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国家农业展览中心人头攒动,一年一度的“全国特色农产品及中药材资源交流会”在此盛大开幕。
作为李铭教授的特别嘉宾,云栖月跟随他走进了这个汇聚了全国各地顶尖农业与药材领域精英的殿堂。
一进入主展厅,浓郁的药香混合着各种特色农产品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展位鳞次栉比,来自天南地北的参展商们展示着各自的拳头产品:东北的人参、鹿茸,西北的枸杞、甘草,云贵的重楼、三七,华南的巴戟天、砂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穿着各异、气质不凡的专家学者、药材商人、种植大户穿梭其间,交谈声、询价声、介绍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李教授显然是这里的常客,一路走来,不断有人跟他打招呼。
“李老!您可来了,快来看看我们新培育的‘凤丹皮’,有效成分又提高了!”
“卫国兄,这边!给你留了点上好的霍山石斛枫斗!”
李教授一面笑着回应,一面低声向云栖月介绍着遇到的重要人物,俨然一位最佳的引路人。
“小林,你看那边,”李教授指着不远处一个围了不少人的展位。
“那是‘宁杞堂’的展位,他们的负责人刘明远刘总,就是我跟你提过的,国家枸杞种质资源圃的负责人,他手上就有那个‘宁杞9号’。”
两人挤了过去。展位布置得颇为雅致,陈列着不同品种的枸杞干果和鲜果。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精干的中年人正在向围观的客商讲解:“……我们这‘宁杞9号’,不仅仅是甜度高,关键是药用成分,槲皮素和枸杞多糖含量,经过权威检测,比传统品种平均高出30%以上!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保健效果更显着!”
李教授扬声笑道:“明远啊,又在推销你的宝贝疙瘩呢!”
刘明远抬头一看,立刻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李教授!您可算来了,就等您来给我们站台呢!”
他目光转向云栖月,带着一丝探寻,“这位是?”
“这位是林月林小姐,雾栖岛的负责人。小林对你们的高品质枸杞很感兴趣。”李教授介绍道。
“雾栖岛?”刘明远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显然对这个名字很陌生,(雾栖岛的名声还是有很多不关注的人是不知道的)但看在李教授的面子上,还是热情地招呼。
“林小姐你好,欢迎参观。我们这‘宁杞9号’最适合做高端保健品原料或者直接泡饮,不知道林小姐的岛屿环境是否适合种植?”
云栖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一小撮“宁杞9号”的干果,仔细观察其色泽、饱满度,又凑近闻了闻气味,动作专业得让刘明远微微挑眉。
“刘总这枸杞,品相确实上乘,”云栖月放下枸杞,语气平和。
“不知鲜果的保存和运输,以及种苗的适应性测试数据如何?我们岛气候温润,但土壤偏盐碱,需要评估一下。”
刘明远见她问得专业,收起了几分轻视,正色道:“林小姐是行家。鲜果冷链运输没问题,我们有自己的渠道。
至于种苗适应性,我们有多地试种的成功案例,数据齐全。盐碱地的话,可能需要配合土壤改良剂……”
这时,旁边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插了进来:“呵呵,老刘,又在吹嘘你的‘宁杞9号’呢?槲皮素含量高是不假,但抗病性呢?我听说在潮湿地区易感炭疽病啊。”
说话的是一个穿着对襟唐装、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者,他身边跟着几个年轻人,气势颇足。
刘明远脸色微微一僵,随即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济世堂’的赵老爷子。
炭疽病是可控的,我们的植保方案很成熟。
倒是您家主打的那个‘老树枸杞’,产量一直上不去吧?这年头,光有口碑,没有规模,可不行啊。”
赵老爷子哼了一声,目光扫过云栖月,带着些许审视:“这位姑娘面生得很,也是来做药材生意的?现在这行当,可不是光会看品相就行的。”
李教授刚想开口,云栖月却微微一笑,从容应对:“赵老爷子说的是。
药材一行,水深得很,品相、药效、产量、抗性,缺一不可。就像人参,并非年限越长越好,还要看生长环境、有效成分积累。
有时候,野生的未必就一定强过科学培育的良种,关键在于‘道地’与‘精粹’。”
她这话不卑不亢,既认同了对方的话,又点出了自己的见解,隐隐指向了之前刘明远和赵老爷子争论的核心。
赵老爷子眼中闪过一丝诧异,没想到这年轻姑娘能说出这番道理。
李教授适时笑道:“老赵,这位林小姐可是深藏不露,她岛上的出产,连我都叹为观止。
小林,老赵家的‘云苓’和‘梁外甘草’,那可是真正道地的好东西,你要的茯苓和甘草,可以跟他聊聊。”
云栖月顺势看向赵老爷子,语气诚恳:“赵老爷子,久闻‘济世堂’的茯苓质地坚实、断面色白细腻,甘草更是皮细色红、质坚实而体重,是调和诸药的上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