!!!”

那声音如同破锣,却带着一股撕心裂肺的力量,如同惊雷,狠狠炸响在死寂的朝堂之上!

轰!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震得懵住了!

崇祯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动作之大,竟将御案边缘的一只青玉茶盏带翻,“啪嚓”一声脆响,碎裂在地,瓷片四溅,如同此刻殿内群臣骤然崩裂的脸色!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崇祯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身体前倾,目光死死盯向殿门。

殿门被轰然推开,一名浑身湿透,泥浆遍体,几乎看不出本来面目的传令兵,在两个内侍的搀扶下,踉跄着冲进大殿。他显然已经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几乎是凭借着一股意志在支撑,手中高高举着一个被油布紧紧包裹,却依旧被雨水和泥泞浸染的竹筒。

“陛……陛下……伏牛山……大捷……”传令兵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双手颤抖着将竹筒举过头顶,声音嘶哑得几乎无法辨认,“张都督……于伏牛山……设伏……大破张献忠主力……阵斩三万级……缴获无算……张逆……仅率数十骑……狼狈南窜……湖广……短期无力北顾……”

他断断续续地说完,脑袋一歪,竟是直接脱力昏死过去。

内侍慌忙上前接过竹筒,检查火漆印信无误后,快步呈送御前。

整个奉天殿,鸦雀无声。只剩下殿外淅沥的雨声,以及殿内粗重不一的呼吸声。

李日宣等方才还在慷慨陈词的言官,此刻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张着嘴,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精彩纷呈。周延儒猛地睁开了眼睛,杨嗣昌则是不受控制地后退了半步,脸上血色尽褪。

张维贤那一直紧闭的双眼,骤然睁开,浑浊的老眼之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他再也无法保持镇定,甚至顾不上礼仪,快步走到御阶之下,目光灼灼地盯着那个被雨水浸透的竹筒。

王承恩亲自上前,小心翼翼地剥开油布,取出里面一份略微潮湿,却保存完好的军报正本,以及一份附带的详细战报文书。他快速检查后,双手捧给崇祯。

崇祯的手指带着明显的颤抖,接过了那薄薄几页纸,却感觉有千钧之重。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目光落在那些熟悉的,属于张世杰的刚劲字迹上。

“……臣世杰顿首……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于九月初八,设伏于伏牛山南麓……逆酋张献忠亲率老营主力三万来犯,堕我彀中……激战竟日,仰仗火炮之利,火铳之威,并将士死战,终大破之……阵斩贼首以下三万一千余级,俘获……张逆仅率亲卫数十骑遁走……其麾下大将孙可望、艾能奇皆负伤逃窜……此战,贼寇老营精锐尽丧,元气大伤,短期内绝无力再犯中原……”

崇祯的目光快速扫过这些文字,呼吸不由自主地变得粗重起来。当他看到战报末尾,关于此战关键之处的描述时,瞳孔更是微微一缩。

“……此战能竟全功,左营统领李定国,亲率偏师诱敌,浴血断后,身被数创,犹自死战不退,拖住贼酋主力,功不可没……步军副将刘文秀,督军奋战,斩获颇丰……”

李定国!刘文秀!又是这两个名字!

崇祯缓缓抬起头,目光复杂难明。他沉默了片刻,将手中的军报,递向了御阶下,眼巴巴望着的张维贤。

“英国公……你也看看吧。”崇祯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张维贤几乎是抢步上前,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军报。他年事已高,眼神已有些不好,凑得很近,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看着。当看到“阵斩三万”、“张逆仅以身免”时,他花白的胡须便开始剧烈抖动。当看到“李定国浴血断后,身被数创”时,他再也抑制不住,老泪纵横,浑浊的泪水大颗大颗地滴落,砸在那浸润着汗血与雨水的字迹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陛下!!”张维贤猛地跪倒在地,以头触地,声音哽咽,带着无尽的激动与释然,“老臣……老臣为陛下贺!为我大明贺!中原……中原自此可定矣!!”

他这番话,情真意切,带着一种卸下千钧重担的嘶哑,回荡在大殿之中。

那些原本还想鸡蛋里挑骨头,质疑战报是否夸大其词的文官,此刻彻底哑火。八百里加急军报,无人敢伪报军情,尤其是这等大捷!张献忠主力覆灭,仅以身免,这意味着困扰大明多年的流寇之患,至少在北地,已然被基本扑灭!这是擎天保驾之功!任何诋毁在这份沉甸甸的战功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崇祯看着跪地痛哭的老臣,又看了看手中那份战报,心中亦是心潮澎湃,难以自已。困扰他多年的心腹大患,竟然真的被一个弱冠之龄的将领,在短短数月内,近乎彻底平定!这份功绩,足以彪炳史册!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荡的心情,目光缓缓扫过下方那些面色灰败、噤若寒蝉的言官,最终落在李日宣身上,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意味:

“李卿,方才尔等所言,要锁拿李定国、刘文秀入京?要召张世杰回朝述职?”

李日宣浑身一颤,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的官袍,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如今看来,”崇祯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独有的威严,字字如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张世杰非但无过,反而有擎天保驾之大功!李定国、刘文秀,非但不是祸患,反而是阵前杀敌、浴血奋战的忠勇之将!尔等风闻奏事,不察实情,几陷忠良于不义,更险些贻误军国大事!该当何罪?!”

最后四字,如同惊雷,吓得李日宣等人连连叩首,口称“臣死罪”。

崇祯冷哼一声,却没有立刻处置他们。眼下正是褒奖功臣,稳定人心之时,不宜大动干戈。他挥了挥手,厌烦道:“罢了!念在尔等亦是出于公心,暂且记下!若再有无端构陷功臣之举,定严惩不贷!退下!”

“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李日宣等人如蒙大赦,连滚爬爬地退回了班列,再不敢抬头。

崇祯不再看他们,目光重新落到军报上,脸上终于露出了许久未曾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笑容,虽然依旧带着一丝疲惫:“传朕旨意!河南大捷,荡平巨寇,实乃社稷之幸!都督同知张世杰,忠勇可嘉,战功彪炳,着即……嗯,具体封赏,待内阁议定后呈报!其余有功将士,一并从优叙功!阵亡者,厚加抚恤!”

“陛下圣明!”这一次,满朝文武,无论真心假意,都齐声高呼,声震殿瓦。

当夜,乾清宫内。

烛火摇曳,将崇祯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他没有批阅奏章,只是独自一人,摩挲着御案上那柄来自张世杰的青锋剑。剑身冰凉,上面的每一道细微的划痕,仿佛都诉说着沙场的残酷与那名年轻将领的决绝。

“三个月……阵斩三万……张献忠仅以身免……”崇祯喃喃自语,眼神闪烁不定,“此子……竟真的做到了……朕,当初是否……太过猜疑?”

他脑海中浮现出张世杰离京时那坚定的眼神,浮现出张维贤老泪纵横的模样,也浮现出今日朝堂上那些文官灰败的脸色。

一股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交织。有欣慰,有大敌得除的轻松,有对功臣的赞赏,但更深处的,那一丝对于“权臣”的忌惮,却并未完全消散,反而因为张世杰这过于耀眼的功绩,而变得更加隐秘和深沉。

功高震主啊……

他放下剑,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带着湿气的冷风瞬间涌入,让他精神一振。

窗外,秋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月光勉强穿透云层,洒在湿漉漉的宫墙上。隐约可见,远处街道上,几辆装饰简朴的马车,正悄无声息地驶离某个方向,看那方位,似乎是……东林领袖钱谦益的府邸?

那些马车,来的时候或许载满了弹章奏本,此刻离去,却只能碾过满地被雨水打湿的、无人问津的碎纸了吧。

崇祯望着那远去的马车阴影,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意味难明的弧度。

风波暂时平息了。

但他知道,这朝堂之上的暗流,从未真正停止涌动。张世杰立下如此不世之功,下一步,又当如何?是封赏?是制约?还是……

月光被乌云再次吞没,乾清宫内,只剩下皇帝孤独的身影,和那摇曳不定的烛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