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指导离开时,脚步在训练馆的塑胶地面上留下一串清晰的声响,随着大门 “咔嗒” 一声轻合,那声响便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彻底消散在空气里。紧接着,寂静如同涨潮的海水般,从训练馆的各个角落漫溢开来,缓缓包裹住每一片场地、每一个器械。原本充斥在馆内的脚步声、队员们的交谈声、篮球撞击地面的 “砰砰” 声,还有陈指导偶尔拔高的指导声,都在这一刻渐渐淡去,仿佛从未存在过。
只剩下天花板上空调运行的轻微嗡鸣,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虫,在空旷的场馆里低低盘旋。偶尔,窗外会传来晚风拂动树叶的 “沙沙” 声,那声音轻柔而细碎,与空调的嗡鸣交织在一起,反倒让这份寂静显得更加真切。林砚站在原地,双脚像是被钉在了地面上,她看着陈指导离开的方向,目光久久没有移开。刚才陈指导找她谈话时的场景,还清晰地在脑海中回放 —— 陈指导的语气比平时温和了许多,却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说:“林砚,接下来的选拔赛很关键,队里对你寄予厚望,你自己也要再咬咬牙,把状态调到最好。”
那时她只是用力点头,把所有想说的话都咽回了肚子里。此刻,空旷的训练馆里只剩下她一个人,那些被压抑的情绪才慢慢开始发酵。她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却意外地闻到了空气中残留的味道 —— 那是队员们训练时留下的汗水气息,混合着运动场馆特有的塑胶味道,还有篮球表面皮革的淡淡气味。这些味道混杂在一起,在此刻竟显得格外亲切,像是一位熟悉的老朋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林砚忽然想起,自己已经在这个训练馆里待了五年。从一开始那个连运球都磕磕绊绊的新人,到如今能在赛场上独当一面的主力,每一个清晨与黄昏,每一次摔倒与爬起,都与这个训练馆紧密相连。这里的每一块地板,都记录着她的汗水;每一个篮球架,都见证着她的成长。这味道,是属于他们团队日复一日奋斗的味道,是梦想在汗水浇灌下生根发芽的味道。
她缓缓抬起手,拿起放在旁边长椅上的背包。背包是去年队里统一发放的,深蓝色的布料上印着球队的标志,如今已经有些磨损。背包的侧面还沾着些许训练时不小心蹭到的灰尘,那是下午练防守时,她扑抢地板球不小心蹭到的。林砚伸出手指,轻轻拂过那些灰尘,随后又用手掌轻轻拍了拍,像是在安抚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做完这一切,她才转过身,一步步朝着训练馆的大门走去。
她的脚步很慢,每走一步,都能听到鞋底与塑胶地面摩擦的声音,在寂静的馆内显得格外清晰。路过熟悉的篮球架时,林砚忍不住停下脚步,抬头望了望篮筐。灯光下,篮筐的边缘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她仿佛又看到了下午训练时的场景 —— 队员们围在一起,轮流进行投篮练习,陈指导站在一旁,时不时指出大家的动作问题。她想起自己刚才投丢的那个关键球,心里又泛起一丝懊恼。
“再专注一点,林砚,你可以的。” 她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随后又迈开脚步,继续朝着大门走去。
推开训练馆大门的瞬间,一股凉爽的晚风迎面吹来,带着夏末特有的清新气息。风里夹杂着路边香樟树的叶子味道,还有不远处花坛里月季的淡淡花香,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格外沁人心脾。晚风吹过林砚的脸颊,像是一片柔软的羽毛轻轻划过,将训练带来的疲惫瞬间驱散了大半。她忍不住轻轻闭上眼睛,微微扬起头,感受着晚风的温柔。那风像是有魔力一般,一点点抚平了她紧绷的神经,让她原本有些沉重的心情,也渐渐变得轻松起来。
等她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天边已经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橘红色,夕阳的余晖正慢慢消失在远处的楼宇之间。路灯的光芒已经在道路两旁亮起,暖黄色的光线透过香樟树浓密的树叶缝隙洒下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光影随着晚风轻轻晃动,忽明忽暗,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水墨画,充满了诗意。
林砚沿着路边慢慢走着,脚步轻盈,鞋底踩在铺着鹅卵石的人行道上,传来轻微的 “咯吱” 声。道路两旁的香樟树长得枝繁叶茂,浓密的树冠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将路灯的光芒遮挡住一部分,只留下零星的光点,在地面上跳跃。偶尔有晚归的行人从她身边经过,有的脚步匆匆,有的则和她一样,慢悠悠地走着,享受着这夏末夜晚的宁静。
林砚的心中却满是沉甸甸的思绪,像装了一块大石头,让她无法真正放松下来。她想起了陈指导的话,想起了选拔赛的重要性。这次选拔赛关系到她们能否进入全国总决赛,关系到整个团队多年的努力能否有一个好的结果。作为队里的主力后卫,她身上的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差错。
她又想起了上个月的那场友谊赛,当时她因为过于紧张,在最后关键时刻出现了失误,导致球队以一分之差输掉了比赛。那场比赛后,她自责了很久,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是陈指导和队员们一直在鼓励她,帮她分析失误的原因,让她重新找回了信心。从那以后,她更加刻苦地训练,每天都比别人早来一个小时,晚走一个小时,只为了能在赛场上发挥得更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