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 第11章 学术收尾,积分入账

晨光透过阁楼天窗的玻璃,在书桌摊开的学术论文上投下菱形光斑,像给泛黄的纸页镶了层金边。林晚星指尖捏着原身留下的银色钢笔,冰凉的金属笔杆上还残留着苏晚星握笔时的弧度 —— 笔身中段有处细微的凹痕,是原身常年握笔形成的记忆印记。《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小企业转型路径研究》的打印稿边缘已经卷起毛边,纸页间夹着的各色便签像藏在书页里的星星:蓝色便利贴上潦草地写着 “文化产业数据缺口,需补充 2023 年财报案例”,红色荧光笔标注的 “理论模型待验证” 字样下,原身用颤抖的笔迹画了三个重重的感叹号,墨水在纸页上晕开细小的墨点。最让人心头一紧的是 80% 完成度标注旁,红笔写下的 “待补充:文化产业案例” 字迹力透纸背,末尾处却洇开深色墨渍 —— 那是苏晚星在化疗期间,输液管晃动时滴落的药液与墨水交融的痕迹,像一滴凝固的眼泪。

电脑屏幕右下角,《逆光》的播放曲线仍在倔强攀升,“云音” 平台的评论区已被 “求星晚新专” 的留言刷屏。音乐解析社制作的深度解析视频里,弹幕如潮水般涌来,“古筝与电吉他的碰撞太绝了”“建议收录进音乐学院编曲教材” 的赞叹不断飘过,播放量在一夜之间突破了 50 万。可林晚星盯着论文扉页 “苏晚星” 三个字的签名,总觉得那些热烈的追捧像隔着层毛玻璃,唯有这篇凝结着原主生命热度的论文,才是能穿透迷雾的真正星光 —— 这不仅是原身未竟的学术梦,更是两个灵魂跨越时空的约定。

“哗啦 ——” 一阵风从天窗吹进来,卷起桌上的便签纸。林晚星伸手去抓,指尖刚碰到便签,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冰冷的机械音,打破了阁楼的宁静:

【检测到宿主完成音乐领域初步突破,触发原身未竟目标任务:学术收尾。】

虚拟面板在视网膜上缓缓展开,淡蓝色的光映得她瞳孔微缩。任务奖励栏里,“学术赋能” 技能图标的光芒像颗闪烁的星辰,旁边的文字说明格外醒目。

【任务要求:

补充《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小企业转型路径研究》中 “文化产业中小企业创新模式” 章节,需包含 2 个以上真实案例(需标注数据来源)与 3 组对比数据;

完成论文最终修订,含格式规范(符合《经济研究》期刊要求)、逻辑校验(修正 3 处论证漏洞)、参考文献更新(补充近 3 年核心期刊文献);

投稿至国际核心期刊《经济研究》并获得录用通知。】

【任务奖励:

积分 800 点、爱意值 300 点(来自原身学术追求的情感共鸣)、解锁 “学术赋能” 被动技能(可将经济学理论与数据分析能力应用于商业运营,提升资源整合效率与决策准确性)。】

林晚星的指尖轻轻抚过论文标题的烫金字体,记忆突然如倒带的老电影般涌来:深夜的剑桥大学图书馆,17 岁的苏晚星蜷缩在木质长椅上,鼻尖几乎要贴上电脑屏幕,退烧药的说明书从《经济学人》杂志里滑落,在键盘上留下浅浅的药渍;化疗期间的隔离病房,她戴着三层口罩敲击键盘,监控仪器的滴答声与键盘声组成诡异的二重奏,每敲一个字都要停顿几秒喘口气;甚至在意识模糊的弥留之际,护士从她紧握的掌心里取出被泪水浸湿的笔记本,扉页上歪扭的字迹写着 “文化产业案例…… 敦煌研究院非遗活化…… 音乐 Ip 商业化……”

“我们一起写完它。” 林晚星对着空无一人的阁楼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将论文逐页扫描导入电脑,特意新建了一个名为 “苏晚星的遗愿清单” 的文件夹,文件夹图标选了原身最爱的星星样式。原身搭建的研究框架精密得像瑞士钟表: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理论模型,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实证分析,每个章节都附有详细的原始数据和参考文献,甚至连图表的配色都标注了 “符合期刊印刷标准(cmYK:c20 m0 Y0 K10)”。唯独 “文化产业” 章节,只留下几行用荧光笔标注的大纲,像一间等待被点亮的暗室。

前世在娱乐圈摸爬滚打的记忆突然如潮水般漫过堤坝。林晚星点开云端储存的工作文档,那些藏在记忆深处的商业案例和数据开始苏醒:她曾投资过一家濒临破产的独立音乐工作室,当时团队只剩 5 个人,账上只有 3 万现金。她提议将抑郁症患者的真实故事改编成概念专辑,联动心理机构推出 “音乐疗愈计划”—— 购买专辑可获赠一次免费心理咨询,同时在专辑内页附上患者手写的心情日记。最终专辑销量破百万,衍生的线下沉浸式音乐会场场爆满,工作室不仅扭亏为盈,还签下了 3 位有潜力的新人歌手;还有她参与策划的短视频 mcN 机构,运用社群裂变理论打造出全网首个 “观众共创剧情” 的竖屏短剧,单条视频的广告植入费用从 5 万飙升至 80 万,团队规模在半年内从 10 人扩张到 50 人。这些案例此刻像跳动的代码,与原身严谨的学术逻辑完美契合。

林晚星深吸一口气,指尖落在键盘上,清脆的敲击声在寂静的阁楼里回响:

案例一:敦煌星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文化 Ip 活化模式)

企业背景:初创团队 12 人,初始投资 50 万元,主营敦煌文化衍生品开发,2022 年因文旅行业寒冬陷入亏损(月均亏损 8 万元)。

转型策略:

技术赋能非遗活化:与高校计算机系合作,运用 VR\/AR 技术还原敦煌壁画中的《胡旋舞》《飞天图》,在抖音、快手平台推出 “一秒穿越敦煌” 互动滤镜。滤镜内置 “壁画知识问答” 环节,答对 3 题可解锁专属敦煌纹样贴纸,单日使用量突破 2000 万次,为企业账号带来 150 万粉丝增长。

跨界联名提升溢价:与故宫文创联合开发 “飞天乐舞” 系列盲盒,盲盒内含微型古筝模型(可弹奏简单旋律)、敦煌色系口红(色号命名为 “赭石红”“石青蓝”),并附赠数字藏品 “敦煌守护人” 身份卡。盲盒定价 99 元,首发当日全网售罄(5 万盒),单品利润率达 380%,带动企业月营收突破 120 万元。

社群运营增强粘性:建立 “敦煌守护人” 会员体系(年费 199 元),会员可参与壁画修复直播(每月 1 次)、线下研学活动(每季度 1 次),并可优先购买限量版衍生品。会员复购率高达 72%,带动周边 3 家传统手工艺品厂复产(主要生产敦煌风格刺绣、木雕)。

转型成效:2023 年企业年营收突破 800 万元,较转型前增长 670%,入选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项目”。

案例二:青柠音乐工作室(音乐 Ip 商业化模式)

企业背景:核心团队 8 人,启动资金 30 万元,2021 年以独立音乐制作为主,因缺乏变现渠道,单曲制作成本回收周期长达 18 个月。

转型策略:

数据驱动内容创作:通过 NLp 技术分析微博超话、豆瓣小组、网易云音乐评论区的用户反馈,精准锁定 “治愈系 故事性” 音乐赛道,制作《城市晚安》系列单曲(共 12 首,每首对应一个城市的深夜故事)。例如《上海外滩的风》结合外滩钟声采样,歌词改编自听众投稿的异地恋故事,上线首日评论量破 10 万。

Ip 衍生多元变现:

实体周边:推出 “城市晚安” 主题黑胶唱片(含城市地图海报、故事手册),定价 299 元,限量发售 5000 张,3 分钟售罄;

线下体验:与连锁咖啡店合作打造 “音乐主题门店”,店内播放《城市晚安》系列歌曲,推出同名饮品(如 “成都宽窄巷的茶”“北京胡同的秋”),单店月销售额提升 40%;

影视授权:《城市晚安》系列被选为都市剧《深夜食堂》插曲,授权费用覆盖全年制作成本的 60%。

用户共创增强参与感:在网易云音乐开设 “故事征集通道”,邀请听众投稿自己的城市故事,优秀作品由工作室改编成歌曲,作者可获得署名权与分成收益。该活动吸引 2 万 用户参与,为后续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转型成效:2023 年企业净利润达 280 万元,音乐 Ip 衍生收入占比达 65%,成功签下 5 位原创音乐人。

当林晚星输入完最后一个数据模型(“文化产业中小企业转型 RoI 计算公式:RoI=(衍生收入 授权收入 - 制作成本)\/ 初始投资 x100%”)时,阁楼的座钟恰好敲响凌晨三点。窗外的梧桐树影在月光下摇曳,树叶的影子落在屏幕上,像跳动的音符。恍惚间,林晚星仿佛看见苏晚星坐在对面的椅子上,苍白的脸上绽放着久违的笑容,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叩击桌面,像是在为她精彩的论证鼓掌。

接下来的一周,阁楼成了学术与亲情交织的 “战场”。苏母每天清晨六点准时送来燕窝粥,白色的瓷碗边缘总会贴着不同颜色的便利贴:蓝色的写着 “今天也要记得吃鸡蛋,补充蛋白质”,粉色的画着小小的星星,写着 “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完成星星的心愿”;苏父则把修理厂的记账本改造成了 “转型日记”,详细记录着智能诊断系统的安装成本(2.3 万元)、客户满意度提升数据(从 75% 升至 92%),甚至手绘了新旧工作流程对比图,用红笔标注出 “效率提升 30%” 的关键环节。“虽然我不懂文化产业,” 苏父拿着记账本坐在阁楼的小椅子上,手指在图表上轻轻划过,指甲缝里还沾着修车时的机油,“但我觉得做生意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 要么找新路子,要么把老路子做精。你看我这修理厂,以前全靠手工诊断,现在用电脑,又快又准,这不就是转型嘛!”

林晚星被父亲朴实的话逗笑,也突然意识到:原身的学术研究从来不是纸上谈兵,那些冰冷的理论和数据,藏着的是让中小企业活下去、活得好的智慧。她开始更加认真地打磨论文细节:根据《经济研究》期刊的要求,将字体统一为 “宋体小四”,行间距调整为 “1.5 倍”,参考文献格式严格按照 “作者。标题 [文献类型标识]. 刊名,年,卷 (期): 起止页码” 规范;修正原身留下的 3 处论证漏洞 —— 比如补充 “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对转型的影响” 分析,更新 “2023 年文化产业 Gdp 占比数据”(从 4.43% 升至 4.56%),完善 “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方案”(加入 “文创基金申请流程” 案例)。

论文投稿前夜,林晚星在镜子前反复练习签名。她拿出原身的笔记本,模仿着上面 “苏晚星” 三个字的倾斜角度(向右倾斜 5°),笔尖在草稿纸上反复划过。当第三次写下的名字终于与原身的笔迹重合时,她突然想起苏晚星日记本里的话:“名字是要刻在学术丰碑上的印记,每一笔都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 林晚星深吸一口气,在论文的最后一页郑重签下 “苏晚星” 三个字,笔尖落下的瞬间,仿佛两个灵魂完成了跨越时空的握手。

投稿邮件发出的那一刻,林晚星的手心全是冷汗。她盯着邮箱的 “已发送” 文件夹,心里像揣了只兔子。苏母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着急,好东西值得等。你看楼下的梧桐树,春天开花,夏天结果,都要慢慢来。” 林晚星点点头,却还是忍不住每天刷新邮箱 —— 前三天没有任何动静,第四天收到了《经济研究》编辑部的自动回复(“稿件已收到,正在审核中”),第七天收到了初审通过的通知(“请根据审稿意见修改,修改稿提交截止日期为 7 月 30 日”)。

修改意见有 5 条,大多是细节调整:比如补充 “敦煌星愿公司 2023 年财务报表摘要”,修正 “青柠工作室 Ip 授权收入的计算口径”,增加 “文化产业转型风险控制” 的分析。林晚星花了三天时间逐一修改,甚至联系了前世认识的财务顾问,确认数据的准确性。当修改稿再次提交时,她在邮件正文里写道:“本文为苏晚星同学未竟之作,本人仅负责补充与完善。愿这篇论文,能完成她的学术心愿。”

等待终审的日子里,林晚星意外发现,原身的学术能力竟能为她的音乐事业提供帮助。她运用 “用户画像分析” 理论,对《逆光》的听众数据进行拆解:20-25 岁女性占比 62%,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喜欢 “治愈系”“励志类” 内容,常用 App 包括网易云音乐、小红书、b 站。基于此,她制定了精准的推广方案 —— 在小红书发起 “# 逆光成长故事 #” 话题,邀请用户分享自己的奋斗经历,优质内容可获得《逆光》周边(如定制耳机、歌词海报);在 b 站与 “音乐区 Up 主” 合作,推出 “《逆光》编曲拆解” 系列视频,解析古筝与电吉他的融合技巧;在网易云音乐开设 “星晚的音乐课堂”,分享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吸引粉丝关注。

更让她惊喜的是,“学术赋能” 技能在资源整合上发挥了奇效。她制作的《音乐 Ip 商业价值评估模型》包含 27 个二级指标(如 “听众粘性”“衍生变现潜力”“跨界合作适配度”),用数据量化了《逆光》的商业价值。当她把这份模型发给几家唱片公司时,原本态度冷淡的负责人立刻主动联系她,提出了更优厚的合作条件 —— 其中一家公司甚至愿意为她成立独立的音乐工作室,提供专业的制作团队和推广资源。

“叮 ——”7 月 28 日下午 3 点,手机邮箱突然弹出一条新消息,发件人是《经济研究》编辑部。林晚星的心跳瞬间加速,她深吸一口气,点开邮件:

“尊敬的苏晚星作者:

您好!您的论文《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小企业转型路径研究》(稿件编号:JY)经本刊终审,符合发表要求,拟于 2023 年第 9 期发表。请于 8 月 5 日前提交最终版稿件,并按要求支付版面费(详见附件)。

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

《经济研究》编辑部

2023 年 7 月 28 日”

林晚星盯着 “拟于 2023 年第 9 期发表” 这行字,突然跌坐在椅子上,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下来,滴在键盘上,晕开小小的湿痕。她仿佛听见苏晚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释然的笑意:“晚星,我们做到了,论文真的发表了。”

就在这时,脑海里响起系统的提示音,比以往多了几分暖意:

【叮!任务 “学术收尾” 完成!论文质量评估:

选题价值:92 分(紧密结合全球经济趋势,聚焦中小企业痛点,具有现实意义);

研究方法:88 分(采用案例分析与数据论证结合,方法科学严谨);

案例创新性:95 分(文化产业案例具有代表性,为同类企业提供参考);

综合评分:91 分(优秀)。】

【获得任务奖励:

积分 800 点(当前积分:1200 点);

爱意值 300 点(来自原身学术追求的情感共鸣,已自动兑换 3 天生命值);

解锁 “学术赋能” 被动技能:可将经济学理论(如 Swot 分析、波特五力模型)、数据分析能力应用于商业运营,提升资源整合效率( 30%)与决策准确性( 25%)。】

【当前状态更新:

剩余生命值:611 天 0 小时(此前 608 天 新增 3 天);

解锁新功能:可消耗 500 积分兑换 “商业资源对接卡”(可对接 1 位行业资深投资人或合作伙伴)。】

阁楼的门突然被推开,苏父苏母举着一瓶香槟冲了进来。苏母的围裙上还沾着面粉,显然是从厨房匆忙跑过来的,她颤抖着抚摸手机屏幕上的录用通知,老花镜后的眼睛闪着泪光:“星星,太好了!这是你爸当年追我时,都没见过的幸福眼泪!” 苏父则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泛黄的三好学生奖状 —— 那是苏晚星小学时得的,边缘已经卷得不成样子,却被他用透明胶带仔细粘好。“你小时候得这个奖状时,非要贴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现在啊,这论文录用通知,比任何奖状都让爸妈骄傲。” 苏父的声音有些沙哑,却满是自豪。

林晚星看着父母激动的模样,心里暖暖的。她突然明白,完成原身的学术心愿,不仅是为了积分和生命值,更是对两个灵魂的交代。这时,手机弹出唱片公司的消息,对方看到论文成果后,提出要深度合作打造音乐 Ip 产业链,正是 “学术赋能” 技能带来的契机。她握着手机,看着面板上的 611 天生命值,嘴角扬起笑容 —— 学术与音乐的双向奔赴,才是她重生后最珍贵的礼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