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 > 第426章 收服忽必烈

想通了这一点,忽必烈心中那点因措手不及而产生的别扭感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荣幸的感觉。

杨公如此待我,正是看得起我忽必烈!

他若支支吾吾,反而显得底气不足或另有所图了。

更何况,投效杨过本就是他近年来深思熟虑后认定的最佳出路,如今正主亲至,抛出橄榄枝,他若再犹豫,岂非不识抬举?

心意既定,忽必烈脸上神色愈发诚恳,甚至带着几分如释重负的坦然。

他离席,对着杨过再次深深一揖,语气真挚无比:“杨公快人快语,胸怀坦荡,忽必烈拜服!能得杨公亲睐,乃忽必烈三生之幸!

之前种种,皆是我等愚昧,不识天威,如今既蒙杨公不弃,愿效犬马之劳,以供驱策,绝无二心!”

表态之后,他似乎觉得光有言语还不够,为了进一步佐证自己信中以及方才所说的血脉同源并非全然是攀附的借口。

他起身走到帐内一侧的书架旁,小心翼翼的取出了几本看起来颇为古旧的线装书册。

这些书册并非蒙古文,而是汉文,纸张泛黄,边角磨损,显然时常被翻阅。

这就涉及另一点知识了,忽必烈其实早就心向汉化,对于汉字的精通,简直超过很多汉人学者,对于汉人制度以及很多东西的了解程度,也远非一般人能够比较。

这也是历史上的忽必烈为什么会成功的原因,因为在他之前的蒙哥和窝阔台,都是依然延承着蒙古的那一套东西,暴力杀戮和原始。

而忽必烈是真的心向王化,通过汉化的手段,才让他的手下变得越来越强,才最终建立了大元王朝,这不是蒙哥和窝阔台他们能比的。

“杨公请看。”

忽必烈将书册恭敬地呈到杨过面前的矮几上,指着其中用朱笔勾勒出的段落:“此乃我命人多方搜寻、考据的古籍残卷与一些部落流传的秘史。

虽年代久远,记载零星,但循着蛛丝马迹,确能推断出,我黄金家族一脉的远祖,曾与汉时北迁的宗室支脉有过联姻融合,辗转流传,至我这一代,说身负汉高祖之血脉,倒也并非空穴来风,妄自尊大。”

杨过起初并未在意,只当是忽必烈为了投诚而编造的托词。

但当他随手翻阅那些古籍,看到上面记载的某些早已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部落名称、迁徙路线,以及一些与汉室宗亲相关的、颇为隐晦的联姻记录时,饶是他心志坚定,也不由得微微动容。

他前世记忆中的历史知识告诉他,后世对此事多有争议,大多认为是忽必烈为了统治汉地而编造的政治神话。

可眼前这些古籍……

虽不能说是铁证如山,但其记载的连贯性与一些细节,却也不像是凭空杜撰。

难道……这历史上扑朔迷离的忽必烈是刘姓血脉之说,竟真有几分依据?

“看来,咱们的汉高祖,当真是泽被苍生啊,连这漠北草原,也未能幸免,不愧是最厉害的皇帝之一。”

杨过放下书册,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调侃,却也并未否认其可能性。

若此事为真,那汉家文明的影响力与融合力,倒是比他想象的更为深远。

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这血脉源流上,竟也有了几分另类的印证。

见杨过似乎认可了这番考据,至少没有直接驳斥,忽必烈心中大定,感觉彼此间的距离仿佛又拉近了一层。

他趁热打铁,言辞愈发恳切:

“杨公,不瞒您说,经此前种种,我已彻底想通,既然你我本就可能源出一脉,同为炎黄子孙,又何苦同室操戈,让亲者痛仇者快?

之前与杨公为敌,实乃忽必烈一生最大之谬误,平白坏了你我和气,至今思之,犹自懊悔不已。”

他这番话,半是真心的后怕与反省,半是顺势而为的表态。

“今日得蒙杨公宽宥,愿予前程,忽必烈在此立誓,自此之后,必竭心尽力,为杨公,为这即将一统的天下效力,绝无怨悔!”

他目光坚定,随即又带着一丝恳求道:“我只求杨公一事,待天下安定,望能给我蒙古部众一条生路,予他们融入华夏之机会。

忽必烈可以在此承诺,待大局一定,世间将不再有蒙古与汉人之分,凡我麾下子民,皆将以汉人自居,习汉文,行汉礼,认同华夏!毕竟,追根溯源,我们或本就是同支血脉,合该为一家人!”

这番话,可谓是彻底表明了心迹,甚至主动提出了民族融合的终极方案。

这不仅仅是投降,更是带着整个部族文化和政治身份的全盘归化。

忽必烈的通透与决断,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深知,唯有彻底融入,才能消除未来的隐患,也为他自己和部众谋得一个长远安稳的未来。

杨过听完,凝视忽必烈片刻,缓缓点头。

他看得出来,忽必烈这番话并非全是权宜之计,其中蕴含着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与对未来的务实规划。

能想到这一层,并且有魄力主动提出,足见其眼光与格局。

“你能作此想,甚好。”

杨过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份应允的重量:“天下本一家,何须分胡汉?未来之世,当以文化认同,而非血统出身论之。

孔子也曾说过,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你既有此心,我便可许你及你麾下部众一个前程。

北地广袤,未来治理,开拓西域,乃至更遥远的西方,皆需人手,你好生整顿部众,约束兵马,待我号令即可。”

得到杨过明确的承诺,忽必烈心中那块最大的石头终于落地。

他再次躬身行礼,这一次,是真正的心悦诚服:

“忽必烈,谨遵杨公之命!”

帐外,北风依旧,但帐内,一场影响深远的归顺,已然落定。

北地的格局,乃至整个天下的走向,在这一夜,被彻底改写。

而杨过麾下,也自此多了一位能力超群、熟悉漠北情形的重将。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因为忽必烈及其手下的兵马,绝对是如今天下最厉害的兵马,甚至可能都没有之一。

这对于杨过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助力。

统一的车轮,开始加速转动。

喜欢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神雕杨过:我获得了签到系统!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