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 第49章 《中餐厅》录制,高情商圈粉

清迈的清晨,阳光透过木质窗棂洒进 “中餐厅” 的庭院,三角梅的花瓣上还沾着露珠,空气中弥漫着香蕉叶与茉莉的清香。林晚星穿着节目组定制的蓝色围裙,正站在餐厅门口的小黑板前,用白色粉笔写下当日菜单 ——“番茄炒蛋 80 泰铢”“麻婆豆腐 90 泰铢”“陈皮炖梨汤 60 泰铢”,旁边还特意用泰语标注 “可定制清淡版”,粉笔字娟秀却有力,透着细心。

“林总,食材送来了!今天的番茄比昨天新鲜,豆腐是凌晨刚做的手工豆腐,老板还送了咱们一把新鲜的香菜。” 当地服务员阿玲推着小推车走进来,她穿着傣族风格的花围裙,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采购单,上面用泰语写着食材名称和价格,字迹有些潦草。

林晚星接过采购单,指尖划过 “番茄 30 泰铢 \/ 公斤”“豆腐 50 泰铢 \/ 块” 的字样,突然发现昨天的番茄是 35 泰铢 \/ 公斤,今天便宜了 5 泰铢。“阿玲,你知道为什么今天番茄降价了吗?” 她笑着问道,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成本优化的方案。阿玲挠了挠头,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回答:“今天是清迈当地的‘蔬果日’,早市的蔬菜都会降价,下午价格还会再降一点,但不新鲜了。”

这个细节让林晚星眼前一亮 —— 清迈的食材价格有明显的时段波动,早市新鲜但略贵,午市降价但新鲜度下降,晚市最便宜却可能不新鲜。她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记账本,翻开新的一页,用彩色笔标注 “食材采购策略”:“番茄、黄瓜等耐放蔬菜,午市降价后采购,冷藏保存;豆腐、肉类等新鲜食材,早市采购,确保当日使用;香菜、葱花等配菜,晚市少量采购,避免浪费。”

《中餐厅》的前期筹备中,林晚星就主动承担了记账工作 —— 她发现节目组之前的账目混乱,食材采购没有分类,经常出现 “重复采购” 或 “采购过多导致浪费” 的问题,比如昨天采购的 10 颗洋葱,只用了 3 颗,剩下的 7 颗因为没及时冷藏坏了,浪费了 210 泰铢。

“记账不是简单记流水,而是要通过数据发现问题,优化成本。” 林晚星在记账本上建立了 “三维账目体系”:

分类账:将支出分为 “食材采购”“水电燃气”“清洁用品”“应急备用金” 四类,每类下面再细分,比如 “食材采购” 分为 “蔬菜”“肉类”“豆制品”“调料”,确保每一笔支出都有明确归属;

时段账:记录每天不同时段的食材价格、客流量、菜品销量,比如早市(10:00-12:00)客流量少,主打养生粥品;午市(12:00-14:00)客流量大,主推快手炒菜;晚市(18:00-20:00)侧重晚餐套餐,搭配甜品;

浪费账:每天闭店后统计剩余食材,分析浪费原因,比如 “昨天剩余 5 块豆腐,因未及时冷藏变质,下次减少采购量至 3 块”“剩余 1 公斤鸡肉,可冷藏用于明天的宫保鸡丁”。

正式录制第一天,林晚星就用经济学思维解决了 “食材浪费” 问题。她发现阿玲之前采购食材时,都是按 “固定量” 采购,比如每天买 10 块豆腐,不管客流量多少。“我们可以根据前一天的销量调整采购量,比如昨天卖了 8 份麻婆豆腐,用了 4 块豆腐,今天就采购 5 块,预留 1 块的备用量,避免浪费。” 她一边说,一边在记账本上画 “销量 - 采购量” 折线图,让阿玲更直观地理解。

阿玲看着图表,恍然大悟:“之前老板说我买太多食材,我还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明白了!以后我每天早上先看前一天的销量,再去采购。” 当天,豆腐的采购量从 10 块减至 5 块,刚好卖完,没有浪费,节省了 250 泰铢;番茄采购量从 5 公斤减至 3 公斤,剩余的 1 公斤冷藏保存,用于第二天的番茄炒蛋,又节省了 105 泰铢。

更让节目组惊讶的是,林晚星还主动和食材供应商谈判,争取到了 “批量采购折扣”。清迈的华人供应商陈老板之前给中餐厅的报价是 “番茄 35 泰铢 \/ 公斤”,林晚星了解到陈老板的儿子是晚星娱乐的粉丝,喜欢苏晓的《星辰大海》,于是提出 “让苏晓在餐厅为陈老板的儿子签一张签名照,陈老板给中餐厅的食材打 9 折”。

这个双赢的提议让陈老板欣然同意:“我儿子天天跟我念叨苏晓,能拿到签名照,他肯定开心!以后你们的食材,我都按 9 折算,新鲜度保证最好!” 仅此一项,每天就能节省 150-200 泰铢的食材成本,按 10 天录制计算,总共能节省 1500-2000 泰铢,相当于人民币 300-400 元。

记账本上的数字变化,让其他嘉宾都对林晚星刮目相看。主厨李师傅笑着说:“以前我在别的综艺里,记账都是随便写写,没想到林总把记账做成了‘经济学课题’,还能省钱,太厉害了!” 林晚星则把记账本放在餐厅的收银台旁,让所有嘉宾都能看到,“记账是大家的事,每个人都要注意节约,比如炒菜时少放一点油,既健康又节省调料成本;客人剩下的米饭,不要直接倒掉,可以做成蛋炒饭,第二天当早餐。”

“您好,请问有什么忌口吗?我们可以根据您的需求定制养生餐。” 林晚星微笑着迎向走进餐厅的一家三口 —— 一对外国夫妻带着一位白发老人,老人拄着拐杖,看起来行动有些不便。外国丈夫用英语回答:“我妈妈肠胃不好,不能吃辣,也不能吃太硬的食物,请问有适合她的餐品吗?”

“当然有!” 林晚星立刻推荐,“我们可以为老人家做一碗‘山药小米粥’,山药健脾养胃,小米容易消化;再搭配一份‘清蒸鲈鱼’,肉质细嫩,刺少,适合老人;餐后还可以送一份‘陈皮炖梨汤’,润肺止咳,对身体好。”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 “粥的软烂程度”,确保外国夫妻能理解。

外国夫妻惊喜地点头:“太好了!我们之前在别的餐厅,都只能吃现成的餐品,没想到这里可以定制,太贴心了!” 林晚星立刻走进厨房,和李师傅沟通:“李师傅,老人家肠胃不好,山药小米粥要煮得更软烂一点,鲈鱼蒸 8 分钟就好,不要放辣椒和花椒,用少许姜丝去腥就行。”

李师傅笑着答应:“放心吧林总,我知道怎么做,保证老人家吃得舒服。” 等待餐品的间隙,林晚星拿来一个靠垫,放在老人的椅子上,“老人家,您坐着可能会有点硬,垫个靠垫会舒服一点。” 老人感动地握住林晚星的手,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说:“谢谢,你真好。”

这一幕被摄像机完整记录下来,节目组的跟拍导演忍不住小声对同事说:“林总太会照顾人了,这些细节我们都没想到,她却能注意到,难怪网友会喜欢她。” 餐品上桌后,老人尝了一口山药小米粥,眼睛立刻亮了,对着林晚星竖起大拇指:“delicious!(好吃!)” 外国夫妻也纷纷称赞:“鲈鱼很嫩,梨汤很甜,而且不腻,太适合我妈妈了!”

从那以后,“中餐厅定制养生餐” 成了招牌。有健身的外国游客来用餐,林晚星为他们定制 “鸡胸肉蔬菜沙拉”,用橄榄油代替沙拉酱,减少热量摄入;有感冒的客人来用餐,她推荐 “生姜红糖水”,搭配清淡的鸡汤面,帮助客人驱寒;甚至有当地的华人孕妇来用餐,她特意准备 “红枣桂圆粥”,补充气血,还叮嘱 “不要吃生冷食物,注意休息”。

这些定制的养生餐,不仅让客人满意,还引发了 “文化传播” 的意外效果。一位来自美国的美食博主吃完山药小米粥后,特意找到林晚星,用英语请教 “山药的养生功效”,林晚星耐心解释:“山药在中医里是‘药食同源’的食材,既能当菜吃,又能健脾养胃,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尤其是肠胃不好的人。” 美食博主认真记录下来,还拍了山药小米粥的照片,发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配文:“在清迈中餐厅吃到了最温暖的养生餐,中国的养生文化太神奇了!”

这条帖子很快获得了 10 万 的点赞,不少外国网友留言:“下次去清迈,一定要去这家中餐厅吃养生餐!”“想知道山药在哪里能买到,我也想做山药小米粥!” 节目组趁机在官方账号上发布 “林晚星养生小课堂” 片段,比如 “如何挑选新鲜山药”“山药小米粥的做法”,瞬间吸引了大量关注,# 苏晚星养生餐# 话题的阅读量提前突破 1 亿。

录制第三天,餐厅里发生了一场小小的矛盾 —— 主厨李师傅和当地供应商阿明因为 “鸡肉新鲜度” 吵了起来。李师傅坚持认为阿明送来的鸡肉不新鲜,要求退货;阿明则用泰语辩解 “这是今天早上刚杀的鸡肉,很新鲜”,两人语言不通,越吵越凶,李师傅甚至摔了手里的勺子。

“大家先冷静一下,有话慢慢说。” 林晚星听到声音,立刻从记账台走过来,她先拍了拍李师傅的肩膀,用中文说:“李师傅,您别生气,阿明可能没理解您的意思,咱们先看看鸡肉到底新不新鲜。” 然后转向阿明,用流利的泰语说:“阿明,李师傅担心鸡肉不新鲜,是因为鸡肉的颜色有点暗,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阿明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林晚星会说泰语,他放松了语气,用泰语解释:“这是本地的土鸡,和你们平时吃的肉鸡不一样,土鸡的肉质更紧实,颜色也会深一点,但确实是今天早上刚杀的,你看鸡皮还是软的,没有弹性的话就是不新鲜的。” 林晚星一边听,一边用中文翻译给李师傅听,还拿起鸡肉,让李师傅摸一下鸡皮的弹性。

李师傅摸了摸鸡肉,脸色缓和了一些,但还是有点不服气:“就算是土鸡,也不能这么暗吧?之前陈老板送的土鸡,颜色就没这么深。” 林晚星又用泰语问阿明:“陈老板送的土鸡和你的土鸡,为什么颜色不一样?” 阿明笑着回答:“陈老板的土鸡是喂饲料的,我的土鸡是散养的,吃的是玉米和虫子,所以肉质更紧实,颜色也更深,味道会更好。”

林晚星把阿明的话翻译给李师傅,还补充道:“李师傅,咱们可以先煮一小块鸡肉尝尝,如果味道好,就留下;如果味道不好,再退货也不迟,您看行吗?” 李师傅点了点头,阿明也松了口气,笑着说:“没问题,你们尝尝就知道了,我的土鸡很好吃的。”

后来,煮好的土鸡肉果然鲜嫩多汁,李师傅不好意思地对阿明道歉:“对不起啊,我误会你了,你的土鸡确实好吃。” 阿明笑着摆手:“没关系,以后有问题可以直接用泰语问我,或者找林总翻译,不要吵架嘛。” 这场矛盾就这样被林晚星用双语化解,摄像机记录下全过程,节目组的制片人王姐忍不住称赞:“林总的语言能力太关键了,还很会调解矛盾,高情商不是说说而已。”

其实,林晚星的泰语和英语能力,得益于原身的语言基础和系统解锁的【语言强化技能】。原身从小在国际学校读书,精通英语、泰语、日语等多国语言,林晚星重生后,为了应对《中餐厅》的录制,特意用 1000 积分解锁了【语言强化技能】,技能解锁后,原本有些生疏的泰语和英语变得流利自然,甚至能听懂清迈的方言土语。

录制期间,林晚星还主动教其他嘉宾简单的泰语和英语,比如教阿玲说 “欢迎光临”(英语:wele)、“谢谢”(泰语:??????);教李师傅说 “这个食材多少钱”(泰语:??????????????????????);教苏晓说 “请问需要点什么”(英语:what would you like to order)。这些简单的语言教学,不仅方便了嘉宾和客人、供应商的沟通,还成了节目里的 “温馨小片段”,网友在花絮里看到后,纷纷留言:“林总不仅自己会多国语言,还教大家,太全能了!”“跟着林总学泰语,下次去清迈旅游就能用啦!”

《中餐厅》的录制还没结束,节目组放出的几支花絮就已经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第一支花絮是 “林晚星记账”—— 镜头里,她坐在收银台旁,手里拿着彩色笔,认真记录每一笔支出,还和阿玲讨论食材采购策略,网友留言:“林总连记账都这么认真,还能用经济学知识省钱,不愧是娱乐公司老板!”“求林总分享记账技巧,我也想学会省钱!”

第二支花絮是 “林晚星定制养生餐”—— 片段里,她为外国老人准备山药小米粥,还递上靠垫,老人竖起大拇指的画面温暖又治愈,# 苏晚星养生餐# 话题的阅读量很快突破 2 亿,中医博主纷纷转发,分析 “山药小米粥的养生功效”,甚至有餐饮品牌联系节目组,希望能合作推出 “中餐厅同款养生餐”。

第三支花絮是 “林晚星调解矛盾”—— 她用双语化解李师傅和阿明的争吵,全程冷静又有条理,# 苏晚星高情商# 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第 15 位,阅读量突破 1.5 亿,网友评论:“林总太会说话了,既不偏袒谁,又能解决问题,这才是高情商!”“要是我遇到这种矛盾,肯定不知道该怎么办,林总给我上了一课。”

这些预热话题的发酵,让《中餐厅》第六季未播先火,不少网友在官微下留言:“什么时候开播啊?已经等不及想看林总了!”“为了林晚星和苏晓,我一定要追这季《中餐厅》!” 甚至有广告商主动联系节目组,希望能在节目中植入广告,报价比上一季提高了 30%,因为 “林晚星带来的热度超出预期”。

就在预热热度最高的时候,林晚星的脑海里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检测到《中餐厅》录制期间,宿主通过记账优化、养生餐定制、语言调解展现高情商与全能特质,引发广泛关注与正向反馈,综艺预热效果显着,触发 “预热爆款” 奖励。】

【获得奖励:爱意值 3000 点(来自观众喜爱与行业认可,已自动兑换 30 天生命值)、积分 1500 点(来自预热话题商业价值评估,此前

点 1500 点 =

点)、解锁 “文化传播者” 称号(可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提升个人与公司的文化影响力)。】

【当前状态更新:】

【积分: 点】

【爱意值:0 点(3000 点已兑换生命值)】

【剩余生命值:904 天 5 小时(此前 874 天 5 小时 30 天 = 904 天 5 小时)】

【解锁新任务:【《中餐厅》开播后,个人相关话题阅读量破 10 亿】,任务奖励:积分 5000 点、爱意值 4000 点、“泰国旅游局文化推广大使” 资格(可推动晚星娱乐与泰国文旅的合作)。】

林晚星调出系统面板,看着 “泰国旅游局文化推广大使” 的资格,心里有了新的想法 —— 清迈的旅游资源丰富,而且有很多华人游客,如果能和泰国旅游局合作,将晚星娱乐的音乐、影视作品与清迈的旅游结合,比如在清迈举办苏晓的演唱会,或者在清迈拍摄《那些年》的番外篇,既能提升公司的海外影响力,又能为《中餐厅》增加热度。

录制第五天,苏晓作为 “飞行助力嘉宾” 来到餐厅,她刚走进庭院,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喜到 —— 庭院里的三角梅树下,摆放着一张白色的小桌子,上面放着她的尤克里里,旁边还有一个小牌子,写着 “下午茶音乐角”。“林总,这是您为我准备的吗?” 苏晓兴奋地问。

林晚星笑着点头:“是啊,下午客流量比较少,你可以在这里弹尤克里里,唱几首治愈的歌,客人在庭院里用餐,既能听音乐,又能享受阳光,多舒服啊。” 苏晓立刻拿起尤克里里,坐在小桌子旁,轻轻弹起《小幸运》的泰语版,温柔的旋律在庭院里流淌,正在用餐的客人纷纷停下筷子,认真倾听,还有客人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一位来自泰国的华人阿姨,听完歌后走到苏晓身边,用中文说:“小姑娘,你唱得真好听,我女儿也喜欢这首歌,能不能再唱一遍?” 苏晓笑着答应,重新弹起琴弦,阿姨一边听,一边轻轻跟着哼唱,眼眶微微泛红:“这首歌让我想起了我的青春,谢谢你们,让我在清迈听到这么好听的中文歌。”

这一幕被摄像机记录下来,成为《中餐厅》的 “名场面” 之一。节目组把这段花絮发布到网上后,# 苏晓清迈唱泰语小幸运# 话题很快登上热搜,阅读量突破 5000 万,网友留言:“苏晓的泰语发音好标准!”“这个音乐角太治愈了,好想去清迈的中餐厅听苏晓唱歌!”

录制接近尾声时,泰国旅游局的工作人员特意来到餐厅,他们看到餐厅里的养生餐、音乐角,还有客人满意的笑容,主动找到林晚星,提出合作意向:“林总,《中餐厅》在泰国的热度很高,很多泰国人都知道了这家餐厅,我们希望能和您合作,将中餐厅作为‘泰国文化交流示范点’,同时邀请您担任‘泰国旅游局文化推广大使’,推广泰国的旅游和中餐文化。”

林晚星欣然同意:“我很愿意和泰国旅游局合作,我们晚星娱乐也希望能将中国的音乐、影视文化带到泰国,让更多泰国人了解中国的优质内容。” 双方约定,等《中餐厅》开播后,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推出 “中餐厅同款旅游线路”,包含 “养生餐体验”“音乐角打卡” 等特色项目。

闭店后的夜晚,林晚星和苏晓坐在庭院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喝着陈皮炖梨汤。“林总,这次录制真的太开心了,我不仅唱了泰语版《小幸运》,还认识了很多可爱的客人。” 苏晓笑着说,“而且我发现,原来中餐和音乐一样,都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打动别人。”

林晚星点头赞同:“是啊,无论是中餐、音乐,还是影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心去传递温暖和美好,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她抬头看向远处的佛塔,灯光闪烁,像星星落在人间,“接下来,咱们还要继续努力,把《中餐厅》的热度转化为公司的资源,让晚星娱乐的名字,在泰国,甚至在更多的国家,被更多人知道。”

第二天一早,林晚星和苏晓准备离开清迈,前往机场的路上,阿玲和阿明特意来送行,阿玲手里拿着一袋新鲜的山药,“林总,这是我妈妈种的山药,很好吃,你带回去做山药小米粥吧。” 阿明则递上一张自己的名片,“林总,以后你们要是来清迈拍电影、开演唱会,需要食材或者场地,都可以找我,我一定帮忙!”

林晚星接过山药和名片,心里满是温暖 ——《中餐厅》的录制不仅让她收获了热度和粉丝,还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和宝贵的资源。她知道,这只是晚星娱乐海外布局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机会等着她,比如和泰国旅游局的合作,比如《调音师》的海外发行,比如《那些年》的番外篇拍摄。

飞机起飞时,林晚星看着窗外逐渐缩小的清迈,心里充满了期待 ——《中餐厅》即将开播,新的任务还在等待她完成,晚星娱乐的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她翻开记账本,在最后一页写下:“清迈的日子,温暖而充实,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笔尖落下的瞬间,她突然想起,泰国旅游局提到,清迈每年都会举办 “国际美食节”,如果能在美食节上设立 “中餐厅专区”,推广晚星娱乐的养生餐和音乐,或许能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海外合作机会。这个念头,让她对即将到来的《中餐厅》开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