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当国委回首三十年 > 第77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当国委回首三十年 第77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作者:爱加班的小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14:13:52

国家战略性产业集群试点花落北阳,这份由林枫主导、凝聚了北阳上下心血的方案最终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北阳改革发展的脉络。然而,这份荣耀并未带来预期的平静,反而像一块投入本就暗流汹涌湖面的巨石,在省委层面激起了更大的波澜。

赵伯涛坐在自己宽大的办公椅上,面前摊开着那份印有国家部委红头的批复文件,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蒂,空气中弥漫着浓重呛人的烟味。这份成功,非但没有让他对林枫刮目相看,反而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了他力主“稳健优先”、“巩固传统”的执政理念上。一种被挑战、被超越,甚至被忽视的强烈不甘和恼怒,在他心中灼烧。

“他林枫凭什么?”赵伯涛几乎是咬着牙对坐在对面的心腹,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孙浩说道,“才来多久?就靠着这些哗众取宠的‘创新’,搞什么‘民声呼应’,现在又弄出个什么产业集群试点!把我们多年打下的基础,遵循的规矩放在哪里?”

孙浩小心翼翼地斟酌着词句:“老板,林枫同志确实……思路比较活,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不过,他这套东西,根基不牢,风险也大。这次试点,说不定也是赶上了风口。”

“风口?”赵伯涛冷哼一声,“我看是歪风!不把心思用在扎扎实实抓工业、抓项目上,尽搞些虚头巴脑的东西!长此以往,北阳的发展方向都要被他带偏!省会的稳定还要不要了?”

他深吸一口烟,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不能再让他这么肆无忌惮下去了。必须让他知道,在北阳,在江东省,做事要讲规矩,要顾大局!”

很快,赵伯涛所说的“规矩”和“大局”,便在一次讨论全省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的省委常委会上,化为了具体的交锋。

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审议《关于进一步优化省级财政资金分配,支持重点领域发展的指导意见》。赵伯涛授意省财政厅和发改委拿出的初稿,明显带着他强烈的个人印记。方案提出,下半年乃至明年,省级财政资金和重大要素指标,要重点向北阳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倾斜,同时加大对几个传统工业大市(均为赵伯涛曾主政或影响力深厚的地区)的转移支付和基础建设投入。而对于北阳高新区、经开区等新兴产业发展平台,以及“民声呼应”平台后续建设所需的资金,则表述模糊,额度被大幅压缩。

会议气氛从一开始就有些凝重。

省长周明远主持会议,他简单介绍了议题后,便由分管财政的副省长对方案进行说明。

说明完毕,周明远环视一圈:“同志们,对这个方案有什么意见,都谈谈吧。”

几位与赵伯涛关系密切的常委率先发言,无非是强调传统产业的重要性、稳定的必要性,认为方案“抓住了根本”、“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轮到林枫发言时,会议室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位年轻的省委常委身上。所有人都预感到,这次会议不会平静。

林枫没有急于反驳,他先是肯定了方案中对传统产业关注的必要性,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方案的方向我原则上同意,但在‘重点’的界定和扶持‘方式’上,我认为还有一些值得商榷和完善的地方。”

他拿起手边的一份数据材料,那是北阳市发改委和统计局联合提供的详细分析报告。

“首先,关于‘重点’的界定。我们是否还应该仅仅以‘传统’和‘规模’作为衡量重点的唯一或主要标准?”林枫的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以北阳为例,去年,我们的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等传统板块,增加值增速是百分之六点八,而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增速是百分之三十一点五。更重要的是,新兴产业对税收的贡献率、对高质量就业的拉动效应,已经接近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过了传统产业。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对于‘重点’的认识,也需要与时俱进?”

他顿了顿,看到赵伯涛的眉头已经紧紧皱起,但并未停顿,继续说道:“其次,关于扶持‘方式’。方案中提及的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支持,大量采用了直接补贴、贷款贴息等传统手段。这些方式当然有必要,但如果我们对比一下新兴产业的成长需求,它们更需要的是应用场景的开放、数据要素的支撑、创新生态的构建,以及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支持。这些,在我们的方案中体现得远远不够。”

“最后,”林枫的语气加重了一些,“我认为方案在资源的全省统筹上,视野可以更开阔一些。北阳作为省会,固然要承担龙头责任,但龙头的作用不应该仅仅是汲取资源,更应该是辐射和带动。我们正在推动的产业集群试点,其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构建一个跨区域、跨城市的产业生态网络,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如果省级资源过度集中在北阳内部的传统板块,甚至固化现有的产业结构,恐怕会削弱北阳的辐射带动能力,也不利于全省的协调发展。”

林枫的发言,条理清晰,数据翔实,既有对现状的深刻剖析,也有对未来的前瞻思考,更站在了全省协调发展的高度,直指赵伯涛方案可能存在的短视和局限。

赵伯涛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放下手中的笔,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看向林枫:“林枫同志,我提醒你注意一个基本事实!北阳是省会,不是实验室!稳定压倒一切!传统产业关系到数百万工人的饭碗,关系到社会大局的稳定!你说的那些新兴产业,听起来很美,但风险高、波动大,能解决多少就业?能贡献多少即期的税收?如果我们把宝都押在这些不确定的东西上,万一出了问题,谁来负责?这个责任你林枫负得起吗?”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带着明显的情绪:“还有,你口口声声说辐射带动,如果连北阳自身的基本盘都稳不住,拿什么去辐射?拿什么去带动?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

面对赵伯涛近乎咄咄逼人的质问,林枫并没有动气,反而更加冷静。他迎着赵伯涛的目光,沉稳地回应道:“赵省长,我完全同意稳定至关重要,也从未否认传统产业的价值。但是,我认为‘稳定’不等于‘僵化’,‘坚守’不等于‘固守’。我们追求的是动态的、高质量的稳定,是发展与安全的辩证统一。”

“至于责任,”林枫的语气斩钉截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动能,这是我们省委常委,尤其是我作为北阳市委书记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因为惧怕风险就畏首畏尾、裹足不前,那才是对北阳人民、对江东省未来发展最大的不负责任!我相信,只要我们方向正确,方法科学,工作扎实,就一定能够驾驭风险,赢得未来!”

“你……”赵伯涛一时语塞,脸色涨得通红。他没想到林枫如此强硬,竟然在常委会上直接与他针锋相对,毫不退让。

会议室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其他常委们,有的低头喝茶,有的若有所思地看着手中的材料,没有人轻易插话。省长周明远适时地出面打了圆场,强调会议的目的是集思广益,要求相关部门根据常委会讨论意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再议。

这次常委会,虽然没有形成明确的决议,但林枫与赵伯涛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已彻底公开化、白热化。双方势均力敌,谁也无法说服谁,但这次交锋,无疑让林枫在省委层面的声音更加响亮,也让更多人开始认真思考他提出的发展路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