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丨陆辰拒绝苏婉真实原因曝光!并非因为林夕,而是心中早有难以忘怀的白月光?!】
那个猩红的“爆”字,像一滴刺眼的血,砸在林夕刚刚放晴的心湖上,瞬间漾开了浑浊的涟漪。她指尖冰凉地点开帖子,内容写得有鼻子有眼,声称陆辰高中时期曾有一个青梅竹马、同样才华横溢的“白月光”,两人因故分离,陆辰至今难以忘怀,这才是他拒绝所有追求者的根本原因。帖子甚至还附了一张模糊的、似乎是高中集体照的裁剪图,只能看到一个穿着校服的清瘦女生侧影。
“白月光”?
这三个字像带着魔力,瞬间冻结了林夕嘴角的笑意。昨晚那张月光照片带来的所有暖意和甜蜜,在此刻都变得有些摇摇欲坠。
所以,他清理“噪声”,维护“环境”,可能并不是因为她林夕有多特殊,而是因为……他心里早就住着另一个人?那个“干扰因子:0”的状态,是不是也因为他的心早已被填满,再也容不下其他?
一种酸涩的、带着刺痛感的失落,缓缓地攥紧了她的心脏。
“放屁!纯属放屁!”周晓薇抢过手机快速浏览了一遍,气得差点把手机扔出去,“这什么陈年老料也敢拿出来炒?肯定是那苏婉不甘心,找人放的烟雾弹!小夕你别信!”
林夕低下头,没有说话。理智告诉她,晓薇说得很有可能,论坛爆料真真假假,当不得真。可情感上,那种刚刚攀上云端却被骤然推落的不确定感和微微的恐慌,却真实地攫住了她。
她想起陆辰那双总是深不见底的眼睛,想起他偶尔流露出的、仿佛藏着心事的沉默。那些她曾经觉得是性格使然的细节,此刻都被蒙上了一层怀疑的阴影。
他过去……真的有那么一个人吗?
一整天,林夕都有些魂不守舍。她没有主动联系陆辰,陆辰那边也异常地沉默,没有像往常一样就课题进展发来询问或通知。
这种沉默,在这种时候,更像是一种无声的佐证,让林夕心里的不安像藤蔓一样疯狂滋长。
傍晚时分,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林夕坐在宿舍里,对着窗外发呆,心里乱糟糟的。
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亮起。
是陆辰。
发来的依旧不是文字,而是一个文件传输请求,文件名是《早期神经网络训练数据可视化尝试.zip》。
林夕的心猛地一跳。他发这个给她是什么意思?这和论坛的爆料有关吗?
她带着满腹疑窦,接收了文件,解压。里面是几个简单的程序文件和一堆杂乱无章的图片数据。图片大多是黑白的,像素很低,看起来像是很多年前扫描的、稚嫩的儿童画或简单涂鸦,有歪歪扭扭的小房子,有线条简单的太阳,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看不出是什么的色块组合。
在这些杂乱的数据中,有一个命名为“初始权重与偏好”的文本文件。她点开,里面只有寥寥几行字:
// 数据来源:XX儿童绘画兴趣班(8-10岁组)匿名采集。
// 训练目标:识别基础美学特征(色彩、构图、线条)。
// 备注:样本L-07号数据,在多次迭代中均表现出显着更高的权重增益与模型收敛速度。其色彩偏好与构图逻辑,对后续算法优化产生持续性影响。
L-07?
林夕的目光死死盯住那个编号,一个荒谬得让她几乎不敢呼吸的猜想,如同破土而出的嫩芽,顶开了心头的巨石。
她颤抖着手指,在那些杂乱的黑白图片文件中,找到了命名为“L-07”的文件夹。点开,里面是十几张扫描的、更加模糊的彩色画作。
虽然笔触稚嫩,配色大胆甚至有些混乱,但那画里张扬的生命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某种对色彩独特的敏感度……
林夕的呼吸彻底停滞了。
她猛地站起身,冲到自己床下的储物箱前,一阵翻找,终于从箱底翻出了一本蒙尘的、小学时的绘画本。她颤抖着翻开,一页页地看过去。
当她翻到其中一页,看到那张用蜡笔画的、色彩绚烂得如同打翻了调色盘的“外星城堡”时,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
那张画,和她电脑屏幕上,那个“L-07”文件夹里的某一张画,几乎一模一样!
那是她十岁时,在少年宫绘画班上,被老师点评为“想法古怪,色彩太跳”的作品之一!
原来……原来所谓的“白月光”,根本不是什么青梅竹马的恋人。
那是她啊!
是十岁时,那个拿着画笔,在少年宫的画纸上胡乱涂抹,想法天马行空的,小小的林夕!
陆辰的“早期神经网络训练数据”,用的竟然是他们那个小小少年宫兴趣班的匿名画作!而她的画,在冷冰冰的算法世界里,被标记为“L-07”,成为了他构建审美模型时,一个具有“显着更高权重增益”的、持续产生影响的“初始偏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