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 > 第127章 硬化之路——从泥泞到康庄

第一窑水泥的成功,如同在独立一团干涸的心田里降下了一场甘霖,不仅滋润了土地,更催生了无穷的力量。那灰扑扑的粉末,在人们眼中,已不再是简单的建筑材料,而是希望,是尊严,是通往更坚实未来的基石。

庆祝的欢呼声还未完全散去,宋书羽和王团长就已经开始谋划如何将这宝贵的第一批水泥,用在最关键的“刀刃”上。

“团长,老宋,我建议,先修渠!”水利技术员拿着已经被翻得卷边的水利规划图,激动地指着上面标记出的几条主干渠,“尤其是通往新开垦三连那片盐碱地的‘先锋渠’,大部分还是土渠,渗漏严重,输水效率太低,而且上次风沙差点没把它给埋了!用水泥砂浆衬砌渠壁和渠底,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同意。”宋书羽点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我们基地的命脉。巩固了水源输送,我们治理盐碱地、扩大耕种的把握才更大。而且,这也是对我们自制水泥性能和施工工艺的一次最好检验。”

王团长一锤定音:“好!就集中力量,打好这‘硬化第一渠’的战役!”

“先锋渠”硬化工程被命名为“一号工程”,由宋书羽亲自担任技术总指导。施工队伍由水利连队为骨干,并抽调了部分建筑队的熟练工和“种子计划”的成员参与。

工程伊始,挑战接踵而至。首先是如何将水泥变成可用的混凝土。砂石好办,戈壁滩上不缺,但需要筛选、清洗。关键是配比。

宋书羽在工地上支起了简易试验台,带着李卫东、王秀英等年轻人,进行混凝土配比试验。水、水泥、砂、石的比例需要反复调试,既要保证强度,又要考虑和易性(施工时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水不能多,多了强度不够;也不能少,少了搅不开,砌筑不密实。”宋书羽一边看着李卫东记录数据,一边亲自上手搅拌,“要靠经验,也要靠数据。你们要把每一次试验的配比和对应的强度都记录下来,形成我们自己的经验标准。”

经过多次失败,他们终于找到了适合当前条件和施工要求的初步配比。

施工场面是壮观而艰辛的。战士们先是彻底清理原有的土渠,夯实基础。然后,一部分人负责运送按配比搅拌好的混凝土,另一部分人则手持木夯、铁抹子,进行浇筑和抹面。

浇筑过程要求连续,一旦开始就不能停歇,否则会产生冷缝,影响整体质量。战士们分成几班,日夜不停地奋战在渠线上。夜晚,工地上点燃了篝火和马灯,人影幢幢,号子声、搅拌声、夯土声不绝于耳。

宋书羽几乎住在了工地上,严格把控着每一道工序。他要求砌筑必须平整、密实,转角处要加固,预留的伸缩缝要精准。王秀英则带着她的记录本,详细记录着每一段渠的施工日期、用料配比、参与人员,建立了独立一团第一份完整的工程施工档案。

阿卜杜勒和几位民族老人也常来工地观看,他们看着那灰色的、粘稠的泥浆,在战士们手中神奇地变成光滑坚硬的渠壁,啧啧称奇。“这个东西,比石头还听话,比红柳条还结实!胡达(真主)在上,这真是了不起的本事!”

十几天后,一段长约五百米的“先锋渠”示范段率先完工。灰白色的水泥渠壁在阳光下泛着光,笔直、光滑、坚固,与旁边未经硬化的、坑洼不平的土渠形成了鲜明对比。

通水测试那天,所有人都围在渠边。当闸门提起,清澈的渠水奔涌而入,沿着坚硬光滑的渠壁飞速流淌,几乎没有渗漏,水量损失大大降低时,现场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成功了!我们的水泥渠成功了!”

“看这水流得多快!多带劲!”

王团长抚摸着那冰凉坚实的水泥渠壁,感慨万千:“以前修条土渠,年年清淤,岁岁修补,累死个人。现在好了,这就像给水穿了件铁盔甲,一劳永逸啊!”

这“硬化第一渠”的成功,不仅解决了实际的输水难题,更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应用新材料的信心。很快,水泥被陆续应用到更重要的地方:加固关键厂房的地基、修建永久性的仓库地基、甚至开始筹建第一座使用砖混结构的建筑——独立一团永久指挥部兼荣誉室。

一条条“硬化之路”,正从蓝图变为现实,标志着基地的建设质量,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脚下的路,正在变得坚实,而人们心中的路,也愈发宽广明亮。

喜欢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钢铁雄心:开局一座戈壁城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