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 第66章 《密室大逃脱》播出,智商圈粉

五月的江城已入夏,晚星娱乐的综艺运营部却比天气更火热 —— 芒果台《密室大逃脱》新一季开播在即,林晚星参与录制的 “古宅秘闻”“未来实验室” 双主题,被节目组定为 “开播爆点”,提前三天就在全平台开启预热。运营部的小张盯着实时数据面板,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林总,芒果 tV 的‘密室开播预约’人数已经破 800 万,抖音 #密室大逃脱新主题# 话题阅读量破 3 亿,评论里一半都在问‘林晚星哪期播’!”

林晚星刚结束《流浪地球》演员培训的督导会,手里还攥着陈宇的 “发动机知识测试卷”,闻言走到数据面板前,目光落在 “观众期待关键词” 上 ——“林晚星”“高智商解谜”“未来实验室科幻元素” 赫然在列。“芒果台那边的宣发节奏怎么样?” 她问,“重点要突出‘双主题解谜差异’,古宅侧重传统文化逻辑,实验室侧重科学推理,让观众看到不同维度的智商表现。”

“芒果台昨天发了‘林晚星解谜预告’,30 秒片段里剪了她看书架、写化学方程式的镜头,抖音播放量已经破 2000 万!” 小张调出预告视频,画面里林晚星拿着放大镜观察书架凹槽,指尖在书页上快速滑动,配文 “周五晚 8 点,看‘智商天花板’如何破局”。林晚星点头:“再加把劲,联系短视频平台的推理类博主,提前给他们看片段,让他们做‘解谜逻辑解析’,开播后能带动二次传播。”

距离播出还有 24 小时,芒果台与晚星娱乐联合启动 “全平台造势计划”,从官方宣发到 KoL 联动,层层递进点燃观众期待。

预告片升级:推出 “林晚星解谜专属预告”,1 分钟片段里,古宅篇展现她 “手指点读书架凹槽,嘴里默念诗句字数” 的镜头,实验室篇呈现 “她在白板上快速写下化学方程式,眉头微蹙后突然舒展” 的瞬间,结尾用 “你能跟上她的思路吗?” 的提问互动,引发观众挑战欲;

嘉宾采访预热:芒果 tV 放出邓伦、杨幂的采访片段,邓伦说 “录完我就跟林总说,以后解谜我只跟她一组,她找线索的速度比我看提示还快”,杨幂补充 “实验室那段化学题,我还在想‘这是什么’,林总已经写出答案了,我当时就震惊了”;

互动活动:在微博发起 “# 猜林晚星解谜时间# 活动”,让观众预测两个主题中林晚星破解关键谜题的时间,猜对者可获得 “密室同款解谜道具”,吸引 10 万 观众参与,话题阅读量破 5000 万。

推理类博主:邀请 “密室大魔王”“逻辑推理师小夏” 等头部推理博主,提前观看未删减解谜片段,制作 “林晚星解谜逻辑拆解” 视频。博主 “密室大魔王” 在视频里逐帧分析古宅篇书架谜题:“大家看,林晚星先观察书架凹槽的数量(6 个),再对应桌上诗集的页数,发现每页诗句字数刚好与凹槽深度匹配,这个‘数量→深度→字数’的逻辑链,普通人至少要 10 分钟,她只用了 3 分钟!” 视频发布 24 小时播放量破 800 万;

教育类博主:实验室篇的化学方程式解谜,被 “化学老师李建国” 转发解读:“林晚星写的‘2h?o?=2h?o o?↑’完全正确,而且她还考虑了‘催化剂 mno?’的条件,连反应类型(分解反应)都标注了,专业度拉满,建议家长带孩子看看,这才是‘寓教于乐’的综艺!” 视频在家长群体中广泛传播,播放量破 500 万;

娱乐类博主:“娱乐星扒客” 制作 “林晚星综艺名场面合集”,将《花儿与少年》的细心与《密室》的高智商混剪,配文 “从‘养生达人’到‘智商天花板’,林晚星的人设从未崩塌,反而越来越立体”,视频播放量破 1 亿,为开播预热奠定受众基础。

周五晚 8 点,《密室大逃脱》“古宅秘闻” 主题准时开播。当镜头跟随嘉宾们走进布满灰尘的古宅书房,弹幕瞬间密集起来 ——“来了来了!林总终于出场了!”“书房好有氛围感,就是看着有点吓人”“我已经开始紧张了,怕跟不上解谜节奏”。

按照剧情设定,嘉宾需找到书房书架隐藏的 “密码锁”,才能打开通往下一步的暗门。书架上摆满泛黄的古籍,每本书的书脊都有磨损痕迹,中间一层有 6 个深浅不一的凹槽,旁边的八仙桌上放着一本线装《唐诗选集》,书页夹着一张纸条:“字映槽深,诗启门开”。

其他嘉宾围着书架翻看书籍,黄明昊拿起一本《论语》:“难道是书的页数?这本《论语》有 38 页,对应哪个凹槽啊?” 大张伟调侃:“会不会是‘凹槽数量对应诗句字数’?6 个凹槽,找一句 6 个字的诗?” 邓伦尝试翻找《唐诗选集》里的六言诗,却发现大多是五言或七言,一时陷入僵局。

此时,林晚星没有急于翻书,而是蹲下身,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凹槽:“你们看,每个凹槽的深度不一样,最深的有 3 厘米,最浅的 1 厘米,应该对应‘诗句中每个字的笔画数’。” 她拿起《唐诗选集》,翻到夹纸条的那一页,上面是王维的《山居秋暝》,“咱们试试‘空山新雨后’这句,5 个字,不对,凹槽是 6 个;‘明月松间照’,也是 5 个……”

弹幕里的观众跟着一起思考:“我也在翻这首诗,好像没有 6 个字的”“林总观察好细!我都没注意凹槽深度不一样”“会不会是其他诗?比如李白的?”

突然,林晚星注意到《唐诗选集》的扉页有 “沈府藏书” 的印章,想起古宅设定是 “民国沈老爷的故居”,她翻到书的最后一页,发现夹着一张 “沈老爷的读书笔记”,上面写着 “常诵‘枫桥夜泊’,忆往昔岁月”。“试试《枫桥夜泊》!” 她快速翻到对应页面,“‘月落乌啼霜满天’,7 个字,不对;‘江枫渔火对愁眠’,7 个字…… 等等,‘夜半钟声到客船’,7 个字也不对。”

弹幕里开始有人着急:“怎么办?我都替他们紧张了”“是不是找错诗了?”“林总加油!再想想!”

林晚星没有慌乱,她重新观察书架:“凹槽在中间一层,对应的书脊高度差不多,而且每本书的书脊上都有一个‘圆点’标记,你们看,这 6 本书的圆点颜色不一样,红、黄、蓝、绿、黑、白,会不会对应诗句里的‘颜色字’?” 她按颜色顺序抽出书籍,书脊内侧分别印着 “一、二、三、四、五、六” 的编号,“编号对应诗句的顺序,颜色对应字的属性!”

她再次翻开《枫桥夜泊》,逐句寻找带颜色的字:“‘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枫’(红色),‘火’(红色不对);‘月落乌啼霜满天’的‘霜’(白色);‘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钟’(黄色,铜钟是黄色)……” 经过 5 分钟的比对,她终于找出 6 个带颜色的字:“红(枫)、黄(钟)、蓝(江,江水是蓝色)、绿(渔,渔舟是绿色)、黑(夜)、白(霜)”,对应的笔画数分别是 “8、9、6、11、8、17”,但密码锁是 6 位数字,显然不对。

弹幕里的观众也跟着计算:“,太长了”“是不是取笔画数的个位数?8、9、6、1、8、7,?”“我猜是这个!”

林晚星突然想到 “凹槽深度”:“笔画数减去凹槽深度(最深 3,最浅 1),比如‘枫’8 画 - 3=5,‘钟’9 画 - 2=7(第二个凹槽深度 2),‘江’6 画 - 1=5,‘渔’11 画 - 3=8,‘夜’8 画 - 2=6,‘霜’17 画 - 1=16?不对,16 是两位数。” 她停顿片刻,目光落在《唐诗选集》的 “选” 字上,“‘选’是 9 画,对应‘选集’,会不会是‘诗句的字数减去凹槽深度’?”

她重新尝试 “夜半钟声到客船”(7 字),减去凹槽深度 3=4;“江枫渔火对愁眠”(7 字)-2=5;“月落乌啼霜满天”(7 字)-1=6;“姑苏城外寒山寺”(7 字)-3=4;“夜半钟声到客船”(7 字)-2=5;“夜半钟声到客船”(7 字)-1=6——“?” 她走到密码锁前,输入 暗门 “咔嗒” 一声打开,书房里响起嘉宾们的欢呼。

弹幕瞬间沸腾:“!!!打开了!林总太牛了!”“我刚才跟着算到头疼,林总居然这么快!”“谁懂啊!她连‘选’字都注意到了,这细节控没谁了”“# 苏晚星密室智商天花板# 必须安排上!” 这段解谜片段的弹幕量突破 50 万条,创当期节目最高纪录。

节目播出后,“古宅书架谜题” 立刻成为短视频平台的热门素材。博主 “逻辑推理师小夏” 发布 “3 分钟拆解林晚星书架解谜逻辑” 视频,用流程图展示 “观察凹槽(深度 \/ 数量 \/ 颜色)→关联书籍(印章 \/ 笔记 \/ 编号)→匹配诗句(颜色字 \/ 字数)→计算密码(字数 - 深度)” 的完整链路,还标注 “普通人容易忽略的 3 个关键点:凹槽深度差异、书脊圆点颜色、读书笔记线索”,视频 24 小时播放量破 1.2 亿,评论里满是 “原来我漏了这么多细节”“跟着解析再看一遍,才懂林总的逻辑有多缜密”。

甚至有观众自发 “复刻谜题”—— 在社交平台晒出 “自制书架凹槽谜题”,用家里的书架和唐诗书,模仿节目设定设计密码,邀请网友解谜,形成 “全民玩密室” 的热潮。一位家长晒出 “孩子跟着林晚星学推理” 的视频,孩子拿着放大镜观察书架,嘴里念叨 “先看凹槽深度,再找诗句”,配文 “感谢林总,让孩子主动爱上唐诗和推理”,视频播放量破 300 万,引发 “综艺教育意义” 的讨论。

周日晚 8 点,“未来实验室” 主题开播。相比古宅的 “传统文化逻辑”,实验室的 “硬核科学推理” 更具挑战性,也更能呼应林晚星在《流浪地球》中的科幻背景,节目未播先热,芒果 tV 的实时观看人数突破 1200 万。

剧情设定为 “实验室因重聚变实验故障,试剂柜被锁定,需输入正确密码才能取出修复设备的关键试剂”。试剂柜上有 6 个抽屉,每个抽屉贴着元素周期表符号(h、o、c、Na、cl、ca),旁边的白板上写着 “能量守恒,反应为匙”,下方有一个未完成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 = ___ ___”,提示 “密码为反应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杨幂看着元素符号发愁:“这些字母我认识,但组合起来就懵了,h 是氢,o 是氧,合起来是 h?o,水?” 黄明昊尝试写方程式:“h?o Nacl = Naoh hcl?不对,这反应能发生吗?” 邓伦拿出手机(节目组允许基础查询):“我查一下,好像需要特定条件,而且相对分子质量怎么算啊?”

林晚星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实验室的设定是‘重聚变实验’,涉及能量反应,应该是放热反应,而且试剂柜里的元素,最可能的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因为 h?o?分解会产生氧气,能给设备供氧,符合‘修复设备’的需求。” 她快速写下方程式:“2h?o? = 2h?o o?↑”,并标注 “反应条件:mno?(二氧化锰催化)”。

弹幕里的化学爱好者瞬间兴奋:“!!!正确!过氧化氢分解就是这个反应!”“林总连催化剂都考虑到了,太专业了”“我是化学老师,这题我讲过!相对分子质量是 h?o?=34,h?o=18,o?=32”

林晚星继续计算:“密码是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2 个 h?o 是 2x18=36,1 个 o?是 32,总和是 36 32=68?不对,试剂柜是 6 个抽屉,密码应该是 6 位数。” 她抬头看向试剂柜,发现每个抽屉的元素符号旁都有 “编号 1-6”,“可能是每个元素对应的‘质子数’,h=1,o=8,c=6,Na=11,cl=17,ca=20,把这些数字按反应式里的元素顺序排列?”

反应式里的元素是 h、o、o、h、o,对应编号 1(h)、8(o)、8(o)、1(h)、8(o),还差一位,她注意到白板角落有 “cao” 的痕迹,“可能还有一个反应,cao 和 h?o 反应生成 ca (oh)?,也是放热反应,补充能量!” 她补充方程式:“cao h?o = ca (oh)?”,计算质子数:ca=20,o=8,h=1,o=8,h=1,刚好 6 个数字:。

她走到试剂柜前,输入 抽屉应声打开,里面放着修复设备的 “催化剂 mno?” 和 “氧气罐”。嘉宾们纷纷鼓掌,邓伦感慨:“我刚才连元素符号都记不全,林总不仅写出方程式,还能结合实验室设定补全反应,这智商我是服了!”

弹幕里的观众彻底被征服:“这已经不是‘智商高’了,是‘知识储备量恐怖’!”“《流浪地球》找她做科幻顾问太对了,这科学素养没谁了”“# 苏晚星密室智商天花板# 必须焊死在热搜上!” 这段解谜片段的弹幕量突破 80 万条,远超同期其他综艺。

“未来实验室” 播出后,林晚星的化学方程式解谜引发 “跨界狂欢”——

科学圈: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官微转发这段片段,配文 “专业!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是实验室常见的放热反应,常用于应急供氧,林晚星的推导过程完全符合化学原理,甚至考虑到了工业应用场景(设备修复),值得点赞”,官微的转发让片段在科研群体中广泛传播,不少科学家在评论里 “打卡”:“没想到综艺里能看到这么严谨的化学推理”;

教育圈:全国多地中学的化学老师将这段片段用作 “课堂导入素材”,北京某中学的化学老师在课堂上播放后,让学生 “模仿林晚星的思路,推导其他分解反应”,学生们积极性高涨,有学生说 “原来化学能这么有趣,以后看综艺也能学知识”;

科普平台:“果壳网”“科普中国” 等平台制作 “从《密室》看科学推理” 的图文,详细解读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元素周期表质子数的意义,将综艺片段转化为 “科普内容”,覆盖用户超 500 万。

随着两期节目播出,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 苏晚星密室智商天花板# 话题从开播时的 “潜力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位,阅读量突破 15 亿,讨论量破 800 万,成为当周 “综艺第一话题”。

话题下的内容呈现 “多元化”——

解谜片段合集:网友整理 “林晚星密室解谜名场面 top10”,从书架凹槽到化学方程式,每个片段都配 “逻辑解析”,播放量破 3 亿;

明星 reaction:邓伦、杨幂、黄明昊等嘉宾在节目中的 “震惊表情” 被剪成合集,“邓伦瞳孔地震”“杨幂张大嘴巴” 等表情包刷屏,配文 “明星也被林总智商碾压”,播放量破 2 亿;

观众共鸣:大量观众分享 “跟着林晚星学推理” 的经历,“我现在看东西会下意识观察细节,比如书架的凹槽、物品的编号”“孩子问我‘妈妈,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我居然能借着综艺给她讲明白”,这类内容获得超 10 万 点赞;

人设分析:娱乐博主发布 “林晚星人设进化史”,从《中餐厅》的 “养生达人” 到《花儿与少年》的 “细心守护者”,再到《密室》的 “智商天花板”,指出 “她的人设不是刻意打造,而是通过真实表现层层叠加,形成‘立体、可信’的形象”,文章阅读量破 500 万。

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数据尤为亮眼 ——

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破 25 亿,其中 “林晚星化学方程式解谜” 片段单条播放量破 2 亿,“书架凹槽谜题解析” 单条播放量破 1.8 亿;

快手:“林晚星密室智商名场面” 话题播放量破 18 亿,大量用户发布 “模仿解谜” 视频,用日常物品设计谜题,形成 “二次创作热潮”;

b 站:Up 主制作 “林晚星解谜逻辑深度解析” 视频,用思维导图拆解每一步推理,甚至结合 “逻辑学”“化学” 知识做延伸,最高播放量破 500 万,评论里满是 “硬核解析,学到了”。

林晚星的 “高智商” 人设也带来商业价值的提升 ——

益智类品牌:某知名拼图品牌邀请她担任 “品牌大使”,推出 “密室主题拼图”,广告词 “跟着林晚星,锻炼逻辑思维”,产品上线 24 小时售罄;

教育类 App:某在线教育平台邀请她拍摄 “科学推理” 公益广告,内容为 “用综艺的方式打开科学”,覆盖用户超 1 亿;

科技产品:某手机品牌邀请她体验 “AI 智能助手”,展示 “用语音助手快速查询化学方程式、诗句信息”,呼应她的 “高智商” 形象,视频播放量破 1 亿。

当 #苏晚星密室智商天花板# 话题阅读量稳定在 15 亿,短视频平台相关播放量破 50 亿时,林晚星正在查看《流浪地球》的特效样片(工业光魔提交的 “行星发动机启动” 片段),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参与的《密室大逃脱》播出后,凭借 “古宅秘闻”“未来实验室” 双主题的高智商解谜表现,引发广泛传播与正向评价,“高智商” 人设深入人心,触发 “综艺播出成功” 奖励。】

【获得奖励:爱意值 7000 点(来自观众喜爱、跨界认可、品牌合作,已自动兑换 70 天生命值)、积分 5000 点(此前

点 5000 点 =

点)、解锁 “智力类综艺资源绿色通道”(可优先获得《最强大脑》《推理吧》等头部智力综艺邀约,且可参与节目策划)。】

【当前状态更新:】

【积分: 点】

【爱意值:0 点(7000 点已兑换生命值)】

【剩余生命值:983 天 5 小时(此前 913 天 5 小时 70 天 = 983 天 5 小时)】

【解锁新任务:【《密室大逃脱》衍生综艺《密室学院》邀请宿主担任 “推理导师”,培养素人推理能力,节目播放量破 5 亿】,任务奖励:积分 8000 点、爱意值 6000 点、“青少年逻辑思维推广大使” 称号(助力公司公益教育业务)。】

林晚星调出系统面板,看着 “983 天 5 小时” 的生命值,心里满是感慨 —— 从《密室》录制时的 “提前备战”,到播出后的 “全民狂欢”,高智商人设的成功,不仅是 “运气”,更是 “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与 “知识储备的厚积薄发”。而 “智力类综艺资源绿色通道” 的解锁,意味着未来能通过更多综艺,传递 “逻辑思维”“科学知识”,实现 “娱乐 教育” 的双重价值。

“林总,芒果台刚才发来《密室学院》的邀约,希望您担任‘推理导师’,带素人体验密室解谜,还邀请‘星芒少年’的林小凯、‘星语少女’的苏甜作为‘学员’参与,既能延续您的高智商人设,又能给新人曝光机会。” 赵琳拿着合作函走进来,“还有中科院科普部,想和咱们合作‘青少年科学推理营’,用《密室》的谜题形式,教孩子学习科学知识。”

林晚星接过合作函,翻到《密室学院》的策划案,里面提到 “每期设计一个‘科学主题密室’,如‘化学实验室’‘天文观测站’,由您带领素人拆解谜题,传播科学知识”。她立刻想到《流浪地球》的科幻元素:“可以在《密室学院》里加入‘行星发动机迷你密室’,让素人通过解谜了解‘重聚变原理’,为电影预热!”

赵琳笑着点头:“这个联动太好了!芒果台肯定愿意,既能提升综艺的‘科幻感’,又能帮《流浪地球》做宣传,双赢!”

当天晚上,林晚星在社交平台发布 “密室解谜心得”:“推理的核心不是‘快速找到答案’,而是‘观察细节、梳理逻辑、耐心验证’—— 就像生活中的问题,只要沉下心,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配文下附上她在《密室》里的解谜片段截图,引发粉丝共鸣,评论破 10 万条,其中一条 “跟着您学会了‘遇事不慌,先找线索’” 获得超 5 万点赞。

她看着评论,突然想起《流浪地球》里刘启的成长 —— 从 “叛逆少年” 到 “守护地球的勇士”,也是 “在危机中学会冷静思考、梳理逻辑”。或许,《密室》的高智商人设,不仅能提升个人影响力,还能让观众更期待《流浪地球》中 “用科学与智慧拯救地球” 的剧情,形成 “综艺 电影” 的联动效应。

这个念头,让她对未来的业务布局更有信心 —— 无论是综艺、电影,还是公益教育,只要坚持 “传递正向价值”,就能让晚星娱乐的品牌,不仅 “有热度”,更 “有深度”。而她,也能在 “延长生命” 的同时,用自己的能力,影响更多人爱上 “思考”,爱上 “科学”,爱上 “生活中的小智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