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当国委回首三十年 > 第81章 长河截流

当国委回首三十年 第81章 长河截流

作者:爱加班的小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14:13:52

常委会上的挫败,如同一根毒刺,深深扎在赵伯涛的心头。李国华的倒台,不仅让他痛失臂膀,更让他在省委层面的威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那些原本依附于他的目光中,开始掺杂了审视、犹豫,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这种变化,对于将权力和威严视若生命的赵伯涛而言,比任何公开的指责都更加难以忍受。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天,烟雾缭绕中,脸色阴鸷得可怕。愤怒和屈辱如同岩浆在胸中奔涌,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多年的宦海沉浮告诉他,在遭受重创时,盲目的反扑只会暴露更多破绽,给对手可乘之机。他需要一次精准、致命,并且站在道德和政策制高点上的反击。

几天后,赵伯涛仿佛从那次打击中恢复了过来,至少在公开场合,他恢复了往日的沉稳,甚至对林枫的态度也显得平和了许多,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还表现出了一定的配合。这种姿态,成功麻痹了许多人,包括林枫身边的一些干部,认为赵省长或许已经接受了现实,选择妥协。

然而,暗地里,一场针对林枫和北阳发展命脉的“截流”行动,已经在赵伯涛的精心策划下,悄然展开。他选择的突破口,正是林枫最为看重,也是北阳未来希望所系的——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所需的能源保障与跨区域基础设施。

北阳市近年来产业转型迅猛,尤其是数据中心、高端芯片制造、生物医药研发等产业耗能巨大,对电力供应,特别是稳定、清洁的电力供应提出了极高要求。同时,北阳作为内陆省会,要真正融入全球产业链,降低物流成本,规划中的“北阳国际陆港”与国家干线铁路网的衔接工程至关重要。

赵伯涛敏锐地抓住了这两点。他首先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以“全省能源供需平衡与结构调整”为由,提出要“审慎评估新建大型能源项目,特别是火电项目的必要性”,强调要“优先保障民生用电和传统支柱产业用电安全”。随后,他授意省发改委、能源局,在对北阳市申报的“北阳东部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配套电网优化升级项目”和“北阳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区双回路供电保障工程”进行评审时,提出了极其严苛的要求和近乎繁琐的论证程序,使其审批进程陷入停滞。

另一方面,对于“北阳国际陆港铁路枢纽西延线工程”这个已纳入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点项目,赵伯涛则在一次协调会上,提出了一个看似“高瞻远瞩”的新思路。他指出,从全省物流格局优化角度考虑,与其将资源过度集中于北阳一个点,不如“多点开花”,同步加强本省东部沿海港口与内陆的铁路连接,并着重提升长远市(假设的另一个重要城市)的铁路枢纽能级,以此“形成省内更加均衡、高效的物流通道体系”。

这个提议,看似站在全省发展大局,实则釜底抽薪。如果省里的资源和政策导向发生变化,“北阳国际陆港”的战略地位和建设进度将大打折扣,林枫试图打造的“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构想也可能随之落空。

这些动向,很快通过不同渠道汇集到林枫这里。

“林书记,省能源局那边又把我们的电网升级项目打回来了,说要补充十七项论证材料,其中好几项根本就是强人所难!”市发改委主任拿着厚厚的退回意见,一脸愤懑。

“铁路枢纽项目也被搁置了,省里要求重新进行全省范围的物流格局评估和效益比对,这明显就是在拖延时间!”交通局长语气焦急。

林枫看着汇报的干部们,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赵伯涛的反击,在他的预料之中,而且选择的角度确实刁钻狠辣。能源和交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血脉,卡住了这两点,就等于扼住了北阳产业升级的咽喉。

“慌什么?”林枫的声音依旧沉稳,“他出招,我们接招便是。”

他没有急于去省里争辩,也没有在公开场合表达任何不满。他首先召集了北阳市内部的能源、电力、交通、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连续召开了数场闭门会议。

“赵省长给我们出了难题,但也逼着我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林枫在会议上引导大家,“我们的能源需求预测是否足够科学?我们的电网结构是否存在可以内部优化的空间?除了依赖省里的大电网,我们在分布式能源、新能源就地消纳方面,有没有更大的潜力可挖?”

“关于陆港项目,”他转向交通部门的同志,“我们不能只把希望寄托在一条铁路上。多式联运的潜力挖掘透了吗?与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连接能否再优化?内陆港的功能设计,能否更加突出效率和成本优势,用实实在在的竞争力来证明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他的引导下,北阳市并没有陷入与省里部门的扯皮和抱怨,而是转而向内挖掘潜力,寻求更优化、更具韧性的解决方案。电网公司开始深入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负荷预测和智能调度,探索与周边地区新能源电站的直供模式;商务和交通部门则全力优化陆港运营流程,大力拓展“公铁海”多式联运业务,用不断提升的货运量和通关效率来证明项目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与此同时,林枫再次发挥了他“暗度陈仓”的智慧。他指示市委政研室和市发改委,围绕“能源安全保障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同路径”和“构建韧性物流体系,服务新发展格局”这两个主题,组织精干力量进行深度调研和政策研究,形成了一份数据翔实、论证严密、对策精准的高质量研究报告。

报告不仅分析了北阳面临的现实困境,更从理论高度阐述了在能源转型和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保障特定战略性产业集群能源安全和畅通物流通道的极端重要性,并提出了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林枫没有将这份报告直接提交给省政府或省发改委,而是通过保密渠道,分别送到了几位在相关领域德高望重、并且对江东省发展颇为关心的在京老同志和国家级智库专家手中。

不久之后,国家层面某重要内部参考刊物,刊登了一篇题为《警惕“传统”思维扼杀“新兴”动能——对部分地区能源与交通规划中倾向性问题的观察与思考》的文章,虽然未点名具体省份,但文中引用的案例和数据,明显指向江东省和北阳市面临的困境。文章观点鲜明地指出,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配置必须服务于培育新质生产力,不能以“均衡”为名行“保护落后”之实,更不能因为局部利益和保守思维,阻碍代表未来方向的产业集群发展。

这篇文章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更高的层面引起了关注和讨论。一些国家部委的领导也在不同场合,对“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保障”、“畅通关键物流通道”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

压力开始反向传递到赵伯涛这里。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在省内的权势,可以轻松拿捏住北阳的命脉,却没想到林枫竟然绕开了省级层面,直接将问题捅到了更高层面,并且引发了如此大的反响。他试图推动的“均衡发展”策略,在更高层面的“培育新质生产力”导向面前,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保守。

省政府办公厅通知,近期将召开一次专题会议,重新研究讨论全省能源布局和重点交通项目安排,并要求北阳市准备汇报材料。

赵伯涛坐在办公室里,看着这份会议通知,脸色阴沉。他知道,第一轮的“截流”反击,恐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了。林枫用扎实的研究、更高层面的关注和北阳自身积极的应对,巧妙地化解了他的攻势。

“林枫……果然不好对付。”赵伯涛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更加复杂难明的光芒。这次的失利,让他意识到,对付林枫,常规的行政打压手段效果有限,他必须寻找新的,更隐蔽,也更致命的武器。他将目光投向了别处,一场更加凶险的暗战,正在酝酿之中。北阳的天空,依然阴云密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