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 第127章 音乐版权拓展至动漫领域,跨界合作

吉卜力工作室的会议室里,宫崎骏的弟子、《森林之子》导演米林宏昌指着动画分镜,向林晚星讲述故事核心:“这是一个关于‘人类与森林共生’的故事,小女孩阿雅为了守护被破坏的森林,与精灵们一起寻找‘生命之树’,过程中会遇到误解、冲突,最终用爱与理解化解危机。”

林晚星面前的笔记本上,已画满了音乐风格的草图:“森林的静谧适合用尺八的空灵,人类与精灵的互动可以用古筝的灵动,而冲突场景需要加入现代乐器,形成‘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她抬头看向米林宏昌,眼中带着笃定,“我们想让中文主题曲既符合吉卜力的治愈风格,又能融入东方文化的韵味,让中日观众都能感受到‘守护自然’的共通情感。”

这场跨越国界的创作对话,标志着晚星娱乐音乐版权正式拓展至动漫领域。从与吉卜力工作室合作创作动画电影主题曲,到为国产动漫打造爆款古风插曲,林晚星带领团队以 “音乐为纽带”,在动漫与音乐之间搭建起跨界桥梁,不仅让优质音乐获得更广阔的传播场景,更以创新的版权合作模式,丰富了公司的营收结构,成为行业内 “音乐 动漫” 跨界合作的典范。

晚星娱乐与吉卜力工作室的合作,源于一次偶然的文化交流。去年,林晚星受邀参加东京国际动漫节,在展会上观看了《森林之子》的片段预告,被其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主题深深打动。而吉卜力团队也早已关注到晚星娱乐在 “跨文化音乐融合” 领域的成就 ——《丝路传奇》中的多元配乐、《cancion de la Luna》的中西融合,都与吉卜力追求的 “文化包容性” 不谋而合。

“吉卜力的动画,从来不是‘只属于日本’的故事,而是关于‘人类共同情感’的表达。” 米林宏昌在合作签约仪式上说,“《森林之子》的核心是‘守护自然’,这个主题不分国界,我们需要一种能让全球观众共鸣的音乐语言。晚星娱乐在‘东方音乐融合’上的实践,正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 尺八与古筝的搭配,既能展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传递出‘治愈与温暖’的情感。”

林晚星团队对 “自然主题” 的音乐创作,也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之前为《海洋奇缘》创作的环保主题配乐,积累了‘用音乐表达自然情感’的经验。” 音乐总监张远说,“但这次与吉卜力合作,需要更‘细腻’的表达 —— 吉卜力的动画擅长用细节传递情感,比如一片落叶、一阵风声,音乐也需要跟上这种‘细腻感’,不能过于激昂,要像‘森林的呼吸’一样,温柔而有力量。”

双方在创作理念上的高度契合,让合作迅速推进。吉卜力团队将《森林之子》的完整剧本、分镜稿、角色设定全部共享给晚星娱乐,甚至邀请林晚星团队前往吉卜力工作室,与动画师一起讨论 “每个场景的情绪走向”,确保音乐与画面能完美融合。“这不是简单的‘委托创作’,而是‘共同创作’。” 林晚星说,“我们希望中文主题曲能成为动画的‘一部分’,而不是‘附加品’。”

在版权合作模式上,晚星娱乐与吉卜力工作室达成了 “双版本 多场景” 的创新协议:除了为《森林之子》创作中文主题曲《森林的约定》,还将为动画中的 “森林精灵出场”“生命之树绽放”“冲突化解” 等关键场景创作 5 首中文插曲;同时,吉卜力团队将根据中文音乐的旋律,改编出日文版本,用于日本本土上映的动画中;此外,晚星娱乐还获得了这些音乐在 “动漫周边、游戏授权、线下演出” 等衍生场景的版权收益,形成 “一次创作,多场景变现” 的版权生态。

“传统的动漫音乐版权合作,大多是‘单一授权’—— 创作一首歌,获得一次性版权费。” 版权总监李娜说,“但我们这次与吉卜力的合作,突破了这种模式:一方面,双版本创作让音乐覆盖更广泛的受众;另一方面,多场景版权授权让音乐在动画之外,还能通过游戏、周边、演唱会等方式持续产生收益,这不仅提升了音乐的商业价值,也让版权合作更具可持续性。”

吉卜力工作室对这种创新模式也非常认可。“晚星娱乐的版权理念,与我们‘让优质内容持续产生价值’的想法一致。” 吉卜力版权负责人说,“中文音乐不仅能为《森林之子》吸引更多中国观众,还能通过衍生场景的授权,让动画的影响力持续扩大,这是‘双赢’的合作。”

为《森林之子》创作中文主题曲与插曲,是一次 “细腻而艰难” 的创作过程。林晚星团队用了三个月时间,反复打磨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从乐器选择到歌手演唱,都力求 “贴合动画情绪,传递东方韵味”。最终,由柳依依演唱的主题曲《森林的约定》、陆哲创作的插曲《守护之光》,不仅获得吉卜力团队的高度认可,更在动画未上映前,就通过 “片段预告配乐” 引发中日观众的期待。

“《森林的约定》是动画的‘灵魂’,需要传递出‘温柔而坚定’的情感 —— 温柔是森林的包容,坚定是守护的决心。” 柳依依在录音棚里说,“为了找到这种感觉,我反复观看动画片段,尤其是阿雅第一次遇到森林精灵的场景,那种‘好奇、胆怯又充满善意’的情绪,成为我演唱的核心灵感。”

在乐器选择上,团队决定用尺八与古筝作为 “主角”。尺八的空灵音色,模拟森林的静谧与神秘 —— 前奏部分,尺八以缓慢的旋律开场,仿佛清晨的森林里,第一缕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古筝的灵动旋律,则代表阿雅与精灵的互动 —— 当歌词唱到 “指尖触碰露珠,听见精灵的低语” 时,古筝以轻快的拨弦,配合柳依依温柔的嗓音,营造出 “人与自然对话” 的画面感。

为了让尺八的演奏更 “贴合吉卜力风格”,团队还邀请了日本尺八演奏家佐藤康夫参与录制。“佐藤先生告诉我们,吉卜力动画中的传统乐器演奏,不追求‘技巧的华丽’,而追求‘情感的真实’。” 编曲师王浩说,“比如尺八的‘气音’,要像‘森林的风声’一样自然,不能刻意追求饱满的音色。我们反复录制了十几次,才找到最‘自然’的感觉。”

歌词创作则注重 “画面感与隐喻”。“我们没有直接写‘保护森林’,而是用‘约定’的意象 —— 阿雅与森林的约定,人类与自然的约定。” 作词人林夕说,“歌词‘月光织成纱,覆盖每片伤疤’,既对应动画中阿雅用月光治愈森林伤口的场景,又隐喻‘自然需要被温柔对待’;而‘风穿过枝桠,像在说别害怕’,则传递出‘自然与人类相互守护’的温暖情感。”

当吉卜力团队第一次听到《森林的约定》的 demo 时,米林宏昌当场红了眼眶:“这就是我们想要的音乐!尺八与古筝的对话,像森林在呼吸;柳依依的歌声,像阿雅在诉说。它让我们看到,东方音乐能如此完美地融入吉卜力的动画。”

如果说《森林的约定》是 “温柔的治愈”,那么陆哲创作的插曲《守护之光》,则是 “坚定的力量”。这首用于动画 “冲突**” 场景的歌曲,采用摇滚风格,却巧妙融入了尺八的旋律,形成 “传统与现代” 的碰撞,传递出 “为守护自然而勇敢抗争” 的情绪。

“动画中,当人类为了开发森林,准备砍伐生命之树时,阿雅带着精灵们站出来反抗 —— 这个场景需要‘有力量’的音乐,但又不能过于暴躁,要保留‘治愈’的底色。” 陆哲说,“我们想到用摇滚的节奏传递力量,用尺八的旋律保留东方韵味,让两种风格在冲突中融合,就像人类与自然在矛盾中寻找和解。”

歌曲的前奏部分,电吉他以强烈的节奏开场,模拟人类开发森林的 “破坏性”;当歌词唱到 “举起手中的光,驱散所有迷茫” 时,尺八突然加入,以高亢的旋律打破电吉他的 “暴躁”,象征 “自然的力量” 逐渐唤醒人类的良知;副歌部分,摇滚节奏与尺八旋律完美融合,陆哲以充满力量的嗓音唱道 “守护每片绿叶,是我们的约定”,配合动画中阿雅与人类开发者对话的场景,既有 “抗争的力量”,又有 “和解的希望”。

吉卜力团队对《守护之光》的创新融合赞不绝口:“我们从未想过,摇滚与尺八能如此和谐地搭配。这首歌曲不仅贴合冲突场景的情绪,还传递出‘抗争不是目的,和解才是归宿’的理念,深化了动画的主题。”

在与吉卜力工作室合作的同时,林晚星团队也将目光投向国产动漫领域。国产动漫《长安十二时辰》第二季,以其 “精良的制作、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晚星娱乐的重点合作对象。团队为其创作的多首古风歌曲中,由苏晓演唱的插曲《长安夜》,凭借 “细腻的歌词、悠扬的旋律”,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 10 亿,成为 “动漫音乐爆款”,也让晚星娱乐的古风音乐版权成为 “香饽饽”。

“《长安十二时辰》第二季的核心是‘长安的烟火气’—— 不是宏大的历史事件,而是普通人的生活:上元节的花灯、西市的叫卖、深夜的酒馆,这些细节最能打动观众。”《长安十二时辰》动画导演曹盾说,“我们需要一首能‘还原长安夜之美’的插曲,既要有古风的韵味,又要有‘人间的温度’。”

林晚星团队决定以 “长安的夜景” 为创作核心,用 “细腻的歌词” 描绘画面,用 “悠扬的旋律” 传递情感。“我们查阅了大量唐代的诗词与文献,了解长安的夜市、花灯、民俗,把这些元素融入歌词。” 作词人许嵩说,“歌词‘花灯映着旧巷,酒香漫过石墙’,描绘的是上元节长安的繁华;‘你在窗边梳妆,我在街头眺望’,则通过‘普通人的视角’,传递出长安夜的温柔。”

在旋律创作上,团队选择用古筝、二胡、琵琶作为主要乐器,营造 “唐代的音乐氛围”。前奏部分,古筝以缓慢的旋律开场,仿佛夜幕降临,长安的灯火逐渐亮起;二胡的悠扬旋律,配合苏晓温柔的嗓音,唱出 “长安夜的静谧与浪漫”;副歌部分,琵琶的轻快拨弦,模拟花灯摇曳、人群喧闹的场景,让 “长安的繁华” 跃然眼前。

苏晓为了更好地诠释歌曲,还特意学习了唐代的 “吟唱技巧”—— 在歌词 “月照千年长” 的尾音处,采用唐代诗词的 “拖腔”,让歌声更有 “古风韵味”。“第一次录制时,我过于追求‘华丽的技巧’,反而失去了‘人间的温度’。” 苏晓说,“林晚星总告诉我,‘长安夜的美,在于普通人的生活气息’,后来我试着用‘讲故事’的语气演唱,才找到正确的感觉。”

《长安夜》作为《长安十二时辰》第二季的 “上元节插曲”,在动画中出现时,立刻引发观众共鸣。“听到‘花灯映着旧巷’,眼前立刻浮现出长安上元节的画面,太有代入感了!” 一位观众在弹幕中说。更有网友将歌曲片段制作成 “古风舞蹈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传播,带动歌曲播放量突破 10 亿,成为 “现象级” 动漫插曲。

除了《长安夜》,林晚星团队还为《长安十二时辰》第二季创作了 4 首不同风格的古风插曲,覆盖 “悬疑”“热血”“悲伤” 等不同场景,构建起一个完整的 “长安音乐世界”。

用于 “悬疑探案” 场景的《暗夜寻踪》,以 “古琴 鼓点” 为主要乐器 —— 古琴的低沉旋律,营造 “深夜探案” 的紧张氛围;鼓点的节奏逐渐加快,配合动画中 “李必追查线索” 的场景,让观众感受到 “悬疑与刺激”。用于 “热血战斗” 场景的《长安战歌》,则采用 “交响乐 传统乐器” 的搭配 —— 交响乐的宏大旋律,模拟战斗的激烈;琵琶的快速拨弦,传递 “战士的勇敢”,成为动画中 “张小敬守护长安” 场景的 “灵魂配乐”。

这些插曲不仅丰富了动画的情感层次,还通过 “音乐版权授权” 产生了可观的收益 —— 除了动画播放的版权费,歌曲还被授权给 “长安主题手游”“古风演唱会”“唐代文化展” 等场景,甚至有汉服品牌以《长安夜》为灵感,推出 “长安夜系列” 汉服,进一步扩大了音乐的商业价值。

“晚星娱乐的古风音乐,不仅‘好听’,还‘有文化、有场景’。” 曹盾说,“它们不是孤立的歌曲,而是能与动画、游戏、文创产品深度融合的‘文化符号’,这种‘一歌多场景’的版权模式,让国产动漫的音乐价值得到了最大释放。”

《森林之子》与《长安十二时辰》第二季的版权合作,为晚星娱乐带来了显着的商业收益 —— 合作首年,动漫领域版权收入达 2 亿,占公司总营收的 15%,成为继 “影视配乐”“综艺音乐” 之后的第三大音乐营收板块。更重要的是,这种跨界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晚星娱乐的行业影响力,还为 “音乐 动漫” 的跨界生态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以前,我们的音乐版权收入主要依赖影视与综艺,营收结构相对单一。” 财务总监王颖说,“动漫领域的拓展,让我们的版权收入‘多了一条腿走路’—— 动漫的受众与影视、综艺的受众有重叠但不完全相同,比如很多年轻人不看综艺,但喜欢动漫,这为我们的音乐带来了新的受众群体;同时,动漫的衍生场景更多,比如游戏、周边、线下活动,这些都能为版权收入提供持续的增长点。”

数据显示,在动漫领域的 2 亿版权收入中,《森林之子》的双版本音乐与多场景授权贡献了 8000 万,《长安十二时辰》第二季的古风歌曲贡献了 1.2 亿。其中,“衍生场景授权” 占比达 40%——《长安夜》授权给手游的版权费达 3000 万,《森林的约定》授权给 “森林主题线下展” 的版权费达 2000 万。“这说明,优质的音乐版权,只要找到合适的场景,就能产生‘超出预期’的商业价值。” 李娜说。

晚星娱乐在 “音乐 动漫” 领域的成功,也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跨界合作热潮。不少影视公司、音乐平台纷纷效仿,推出 “动漫音乐定制计划”,比如腾讯音乐与玄机科技合作,为《秦时明月》系列创作新的主题曲;爱奇艺与索尼音乐合作,为原创动漫《时光代理人》打造国际化的配乐。

“晚星娱乐的创新之处,在于‘不是简单地为动漫写歌,而是将音乐与动漫的文化、场景深度融合’。” 中国动漫协会秘书长张毅说,“他们为《森林之子》选择尺八与古筝,为《长安十二时辰》融入唐代音乐元素,这种‘音乐贴合动漫文化’的创作理念,让音乐成为动漫的‘灵魂延伸’,而不是‘附加品’;同时,他们的‘一歌多场景’版权模式,让音乐的商业价值得到了最大释放,为行业树立了标杆。”

甚至有日本、韩国的动漫公司主动找上门,希望与晚星娱乐合作。“有韩国的动漫公司想让我们为其创作‘东方古风’的配乐,还有日本的游戏公司希望将我们的动漫歌曲授权到游戏中。” 林晚星说,“这说明,优质的音乐版权是‘无国界’的,只要有文化共鸣,就能在全球市场产生价值。”

当《森林之子》中文主题曲《森林的约定》在中日两国同步上线,单日播放量突破 500 万次;当《长安夜》在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破 10 亿,成为现象级动漫插曲;当动漫领域版权收入首年达 2 亿,为公司营收结构注入新活力时,林晚星正坐在晚星娱乐的音乐工作室里,听着混音师调试《森林之子》日文版本的配乐。这时,她的脑海里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主导的音乐版权跨界动漫领域合作取得显着成效,与吉卜力工作室、国产动漫《长安十二时辰》第二季的合作获得合作方高度认可,推动音乐版权商业价值与文化影响力双重提升,触发 “音乐跨界动漫领域成功” 奖励。】

【获得奖励:积分

点、爱意值

点(来自吉卜力工作室、《长安十二时辰》制作团队等合作方认可,及行业机构对跨界模式的肯定)。当前剩余生命值:1871 天 5 小时(此前 1847 天 5 小时 24 天 = 1871 天 5 小时)。】

【解锁新任务:【1 年内,发起 “全球动漫音乐联盟”,联合中日韩、欧美等 10 个国家的顶级动漫工作室与音乐机构,打造 “动漫音乐创作基地”;同时,推出 “动漫音乐人才培养计划”,扶持 100 名兼具动漫审美与音乐创作能力的新人创作者,推动全球动漫音乐产业协同发展】,任务奖励:积分

点、爱意值

点,解锁 “国际动漫协会合作权限”(可参与制定全球动漫音乐行业标准)。】

林晚星停下手中的工作,望向窗外 —— 工作室楼下的街道上,几个年轻人穿着印有《长安夜》歌词的 t 恤,讨论着动漫里的场景;远处的广告牌上,循环播放着《森林之子》的预告片,尺八与古筝的旋律在空气中流淌。她忽然意识到,这次音乐与动漫的跨界合作,早已超越了 “商业收益” 的范畴,成为了 “文化传播” 与 “价值传递” 的载体。

“以前总觉得,拓展版权领域是为了公司的发展,但现在发现,每一次成功的跨界,都是在为不同文化、不同领域搭建沟通的桥梁。” 林晚星对音乐总监张远说,“《森林的约定》让中日观众通过音乐感受到‘守护自然’的共通情感,《长安夜》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这些影响,比任何营收数字都更有意义。”

张远深有感触地点点头:“还记得当初为《森林的约定》录制尺八时,佐藤康夫先生说,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现在看来,这句话是对的 —— 我们的音乐能在日本引发共鸣,能让欧美观众对中国古风产生兴趣,这就是跨界合作的魅力。”

此次跨界合作的成功,也让林晚星更加坚定了 “以音乐为核心,拓展多元文化领域” 的战略方向。她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将音乐版权进一步拓展至 “动漫游戏”“虚拟偶像”“沉浸式剧场” 等领域:与全球顶级游戏公司合作,为动漫改编游戏创作主题曲;推出 “动漫虚拟歌手”,让原创音乐通过虚拟偶像的形象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将《长安夜》《森林的约定》等歌曲改编成沉浸式剧场曲目,让观众在剧场中 “穿越” 到动漫场景,感受音乐与剧情的深度融合。

“解锁的新任务,为我们打开了‘全球动漫音乐产业’的大门。” 林晚星在公司战略会议上说,“‘全球动漫音乐联盟’不仅能让我们的音乐走向更多国家,还能让我们吸收全球优秀的动漫音乐创作经验;‘动漫音乐人才培养计划’则能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让‘音乐 动漫’的跨界生态持续发展。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会议结束后,林晚星收到了米林宏昌发来的邮件,附件里是《森林之子》在日本试映会的现场照片 —— 观众们在听到《森林的约定》时,纷纷举起手机录制,不少孩子跟着旋律轻轻哼唱;邮件的末尾,米林宏昌写道:“感谢晚星娱乐为《森林之子》带来如此动人的音乐,它让动画的灵魂更加完整。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合作,让东方音乐在全球动漫领域绽放更多光彩。”

林晚星笑着回复邮件,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出一行字:“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音乐成为连接全球动漫文化的纽带,让每一个动人的故事,都能拥有与之匹配的旋律。”

窗外的夜色渐浓,工作室里的灯光依旧明亮。林晚星戴上耳机,再次播放起《森林的约定》—— 尺八的空灵旋律中,仿佛能看到阿雅与森林精灵在月光下奔跑;古筝的灵动音符里,仿佛能感受到长安夜市的烟火气。她知道,这场 “音乐 动漫” 的跨界之旅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故事等着用音乐去讲述,还有更多的文化等着用旋律去连接,而她的生命价值,也将在这一次次的跨界创新中,得到更深远的升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