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救命水源后,侦察小队的士气恢复了不少。宋书羽重新校准方向,带着队伍继续向东南方前进。或许是走出了那片磁性干扰严重的沙山区域,罗盘也恢复了正常,行进顺利了许多。
又经过两天艰苦的跋涉,就在饮水再次告急之时,走在最前面的艾山突然兴奋地指着远方喊道:“绿色!前面有绿色!”
众人精神一振,极目远眺。果然,在天际线的边缘,出现了一抹与周围昏黄色调截然不同的、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那绿色连绵成片,甚至能看到一些模糊的、高大的树木轮廓!
是绿洲!
在沙漠中,绿洲就意味着水源、人烟和生机!
“加快速度!向绿洲前进!”宋书羽下令,疲惫的身体仿佛又注入了新的力量。
望山跑死马。看着不远的绿洲,他们又走了大半天,直到傍晚时分,才真正靠近。
这是一片规模不小的绿洲,依托着一条已经接近干涸、但河床底部仍有湿气的季节河分布。胡杨树、沙枣树、芦苇丛生长茂密,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生态圈。甚至能看到一些被开垦过的土地痕迹,以及远处一些低矮的、土坯建筑的轮廓。
有房子!说明这里确实有人居住!
“太好了!终于找到人了!”队员们兴奋不已,驱赶着骆驼向那些建筑走去。
然而,随着距离拉近,宋书羽却微微皱起了眉头。
太安静了。
按理说,这样一个规模的绿洲,应该有炊烟,有人声,有牲畜的叫声。但现在,除了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他们的脚步声,一片死寂。那些土坯房子大多破败不堪,很多连屋顶都没有,不像是有人常住的样子。
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焦糊和……**的气味。
“情况不对,大家小心,保持警惕!”宋书羽低声警告,示意大家放慢脚步,呈战斗队形散开。
他们小心翼翼地靠近最近的一排土坯房。房子空空如也,里面只有一些破烂的陶罐和干草,积满了厚厚的沙尘,显然废弃已久。
继续往里走,景象更加破败。一些房子的墙壁上有明显的弹孔和火烧的痕迹!地上还散落着一些破碎的木片和看不出原貌的杂物。
这里,似乎经历过一场劫难。
“宋干事,你看这里!”一个老兵在一处较大的、像是集会场所的空地边缘,发现了什么。
宋书羽快步走过去,只见空地中央,残留着一堆篝火的灰烬,旁边还丢弃着一些罐头盒和酒瓶——不是他们常见的国产货,而是印着看不懂的外文商标!而且,这些垃圾看起来相对较新,不像是废弃了很久的样子!
“是特务!他们在这里待过!”李铁柱咬牙切齿地说,捡起一个空罐头盒,狠狠捏扁。
宋书羽的心沉了下去。难道这个绿洲原本的居民,被敌特驱赶或者……杀害了?而敌特则把这里当成了一个临时的据点?
“搜索整个绿洲!注意安全,寻找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或者……幸存者!”宋书羽下令。
小队五人分成两组,谨慎地对绿洲进行拉网式搜索。
宋书羽带着艾山和一名老兵,沿着干涸的河床向下游搜索。河床边植被更加茂密,行走困难。
突然,走在前面的艾山猛地停下脚步,示意禁声,他侧耳倾听了片刻,压低声音说:“有声音……好像……是哭声?”
宋书羽凝神细听,果然,在风吹芦苇的沙沙声中,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像是孩童的啜泣声!
三人立刻循着声音,拨开茂密的芦苇丛,小心翼翼地向深处摸去。
在河床的一个拐弯处,一个被芦苇和胡杨根系半遮掩的浅洞里,他们看到了声音的来源——一个大约七八岁、衣衫褴褛、满脸污垢的维吾尔族小男孩,正蜷缩在角落里,低声哭泣。他瘦得皮包骨头,眼神里充满了惊恐和无助。
看到突然出现的宋书羽等人,小男孩吓得浑身一抖,如同受惊的小兽,拼命往洞里面缩,嘴里发出恐惧的呜咽声。
“别怕,孩子,我们是解放军,是好人,是来帮你的。”宋书羽立刻停下脚步,用尽量温和的语气说道,并示意艾山用维吾尔语安抚。
艾山蹲下身,用轻柔的维吾尔语慢慢说着。或许是艾山熟悉的民族语言和面容起了作用,小男孩的恐惧稍稍减轻,但依旧警惕地看着他们,不敢靠近。
宋书羽从随身携带的干粮袋里,拿出一块烤土豆,小心翼翼地递过去。
看到食物,小男孩的眼睛里瞬间爆发出渴望的光芒,但他仍然不敢过来。
宋书羽把土豆放在地上,然后后退了几步。
小男孩犹豫了很久,最终饥饿战胜了恐惧,他猛地冲过来,抓起土豆,狼吞虎咽地塞进嘴里,噎得直伸脖子。
宋书羽又递过去自己的水壶。小男孩抢过去,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大口。
吃了东西,喝了水,小男孩的情绪稳定了一些,对宋书羽等人的敌意也减少了许多。通过艾山耐心的沟通,断断续续地,他们了解到了一个令人悲愤的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