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杀穿修真界:从杂役开始 > 第36章 半年之内,连升两层

河畔村任务归来,正式晋升外门弟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方寸之地,秦望的心并未因这初步的安稳而懈怠,反而如同绷紧的弓弦,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实力的不足。

那峡谷中的生死反杀,虽最终获胜,却也让他切身感受到了修为差距带来的巨大压力。练气二层圆满的修为,在这能人辈出的天衍宗外门,依旧处于底层。

将新居稍作整理,布下那简易的禁制后,秦望甚至没有多做休息,便直接在那静室简陋的聚灵阵中盘膝坐下。

阵眼处,他小心翼翼地将一块下品灵石嵌入。微光泛起,周遭稀薄的灵气开始缓缓向阵中汇聚,虽效果远不如悟道院的静修室,但终究是聊胜于无,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属于自己”的修炼环境,心无旁骛。

他首先做的,并非急于冲击练气三层关卡,而是将得自藏经楼的那枚记载着《涌泉功》的玉简再次贴于额头,神识沉入其中,逐字逐句地重新参悟起来。

此前为了外门小比和宗门任务,他对《涌泉功》的修炼更侧重于灵力的积累和运用,以求快速提升表象实力。

如今暂得安宁,他决心要夯实根基,尤其是要深入理解这看似残缺简陋的功法,为何能与自身变异的水元之力产生如此高度的共鸣。

神识徜徉于功法文字之中,结合自身修炼时的体悟,秦望渐渐有了新的发现。《涌泉功》强调的“润物无声,积水成渊”,其核心并非追求爆发式的刚猛,而在于灵力的“绵长”、“渗透”与“积蓄”。

这与水元之力兼具的绵长、生机特性不谋而合。功法行气路线虽简单,却隐隐契合着水行灵力某种最本源的流动方式,如同地下暗流,看似平静,实则蕴含着奔涌向海的力量。

然而,理解归理解,在具体运功路径,尤其是几个关窍的冲击与灵力转换的细微控制上,秦望仍遇到了晦涩难明之处。强行修炼,恐事倍功半,甚至留下隐患。

“看来,还是得去请教陆师兄。”秦望收起玉简,没有丝毫犹豫。学问之事,容不得半点含糊,有良师益友在侧,乃是莫大福缘,岂能因面子而耽搁修行?

次日,秦望便再次来到了藏经楼。楼内依旧宁静,书香与陈旧玉简的气息混合,令人心神安定。

他轻车熟路地走向那个熟悉的角落,果然见到陆知远正埋首于一堆古籍之中,眉头微蹙,似乎在考证着什么。

“陆师兄。”秦望恭敬行礼。

陆知远抬起头,看清是秦望后,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秦师弟?听闻你此次任务完成得极为出色,还协助苏师妹擒获了邪修,恭喜正式晋升外门。”

消息传得果然快。秦望谦逊一笑:“侥幸而已,多亏苏师姐及时出手。师兄,我今日前来,是有些《涌泉功》上的疑难,想请师兄解惑。”

“哦?但说无妨。”陆知远立刻来了精神,对于探讨功法疑难,他向来兴致盎然。

秦望便将自己在参悟中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一一提出,描述得尽量清晰,包括灵力运转时的滞涩感,以及对某些功法口诀深层含义的疑惑。

陆知远听得极为认真,不时发问,引导秦望更细致地描述自身感受。他沉吟片刻,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转身从书架上抽出几枚看似无关的玉简,有的是关于水属性基础道法原理的,有的是讲述人体经络与天地灵气感应的杂论,甚至还有一卷涉及上古水神传说的野史笔记。

“秦师弟,你所修《涌泉功》,看似粗浅,实则暗合‘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至理。你感觉到的滞涩,或许并非功法有误,而是你的灵力性质特殊,过于‘凝聚’,反而少了些水流应有的‘柔’与‘变’。”

陆知远一边将玉简递给秦望,一边阐述着自己的见解,“不妨试着将灵力想象成真正的流水,遇石则绕,遇壑则填,莫要强求一路奔涌。至于这几处关窍……”

他拿起一枚玉简,神识扫过,然后以指代笔,在桌面上勾勒出简易的经络图,详细讲解其中气血流转与灵力冲击的微妙平衡。

他的讲解往往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虽然有时会扯得有些远,但总能最终回归到秦望的问题核心,给出极具启发性的观点。

秦望凝神静听,只觉茅塞顿开。陆知远的指点,仿佛在他面前推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对《涌泉功》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字面,而是开始触及功法背后蕴含的“道”理。尤其是关于灵力“柔”与“变”的提醒,更是直指他运用水元之力时尚未察觉的细微偏差。

“多谢陆师兄指点迷津!”秦望由衷感谢,这些见解的价值,远非几块灵石所能衡量。

“无妨,互相印证罢了。”陆知远摆摆手,又埋首回他的古籍中,“师弟若有疑问,随时可来。”

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新的思路,秦望回到自己的石屋,再次投入修炼。

这一次,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按照陆知远的指点,放慢节奏,细心体会灵力如溪流般在经脉中缓缓流淌、渗透、积蓄的感觉。遇到关窍,也不再蛮力冲击,而是以意念引导,如水滴石穿,循序渐进。

时光如水,悄然流逝。春末的暖阳逐渐变得炽烈,又缓缓染上秋日的金黄。

这半年里,秦望的生活极其规律,甚至可以说是单调。每月完成十五次必不可少的日常任务,或许是去灵兽园帮忙清理粪便,或许是去炼丹堂外围处理药渣,或许是巡视某段偏僻的山道。

这些任务琐碎、耗时,但他每次都认真完成,将其视为对心性的另一种磨砺,完成后便立刻返回石屋修炼。

每月领取两块下品灵石月例的日子,是他难得的“富足”时刻。

他会谨慎地计算,将大部分灵石用于购买最基础的“理气丹”辅助修炼,偶尔才会奢侈一下,去买几张实用的低阶符箓以备不时之需。任务所得的贡献点,他也几乎都兑换成了修炼资源。

他并未忘记杨昭临和苏清予这两位朋友,偶尔在外门内遇见,也会驻足交谈片刻。杨昭临依旧热情洋溢,会分享一些宗门趣闻,或炫耀一下新得的炼器材料;苏清予则风风火火,但看向秦望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认可,偶尔会提点一两句修炼注意事项。

这些交往如同平静湖面上泛起的涟漪,为秦望枯燥的修炼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而秦望去的最多的地方,除了自己的石屋,便是藏经楼。

每当修炼遇到新的瓶颈,或是对功法、术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疑问,他都会去向陆知远请教。陆知远也从不藏私,总是耐心解答,有时甚至会主动提出一些秦望尚未想到的问题,引导他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秦望在修行理论上的根基打得无比扎实。

在水元之力这强大根基的支撑下,在《涌泉功》这门高度契合功法的引导下,在理气丹的辅助下,更在秦望自身日复一日、心无旁骛的刻苦修炼下,他的修为以一种稳定而惊人的速度提升着。

回到宗门后不到一个月,他便感觉灵力充盈,关窍松动,于是静心凝神,引导着体内那已然如溪流般潺潺不息的水元灵力,向着练气三层的壁垒发起了冲击。

这一次的冲击,少了之前的急躁,多了几分水到渠成的从容。灵力如温润的泉水,缓缓渗透、冲刷,那层壁垒在坚持了数个时辰后,终于悄然瓦解。

练气三层!就这么水到渠成了

突破后的秦望,并未沾沾自喜,只是稍作巩固,便继续投入到枯燥的修炼中。灵力在变得更加宽阔坚韧的经脉中奔流,积蓄,再积蓄。

秋风吹落庭院前的片片竹叶时,秦望体内的灵力已然再次达到了一个饱满的临界点。练气三层到四层,是练气期的一个小门槛,突破后灵力总量和精纯度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这一次,他准备了更久。将状态调整到最佳,又服用了一颗珍藏的理气丹。丹药化开的暖流融入经脉,与磅礴的水元灵力汇合。他谨记《涌泉功》的精义,意念沉入丹田,引导着灵力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绵绵不绝地涌向那层更为坚韧的屏障。

积蓄了半年的底蕴在此刻爆发。灵力潮汐一次次冲击,看似温和,却蕴含着持久不息的力量。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夜,或许更久,静室中盘坐的秦望周身气息陡然一涨,空气中稀薄的灵气以他为中心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漩涡,迅速被他吸入体内。

“哗啦……”

体内仿佛传来一声若有若无的浪潮轻响,那层阻碍灵力奔涌的屏障应声而破!更为精纯、更为浩荡的灵力在经脉中欢快地奔腾流转,周身气息明显强盛了一大截。

练气四层!突破!

秦望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似有一汪清泉流转,深邃而明亮。他握了握拳,感受着体内增长了近倍的力量,以及对周围水汽更为敏锐的感知,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由衷的喜悦。

半年时光,从练气二层圆满至练气四层,这等修炼速度,若是传扬出去,足以让许多自诩天才的内门弟子汗颜。但这背后的艰辛,唯有秦望自己知晓。是水滴石穿的坚持,是厚积薄发的必然。

然而,喜悦很快被冷静取代。他清晰地感觉到,突破练气四层后,丹田和经脉对于灵力的渴求更大了。以往一颗理气丹能支撑数日修炼,如今恐怕效果要大打折扣。每月两块灵石的月例和日常任务的微薄收入,对于现在的他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

资源,更为庞大的修炼资源,已成为摆在他面前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

“看来,是时候再次接取宗门任务了。”秦望望向窗外,秋意已深,天高云淡,他的目光也变得如同这秋日晴空一般,清澈而坚定。新的挑战,已然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