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 第98章 斩获国际电影大奖,行业地位稳固

二月的洛杉矶,杜比剧院外星光璀璨。黑色的红毯上,穿着高定礼服的好莱坞明星们依次走过,闪光灯如星河般闪烁。林晚星站在红毯入口,整理着身上的白色鱼尾礼服 —— 礼服裙摆处绣着细碎的蓝色亮片,像宇宙中的星云;领口别着一枚银色的 “行星发动机” 胸针,是《星际救援》特效团队特意为她定制的,既是对电影的纪念,也是对中国科幻的致敬。

“林总,还有五分钟就到我们入场了。” 安娜快步走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奥斯卡颁奖礼的流程,“‘最佳视觉效果’奖在第 15 个环节颁发,‘最佳原创配乐’在第 18 个环节,我们的座位在第一排,离舞台很近。”

林晚星点点头,目光扫过红毯上的人群 —— 克里斯?埃文斯穿着黑色西装,正与凯特?布兰切特谈笑风生;张艺谋导演也受邀出席,看到林晚星后,远远地比了个 “加油” 的手势。她深吸一口气,突然想起三年前,自己还在医院的病床上,看着奥斯卡颁奖礼的直播,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以 “总制片人” 的身份,站在这个舞台所在的剧院里,等待属于中国电影的荣誉。

“走吧,我们进去。” 林晚星挽着安娜的手臂,一步步走进杜比剧院。大厅内,金色的灯光照亮穹顶的星空壁画,座位上早已坐满了全球电影界的精英。当她走到第一排座位坐下时,邻座的《阿凡达 2》制片人詹姆斯?卡梅隆笑着对她说:“《星际救援》的黑洞特效太惊艳了,我很期待今晚的结果。” 林晚星回以微笑:“谢谢您的认可,这是整个团队的努力。”

舞台上,主持人的声音缓缓响起,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正式拉开帷幕。林晚星的手心微微出汗,目光紧紧盯着舞台,心里默默期待着那两个与《星际救援》相关的奖项。

当 “最佳视觉效果” 和 “最佳原创配乐” 的获奖名单相继公布,屏幕上出现《星际救援》的片名时,杜比剧院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林晚星作为总制片人,走上领奖台,接过那座沉甸甸的小金人,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技术类奖项的中国女性制片人。这不仅是《星际救援》的胜利,更是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 “历史性突破”。

“获得第 98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的是 ——《星际救援》!” 当颁奖嘉宾念出片名时,杜比剧院内的掌声瞬间响起。林晚星与特效团队负责人张磊一同起身,快步走上舞台。张磊接过小金人,激动得声音有些颤抖:“谢谢奥斯卡组委会,谢谢林总,谢谢所有特效团队的成员!为了呈现‘黑洞引力扭曲光线’的效果,我们与基普?索恩教授团队合作,用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反复调试光线轨迹算法,修改了 17 版模型。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个为‘真实宇宙’而努力的人!”

台下,基普?索恩教授欣慰地鼓掌。他想起去年在奥克兰特效工作室,看到张磊团队为了 0.1 角秒的光线偏转角度反复攻坚的场景 —— 那些年轻的特效师们,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对着满屏的公式和模型,一点点打磨细节,只为让观众看到 “宇宙真实的样子”。

张磊的发言结束后,林晚星接过话筒,补充道:“《星际救援》的视觉效果,不仅追求‘震撼’,更追求‘有温度’。我们在黑洞场景中加入‘吸积盘的彩色光环’,在虫洞场景中融入‘主角的记忆纹理’,就是希望让观众在感受宇宙恢弘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类情感的细腻’。这份荣誉,证明了中国团队有能力制作出世界顶尖的科幻特效,也证明了‘科学与艺术’可以完美融合。”

她的话刚说完,台下再次响起掌声。《好莱坞报道者》的记者在实时报道中写道:“《星际救援》的最佳视觉效果奖,是奥斯卡对‘中国科幻特效’的认可。影片中的黑洞场景,既符合广义相对论的科学原理,又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为科幻电影的特效制作树立了新标杆。”

当 “最佳原创配乐” 的奖项也颁给《星际救援》时,剧院内的气氛达到了**。配乐师谭盾走上舞台,手里拿着小金人,眼中满是激动:“谢谢林总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能用音乐讲述‘跨越星际的亲情’。《星际救援》的配乐,融合了古筝、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交响乐,比如《中国结之思》这首曲子,用古筝的悠扬旋律表现‘父女的思念’,用交响乐的恢弘展现‘宇宙的壮阔’,希望能让全球观众感受到‘音乐无国界’的魅力。”

谭盾的发言让林晚星想起配乐制作时的场景 —— 为了找到 “最能表达父女情的旋律”,谭盾带着团队,反复聆听克里斯?埃文斯与周雨彤的台词录音,从 “马克在空间站的孤独” 到 “莉莉在地球的等待”,每一段旋律的创作,都紧扣角色的情感变化。比如在 “虫洞穿越” 的场景中,配乐从 “紧张的弦乐” 逐渐过渡到 “温暖的古筝”,象征 “从危机到希望” 的转变,让观众的情绪跟着音乐起伏。

“谭盾老师的配乐,是《星际救援》的‘灵魂’。” 林晚星在后台接受采访时说,“当观众听到《中国结之思》的旋律时,会想起马克与莉莉隔空相望的画面;当听到《星际启航》时,会感受到人类探索宇宙的勇气。这种‘音乐与剧情’的深度融合,让影片的情感表达更有力量。”

在两次领奖过程中,林晚星都选择用中文和英文双语致谢。当她用流利的中文说 “这份荣誉属于所有为电影付出的人,也证明了中国电影有能力走向世界” 时,台下的中国电影人纷纷热泪盈眶;当她用英文补充 “我们希望通过《星际救援》,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文化的魅力,看到人类共同的‘家园情怀’” 时,国际电影人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选择双语致谢,是为了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林晚星在后续的采访中解释道,“中文是我的母语,也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英文是国际通用语言,能让更多人理解我们的初心。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递‘文化平等’的理念 —— 中国电影既可以学习国际先进经验,也可以用自己的文化和故事,打动全球观众。”

她的双语致谢,被全球媒体广泛报道。《纽约时报》评价:“林晚星的致谢,展现了中国电影人的‘文化自信’。她没有刻意迎合西方审美,而是坚定地传递中国文化的理念,这种自信,比奖项本身更有意义。” 中国网友则在社交平台上留言:“晚星姐太飒了!用中文致谢,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骄傲!”

除了奥斯卡的两项大奖,《星际救援》还获得了 “金球奖最佳剧情片” 提名。这一提名,意味着影片不仅在 “技术层面” 获得认可,更在 “剧情深度” 与 “情感表达” 上,得到了国际评委的肯定。

金球奖评委在提名理由中写道:“《星际救援》通过‘父女情’的小切口,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主题。当不同国家的宇航员为了守护地球共同努力,当马克在新家园种下来自地球的种子,这些情节传递出‘人类团结’‘守护家园’的普世价值,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产生共鸣。”

影片中的 “联合政府会议” 场景,是评委们重点提及的片段 —— 陈建斌饰演的秘书长,面对各国代表的争执,平静地说:“我们争论的不是‘放弃谁’,而是‘如何让更多人活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唯一方式。” 这段台词,不仅展现了角色的担当,更传递了 “人类共同面对危机” 的理念。

“《星际救援》的剧情,没有局限于‘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强调‘集体的力量’。” 金球奖评委之一、资深影评人玛丽昂说,“这与当下全球面临的挑战相呼应,让观众感受到‘团结’的重要性。这种‘有深度’的剧情,是影片获得提名的关键。”

影片中 “父女情” 的细腻刻画,也是金球奖提名的重要原因。评委们认为,克里斯?埃文斯与周雨彤的表演,“让科幻电影有了‘情感温度’”。

比如 “马克在虫洞穿越时看到莉莉记忆” 的场景 —— 马克在黑暗的宇宙中,看到莉莉从小到大的画面: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第一次弹吉他、在地球等待他回家的身影。这些记忆片段,没有激烈的台词,却通过演员的眼神和细微的动作,展现出 “父女之间深沉的爱”。克里斯?埃文斯在表演时,眼眶泛红却强忍着泪水,这种 “克制的情感”,让观众更能感受到角色的内心挣扎。

“科幻电影很容易陷入‘特效堆砌’的误区,而《星际救援》却始终把‘情感’放在核心位置。” 玛丽昂评价道,“当莉莉在地球举起中国结,当马克在新家园看到地球的微光,这些画面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却能让观众落泪。这种‘情感的共鸣’,是影片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星际救援》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提名,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国际话语权。在此之前,很少有中国科幻电影能获得金球奖剧情类奖项的提名,这一突破,让国际电影界更加关注中国电影的 “内容创作”。

“以前,国际市场对中国电影的认知,往往局限于‘功夫片’‘历史片’,而《星际救援》让他们看到,中国电影也能制作出‘有深度、有情感’的科幻片。”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说,“金球奖的提名,不仅是对《星际救援》的认可,更是对中国电影‘内容创新’的肯定。这将激励更多中国电影人,创作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的作品。”

奥斯卡大奖与金球奖提名的背后,是《星际救援》团队数百个日夜的坚守。从特效攻坚到配乐制作,从演员表演到剧本打磨,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

为了呈现 “黑洞引力扭曲光线” 的效果,特效团队与基普?索恩教授团队合作,用了 8 个月的时间,反复调试光线轨迹算法。团队成员每天工作 12 小时以上,对着满屏的公式和模型,一点点优化细节 —— 从 “黑洞质量对光线弯曲程度的影响” 到 “吸积盘的辐射效应”,每一个参数的调整,都需要经过严谨的科学计算和艺术审美考量。

“最难忘的是去年春节,我们还在工作室里调试模型。” 特效师小王回忆道,“那天,林总带着饺子来看我们,和我们一起在工作室里吃了一顿‘科幻味的年夜饭’。她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多花一点时间,观众在电影院里看到的,就是更完美的宇宙’。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们。”

当奥斯卡小金人摆在工作室的展示柜里时,小王和团队成员们都哭了。“这不仅是一座奖杯,更是对我们所有努力的认可。” 他说,“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制作出更多顶尖的科幻特效,为中国电影争光。”

配乐师谭盾带领团队,为《星际救援》创作了 28 首配乐。为了找到 “最能表达父女情的旋律”,团队反复聆听演员的台词录音,深入理解角色的情感变化。比如《中国结之思》这首曲子,谭盾特意选择用古筝作为主奏乐器 —— 古筝的悠扬旋律,既能表现 “思念的细腻”,又能传递 “中国文化的韵味”;同时,加入西方交响乐的伴奏,展现 “宇宙的壮阔”,让旋律既有东方特色,又有国际视野。

“为了录制《星际启航》这首曲子,我们邀请了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好莱坞弦乐乐团合作。” 谭盾回忆道,“录制当天,两个乐团的乐手们虽然语言不同,但通过音乐,却能完美配合。当旋律响起时,所有人都被打动了,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克里斯?埃文斯、周雨彤、凯特?布兰切特、陈建斌等演员,也为《星际救援》的成功付出了大量努力。为了演好 “宇航员”,他们接受了严格的失重环境训练;为了理解角色的情感,他们反复研读剧本,与导演深入沟通。

“最难忘的是拍摄‘父女隔空对话’的场景。” 周雨彤回忆道,“那天,我和克里斯大哥虽然不在同一个拍摄场地,但通过视频连线,却能感受到彼此的情感。当他用英文说‘爸爸永远爱你’时,我一下子就哭了,那种‘思念与牵挂’的情感,是真实的。”

陈建斌则为了演好 “联合政府秘书长”,特意研究了 “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并将其融入到角色的台词和动作中。“秘书长这个角色,需要有‘沉稳’和‘担当’,我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很多灵感。” 他说,“比如在会议场景中,我刻意放慢了语速,用平和的语气表达观点,展现角色的智慧和包容。”

当奥斯卡颁奖礼结束,《星际救援》斩获两项大奖、金球奖提名的消息传遍全球时,林晚星正在杜比剧院的后台,与团队成员们庆祝。突然,脑海里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主导的《星际救援》斩获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原创配乐” 两项大奖,获得金球奖 “最佳剧情片” 提名,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巩固晚星娱乐的国际行业地位,触发 “国际大奖获得” 奖励。】

【获得奖励:积分

点、爱意值

点(来自国际评委认可、全球媒体好评、行业合作邀约)。当前剩余生命值:1297 天 5 小时(此前 1272 天 5 小时 25 天 = 1297 天 5 小时)。】

【解锁新任务:【6 个月内,完成 “星际救援 Ip 衍生计划”(动画剧集上线、科幻游戏公测、主题展览全球巡展);同时启动 “国际合拍电影计划”,与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联合开发 “科幻 历史” 题材电影】,任务奖励:积分

点、爱意值

点、“全球娱乐产业领袖” 称号(助力公司成为全球娱乐行业的标杆企业)。】

林晚星调出系统面板,看着 “1297 天 5 小时” 的生命值,心中满是感慨。从《星际救援》的筹备、拍摄、特效攻坚,到全球宣发、上映,再到如今斩获国际大奖,一年多的时间里,她带领团队跨越了无数障碍,也见证了中国电影从 “走出去” 到 “走进去” 的蜕变。

“林总,华纳兄弟的总裁刚才发来消息,希望能和我们合作开发‘科幻 历史’题材电影,他们很欣赏《星际救援》的‘文化融合’理念。” 安娜兴奋地跑过来,手里挥舞着手机。

林晚星点点头,目光看向窗外的洛杉矶夜景 —— 杜比剧院的灯光依旧璀璨,像一座照亮中国电影未来的灯塔。她知道,《星际救援》的荣誉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目标等着她去实现 —— 开发 Ip 衍生,推动国际合拍,让中国文化通过电影,走向更多国家,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的 “科幻力量” 与 “文化魅力”。

“告诉华纳兄弟,我们愿意合作。” 林晚星笑着说,“但我们有一个条件 —— 电影中必须融入中国文化元素,让世界看到,中国故事也能打动全球观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