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古代第一助产士 > 第十二章 杏林春闱

古代第一助产士 第十二章 杏林春闱

作者:王家小喵喵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5 13:44:58

太医院的帖子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林婉清心底激起层层涟漪,也让她本就忙碌的生活更添紧张。距离省城的“杏林选粹”尚有半月,她却觉得时间迫在眉睫。白日里,她依旧接诊,安产堂的名声日益响亮,前来求医的妇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一些疑难杂症,让她不得不耗费大量心神。

里正家的少奶奶慧娘已近足月,胎象基本平稳,但林婉清不敢有丝毫大意,每日必去诊视,调整方子,按摩疏导,确保万无一失。这是她在本地立足的根基,绝不能出错。同时,翠花的后续恢复也需她关注,那次惊险的抢救消耗了产妇太多元气,需长时间温补调理。

这些日常的诊务,虽琐碎,却也是她积累实践经验的宝贵机会。每一次切脉,每一次观察舌苔,每一次成功的调理,都让她对这个时代的疾病特点和人体体质有了更深的了解。她将这些案例、脉象、用药心得,都仔细记录在册,这不仅是医案,更是她应对太医院考核的底气。

夜深人静时,才是她真正备战的时间。油灯下,她铺开粗糙的草纸,将脑中那些超越千年的知识,小心翼翼地与这个时代的医学体系进行对接、转化。

她重温《黄帝内经》、《伤寒论》的核心要义,确保自己的理论阐述不偏离正统太远。同时,她将现代助产学的核心理念——无菌操作、产程管理、新生儿复苏、产后心理关怀——用古代医者能理解的语言重新诠释。

例如,“无菌”概念,她转化为“避秽毒,崇洁净”,强调接生时环境、器物、人手清洁的重要性,并引用古籍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来佐证。“产程观察”则对应“察颜观色,审时度势”,强调根据产妇气血精神变化判断产程进展。“新生儿复苏”手法,则巧妙融入古代导引、按摩之术,称之为“启闭通窍,回阳救逆法”。

她知道,直接抛出现代术语必遭排斥,唯有引经据典,将新酒装入旧壶,方有可能被接受。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力,常常让她伏案至东方既白。

顾长渊偶尔会来访,名义上是关心里正家少奶奶的情况,或是探讨医理。他会带来一些太医院刊印的医案集注,或是当下流行的医学观点,看似随意地与她交流。

“近日翻阅古籍,论及‘妇人生产,乃气血之大动,易受风邪’,故古法常闭户垂帘,然往往导致气闷晕厥者众,林姑娘以为如何?”顾长渊状似无意地问起。

林婉清心知这是提点,答道:“闭户是为避风邪,然空气流通亦为生机所在。可在室内置屏风避直风,燃艾草以净化空气,兼取二者之长。关键在于‘邪’与‘气’的平衡,而非一味闭塞。”她借此阐述环境通风与感染控制的关系。

顾长渊闻言,眼中常有赞许之色。他不再多言,但下次再来,或许就会带来关于某位考官喜好、或是太医院近期争议话题的零星信息。这种不着痕迹的帮助,如同暗夜里的微光,让林婉清倍感温暖,也目标更明。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林婉清获得太医院选拔资格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小小的镇上传开,自然也传到了某些人的耳中。

这日,林婉清从里正家回来,刚走到安产堂附近,便听到一阵尖锐的嘲讽声。

“哟,我当是谁这么大阵仗,原来是咱们未来的‘女太医’回来了!”几个穿着绸缎、显然是镇上富户家仆妇模样的女人聚在街角,对着她指指点点,为首的那个,赫然是之前曾在陈夫人身边见过的、一个眉眼刻薄的嬷嬷。

“麻雀飞上枝头,就真当自己是凤凰了?也不瞧瞧自己的出身,一个孤女,懂点皮毛,就敢妄想进太医院?真是天大的笑话!”

“就是!女人家抛头露面已是不该,还敢去那种地方,跟那么多男人争?伤风败俗!”

“听说她救那个翠花,手都伸到……啧啧,那种脏地方,也不嫌晦气!”

污言秽语,如同毒箭,试图射穿她的铠甲。草儿气得浑身发抖,想要冲上去理论,却被林婉清轻轻拉住。

林婉清面色平静,甚至没有看那些人一眼,径直走向安产堂的大门。这种程度的诋毁,在她决定走这条路时便已预料到。与张婆子、陈府乃至未来太医院可能遇到的阻力相比,这些闲言碎语,不过是蚊蝇嗡鸣。

她打开门,转身,目光清冷地扫过那几个仆妇,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医者眼中,只有病患,无分贵贱脏净。诸位若有疾,安产堂大门敞开;若无病,请勿阻我清净,耽误真正需要救治之人。”

说罢,她转身入门,将那些惊愕、羞恼的目光关在门外。这种无视的态度,比任何争辩都更有力。

但暗处的敌人,从不只满足于口舌之快。几天后的一个上午,林婉清正在为一位孕妇诊脉,忽听门外传来急促的拍门声和哭喊。

“林姑娘!救命!救命啊!”

林婉清开门,只见一个老农抱着一个约莫七八岁、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的男孩,旁边跟着一个哭成泪人的农妇。

“林姑娘,我家牛娃不知吃了什么,卡住了,出不来气……”老农语无伦次。

林婉清一看,孩子已是窒息前兆!她立刻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从后抱住孩子,冲击其腹部。一下,两下……“哇”的一声,一块圆溜溜的果核从孩子嘴里吐了出来,孩子随即爆发出剧烈的咳嗽和哭声,脸色也慢慢转红。

围观的街坊邻居都松了口气,纷纷称赞林婉清手法神奇。然而,林婉清却注意到,人群外围,一个身影飞快地溜走了。那背影,有几分眼熟,像是张婆子那个远房侄子。

她心中一凛。这孩子窒息是意外,还是……有人故意引导这急症患儿来此,若她救不了,或是手法引人怀疑(如海姆立克法在古人看来颇为怪异),便可大做文章?

她感到一张无形的网,正在缓缓收紧。去往省城的路,注定不会平坦。

出发前夜,林婉清最后一次检查行装,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便是她精心整理的医案笔记和银针。顾长渊派人送来一个小包裹,里面是一些应急的丸散膏丹和一份省城的简图,标注了几处可靠的客栈和车马行。

她站在院中,望着满天星斗。明日,她便要离开这初具规模的安产堂,奔赴一个吉凶未卜的战场。那里有机遇,有认可,更有难以想象的挑战和敌意。

但她眼神坚定,毫无畏惧。这条路,她一定要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