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昊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熙攘的人群。省委大院一如往常般宁静,但他知道,这平静表面下暗流涌动。老支书那句我们老百姓支持您还在耳边回响,可眼前的处境却愈发艰难。
齐书记,农业厅送来的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需要您审阅。秘书轻叩门扉,将一叠文件放在办公桌上。
齐昊转身时,注意到秘书神色有些异样:怎么了?
刚才在走廊遇见刘副省长的秘书,他说...说省里正在酝酿调整领导班子分工,可能要收回您分管的农业农村工作。
齐昊不动声色地点头。刘副省长刘启明是边西省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在齐昊空降任职前,他是最被看好的省委副书记人选。自从齐昊到任后,这位本土派代表就一直若即若离。
知道了。请安排一下,明天我去淳安县调研乡村振兴示范点。
秘书离开后,齐昊仔细翻阅方案。这份他亲自指导起草的文件,此刻读来竟有些陌生——关键部分的措辞被微妙修改,一些创新举措被替换成了常规表述。
电话突然响起,是省长赵劲松:老齐,明天省委中心学习组有个临时安排,你的调研能不能改期?
齐昊眉头微皱。这个临时通知来得蹊跷,但他还是应了下来。
第二天中心组学习会上,刘启明率先发言:我认为,当前边西省最迫切的是保持政策连续性。某些同志提出的改革驱动固然重要,但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否定过去的工作成绩。
这话明显是针对齐昊此前提出的发展思路。会场上,几位本地籍常委微微颔首。
齐昊正要回应,赵劲松却抢先开口:启明同志说得对,改革要循序渐进。比如乡村振兴方案,我认为还是要以稳妥为主。
会议结束后,齐昊明显感觉到,一些干部看他的眼神多了几分疏离。
更让他意外的是,当天下午,省委组织部部长王建军不请自来。
齐书记,有件事要向您汇报。王建军关上门,压低声音,中央组织部近期要对我们省进行班子考察,据说重点是年轻干部培养使用情况。
齐昊立刻明白过来。边西省领导班子中,他是最年轻的副书记,这次考察对他至关重要。
谢谢建军同志提醒。
不过...王建军欲言又止,最近有些议论,说您在工作中有些急功近利,对老同志不够尊重。这些话,恐怕会影响考察结果。
送走王建军,齐昊陷入沉思。这显然是一场有针对性的行动。
一周后,在省委常委会上,矛盾终于爆发。
这次会议要研究全省开发区整合方案,这本是齐昊牵头负责的工作。然而,发改委主任汇报时,提出的方案却与齐昊此前审定的版本大相径庭。
这个方案更加务实。刘启明点评道,特别是将边西高新区的管辖权限下放给市政府,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
齐昊心中一震。边西高新区是他精心打造的数字经济示范区,下放管理权将严重影响发展布局。
我不同意。齐昊直接表态,高新区正在申报国家级数字经济示范区,这个时候调整管理体制,不利于工作开展。
齐书记多虑了。刘启明不紧不慢地说,市政府同样会重视这项工作。而且,这也是为了给您减负,让您能集中精力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会场气氛顿时凝固。几位常委低头喝茶,无人发声。
齐昊环视会场,缓缓开口:高新区的管理体制是经过省委集体决策确定的,如果要调整,请说明具体理由。
理由很简单。刘启明针锋相对,现在各方面反映,高新区管得太多太死,影响了企业发展活力。我们不能因为个别领导同志的偏好,就忽视基层的呼声。
这句话已经近乎直接指责。齐昊注意到,赵劲松低头记录,没有介入的意思。
既然有不同意见,我建议暂时搁置这个议题。省委书记陈克艰最终拍板,下次会议再议。
散会后,齐昊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加密电话。是他在中央党校学习时的同学,现在中纪委工作的方志远。
老齐,你们省里最近是不是往上面报了不少材料?方志远语气严肃,其中有些涉及你的内容,你要有所准备。
什么内容?
主要是反映你在干部使用上任人唯亲,还有说你否定边西省过去的发展成就。更严重的是,有人举报你与某些企业家交往过密。
齐昊心中一沉。这些指控看似空泛,但在班子考察的关键时期,足以造成严重影响。
谢谢老同学提醒。
另外,方志远顿了顿,你们省里有人在北京活动,接触了不少关键部门的同志。你要小心。
挂断电话,齐昊立即让秘书调阅近期上报中央的材料。果然,在一份关于开发区改革的报告中,夹带着对高新区工作的批评,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明显是针对他而来。
更让他警觉的是,这份报告是由省政府研究室起草,而研究室主任正是刘启明的老部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