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1957:我的香江实业 > 第42章 日本市场的深度开拓(1)

1958年4月1日清晨,东京丸之内金融区的晨雾像一层薄纱裹着钢筋水泥的楼宇,三井物产总部22层的采购部办公室里,佐藤健一的指尖刚触到刚送达的《日本经济新闻》,油墨的清香便混着窗外飘进的樱花气息漫了进来——那是东京四月独有的味道,带着些许湿冷的甜意,却丝毫不减金融区的肃穆。他推了推鼻梁上磨损的牛角框眼镜,镜腿处缠着一圈细棉线,那是妻子昨晚刚补好的,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版面时,突然被一则整版广告钉住。

深靛蓝底色上,“龙鳞贴”三个宋体字格外醒目,衬得下方一行小字像根细针,精准挑动着他二十年的采购直觉:“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粘性始终如一”。佐藤的拇指无意识摩挲着记事本的牛皮封面,皮质已经被岁月磨得发亮,上面记满了二十年来的采购心得——从战后初期稀缺的铁皮罐头,到如今批量生产的精密仪器,每一笔交易的坑与经验都浓缩在泛黄的纸页间。他笔尖顿了顿,在“4月1日”下方重重写下:“飞鱼贴——香港产?重复使用性需验证”,墨迹透过纸背,隐约能看到前一页记录的“1957年 三菱商事 便签贴 粘性不足 退货率12%”的字样。

随即,他按下桌上的黑色内线电话,听筒里传来电流的滋滋声,片刻后响起下属山田急促的应答:“佐藤部长,您有何吩咐?”“立刻去查一下‘飞鱼贴’的生产商,越详细越好。”佐藤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包括他们的技术来源、工厂地址、过往合作的客户名单,尤其是有没有和日本企业合作的案例。”电话那头传来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明白!我现在就联系香港的商社朋友,下午之前给您答复!”

放下电话,佐藤却没放下报纸,视线重新落回广告上,指腹轻轻按压着“可重复使用10次”的字样。他脑海里已经开始盘算:日本企业对办公用品的耐用性要求近乎苛刻,尤其是制造企业和贸易公司,每天要处理成百上千份文件,便签贴若是三天两头失去粘性,只会增加额外的办公成本。战后日本经济正处于高速恢复期,企业主们个个都是精打细算的行家,能重复使用10次以上的便签贴,若是真能达到宣传标准,或许能撬开那些对成本控制极严的纺织、电子工厂市场。但他随即又摇了摇头,二十年的经验告诉他,香港产品虽价格低廉,质量却时常参差不齐,尤其是这种宣称“技术突破”的小商品,多半有夸大宣传的成分。

同一时刻,香港元朗工业区的晨光正透过铁皮厂房的天窗,在陈东面前的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厂房外,运送原料的卡车驶过碎石路,扬起一阵尘土,隐约能听到远处码头传来的汽笛声——那是维多利亚港清晨的喧嚣,也是香港作为远东贸易枢纽的脉搏。陈东面前摊着一份500页的《日本市场深度分析报告》,封面的牛皮纸已经被翻得有些发皱,页边画满了红色批注,有的地方打了叉,有的地方圈出重点,甚至在“人际关系占比35%”的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握手符号。

他的指尖划过“日本企业采购行为分析”章节,一组组数据像跃动的火苗,照亮了他眼底的思考:决策链条平均4.3个层级,意味着一笔订单可能要过遍课长、部长、专务甚至社长的手,任何一个环节的质疑都可能让交易泡汤;新产品试用期3-6个月,比香港市场多了整整两倍的时间,香港商人讲究“快进快出”,但日本人更看重“稳扎稳打”;83%的企业要求三年质保,而香港本土标准仅为一年,这意味着生产成本要大幅增加;最关键的是,35%的采购决策依赖人际关系——这意味着光靠产品硬实力,在日本寸步难行。

陈东拿起旁边的搪瓷杯,喝了一口凉掉的浓茶,茶叶渣粘在杯壁上,像极了报告里那些错综复杂的数据。他想起去年开拓东南亚市场时的顺利,当地商人只要看到产品样品和利润空间,当场就能拍板签约,可日本市场显然是另一番光景。报告里还提到,日本企业更倾向于和有“背书”的供应商合作,要么是有知名商社引荐,要么是有长期合作的客户推荐,像他们这种毫无日本市场经验的香港初创企业,想要直接敲开三井、三菱这样的大财团大门,难如登天。

“砰”的一声,陈东将报告拍在会议桌上,厚重的纸张撞击桌面的声响,惊醒了旁边打盹的助理阿明。阿明猛地抬头,嘴角还挂着口水,慌乱地用袖子擦了擦,看到陈东严肃的神情,立刻坐直了身子。此时已是上午十点,战略会议室内,七八名核心团队成员已经到齐,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份报告副本,脸上带着熬夜后的疲惫。

陈东的声音带着熬夜审阅报告的沙哑,却字字铿锵,穿透了厂房外隐约传来的机器轰鸣声:“各位,日本不是香港,更不是欧美。这里的商人把‘信任’看得比利润重,把‘规矩’看得比效率高。”他抬手敲了敲桌子上的报告,“我们要做的不是‘卖产品’,是‘融进去’——融进他们4.3个层级的决策链,哪怕每个环节都要磨破嘴皮;熬完3-6个月的试用期,哪怕期间要免费小说网站提供上千份样品;用三年质保的底气,打消他们对质量的顾虑;更要敲开那35%人际关系的大门,让日本人觉得我们是‘自己人’,而不是来赚快钱的外来者。”

他俯身拿起报告,翻到标注着“佐藤健一”的那一页,上面贴着一张小小的照片,是从三井物产的企业年鉴上复印下来的:中年男人穿着笔挺的西装,戴着眼镜,神情严谨。“像佐藤健一这样的采购老兵,见过的套路比我们走的路还多,不会轻易相信广告。”陈东的指尖点在照片上,“我们得用他们认可的方式——用精准的数据说话,用无可挑剔的质量证明,用符合他们礼仪的态度沟通,把诚意摆到他面前,让他觉得和我们合作,是靠谱、安心、有长远价值的选择。”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风穿过铁皮缝隙,发出呜呜的声响。阿明低头看了看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又抬头看向陈东坚定的眼神,突然觉得那份500页的报告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开拓日本市场的地图,每一个数据、每一条建议,都是通往成功的路标。

喜欢重生1957:我的香江实业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重生1957:我的香江实业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