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会议室里,椭圆形的红木桌旁已经坐满了边西省的核心领导。当齐昊推门而入时,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新上任的省纪委书记身上。按照惯例,新任常委要坐在最末位,但齐昊发现自己的座位被安排在赵劲松省长右侧,这个微妙的调整传递着不言自明的信号。
齐昊同志,欢迎加入常委会。赵劲松微笑着开场,你之前在国资委和发改委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相信在纪委这个新岗位上,一定能继续发挥你的专长。
坐在赵劲松左侧的省委副书记李向东接过话头:齐书记年轻有为,正好可以给我们的纪检工作带来新气象。不过我建议,刚开始还是以熟悉情况为主,不要急于求成。
齐昊听出了话中的深意。李向东是边西省的老土地,在本地经营多年,门生故旧遍布全省。这句话表面是关心,实则是提醒他不要轻举妄动。
感谢李书记的指点。齐昊不卑不亢地回应,我会尽快熟悉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稳步推进全省纪检监察工作。
会议结束后,李向东特意与齐昊并肩走出会议室:齐书记,晚上有没有安排?几个老同事想给你接风。
抱歉李书记,今晚已经约了纪委的同志开会。齐昊婉拒道,改天我请大家。
回到省纪委办公楼,齐昊立即召集纪委常委会。当他走进会议室时,发现气氛有些异样。几位副书记和常委的表情各不相同,有的带着期待,有的则明显透着戒备。
同志们,从今天起我就要和大家一起工作了。齐昊开门见山,我这个人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问题希望大家开诚布公。
分管案件审理的副书记周敏首先发言:齐书记,现在最棘手的是几个积压的大案要案。特别是省交通厅前任厅长王建国的案子,已经调查了半年,但一直难以突破。
有什么困难?
证据链不完整,关键证人翻供。周敏顿了顿,而且,这个案子牵扯面很广。
齐昊注意到,在座的好几位常委都避开了他的目光。把案卷送到我办公室,我亲自看看。
当晚,齐昊在办公室仔细翻阅王建国案的卷宗。案情看似简单:王建国在任期间涉嫌在高速公路项目中收受巨额贿赂。但随着调查深入,齐昊发现了几个疑点:所有证据都指向王建国个人,但其家庭成员和特定关系人的账户却异常干净;关键行贿人都在境外,难以追查;最奇怪的是,案件在即将触及某个敏感节点时,调查总是会遇到各种阻碍。
深夜,齐昊拨通了孙正清的电话。孙正清在之前的案件中立功,现已调任省公安厅经侦总队队长。
老孙,王建国案,你怎么看?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这个案子水很深。我建议你暂时不要碰。
为什么?
王建国有个女儿,嫁给了李向东副书记的儿子。
齐昊顿时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但他还是说:把你知道的情况都告诉我。
第二天一早,齐昊刚进办公室,就发现桌上放着一封匿名信。信很短:王建国是无辜的,真凶另有其人。若要查明真相,去找王建国的妻子。
齐昊立即让秘书调来王建国妻子的资料。资料显示,她在一个月前因抑郁症住进了省精神卫生中心。
齐昊带着两名工作人员,以探视名义来到精神卫生中心。在医生的陪同下,他们见到了王建国的妻子张丽。让齐昊意外的是,张丽神志清醒,完全不像是抑郁症患者。
张阿姨,我是省纪委新来的书记齐昊。我想了解一下王厅长案子的情况。
张丽警惕地看着他:该说的我都说了。
但我收到消息,说王厅长可能是被冤枉的。
张丽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但随即摇头:老王确实犯了错误,我们认罪。
在返回的路上,齐昊一直在思考张丽反常的表现。她明显在隐瞒什么。
当天下午,齐昊接到李向东的电话:齐书记,听说你今天去看了张丽?老王这个案子已经是铁案了,没必要再浪费精力。
李书记,我只是例行了解情况。毕竟这是我的工作职责。
当然,当然。李向东语气缓和,不过我要提醒你,现在全省上下都在看着你这位新书记。如果在一个已经定性的案子上纠缠不休,可能会影响纪委的威信。
挂断电话,齐昊更加确信这个案子有问题。他让周敏秘密调取了王建国案的全部原始笔录,仔细比对后发现,有几份关键证人的笔录有明显修改的痕迹。
当晚,齐昊独自在办公室研究案卷时,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齐书记,如果你真想查明真相,明天早上六点,到滨江公园的第三张长椅。
次日清晨,齐昊提前来到滨江公园。一个戴着口罩和帽子的男子在他身边坐下,递过一个文件袋。
这是王建国案的真相。男子的声音很低,但你要小心,对方在纪委内部有人。
齐昊打开文件袋,里面是几张照片和一份银行流水。照片上是一个与王建国长相相似的中年男子,正在与几个商人模样的人交谈。银行流水显示,一笔巨额资金从这些商人的公司转到了一个海外账户,而该账户的持有人正是照片中的假王建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