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枫的指尖在壁画上第三处凹陷处停住时,整座偏殿忽然响起细碎的剥落声。那些原本嵌在墙里的琉璃砖像活过来般,顺着壁画中飞天的衣袂纹路缓缓转动,露出背后深不见底的暗门。苏晴举着强光手电照过去,光柱里浮动的尘埃中,隐约能看见陡峭的石阶向下延伸,潮湿的空气混杂着檀香与铁锈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机关藏得够深的。”苏晴用登山绳在殿柱上绕了三圈,打了个双套结,“刚才转动的琉璃砖,边缘有梵文刻痕,翻译过来是‘非净心者不得入内’。”她回头看向秦枫,发现他正闭着眼,眉头微蹙——自从进入这座偏远的灵隐寺,他的“天眼”异能就总处于半激活状态,眼底时不时闪过淡金色的纹路。
秦枫睁开眼,眼底的金光慢慢褪去:“下面有股很强的能量场,和我上次在法门寺地宫感受到的很像。而且……”他话锋顿住,手电光扫过暗门内侧,那里刻着串奇怪的符号,“这是吐蕃时期的密宗咒文,意思是‘守护’。”
两人顺着石阶往下走,石阶两侧的墙壁上每隔三步就嵌着盏青铜灯台,灯芯早已朽坏,但灯座上的浮雕却清晰可辨——全是手持法器的护法神,神态狰狞,却在眉心处刻着极小的卍字符号。走到第三十三级台阶时,秦枫忽然停住脚步,指着脚下的石板:“这里不对劲。”
石板边缘与其他台阶不同,隐约有拼接的缝隙,缝隙里卡着半片锈蚀的铜片。苏晴蹲下身,用瑞士军刀的刀尖挑起铜片,发现上面刻着半朵莲花图案,花瓣的弧度像是被硬生生掰断的。“看来之前有人来过,”秦枫摸出随身携带的放大镜,“铜片氧化程度至少有五十年,应该是建国前的痕迹。”
他试着用脚踩了踩石板,石板纹丝不动,但当他将那半片铜莲花贴在石板中央的凹槽处时,只听“咔”的轻响,石板忽然向下陷了半寸,两侧的墙壁上竟弹出两排青铜尖刺,尖刺上还挂着残破的布条,看质地像是民国时期的粗布。
“幸好触发机关的方式是对的。”苏晴抹了把冷汗,手电光顺着尖刺向上照,发现刺尖距离头顶不过两尺,“这设计够狠的,要是硬闯,现在已经成筛子了。”
穿过尖刺通道,眼前豁然开朗。这是座约摸半亩地的地宫,穹顶绘制着星宿图,用朱砂标注的北极星位置正对着地宫中央的石台。石台上摆着个半人高的铜匣,匣身雕刻着密宗坛城图案,四个角各蹲坐着一尊护法铜像,手里分别握着剑、铃、杵、塔四种法器。
“这是藏传佛教的‘四智印’造型,”秦枫绕着铜匣转了一圈,“剑代表大圆镜智,铃是平等性智……看来里面的东西和密宗有关。”他试着去碰铜匣的盖子,指尖刚触碰到表面,四尊护法像的眼睛忽然亮起红光,石台下传来齿轮转动的声音。
苏晴连忙后退两步,手电光扫过地面,发现石台周围的地砖正在缓缓转动,组成一个复杂的曼陀罗阵。“别碰!”她指着地砖上的纹路,“这些线条里灌了朱砂,一旦完全闭合,恐怕会启动更厉害的机关。”
秦枫的天眼在这时忽然灼热起来,他强迫自己集中精神,视线穿透铜匣的外壁,看见里面铺着层暗黄色的丝绸,丝绸上放着个巴掌大的玉盒,玉盒旁边……似乎躺着半片青铜莲花,正好能和刚才找到的那半片拼在一起。
“我们找到的铜片只是钥匙的一半。”秦枫忽然明白过来,“刚才在石阶上发现的莲花,应该和铜匣里的另一半合成完整的密钥。”可铜匣打不开,怎么拿到里面的半片莲花?他盯着四尊护法像,忽然注意到它们握着的法器角度有些微妙——剑斜指东南,铃朝向西北,似乎在指示某个方向。
苏晴掏出纸笔,快速画出地宫的平面图,将法器指向的方位标出来:“东南方是刚才进来的石阶,西北方……”她抬头看向西北角落,那里的墙壁上有块砖石颜色略浅,“是那里!”
两人合力撬开那块砖石,后面露出个仅容手臂伸入的小洞。秦枫伸手进去摸索,指尖触到个冰凉的金属物件,拿出来一看,竟是个青铜制的转经筒,筒身上刻着六字真言,转动时发出清脆的响声。转经筒底部刻着朵完整的莲花,恰好能和之前的半片严丝合缝。
“原来密钥藏在这里。”苏晴将两片铜莲花拼在一起,莲花中心露出个细小的凹槽,“这形状……像不像刚才护法像手里的杵?”秦枫拿起铜匣旁的金刚杵法器,发现杵头的弧度正好能嵌入凹槽,他试着将杵头插进去,青铜莲花忽然“咔”地弹开,变成一个星形的钥匙。
就在这时,地宫入口处传来脚步声,伴随着杂乱的手电光柱。“他们追来了!”苏晴压低声音,是那个神秘组织的人!之前在寺庙外的树林里,他们已经交过一次手,对方显然对灵隐寺的机关了如指掌。
秦枫不再犹豫,将星形钥匙对准铜匣正面的凹槽插进去。钥匙转动的瞬间,四尊护法像的红光熄灭了,铜匣的盖子缓缓升起,一股混合着陈年檀香的气息弥漫开来。他飞快地从里面拿出玉盒和那半片莲花,将两者塞进背包,刚要合上铜匣,却发现匣底刻着一行小字:“双莲合璧,方见真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