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里的解说员嘶吼声像被按了快进键,“球进了 ——!” 三个字撞在玻璃上,震得画纸边角轻轻发颤。林风进球后没有狂奔庆祝,只是站在原地摸了摸额头,这个动作透过屏幕投在老陈的被单上,像片晃动的影子。
老陈的手动了动,五指在被单上慢慢蜷缩又张开,指节敲出细碎的声响,像在跟着看台的欢呼声打拍子。监护仪的绿线突然扬出个漂亮的弧度,像道跨越屏幕的彩虹,将进球瞬间的狂喜与病床上的微弱回应连在了一起。
赵磊猛地凑近玻璃,看见老陈眼角的皱纹里又漫出些湿润,这次没往枕头里钻,就凝在睫毛上,被阳光照得像层碎钻。“看见了吗老陈?” 他的声音比解说员还急,“跟你教的一模一样!前额骨撞的,一点没差!”
林砚的平板屏幕上,进球数据正疯狂跳动:球速 112 公里 / 小时,角度 73 度,落点误差 0.3 厘米。但他此刻盯着的不是这些数字,是慢镜头回放里林风转身的瞬间 —— 球员的眼神越过人群,望向看台某个空着的座位,那里曾坐着穿 8 号旧球衣的老陈,举着写满叮嘱的硬纸板。
护士换完药退了出去,临走时轻轻带上门,把消毒水的味道挡在外面。阳光此刻正好铺满整个监护室,玻璃上的画纸被晒得发烫,红色小人的影子在老陈手背上晃,像有人在轻轻拍他的肩。
“这小子,” 赵磊笑着抹脸,指缝里漏出的哽咽混着笑意,“进球后摸额头的动作比你当年还标准。” 他忽然想起上周去训练场,林风正对着墙壁练头球,额角撞得通红,却说 “老陈叔以前说,疼是球在跟你打招呼”。
老陈的喉咙里发出极轻的气音,像被风吹动的琴弦。他的目光始终没离开屏幕,林风正在镜头前比划着什么,双手在胸前圈出个心形,然后指向天空。这个动作让赵磊猛地想起,少年时的林风第一次进球,老陈也是这样在场边比心,粗糙的手掌圈成的弧度,恰好能装下半个夕阳。
电视里的补时牌显示 3 分钟,林风被替换下场时,特意对着镜头鞠了一躬。老陈的手指敲得更急了,像在回应那深深的鞠躬。阳光透过玻璃上的画纸,把红色小人的影子拓在老陈的手背上,像枚临时纹上的勋章。
林砚悄悄调低了电视音量,解说员的嘶吼变成了模糊的背景音,只剩下老陈指节敲被单的轻响,和屏幕里隐约传来的欢呼声。他忽然觉得,这玻璃不是屏障,是面镜子 —— 里面是正在康复的牵挂,外面是从未走远的惦念,而进球的瞬间,就是穿过镜面的桥。
赵磊把画纸又往玻璃上按了按,直到金灿灿的足球影子正好落在老陈的手心里。“等你好了,” 他对着玻璃里的人说,“咱去现场看他比赛,让他专门给你顶一个,就像现在这样,用前额骨,带着你的念想一起飞。”
老陈的手指终于不再敲击,而是稳稳地停在被单上,掌心向上,像在接住什么。监护仪的绿线渐渐平稳,却比刚才更有力量,每一次起伏都带着节奏,像谁在轻轻哼唱着当年的助威歌。
赵磊的拇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摩挲,孩子举着画纸的照片被阳光晒得发白,画纸上的红太阳几乎要从纸上跳出来。他把手机凑到玻璃边,让老陈能看清照片里的影子 —— 那道细长的黑影张开双臂,真像个扎着马步的守门员,死死守着画纸上的足球。
“你看这小子,” 赵磊的声音软得像被阳光晒化的糖,“说要当你的专属守门员,不让任何坏东西靠近你。” 老陈的目光从手机移到画纸上,又慢慢挪回手机,眼球转动的速度比刚才快了些,像在比较两个影子的模样。监护仪的绿线跟着跳了跳,幅度不大,却带着明显的雀跃,像孩子得到糖果时的心跳。
林砚忽然想起昨天整理老陈的旧物,在一个褪色的运动包里翻出双儿童手套,掌心磨得发亮,指缝里还沾着草屑。赵磊说那是林风小时候的守门员手套,老陈总带着它去训练,说 “万一这小子想守门呢”。此刻看着手机里孩子张开的双臂,他忽然懂了,有些守护从来不是刻意的,是像草屑粘在手套上那样,自然而然就融进了日子里。
电视里的球员正在谢场,林风把球衣脱下来,对着镜头展开,后背的 8 号被汗水浸得发黑,却在阳光下亮得耀眼。老陈的手指在被单上又敲了敲,这次的节奏很轻,像在模仿拍球衣的动作。赵磊记得,当年老陈带少年队,每次赛后都要帮孩子们拍掉球衣上的草屑,“要干干净净地离开球场”,他总这么说。
“孩子还说,” 赵磊继续念着消息,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字,“等老陈叔叔好了,就教他顶球,用前额骨,说这样能变得像林风哥哥一样厉害。”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告诉他,得先学你当年教的 —— 顶球前要盯着球,就像盯着心里最重要的东西,不能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