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白云观笼罩在薄雾中,齐昊独自驾车来到山门前。他特意提早了一个小时,在观内转了一圈,确认没有可疑人员。九点五十分,他按照指示来到后院最深处的一间静室。
推开门,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沏茶。让齐昊惊讶的是,这位老者他认识——正是已经退休多年的边西省前任纪委书记,素有铁面包公之称的张老。
张老?是您?齐昊难掩惊讶。
坐吧,齐昊。张老指了指对面的蒲团,我知道你会来。
那个电话是您打的?您知道老爷子是谁?
张老缓缓斟茶,目光深邃:我在纪委工作四十年,退休后还在关注着一些事情。这个老爷子,我追查了十几年。
齐昊正襟危坐:请张老指教。
你以为高长河、郑江、刘建国这些人就是最大的鱼了吗?张老摇头,他们不过是前台的白手套。真正的幕后黑手,隐藏得很深。
是北京的某位领导?
不止一位。张老压低声音,这是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他们掌控着一个庞大的地下钱庄网络,专门为特定群体服务。
张老从茶几下取出一个泛黄的笔记本:这是我退休这些年搜集的材料。这个利益集团的核心,是一个叫做西山会的非正式组织。
齐昊接过笔记本,翻看几页后脸色骤变:这上面记录的人名......
都是你现在惹不起的人。张老意味深长地说,所以我选择在这个时机找你。专案组解散,你被调离,反而让你暂时安全了。
可是这些证据......
还不足以扳倒他们。张老摇头,你需要等待更好的时机。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张老脸色一变,迅速将笔记本塞回茶几下的暗格。
静室门被推开,三名身着黑色西装的男子走了进来。为首的一人亮出证件:中央警卫局的。张老,首长请您去北京一趟。
张老平静地站起身,对齐昊使了个眼色,随即对来人说:让我送送这位年轻人。
在道观门口,张老紧紧握住齐昊的手,低声说:记住,深水区的鱼最难钓。要沉得住气。
齐昊目送张老被带上车,心中波涛汹涌。回到车上,他发现副驾驶座上不知何时多了一个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张老笔记本的复印件,还有一张字条:有人在发改委等你。
齐昊立即发动汽车,同时给孙正清发了条加密信息:张老被带往北京,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回到省发改委办公室,齐昊发现新任秘书已经在等候。这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精干女子,自我介绍叫林薇。
齐主任,我是办公厅刚调来的秘书,负责协助您的工作。林薇递上一份文件,这是今天需要处理的急件。
齐昊翻阅文件,发现都是些日常事务,但他敏锐地注意到,林薇的手指在西山公路项目上轻轻点了一下。
这个项目是怎么回事?
是省里的重点项目,投资八十亿,连接西山风景区。林薇语气平静,不过项目的审批遇到了一些问题。
下班后,齐昊刚走出办公楼,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他面前。车窗降下,露出赵劲松省长的脸:上车吧。
车内,赵劲松直截了当:今天张老找你的事,我知道了。
齐昊心中一惊。
别紧张。赵劲松说,张老是我的老领导。他这次冒险见你,是因为时间不多了。
什么意思?
西山会已经开始清洗知情人了。赵劲松语气沉重,张老此去北京,凶多吉少。
齐昊握紧手中的公文包:那我们该怎么办?
表面上,你专心做好发改委的工作。暗地里,继续调查,但要换一种方式。赵劲松递过一个U盘,这里面是西山公路项目的真实资料,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当晚,齐昊在保密电脑上查看U盘内容。西山公路项目的投资方,竟然都是之前涉案企业的关联公司。更令人震惊的是,公路规划路线恰好经过几个重要军事设施。
第二天一早,齐昊召集发改委相关人员开会,重点讨论西山公路项目。
这个项目的规划有问题。齐昊指着地图,为什么要绕开人口密集区,专门走这条荒山野岭?
项目处长支支吾吾:这是专家论证后的最优路线......
哪个专家?齐昊追问,把论证报告拿给我看。
会后,林薇悄悄来到齐昊办公室:齐主任,您要小心项目处的王处长,他是吴副省长的人。
齐昊想起,吴副省长曾经大力推荐过西山公路项目。
就在这时,周敏打来电话:齐昊,孙正清被省纪委带走了。
什么理由?
涉嫌违规操作。但我怀疑,是因为他一直在暗中调查西山公路项目。
齐昊立即意识到,对方已经察觉到了他们的动向。他决定主动出击。
下午,齐昊直接来到吴副省长办公室。
吴省长,关于西山公路项目,我有些疑问。
吴副省长笑容可掬:齐主任刚来发改委,可能不太了解情况。这个项目是经过充分论证的,对边西省的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