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 > 第163章 沃土深根——产业链的萌芽

当机械化的洪流席卷田野,保障体系与人才梯队日渐坚实之时,一种更深层次的变化,开始在独立一团的肌体中孕育。它不再局限于农田的边界,而是向着土地的产出要更高的价值,向着更广阔的产业领域延伸。宋书羽脑海中那份关于农垦城镇的远景规划,其上的脉络,正随着几项关键产业的萌芽,而变得愈发清晰、生动。

从粮食到食物:初探加工领域

巨大的粮仓第一次被填得满满当当,喜悦之余,一个现实问题也摆在面前:如何让这些宝贵的粮食发挥更大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作为原粮消耗或上交?

“咱们现在有这么多麦子,光吃窝窝头、蒸馍馍,是不是有点可惜了?”在一次经济发展研讨会上,负责后勤和民生改善的副团长提出了设想,“能不能……咱们自己也搞点粮食加工?比如,磨点白面?做点挂面?甚至……弄点饼干糕点,给孩子们和辛苦的工人们改善改善?”

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热烈讨论。

“搞加工?需要机器啊!磨面机、压面机……咱们能造吗?”

“需要电!稳定的电!咱们那小电站,供应现有生产和照明都紧巴巴的。”

“还需要技术,配麦、研磨精度、食品卫生,都是学问。”

困难很多,但前景诱人。将原粮转化为商品,不仅能极大改善自己的生活,还能富余部分用于交换,获取更急需的物资,甚至可能在未来形成一定的积累。

宋书羽支持这个方向:“粮食加工,是农业自然延伸的产业链,也是提高附加值的关键一步。技术上有难度,但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系统里有小型磨粉机的技术资料,我们可以先尝试制造。电力问题,需要同步考虑小电站的扩容。”

王团长拍板:“干!一步一步来!先搞磨坊!让咱们自己也尝尝真正的新鲜白面是啥滋味!老王,你们车间研究磨粉机!老宋,你牵头规划电站扩容!”

“白色血液”的涌动:电站扩容计划

电力,作为工业的“白色血液”,其瓶颈随着加工产业的提上日程而愈发突出。现有的小型坑口电站,是在极端困难时期建设的,发电量有限,且运行不稳定,勉强支撑着现有工厂的照明和部分小型设备。

宋书羽早就将电站扩容列入了规划。他带着李卫东等技术骨干,多次勘察现有的电站和煤矿。

“扩容有两个方向,”宋书羽在技术分析会上指出,“一是对现有锅炉和汽轮发电机组进行改造,挖掘潜力,但这提升空间有限。二是,择址新建一台更大功率的机组。这需要更多的投入,更长的建设周期,但对未来的支撑能力也更强。”

经过慎重评估和激烈的争论,团党委最终决定:双管齐下。立即启动对现有电站的小型技术改造,争取短期内提升百分之十到二十的发电量,解燃眉之急。同时,成立“新电站建设筹备组”,由宋书羽负责,开始进行新电站的选址、设计和关键设备(主要是更大功率的汽轮机和发电机)的预研与技术储备。这将是一个比制造拖拉机、收割机更加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土木建筑、重型机械制造、高压输电等多个陌生领域。

“绿色黄金”的探索:棉花与纺织的憧憬

除了粮食,另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也开始进入独立一团规模化种植的视野。之前小范围的试种表明,这里的日照、气候和经过改良的土壤,非常适合棉花生长。

“如果能大规模种植棉花,咱们就不光能解决穿衣问题,”秦湘云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价值,“咱们现有的毛纺厂,可以尝试增加棉纺设备。棉花纺成纱,纱织成布,这又能形成一个产业链!到时候,咱们的战士和群众,或许就能穿上更舒适、更便宜的棉布衣服了!”

棉花的种植,意味着需要新的农艺技术和可能专用的棉田管理机械(如中耕培土机、喷雾机)。而棉纺产业,则对王振虎的车间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制造清花机、梳棉机、纺纱机等一系列纺织机械。

挑战层层嵌套,但每解开一环,独立一团的经济血脉就多一分活力,距离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目标就更近一步。

产业萌芽中的集体智慧

这些新兴产业的萌芽,不再是依靠宋书羽一个人拿出蓝图,而是真正激发了集体的智慧和参与热情。

为了设计磨粉机,王振虎带着人走访了团里仅有的、几位来自内地、见过甚至操作过石磨和水磨的老人,了解基本原理。结合系统提供的钢辊磨粉机图纸,他们决定先制造结构相对简单的对辊式磨粉机,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

为了规划新电站,李卫东小组开始恶补土木工程和基础力学知识,宋书羽给他们上课,讲解如何勘察地基、计算荷载。张建业则派出了熟悉地形和运输的队员,协助进行新址的勘探和测量。

对于棉花种植,农业连的技术员们主动请缨,成立“棉花种植技术小组”,向上级申请优良棉种,开始系统学习棉花的栽培、打顶、病虫害防治技术。

整个独立一团,仿佛一部精密的机器,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和主食生产问题后,其内部各个“齿轮”和“部件”开始主动啮合,向着更复杂、更高级的功能运转。每个人都在思考,自己所在的岗位,如何能为这条正在萌生的产业链贡献一份力量。

宋书羽看着这份由无数人共同描绘的发展图景,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才是“技术扎根”最生动的体现——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需求驱动下的创造性转化。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正在因为知识的浇灌和集体汗水的耕耘,萌发出充满生机的产业嫩芽。它们或许还很弱小,但深植于“沃土计划”改良后的土地,沐浴着机械化带来的效率阳光,连通着日益完善的人才与保障体系之根,其未来,无可限量。独立一团的命运,正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向着更加丰饶、更加文明的未来,坚定地生长。

喜欢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