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山河劫之青云志 > 第36章 诗会扬名(上)

山河劫之青云志 第36章 诗会扬名(上)

作者:鹿鸣声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3:20:06

入住清远客栈的第四日,苏逸接到了由客栈掌柜转交的一份雅致请柬。烫金封面,散发淡淡墨香,上书“兰亭文会”四字,落款是“愚兄徐渭顿首”。这正是杜老先生为他铺就的,踏入京城清流士子圈的第一块敲门砖。

文会地点设在内城边缘一处名为“漱玉轩”的私人园林,据说是某位致仕翰林的别业。是日,春光明媚,惠风和畅。苏逸依旧是一身半旧青衫,带着林羽,准时赴会。

漱玉轩内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景致清幽雅致。与会者多是些文人墨客,亦不乏一些身着常服、气度不凡的官员。众人三三两两,或临水赋诗,或倚栏论画,或于亭中品茗清谈,气氛看似闲适风雅。

苏逸手持请柬,在门口经过简单核验后,被一名小厮引入园中。他刻意放缓脚步,目光谦和地扫过在场众人,并不主动攀谈,只寻了一处靠近水边、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下。林羽则如同真正的护卫一般,默默侍立在他身后不远处,目光低垂,气息内敛,仿佛与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但苏逸知道,他正如同最警觉的猎豹,时刻感知着四周的一切。

“那位便是徐老推崇的江南才子苏慕言?”

“看着倒是年轻,气质也还沉静,不知是否名副其实…”

隐约有低语声传来,带着审视与好奇。苏逸恍若未闻,自顾自斟了一杯清茶,目光投向池中嬉戏的锦鲤,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不多时,文会的主持者,致仕的翰林院大学士徐渭到了。他须发皆白,面容清癯,但精神矍铄,目光温润中透着睿智。众人纷纷起身见礼,苏逸也随众行礼,态度恭谨而不卑微。

徐渭目光在人群中扫过,在苏逸身上略微停顿,含笑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并未过多寒暄,显然也是为了避免引人注目。他简单说了几句开场白,无非是“以文会友,畅叙幽情”之类,便宣布文会开始,众人可自由选题唱和。

初时,话题多围绕风花雪月、田园逸趣展开。才子们争相吟诵自己的新作,或婉约,或绮丽,引来阵阵喝彩。苏逸始终安静听着,偶尔在他人问及江南风物时,才谦逊地答上几句,言辞得体,引经据典,显露出扎实的学识功底,但并未有惊人之语。

他深知,在这京城之地,藏龙卧虎,锋芒过露,极易成为众矢之的。他需要的是一个合理进入上层视野的契机,而非一鸣惊人的噱头。

机会很快来临。

不知是谁,将话题引向了时下朝野关注的边塞之事。一位年轻气盛的士子慷慨激昂地吟诵了一首颂扬国朝军威、誓要扫荡狄虏的七律,诗句铿锵,气势十足,立时赢得不少叫好声。

“刘兄此诗,豪气干云,令人振奋!”有人赞道。

“不错!我天朝上国,兵精粮足,岂容蛮狄猖獗?正当提兵北上,扬我国威!”另一人附和。

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位年纪稍长的文士捻须沉吟道:“话虽如此,然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近年来北疆虽有小衅,但大规模用兵,耗费钱粮无数,恐非百姓之福啊。”

“李兄此言差矣!狄人狼子野心,若不予以痛击,何以彰显国威,保境安民?”先前那刘姓士子立刻反驳。

一时间,亭内争论渐起,分成了“主战”与“慎战”两派,各执一词,引经据典,互不相让。徐渭坐在主位,只是静静听着,并未表态。

苏逸依旧沉默。他听着这些或激昂、或保守的言论,心中却是另一番滋味。他亲眼见过边关的紧张,见过云中镇外秘密运送的军械药材,更知道这背后可能隐藏着秦嵩与狄人勾结的巨大阴谋。这些书生们的争论,在他听来,多少有些隔靴搔痒,未能触及真正的核心。

争论持续着,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刘姓士子见苏逸一直未曾开口,似乎想拉他认同自己的观点,便扬声道:“苏兄来自江南文萃之地,想必对此亦有高见?不知苏兄是赞同雷霆扫穴,还是倾向于怀柔安抚?”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角落里的苏逸。

苏逸知道,不能再沉默了。他缓缓放下茶杯,站起身,对着众人拱了拱手,神色平静,语气和缓:“诸位仁兄高论,令慕言受益匪浅。慕言年轻识浅,于军国大事不敢妄言。只是此番北上,途经江淮,偶见流民;近畿之地,亦闻鼙鼓之声。偶有所感,胡乱吟得几句,并非成诗,权当抛砖引玉,还请诸位方家指正。”

他略一沉吟,目光仿佛透过亭台楼阁,望向了遥远的北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朔风卷地暗尘沙,孤城落日噪寒鸦。

野老犹传烽火信,征人何处觅桑麻。

莫道书生空议论,且看陇上骨如麻。

安得猛士守四方,不教胡马度天涯。”

这四句诗,前两句以白描手法勾勒出边塞的苍凉与紧张,“朔风”、“暗尘”、“孤城”、“落日”、“寒鸦”,意象萧瑟沉重。第三句笔锋一转,由景及人,“野老犹传烽火信”道出边境百姓的持续不安,“征人何处觅桑麻”则暗含对战争导致民生凋敝的隐忧。最后两句,更是直抒胸臆,“莫道书生空议论”似是自嘲,也暗指方才的争论,“且看陇上骨如麻”一句,画面感极强,带着血淋淋的冲击力,点出战争的残酷本质。而最后“安得猛士守四方,不教胡马度天涯”,则回归到保家卫国的朴素愿望,格调高远,意境雄浑,带着一种深沉的悲悯与力量。

诗句吟罢,漱玉轩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昂的口号,但这结合了真实见闻与深沉思考的诗句,却仿佛带着北地的风沙与寒意,瞬间压过了方才所有的绮丽与空谈。它不像是在书斋中凭空想象出来的,更像是一个亲眼目睹过边关景象的人,从心底发出的沉重叹息。

先前争论的双方都愣住了。主战派从中听到了对战争残酷的警示,慎战派则感受到了保家卫国的必要。这诗句,超越了简单的战与和的争论,直指战争与和平、国家与个人命运交织的复杂核心。

徐渭原本半阖的眼睛微微睁开,看向苏逸的目光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异与欣赏。他轻轻捋着长须,缓缓点了点头。

角落里的林羽,依旧垂首而立,但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苏逸迎着众人复杂各异的目光,再次拱手,谦逊道:“信口胡诌,贻笑大方了。”随即坐下,重新端起了那杯已然微凉的茶。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名叫苏慕言的江南才子,仅凭这随口吟诵的几句残诗,已然在这京城初春的文会上,投下了一颗不大不小的石子,成功地引起了某些关键人物的“侧目”。诗会扬名的第一步,已然迈出。

喜欢山河劫之青云志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山河劫之青云志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