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提供的关于黑山子矿稀土储量瞒报及非法走私的关键证据,如同一柄淬火的利剑,在齐昊手中闪烁着寒光。但他深知,这柄剑不能轻易出鞘,必须用在最关键的时刻,指向最要害的目标。当前最紧迫的,是应对北山市因稀有金属价格暴跌引发的危机,而这场危机的处理,又与他和马国强之间关于发展路径的较量紧密相连。
北山危机应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齐昊没有急于抛出自己的方案,而是首先让北山市详细汇报了面临的困境:三分之二的矿山企业停产,近万名矿工待岗,财政收入同比下降百分之四十,社会不稳定因素激增。汇报过程中,北山市市委书记语气沉重,多次提及“生存危机”。
汇报完毕,马国强立刻接过话头:“情况大家都听到了,非常严峻!我认为,当务之急是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先稳住局面。我重申之前的建议:第一,省财政设立紧急救助专项资金;第二,在环保、安全监管上给予北山等市一定的过渡期和灵活性,让还有能力生产的企业先转起来;第三,由省里出面,协调金融机构,对相关企业不断贷、不抽贷。” 他的方案核心就是“保”,保住企业,保住就业,哪怕暂时牺牲一些标准和长远利益。
几位与资源产业关联较深的部门负责人也纷纷附和,强调稳定的极端重要性。
齐昊耐心听完所有人的发言,这才缓缓开口,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同志们的担忧我都理解,稳定确实是硬任务。但是,我们不能用制造更大风险的方式去解决眼前的危机。放宽监管标准?今天放宽一寸,明天就可能退一丈!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环保、安全底线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那才是对人民、对历史最大的不负责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会场,最后落在马国强脸上:“国强同志,还有在座的各位,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次外部的价格波动,就能对我们北山等市造成如此致命的打击?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产业结构太脆弱,抗风险能力太差!如果我们这次只是简单地输血、放宽标准,那么下次呢?下下次呢?我们永远跟在市场波动的后面疲于奔命吗?”
马国强脸色不太好看,反驳道:“齐省长,道理谁都懂!但转型需要时间,需要投入,北山等不了!工人要吃饭,这是最现实的问题!”
“所以,我们的救助,必须是有智慧的救助,是着眼于长远的救助!”齐昊提高了音量,拿出了赵文斌团队连夜赶制的方案,“我同意设立专项资金,但这个资金,不是撒胡椒面,更不能用来维持落后产能!它的名字应该叫‘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基金’!它的用途必须明确:第一,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第二,用于支持发展非资源型接续产业,比如北山可以利用矿坑和工业遗址发展工业旅游,利用闲置土地发展特色种养殖;第三,用于下岗职工的技能培训和再就业扶持,帮助他们获得新的谋生手段!同时,省发改委、工信厅要立即着手制定北山等市的产业转型中长期规划,明确方向和路径!”
齐昊的方案,旗帜鲜明地指向了“转”和“升”,与马国强的“保”和“守”形成了尖锐对立。会议陷入了僵局,无法达成一致。齐昊没有强行推动,宣布散会,要求各部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会后,齐昊意识到,仅仅在方案上争论,很难打破僵局。马国强及其代表的保守势力,根基深厚,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大旗下,很容易争取到支持。他需要一件更有力的武器,来扭转力量对比。
他想到了那柄“利剑”。他再次与郑毅进行了深入沟通,确认了证据的可靠性和杀伤力。这些证据显示,当年黑山子矿的真实稀土储量被刻意瞒报,远高于评估值,而瞒报的背后,不仅有吴振邦,似乎还有当时在省计委担任领导职务、与矿山审批有密切关系的马国强的影子!更重要的是,证据指向部分被瞒报的稀有矿产,通过非法渠道流向了境外,而其中一些资金流向,与马国强妻弟所控制的一家外贸公司存在可疑关联!
这些证据虽然还不能直接证明马国强犯罪,但足以将他置于极其被动和可疑的境地,足以动摇其政治信誉。
齐昊决定不再等待。他带着这些证据的摘要,再次走进了周明远的办公室,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密谈。他将北山危机的严峻性、与马国强的路线分歧,以及手中掌握的关于马国强可能与历史旧案有牵连的证据,和盘托出。
周明远听完,久久沉默,手指间的烟燃到了尽头都未察觉。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处理不好,可能引发西山省官场的又一次剧烈震荡。
“齐昊,这些证据……确实惊人。”周明远终于开口,声音沙哑,“但是,涉及到国强同志这样的高级干部,必须慎之又慎。仅凭这些间接证据和关联,很难对他采取组织措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