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 第48章 综艺邀约,《中餐厅》加盟

十月的江城,秋意渐浓,晚星娱乐的办公区飘着淡淡的桂花香气。林晚星刚结束《那些年》开机前的最后一次筹备会议,正坐在办公室里整理中医调理笔记 —— 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 “每日腹式呼吸 3 次,每次 10 分钟”“每周八段锦练习 4 次,重点练‘调理脾胃须单举’式”,这些细节让她的身体状态稳步提升,最近一次复查时,私人医生明确表示 “已达到健康人群的 80% 水平,可正常参与短途旅行与户外活动”。

“林总,湖南卫视《中餐厅》节目组的制片人王姐来了,正在会客室等您,说是有合作邀约。” 张萌轻轻敲了敲门,语气里带着一丝惊喜,“《中餐厅》可是一线慢综艺,之前邀请的都是顶流明星,这次主动找您,肯定是想让您以‘跨界投资人’的身份加盟。”

林晚星放下笔记本,心里有些意外 ——《中餐厅》作为平行世界最火的慢综艺之一,以 “传播中餐文化” 为核心,每一季都会邀请明星在海外开设临时中餐厅,通过烹饪、服务展现中餐魅力,收视率常年稳居周日黄金档第一。此前节目组从未邀请过娱乐公司创始人,这次邀约,显然是看中了晚星娱乐近期的热度(《调音师》票房破 3 亿、《那些年》筹备话题度高),以及她 “年轻女总裁 健康养生达人” 的差异化人设。

走进会客室,王姐立刻起身迎接,手里拿着一份烫金封面的邀约函:“苏总,久仰大名!晚星娱乐今年的《调音师》太惊艳了,我们节目组全体成员都去影院支持了,看完还在讨论‘阿卡什最后到底瞎没瞎’呢!” 她笑着递过邀约函,“这次找您,是想邀请您以‘投资人 飞行嘉宾’的身份,参与《中餐厅》第六季的录制,录制地点在泰国清迈,为期 10 天,您看有没有兴趣?”

林晚星接过邀约函,指尖划过 “泰国清迈” 的字样 —— 清迈气候温暖,植被茂密,很适合秋季出行,而且距离江城仅 3 小时飞行时间,不会因长途跋涉影响身体;更重要的是,《中餐厅》的受众以 20-35 岁女性为主,与晚星娱乐艺人的核心粉丝群高度重合,若能借助综艺提升个人知名度,后续推广苏晓、陆哲的音乐作品,或陈建斌、马丽的影视作品,都会更有优势。

“王姐,能具体说说‘投资人 飞行嘉宾’的定位吗?” 林晚星翻开邀约函,目光停在 “职责说明” 页,“我这边需要兼顾公司运营,10 天的录制时间是否会影响日常工作?”

王姐立刻解释:“‘投资人’身份主要是参与餐厅前期筹备 —— 比如确定菜单、筛选食材供应商、制定定价策略,这些环节我们会提前 3 天在国内完成,不占用海外录制时间;‘飞行嘉宾’则是在清迈录制期间,参与 5 天的餐厅运营,主要负责‘健康养生菜品’的研发与推广,您的中医养生理念和公司的‘优质内容’定位很契合,观众肯定会喜欢。”

她补充道:“录制期间,我们会为您配备专属的医疗保障团队,携带常用药品与急救设备;每日录制时长控制在 6 小时以内,避免过度劳累;而且我们还可以安排苏晓或陆哲作为‘飞行助力嘉宾’,参与 1 天的录制,既能提升您的曝光,也能为晚星娱乐的艺人增加热度,一举两得。”

这个提议让林晚星眼前一亮 —— 苏晓的治愈嗓适合在餐厅里演唱轻音乐,能营造 “温馨用餐氛围”;陆哲的摇滚风格则可以在 “中餐厅夜市活动” 中表演,吸引年轻食客。她拿出手机,快速浏览《中餐厅》前五季的片段:镜头里,嘉宾们在海外厨房忙碌,用中餐征服外国食客,偶尔的 “厨艺翻车” 与 “文化碰撞” 充满烟火气,这种 “真实、温暖” 的风格,很容易引发观众好感。

“我同意加盟。” 林晚星合上邀约函,语气坚定,“但有两个小要求:一是苏晓作为‘飞行助力嘉宾’参与 1 天录制,主要负责餐厅背景音乐演唱;二是录制期间的‘健康养生菜品’,由我们团队提供中医食疗配方,确保菜品既美味又养生,符合我的个人定位。”

王姐立刻点头:“没问题!苏晓的《星辰大海》我们都很喜欢,让她在餐厅里演唱,肯定能成为‘名场面’;中医食疗菜品更是亮点,现在观众都关注健康,咱们可以打造‘养生中餐’的特色,区别于往季的普通菜品。” 当天下午,双方就签订了合作协议,# 林晚星加盟中餐厅# 的消息通过《中餐厅》官微发布,瞬间引发热议。

微博上,话题阅读量半小时内突破 2000 万,网友纷纷留言:“林总这是要跨界当厨师了吗?期待看她做养生菜”“晚星娱乐要承包娱乐圈了吧?音乐、影视、综艺全开花”“求苏晓多唱几首歌!想在《中餐厅》里听《星辰大海》”。甚至有中医博主主动 @林晚星,推荐 “适合海外制作的简易养生菜”,如 “陈皮炖瘦肉”“山药炒木耳”,希望能被节目组采纳。

虽然同意加盟,但林晚星心里很清楚 —— 自己此前几乎没进过厨房,连番茄炒蛋都只会做 “黑暗料理版”(曾把糖当成盐放,还炒糊过鸡蛋)。为了避免在综艺里 “翻车”,她决定用系统积分解锁厨艺技能,确保能做出几道拿得出手的中餐。

打开系统面板,【基础厨艺技能书】的图标泛着淡绿色光芒,下方标注 “需消耗 1500 积分,包含 10 道简易中餐做法(番茄炒蛋、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附带‘火候控制’‘调料搭配’的实操指导,学习后可达到‘家庭厨师’水平”。林晚星毫不犹豫点击 “解锁”,扣除积分后,一本虚拟的技能书瞬间展开在眼前,书页上的文字与图片自动转化为 “大脑记忆”,仿佛她已经练习过千百遍。

“第一步,番茄炒蛋的关键是‘先炒鸡蛋后炒番茄’,鸡蛋要加少许料酒去腥,炒的时候用大火快速翻炒,这样鸡蛋才会蓬松;番茄要选熟透的,切块后加少许盐腌制 5 分钟,能更快出汁……” 系统的语音指导在脑海里响起,林晚星立刻走进公司茶水间的小厨房,准备实操练习。

第一次尝试时,她按照技能书的指导,先在碗里打了 3 个鸡蛋,加 1 勺料酒、半勺盐,用筷子顺时针搅拌 30 秒,直到蛋液起泡;热锅后倒入 2 勺食用油,油热到 “微微冒烟” 时倒入蛋液,大火快速翻炒 10 秒,鸡蛋瞬间蓬松,呈现出金黄色,比她之前炒的 “黑炭蛋” 好看太多。“原来火候这么重要!之前用小火炒,鸡蛋都粘在锅底了。” 林晚星忍不住感叹,将炒好的鸡蛋盛出,接着处理番茄。

番茄切块后加少许盐腌制,5 分钟后果然出了不少汁。她重新热锅,放 1 勺油,加入蒜末爆香,倒入番茄块大火翻炒 2 分钟,直到番茄变软成泥,再加入 1 勺白糖中和酸味,最后倒入炒好的鸡蛋,翻炒 10 秒让蛋液裹上番茄汁。出锅时,番茄的酸甜味混合着鸡蛋的香气,飘满了整个茶水间,路过的张萌忍不住尝了一口:“林总,您这番茄炒蛋也太好吃了吧!比我妈妈做的还香,完全看不出是第一次认真做!”

接下来的一周,林晚星每天利用 1 小时在茶水间练习厨艺,从番茄炒蛋到麻婆豆腐,再到宫保鸡丁,每一道菜都反复练习 3 次以上,直到能 “闭着眼睛做出标准味道”。练习麻婆豆腐时,她特意请教了公司的四川籍厨师:“花椒面要选汉源花椒,香味更浓;豆瓣酱要炒出红油,再加入高汤,这样豆腐才会入味;最后撒上葱花和花椒粉,颜值和味道都能提升。” 厨师还教她 “用嫩豆腐做,口感更滑嫩,适合外国食客的口味”,这个细节被她记在厨艺笔记上,准备在《中餐厅》录制时用上。

为了贴合 “健康养生” 定位,林晚星还对菜品做了改良:番茄炒蛋里加少许枸杞,既增加营养又提升颜值;麻婆豆腐减少辣油用量,改用 “辣椒面 花椒面” 调味,避免过于油腻;宫保鸡丁用鸡胸肉替代鸡腿肉,减少脂肪摄入,还把花生换成了核桃,增加不饱和脂肪酸。这些改良后的菜品,既保留了中餐的经典味道,又符合现代健康理念,私人医生尝过后称赞:“既好吃又养生,很适合在综艺里推广,能让外国观众看到中餐的‘健康一面’。”

虽然身体状态好转,但林晚星深知 “海外录制容易水土不服”—— 清迈气候湿热,与江城的干燥气候差异大,而且饮食以辛辣、生冷为主,很可能引发肠胃不适;加上综艺录制需要长时间站立、忙碌,若不提前准备,很容易影响身体状态。为此,她特意请中医顾问配制了 “便携养生包”,里面的每一样物品都经过精心挑选。

核心养生物品清单:

中药调理包:包含陈皮、茯苓、藿香、佩兰各 100 克,分装在小密封袋里,每袋 5 克,方便冲泡。中医顾问解释:“陈皮理气健脾,茯苓健脾祛湿,藿香、佩兰能缓解湿热引起的恶心、腹胀,每天用开水冲泡一袋,能有效预防水土不服。” 林晚星还特意让中药房将药材研磨成粗粉,既节省空间,又能让药效更快释放。

艾灸贴与暖宝宝:清迈夜间温度较低,录制时可能需要在户外工作,艾灸贴贴在 “足三里”“中脘” 穴位,能保暖驱寒,预防肠胃感冒;暖宝宝选 “超薄款”,贴在衣服内侧不会显形,方便在镜头前使用。

便携按摩仪:小巧的颈椎按摩仪和足底按摩仪,颈椎按摩仪可在录制间隙使用,缓解长时间站立导致的颈部疲劳;足底按摩仪睡前用 15 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养生茶包:包含枸杞菊花茶、玫瑰花茶、桂圆红枣茶三种,分别对应 “清热明目”“疏肝理气”“补气养血”,每天根据身体状态选择一种冲泡,避免上火或气血不足。

应急药品:肠胃药、感冒药、创可贴、驱蚊液,这些药品都选择 “无嗜睡副作用” 的款式,避免影响录制状态;驱蚊液选 “天然艾草成分”,既能防蚊,又不会有刺鼻气味,符合 “健康养生” 人设。

为了确保养生包的便携性,林晚星特意买了一个 20 寸的行李箱,将物品分类收纳:中药调理包和茶包放在上层的小格子里,方便随时取用;艾灸贴、暖宝宝和应急药品放在中层的分隔袋里,贴上标签便于查找;按摩仪放在下层,用软布包裹避免碰撞。“这个行李箱既能装下所有养生物品,又能带上飞机,不会超重。” 她对着镜子试拉了一下,行李箱轻便灵活,完全不费力。

录制前 3 天,林晚星还特意调整了作息,将生物钟调整为 “清迈时间”(比北京时间晚 1 小时)—— 每天比平时晚 1 小时睡觉、晚 1 小时起床,避免录制时出现时差反应;饮食上也提前适应 “清淡口味”,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为适应清迈饮食做准备。私人医生还建议她 “每天喝 1500ml 温水,补充水分,预防湿热引起的脱水”,这个习惯被她写在手机备忘录里,设置成定时提醒。

参与 1 天后,林晚星专门和她沟通录制细节:“你主要负责在餐厅的‘下午茶时段’演唱,曲目以治愈系为主,比如《小幸运》《星辰大海》,还有咱们为《那些年》创作的《青春印记》,这些歌曲旋律轻快,能营造温馨的用餐氛围。” 她还建议苏晓准备 1 首泰语版的《小幸运》,“清迈的外国游客多,泰语版能拉近与当地食客的距离,也能体现‘文化融合’的理念。”

苏晓立刻开始准备,每天利用《那些年》拍摄间隙练习泰语发音,还请了泰语老师纠正 “幸运”“青春” 等关键词的发音,确保演唱时准确自然。“泰语的声调比中文复杂,‘幸运’这个词有 5 个声调,我练了 20 多遍才掌握。” 苏晓笑着展示手机里的录音,“林总您听,现在是不是很标准?我还在副歌部分加了一点古筝旋律,让泰语版更有东方韵味。”

为了贴合《中餐厅》的 “温馨氛围”,苏晓还特意准备了一把便携的尤克里里 —— 尤克里里体积小,方便携带,音色轻快,适合在餐厅里自弹自唱。她将《小幸运》的伴奏改编成尤克里里版,去掉了复杂的编曲,只保留简单的和弦,“这样更有‘邻家女孩’的感觉,食客用餐时不会觉得吵闹,反而能放松心情。” 林晚星听了改编后的版本,点头称赞:“这个改编很合适,尤克里里的音色和餐厅的木质装修很搭,能让整个空间都充满温暖的气息。”

除了音乐准备,苏晓还跟着林晚星学习了简单的服务礼仪 —— 比如 “微笑递菜单时,双手持菜单边缘,身体微微前倾”“食客用餐时,轻声询问‘菜品是否合口味’,避免打扰用餐”。林晚星还教她 “用中医养生知识推荐菜品”:“遇到咳嗽的食客,可以推荐‘陈皮炖梨汤’,告诉他们‘陈皮能理气化痰,梨能润肺’;遇到肠胃不适的食客,推荐‘山药炒木耳’,说‘山药能健脾养胃,木耳能润肠通便’,这样既体现专业,又能推广养生理念。”

录制前 1 天,林晚星正在检查行李箱里的养生包,突然听到系统的提示音,带着清晰的奖励反馈:

【检测到宿主确认参与一线综艺《中餐厅》,个人知名度与公司艺人曝光机会显着提升,触发 “综艺参与” 奖励。】

【获得奖励:积分 2000 点(来自综艺合作价值评估,此前

点 - 1500 点 2000 点 =

点)、爱意值 1500 点(来自观众期待与行业认可,可兑换 15 天生命值)、解锁 “综艺人设优化权限”(可根据录制表现,动态调整 “健康养生投资人” 人设,提升观众好感度)。】

【当前状态更新:】

【积分: 点】

【爱意值:1500 点(未兑换)】

【剩余生命值:901 天 5 小时(可使用爱意值延长至 916 天 5 小时)】

【解锁新任务:【完成《中餐厅》录制,个人话题阅读量破 5 亿】,任务奖励:积分 3000 点、爱意值 2500 点、“海外中餐推广大使” 称号(可参与国际中餐文化交流活动,提升个人国际影响力)。】

林晚星调出系统面板,看着 “综艺人设优化权限” 的说明,心里更有底气 —— 系统会根据观众的实时反馈,提示 “增加养生知识输出”“减少过度表现” 等调整建议,帮助她在镜头前呈现最自然、最讨喜的状态。她将爱意值暂时保留,“等录制结束后,根据身体状态决定是否兑换生命值,现在最重要的是保证录制顺利。”

当天下午,林晚星和苏晓一起前往机场,准备飞往清迈。机场里,不少粉丝拿着 “林总加油”“苏晓期待你的泰语歌” 的灯牌来送行,还有粉丝递上亲手制作的 “清迈养生攻略”,上面详细记录着 “清迈哪些市场能买到新鲜的中药食材”“当地哪些餐厅的中餐比较正宗”。“谢谢大家的用心!我们一定会在《中餐厅》里好好表现,推广中餐文化,也会多多分享养生小知识。” 林晚星笑着接过攻略,小心翼翼地放进随身包里。

飞机上,林晚星靠在窗边,看着窗外逐渐缩小的江城,心里满是期待 —— 这次《中餐厅》录制,不仅是个人首次参与一线综艺,更是晚星娱乐 “跨界推广” 的重要尝试。她拿出手机,翻看《中餐厅》节目组发来的 “清迈餐厅平面图”:餐厅位于清迈古城的一条小巷里,木质结构的建筑,门口有一个小庭院,庭院里种着三角梅和香蕉树,“可以在庭院里摆放一张小桌子,苏晓坐在那里弹尤克里里,食客在庭院里用餐,既能享受音乐,又能感受清迈的自然风光。” 她在平面图上标注出 “音乐角” 的位置,准备和节目组沟通。

苏晓坐在旁边,正在练习泰语版《小幸运》,尤克里里的轻快旋律在机舱里轻轻流淌。“林总,您说咱们的番茄炒蛋和泰语歌,会不会受到当地食客的喜欢?” 苏晓有些紧张地问。林晚星笑着安慰:“肯定会的!中餐的美味和音乐的温暖,都是无国界的。咱们只要用心做好每一道菜,用心唱好每一首歌,就能打动食客,也能打动屏幕前的观众。”

飞机降落在清迈机场时,夕阳正洒在古城的佛塔上,金色的光芒温暖而宁静。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早已举着 “《中餐厅》欢迎林总、苏晓” 的牌子在机场等候,旁边停着一辆印着 “中餐厅” logo 的商务车,车身上画着番茄炒蛋、麻婆豆腐等中餐菜品的卡通图案,可爱又醒目。

“林总,欢迎来到清迈!咱们的餐厅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明天上午可以先去熟悉环境,下午开始试营业。” 制片人王姐热情地迎上来,递过一杯冰镇的柠檬水,“这是清迈当地的柠檬做的,加了少许蜂蜜,能清热解暑,您尝尝。” 林晚星接过柠檬水,喝了一口,酸甜的口感带着柠檬的清香,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

前往餐厅的路上,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 —— 古朴的佛塔、热闹的夜市、挂满灯笼的小巷,还有路边摊位上摆放的新鲜水果(山竹、榴莲、芒果),每一处都充满了东南亚的风情。林晚星拿出手机,拍下路边的中药摊,“你看,这里有新鲜的陈皮和茯苓,咱们可以在当地补充养生包的药材,比从国内带过去的更新鲜。” 苏晓也兴奋地指着夜市里的小吉他摊位:“那里有尤克里里!咱们可以买一把当地的尤克里里,在录制时用,更有纪念意义。”

车子停在餐厅门口时,林晚星推开车门,首先闻到的是庭院里三角梅的花香,接着看到木质门牌上 “中餐厅” 三个红色大字,旁边用泰语写着 “欢迎品尝正宗中餐”。走进餐厅,内部装修以原木色为主,墙上挂着中式的水墨画(画着梅兰竹菊),餐桌上摆放着青花瓷餐具,角落里放着一个小小的古筝,整个空间既有中式的雅致,又有东南亚的温馨。

“明天试营业,咱们先做 3 道主打菜:番茄炒蛋、麻婆豆腐、宫保鸡丁,再准备一道陈皮炖梨汤作为甜品。” 林晚星看着厨房的设备,心里已经有了计划,“厨房的灶台是燃气灶,和国内的一样,火候控制应该没问题;食材方面,节目组已经联系了当地的华人超市,明天早上可以去采购新鲜的番茄、豆腐、鸡肉,确保菜品新鲜。”

当晚,林晚星在酒店房间里,最后检查了一遍养生包和厨艺笔记,还和《那些年》的剧组通了电话,确认开机事宜:“陈导,我在清迈一切都好,养生包准备得很充分,您放心;《那些年》的拍摄按计划进行,有问题随时联系我,我每天晚上会抽 1 小时处理工作。” 挂了电话,她泡了一杯枸杞菊花茶,坐在窗边看着清迈的夜景 —— 远处的佛塔闪着微光,近处的小巷里传来零星的歌声,一切都充满了宁静的美好。

她翻开系统面板,在 “新任务” 旁写下:“目标:录制期间输出 5 条以上实用养生知识,带动苏晓的歌曲播放量增长 30%,个人话题阅读量破 5 亿,为公司后续的海外推广铺路。” 笔尖落下的瞬间,她突然想起,《中餐厅》的录制地清迈有很多华人企业家,或许可以借此机会对接当地的音乐与影视资源,为晚星娱乐的海外布局埋下伏笔。这个念头,让她对即将开始的综艺录制,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

第二天一早,林晚星和苏晓一起去华人超市采购食材。超市里的番茄红彤彤的,豆腐洁白细嫩,鸡肉新鲜紧实,她仔细挑选着每一样食材,还向老板请教 “清迈的番茄和国内的有什么区别”。老板笑着说:“清迈的番茄日照时间长,糖分更高,做番茄炒蛋更甜;豆腐是手工做的,口感更嫩,适合做麻婆豆腐。” 这些细节被林晚星记在厨艺笔记上,准备在录制时分享给观众。

回到餐厅,林晚星穿上节目组准备的 “中式厨师服”—— 白色的上衣,蓝色的围裙,围裙上绣着 “中餐厅” 的 logo,显得既专业又亲切。她走进厨房,点燃燃气灶,开始准备试营业的第一道菜 —— 番茄炒蛋。随着鸡蛋在锅里蓬松起来,番茄的酸甜味弥漫开来,餐厅里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围过来,“林总,太香了!您这厨艺,完全不像新手啊!” 林晚星笑着回应:“都是提前练习的成果,希望等会儿食客能喜欢。”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厨房,照亮了林晚星忙碌的身影,也照亮了晚星娱乐 “跨界发展” 的新征程。她知道,《中餐厅》的录制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机会等着她 —— 无论是音乐、影视,还是综艺,只要坚持 “优质内容” 与 “健康理念”,就一定能实现个人与公司的双重成长,让晚星娱乐的名字,在更广阔的舞台上闪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