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郑文渊教授带领考古队沉迷于破解“磐石”遗址千古之谜的同时,独立一团团部的铁工连,在李铁柱的玩命督促和宋书羽的偶尔指点下,迎来了一项意义重大的技术突破。
之前建造的、依靠水排鼓风的小高炉,虽然比最初的地炉先进不少,但冶炼效率和钢铁质量依然有限,尤其是生产具有一定韧性和强度的“钢”,用于制造更加精良的工具和武器部件,始终是个难题。废铁重熔和直接冶炼矿石得到的,大多是比较脆硬的生铁。
宋书羽根据系统中关于早期钢铁冶炼的知识,结合当前能获得的材料条件,提出了一个“炒钢法”的简易改良方案。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在高炉出铁后,将液态的生铁导入一个浅底的“炒钢炉”中,通过人工不断搅拌(炒),并投入一定比例的、磨碎的铁矿粉和石灰石,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和添加物,氧化去除生铁中过量的碳和其他杂质,从而得到成分更均匀、韧性更好的“钢”或者“熟铁”。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极难。对搅拌的力度、速度、时间,以及添加物的比例和时机,要求都非常高,全靠工匠的经验和手感。稍有差池,要么炒过了头变成软铁,要么杂质去除不净依旧脆硬。
李铁柱和铁工连的老师傅们(主要是库尔班老人和几个有经验的战士),带着一群学徒,围着那个新砌的、像个大炒锅似的炒钢炉,开始了没日没夜的试验。
一次次失败,一炉炉报废的铁水,让所有人都感到沮丧和气馁。珍贵的铁矿石和燃料被浪费,李铁柱急得嘴上起了好几个燎泡。
“团长,这……这玩意儿也太难摆弄了!火候根本把握不住啊!”李铁柱抓着一把炒废了的、满是气孔和杂质的铁疙瘩,向宋书羽诉苦。
宋书羽看着老师傅们被灼热的炉火烤得通红、布满汗水和煤灰的脸庞,看着他们那双布满老茧和烫伤的手,心中也是感慨。工业的进步,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他没有责备,而是挽起袖子,亲自蹲到炉前:“来,铁柱,库尔班大叔,我们再试一次。我来看火色和铁水的变化,你们听我口令,调整搅拌和加料。”
他集中精神,利用系统对物质状态的微弱感知能力(能量提升后对微观变化的敏感度增加),仔细观察着炒钢炉内铁水的颜色、粘稠度和气泡的变化。
“现在!加快搅拌!对!顺时针!用力均匀!”
“停!加三勺矿粉!对,就这个量!”
“好!现在慢下来,注意看铁水表面,开始泛‘油花’了……准备出钢!”
在宋书羽近乎“透视”般的精准指挥下,李铁柱和库尔班老人严格按照指令操作。当炽热的、呈现出一种特殊亮白色的钢水被小心地舀出,浇灌进预先准备好的模具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等待冷却的过程依旧煎熬。
当那枚带着暗青色光泽、敲击声音清脆悠长、断面结晶细腻的钢锭被钳出模具时,经验丰富的库尔班老人用手摸了摸,又用锤子轻轻敲击了几下,浑浊的老眼中猛地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成了!是钢!是好钢!”老人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比我们之前打出来的任何铁都要好!有韧性,有硬度!”
“真的成了?!”
“我们炒出钢来了!”
铁工连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李铁柱更是激动得一把抱住宋书羽,语无伦次:“团长!你真是神了!这都能看出来!”
宋书羽也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一步的突破,意义非凡!这意味着独立一团真正具备了制造高质量工具和武器基础材料的能力!
有了合格的钢,很多之前不敢想或者做不好的东西,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宋书羽立刻指导铁工连,利用新炼出的钢材,打造了一批更加耐用、锋利的十字镐、钢钎和犁铧。新工具一经下发到生产连,立刻大大提升了开荒和采矿的效率。
接着,他们开始尝试制造更复杂的部件——比如,修复那挺缴获的、有些零件损坏的轻机枪;尝试打造一些结构相对简单的机床部件,用以加工更精密的零件;甚至开始研究,能否用自产的钢材,仿制或者改进战士们手中的步枪刺刀和某些易损零件。
军工生产的自主能力,迈上了一个坚实的台阶。
与此同时,农业方面也传来了好消息。在苏青和生产连的精心照料下,越冬的春小麦长势喜人,已经进入了抽穗期,绿油油的麦浪在风中起伏,预示着夏收的丰收。新开垦的棉田里,棉苗也破土而出,展现出勃勃生机。
整个独立一团驻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景象。生产的轰鸣声、训练的号子声、以及孩子们在新建的简易校舍(苏青主持修建)里的读书声,交织成了一曲充满希望的建设交响乐。
这天傍晚,宋书羽和郑教授一起,在团部外的田埂上散步。看着眼前这片由荒芜变得生机盎然的土地,郑教授感慨万千。
“书羽同志,我搞了一辈子历史研究,见过太多废墟和遗迹,常常感叹文明的兴衰。但在这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郑教授指着远处的麦田和冒着炊烟的工坊,“你们不仅仅是在守护一个古老的秘密,更是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着新的历史,新的文明。这比任何考古发现,都更让我感动和振奋。”
宋书羽笑了笑,说道:“郑教授,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就有责任把它建设好。至于‘磐石’的秘密,我们也会尽最大努力,配合您把它搞清楚。或许,古人的智慧,也能给我们今天的建设,带来一些启发呢。”
郑教授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黑石滩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技术上的突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也赋予了独立一团更强的底气和更大的梦想。他们不仅要在戈壁上生存下去,更要在这里建立起一个繁荣、强大、现代化的家园。
而这一切,都只是开始。
喜欢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