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皮肤图书馆
市局物证鉴定中心的显微分析室,像一座精密运转却寂静无声的金属蜂巢。空气里悬浮着仪器运转时极细微的嗡鸣,混合着消毒剂和电子元件散发的、特有的冰冷气味。陈克非站在一台庞大的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旁,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穿透厚厚的目镜玻璃,凝视着下方被高倍放大的微观世界——来自焦尸“零三”背部,那片曾“蠕动”出殡仪馆地下祭坛标识的诡异皮肤样本。
在超高分辨率的视野里,焦黑碳化的表层被剥离,显露出下方相对保存完好的真皮层结构。然而,映入陈克非眼帘的景象,却并非一片连续、自然的皮肤纹理。视野被一条条极其细微、却异常清晰的“接缝”切割得支离破碎。这些“接缝”并非创伤裂痕,它们呈现出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精密感:边缘完美对接,角质细胞和下方的胶原纤维排列在接缝两侧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向和密度,仿佛…有人用超高精度的工具,将一块块来自不同源头的皮肤“布料”,严丝合缝地“缝合”在了一起。
陈克非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他沉默地移动着载物台,冰冷的金属旋钮在他指下发出细微的“咔哒”声。视野在拼接的皮肤版图上缓慢推移。一块区域的纹理细腻紧凑,汗腺导管分布稀疏;相邻的另一块则毛孔粗大,毛囊结构明显;再过去一块,皮下血管网的走行模式又迥然不同…这绝不是一具尸体自然拥有的皮肤!这具焦黑的躯壳,它的表层,竟然是一个由不同来源皮肤碎片精心拼贴而成的“马赛克”!
“老周,”陈克非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打破了分析室压抑的寂静,“确认了。背部表皮区域,至少由六个…不,七个不同供体的皮肤组织拼接移植而成。接口处理技术…极高明,几乎瞒过了初步尸检。”
主检法医周正平正坐在旁边的电脑终端前,屏幕上同步显示着显微镜传回的高清图像。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同样写满了震惊和凝重,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取数据库进行比对。
“不止背部,陈队。”周正平的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他指着屏幕上另一组放大的图像,那是从尸体其他相对完好处(如大腿内侧、腋下)提取的样本,“这些区域的皮肤纹理和DNA特征,与背部七块中的任何一块都不匹配。也就是说…”他深吸一口气,吐出一个更加令人不寒而栗的结论,“这具尸体的整个表皮层,可能是一个由超过十块、来源各异的皮肤,精心拼凑出来的‘壳’!”
一个由不同死者的皮肤缝制而成的“人皮外壳”!这个念头如同冰冷的毒蛇,瞬间缠绕住陈克非的心脏,带来一阵窒息般的寒意。纵火焚尸,掩盖的不是罪行,而是这具尸体本身最骇人听闻的秘密!那些深埋皮下、构成星图指引的金属碎屑,那“蠕动”的**刺青…一切的诡异,似乎都找到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物质基础——这具尸体,从皮肤开始,就是一个被精心制造出来的“工具”或“密码本”!
“能溯源吗?”陈克非的声音绷得像拉紧的弓弦,每一个字都透着沉重的压力。他需要知道这些皮肤从何而来,那些被剥夺了皮肤的无名死者,是谁?
“正在做线粒体DNA和核DNA交叉比对,范围扩大到国际失踪人口库。”周正平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的数据流瀑布般刷新,“难度很大,皮肤组织经过高温和可能的化学处理,DNA降解严重,而且…这种来源,数据库匹配率本身就很低。”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但有一点很奇怪。”
“什么?”
“其中一块皮肤样本,”周正平将一块被红色方框标记的显微图像放大到屏幕中央,那是一块纹理相对细腻的区域,“它的真皮层里,残留着一种非常微量的植物花粉颗粒,形态特征…很独特。数据库初步比对提示,可能属于缅甸北部高海拔地区特有的一种蕨类植物。这种植物,在咱们这儿,甚至整个东南亚低地,都不存在。”
缅甸!这个地名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在陈克非脑海中轰然炸开!瞬间与之前无数的碎片线索疯狂撞击:骨灰调包案中芯片记载的矿工名单、走私犯的关联、张川口中那个邪教“九曜重生教”可能的境外背景…还有,张川本人!那个一眼看穿“尸斑”是**刺青的反邪教办干事!缅甸的出现,绝非偶然!它像一根带血的线头,从这具由人皮碎片缝合的尸体上,延伸向更黑暗的深渊。
陈克非猛地转身,动作带起一阵风。他几步跨到分析室角落的固定电话旁,抓起听筒,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他需要立刻联系张川!那个神神秘秘、似乎掌握着更多邪教核心信息的家伙!这件事的邪门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刑事案件的范畴!
就在他准备拨号的一刹那,分析室的门被轻轻叩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