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63章 黄天当立

汉末三国路 第63章 黄天当立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二月初,司隶,洛阳。

未央宫深处,椒房殿特有的暖香也驱不散灵帝刘宏心头的烦躁。他斜倚在锦榻上,脚下跪伏着中常侍张让,正小心翼翼地将冀州新贡的玉璧举过头顶。殿外寒风呜咽,吹得窗棂咯咯作响,更添了几分不安。就在这看似寻常的午后,一阵急促得变了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狠狠撞碎了宫苑的宁静!

“陛下!陛下!祸事了!”司隶校尉袁隗几乎是被两个小黄门架着冲进殿内,官帽歪斜,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手中死死攥着一份染着污渍的绢书,声音嘶哑得如同破锣:“钜…钜鹿妖贼张角…反了!其党羽马元义…在洛阳…在洛阳伏诛!太平道…要反了!”

“哐当!”灵帝手中的玉如意砸落在地毯上,发出一声闷响。他猛地坐直身体,双眼圆睁,那点慵懒闲适瞬间被惊骇取代:“你说什么?!马元义?太平道?反了?!”

袁隗几乎是爬行两步,将那份至关重要的密报高高举起:“千真万确!太平道逆贼张角弟子唐周,幡然悔悟,向河南尹何苗告发!马元义匿于洛阳,勾连中常侍封谞、徐奉等,意图里应外合,于三月初五作乱,焚烧宫省,劫掠库府,弑君谋逆!何苗已奉旨,会同洛阳令周异(周瑜之父),昨夜已将马元义擒获!封谞、徐奉…也已下狱!搜捕洛阳城内太平道妖党,已斩首千余级!”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灵帝心头,也砸在殿内所有中常侍的心头!封谞、徐奉!竟然是他们!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宦官里,竟藏着要颠覆汉家江山的内鬼!灵帝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浑身汗毛倒竖,巨大的恐惧和暴怒瞬间吞噬了他。

“封谞!徐奉!狗贼!安敢如此!!”灵帝猛地从榻上跳起,一脚踹翻了身旁的鎏金香炉,炉灰四溅。他面容扭曲,指着殿外,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尖利变调:“杀!给朕杀!车裂!诛其三族!洛阳城内所有太平道妖人,一个不留!给朕杀光!杀光!”

皇帝的咆哮在深宫中回荡,带着刻骨的恐惧和歇斯底里的疯狂。随着这道充满血腥气的旨意,整个洛阳城瞬间陷入了白色恐怖。羽林、虎贲、北军五营的精锐甲士倾巢而出,如狼似虎地扑向城内各个角落。依据唐周的供述和被捕信徒的口供,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搜捕和大清洗开始了。凄厉的哭喊声、绝望的咒骂声、兵刃入肉的闷响、甲胄铿锵的奔跑声,交织在帝都的坊市之间。一颗颗裹着黄巾或不曾裹巾的头颅被砍下,悬挂在洛阳十二城门和宫墙之上,血淋淋地宣告着皇权对叛逆者最残酷的镇压。短短数日,洛阳城内被屠戮的太平道信众及其疑似牵连者,超过两千人!繁华帝都,血流漂杵,腥风刺鼻。

然而,这雷霆般的杀戮,终究慢了一步。当洛阳的屠刀高高举起时,帝国心脏之外的巨大风暴,已然无法遏制。

---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二月初五,冀州,钜鹿郡,广宗。

初春的寒风依旧凛冽,卷过冀中平原,带着一种不祥的呜咽。广宗城外一处看似寻常的庄园内,气氛却凝重如铅。巨大的密室中,数十支牛油巨烛将墙壁上悬挂的巨幅九州舆图映照得纤毫毕现。地图上,代表太平道势力的黄色标记密密麻麻,如同蔓延的疽疮,覆盖了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地。

张角身着杏黄色道袍,立于图前,原本仙风道骨的面容此刻却一片铁青,握着拂尘的手指因用力而指节发白。他面前跪伏着几名风尘仆仆的信使,个个面带惊惶,带来的消息如同冰水浇头:

“师尊!洛阳…洛阳传讯彻底断绝!马师兄…马师兄他…恐怕…”

“报!河南八百里加急!洛阳令周异、河南尹何苗大肆搜捕,封、徐二位公公…已下狱!城内兄弟…死伤惨重!”

“报!朝廷海捕文书已发至各州郡!钜鹿太守郭典已得旨意,正调集郡兵,向广宗方向集结!官兵…官兵就要来了!”

最后一条消息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张角身体微微一晃,猛地闭上双眼,喉头滚动,一丝腥甜涌上。马元义,他最信任的大弟子,洛阳中枢的关键棋子,竟在举事前夕功亏一篑!封谞、徐奉这两条经营多年的内线,一朝尽毁!更可怕的是,朝廷已然警觉,屠刀不仅悬在洛阳,更已挥向了他张角的根基之地——冀州!

“唐周…好个唐周!枉我授你符水,救你性命!”张角猛地睁开眼,眼中再无半分悲悯,只剩下刻骨的怨毒和玉石俱焚的疯狂。他苦心孤诣经营十余载,遍布八州、信众数十万的庞大网络,他“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宏图伟业,竟毁于一个卑劣叛徒的告密!原定于三月初五,甲子年甲子日的完美起事,被硬生生提前了近一个月!

时不我待!再等下去,便是坐以待毙,被各州郡官兵分割剿杀!

“天意…这便是天意吗?”张角的声音低沉嘶哑,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疯狂,“苍天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它连一个甲子吉日…都不肯给我们!”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密室中齐聚的各路渠帅、核心弟子,包括他的两个弟弟张宝、张梁。所有人都面色凝重,眼中燃烧着恐惧与不甘,等待着大贤良师的决断。

张角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仿佛要将整个密室的空气都吸干。他猛地举起手中的九节杖,杖头镶嵌的太平经玉符在烛火下闪烁着妖异的光芒,声音如同九幽寒冰,带着毁天灭地的决绝:

“传我‘天公将军’法旨!八州三十六方,即刻起兵!黄天当立,就在今朝!”

“张宝!”

“弟在!”身形魁梧的张宝踏前一步,声若洪钟。

“着你为‘地公将军’,总领冀北、幽州诸方,攻略幽冀要冲,切断卢植可能北上的通路!”

“领法旨!”

“张梁!”

“弟在!”面容精悍的张梁眼中凶光毕露。

“着你为‘人公将军’,总领冀南、兖北诸方,席卷魏郡、清河、阳平,直逼邺城!务必击溃钜鹿郭典!”

“领法旨!”

张角的目光扫过其他核心渠帅:

“张曼成!”

“属下在!”一个头裹黄巾、面有刀疤的雄壮汉子应声。

“着你为‘神上使’,总领南阳诸方!给我拿下南阳郡治宛城!搅乱荆州腹心!”

“诺!”

“波才!”

“属下在!”一个眼神锐利、身形矫健的年轻人抱拳。

“着你总领颍川诸方!颍川乃司隶门户,世家豪强云集!给我狠狠地打!把火,烧进司隶去!”

“波才明白!定让颍川天翻地覆!”

一道道命令如同出鞘的利剑,带着毁灭的气息射向帝国的四面八方。张角最后看向密室穹顶,仿佛要穿透土层,直视那冥冥中的“黄天”,声音如同受伤野兽的咆哮:

“传檄天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头裹黄巾者,皆为吾兄弟!焚官府!开仓廪!诛豪强!讨无道!今日起兵,共立黄天太平世界!”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焚官府!开仓廪!诛豪强!讨无道!”

“共立黄天!”

密室中,狂热的呐喊如同火山爆发,瞬间冲散了所有恐惧。巨大的风暴,以冀州广宗为中心,轰然炸开,席卷八荒!

---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二月初五至二月十五,八州之地。

张角的法旨如同燎原的星火,点燃了早已干透的柴薪。帝国辽阔的疆域上,无数早已按捺不住的信徒和走投无路的流民,头裹黄巾,手持简陋的农具、削尖的木棍,甚至抢来的刀枪,从乡村、从山林、从破败的坞堡中蜂拥而出!

**冀州:**风暴的核心。“人公将军”张梁亲率冀南主力,如同狂暴的洪流,首先扑向钜鹿郡城。钜鹿太守郭典虽早有防备,紧急征召郡兵、豪强部曲,依托城墙拼死抵抗。然而黄巾军人数众多,狂热无畏,蚁附攻城。城内亦有太平道信徒趁机作乱,打开城门。鏖战一日夜,钜鹿郡城陷落!太守郭典力战殉国!消息传出,冀州震动!张梁乘胜分兵,席卷魏郡、清河、阳平诸县,所过之处,官府被焚,府库遭劫,郡县长吏或死或逃。张宝则率部向北猛攻,中山、常山、河间诸郡纷纷告急,幽州门户洞开。

**荆州南阳:**“神上使”张曼成聚众数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攻南阳郡治宛城。南阳太守褚贡猝不及防,仓促组织抵抗,在城头督战时被流矢射中,伤重不治!郡兵失去指挥,士气崩溃。张曼成部攻破宛城,斩杀新任太守不久的新都尉秦颉(秦颉此时应在组织抵抗,但史载褚贡先死,张曼成占据宛城)。富庶的南阳盆地陷入火海。

**豫州颍川:**渠帅波才展现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和军事天赋。他统合颍川郡及邻近陈国、汝南的黄巾各部,兵力迅速膨胀至十余万!这支庞大的军队并非乌合之众,在波才的指挥下,他们首先围攻颍川郡治阳翟(今禹州),同时分兵切断颍川与洛阳之间的主要通道,兵锋锐利,直指司隶!颍川郡内,长社、许县、鄢陵等重镇相继被围,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向洛阳。颍川,这个世家门阀云集、距离洛阳最近的大郡,成了插向帝国心脏最锋利的一把匕首!

**青徐幽扬:**青州黄巾在渠帅管承、司马俱等率领下,肆虐北海、东莱,围攻齐国治所临淄。徐州黄巾攻略下邳、彭城,威胁漕运命脉。幽州黄巾在渔阳张纯、张举(此时尚未叛汉自立,但受太平道影响极大)等豪强裹挟下,与乌桓骑兵合流,寇掠边郡,烽烟四起。扬州黄巾虽势力稍弱,也在吴郡、会稽等地掀起波澜,焚烧官府,阻断东南赋税输送。

短短十日!仅仅十日!帝国八州之地,三十六方黄巾(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如同挣脱牢笼的猛兽,裹挟着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绝望的流民,掀起了一场席卷整个北中国的滔天巨浪!帝国的地方统治体系在猝不及防的打击下,如同沙滩上的城堡,成片崩塌。郡县残破,长吏奔亡,驿路断绝,烽燧相连。一幅“黄天”的末日图景,以最惨烈的方式,铺展在公元184年早春的大汉疆土之上。

---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二月中旬,洛阳,北宫德阳殿。

浓重的血腥味似乎还未从洛阳城的上空散去,但更大的恐惧已如实质般压在德阳殿的琉璃瓦上。灵帝刘宏脸色灰败,眼窝深陷,早已没了欣赏玉璧的闲情。他坐在御座上,如同惊弓之鸟,殿内济济一堂的公卿重臣,此刻也人人自危,面无人色。一份份来自八州的告急文书堆满了御案,每一份都沾着血与火的气息。

“钜鹿失陷!郭典殉国!张角逆贼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张梁为地公、人公将军!贼势浩大,冀州糜烂!”

“宛城陷落!太守褚贡战死!张曼成贼寇盘踞南阳,窥伺荆襄!”

“颍川告急!波才聚众十数万,围阳翟,困长社,断颍川道!贼锋距洛阳已不足三百里!”

“青徐幽扬,处处烽烟!八州响应,贼众号百万!陛下!京师震动,天下板荡啊!”

司徒袁隗的声音带着哭腔,殿内一片死寂,只有沉重的喘息声。帝国的统治核心,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末日般的威胁。

“怎么办?!诸卿!告诉朕!怎么办?!”灵帝的声音尖利而颤抖,带着绝望的嘶哑。他环顾殿内,目光扫过那些平日里高谈阔论、引经据典的大臣们,此刻却大多低头垂目,噤若寒蝉。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陛下!当务之急,首在拱卫京畿!贼酋波才兵锋直指司隶,颍川若失,洛阳危殆!臣请陛下速命大将军总揽京师防务!”

说话的是太尉邓盛。他的目光投向殿前一位身着绛紫朝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武将——何进。这位以屠户出身、因妹为皇后而位极人臣的大将军,此刻成了众人眼中的救命稻草。

灵帝如同抓住了浮木,立刻看向何进:“大将军!京师防务,朕全权托付于你!务必保洛阳无虞!”

何进深吸一口气,踏前一步,抱拳沉声道:“臣何进,万死不辞!然京畿八关(函谷、伊阙、广成、大谷、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绵延数百里,非重兵不足以守御。臣请陛下,速设‘八关都尉’,各领精兵,扼守险要!同时,征发洛阳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丁壮,编练成军,充实城防!修缮武库,储备粮秣,以备长期坚守!”

“准!即刻下诏!设八关都尉,大将军何进总督京师兵马,镇守洛阳!”灵帝毫不犹豫地应允。

何进领命,继续道:“陛下,贼势浩大,遍布八州。仅靠京师兵马,只能自保,无力平叛。欲挽狂澜,需行非常之策!”

“何策?速速道来!”灵帝急问。

“其一,赦党人,解党锢!”何进声音洪亮,字字千钧。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自桓帝延熹九年(166年)第一次党锢之祸起,至灵帝建宁二年(169年)第二次党锢,清流士大夫、天下名士被禁锢近二十年,不得为官。这是压在帝国士人头上的一座大山,也是朝廷与地方豪强、士族之间最深的裂痕。

“党锢之祸,积怨已深。天下士人,多怀怨望。今黄巾妖贼以‘苍天已死’蛊惑人心,若再禁锢清流贤士,无异于驱天下智勇之士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请陛下明诏,赦免党人,解除禁锢,使其能为国效力!如此,可收天下士人之心,共赴国难!”何进言辞恳切,目光扫过殿内一些出身士族的官员,如袁隗、杨赐等,他们眼中虽仍有疑虑,但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震动。

灵帝脸色变幻。解除党锢,意味着对他登基以来宦官集团主导的清洗政策的否定,更意味着向被他打压了近二十年的士人集团妥协。然而,看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告急文书,感受着殿外那无形的、来自八州黄巾的滔天压力,他明白,这是饮鸩止渴,却也是唯一能解燃眉之急的鸩毒!

“……准奏!”灵帝的声音干涩无比,“传诏天下:赦免党人,解除禁锢!凡被禁锢之士,皆可出仕,为国讨贼!凡有才能者,不论出身,皆可举荐!”

这道迟来了二十年的赦令,如同在死水中投入巨石,瞬间在士林中激起滔天巨浪。无数被禁锢、被迫害、流亡在野的名士宿儒,热泪盈眶。尽管深知这是朝廷迫于形势的利用,但“为国讨贼”的大义名分和重获仕途的希望,依旧让无数士人及其背后的豪族力量开始向朝廷靠拢。帝国统治阶层内部最大的一道裂痕,在黄巾的刀锋逼迫下,被暂时弥合了。

何进继续道:“其二,遣上将,精兵征讨!贼酋张角盘踞冀州广宗,乃祸乱之源,当遣重兵直捣腹心!波才聚众颍川,距京咫尺,威胁最大,当派精兵强将,速速击灭!南阳张曼成,亦需分兵进剿!”

“何人可担此重任?”灵帝追问。

“臣举荐三人!”何进显然早有腹案,“北中郎将卢植,海内大儒,深通兵略,刚毅沉勇!可持节,统北军五校(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精锐,并调发三河(河东、河内、河南)骑士,兼领冀州诸郡兵马,北上冀州,直讨张角!”

“左中郎将皇甫嵩,将门之后,久历战阵,深谙兵法,沉稳多谋!右中郎将朱儁,吴地名将,骁勇善战,果敢刚烈!此二人,可共率精兵,南下颍川,剿灭波才!待颍川平定,再分兵扫荡南阳、汝南!”

卢植、皇甫嵩、朱儁!这三个名字,代表着帝国此刻所能倚仗的最强军事力量。灵帝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准!即刻下诏:拜卢植为北中郎将,持节,总督冀州军事,讨伐张角!拜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各率精兵,共讨颍川波才!”

“其三,”何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黄巾蚁聚,官军力分。当默许并鼓励天下州郡长官及地方豪强,自行募兵,保境安民,协同讨贼!凡有斩获,朝廷不吝封赏!”此策一出,殿内一些出身地方豪强的官员如曹操之父大司农曹嵩等,眼中精光一闪。这意味着,地方势力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武装权力和扩张机会!乱世豪强并起的闸门,被何进亲手推开了一道缝隙。

“准!诏告天下州郡:守令有能,豪杰有志,皆可募集义勇,讨贼自效!有功者,朕必厚赏!”灵帝此刻已顾不得许多,只要能扑灭眼前的烈火,任何条件都可以答应。

一道道紧急诏令如同插上翅膀,从德阳殿飞出:

***军事镇压:**

*卢植:拜北中郎将,持节。统帅核心:北军五校士(约四千精锐)。增调:三河(河东、河内、河南)骑兵(约千骑)。节制:冀州诸郡残余郡兵及地方武装。目标:冀州,张角主力。

*皇甫嵩:拜左中郎将。朱儁:拜右中郎将。统帅核心:五校、三河骑士中分出的精锐步骑约四万余人(主要来自北军和洛阳周边征发)。目标:颍川,波才部。

*另诏:南阳太守(新任)及荆州刺史,就地组织力量,抵御张曼成。

***内部动员:**

*何进:加大将军衔,总督京师兵马,设“八关都尉”,征发三辅丁壮,修缮武库,储备粮秣。

*解除党锢:赦免党人,允许出仕,号召天下士人共赴国难。

*开放募兵权:允许州郡长官、地方豪强自行募兵讨贼,朝廷承认并论功行赏。

帝国的战争机器,在巨大的危机和血腥的妥协中,被强行推动起来,发出沉重而锈涩的轰鸣,驶向遍地烽烟的战场。

---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二月下旬,兖州,东郡东部。

当帝国的目光聚焦于冀州张角和颍川波才这两股最大的风暴时,在相对平静的兖州东部,一股同样凶猛的浊流正在悄然汇聚,并即将掀起吞噬一切的巨浪。

黄河故道(瓠子河)南岸,一处废弃的河神庙内。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几张狰狞亢奋的脸。为首三人:

***卜巳**:身材矮壮敦实,面如锅底,一双环眼凶光四射。他是兖州太平道一方渠帅,麾下聚拢流民、亡命近万人,号称“黑山方”。性情暴虐,嗜杀成性。

***张伯**:高瘦如竹竿,颧骨高耸,眼神阴鸷。原为东郡一霸,因杀人亡命,被太平道吸收,成为卜巳副手,狡诈多谋,负责裹挟煽动。

***梁仲宁**:体格魁梧,满脸横肉,声若洪钟。本是地方豪强护院头目,因主家被仇灭门,率残部投了太平道,勇猛敢战,麾下多为亡命徒。

“哈哈哈!痛快!真他娘的痛快!”卜巳灌下一大口劣酒,抹着胡子上的酒渍,指着地上摊开的一份简陋的兖州地图,唾沫横飞:“天公将军的法旨到了!让咱们在兖州也闹他个天翻地覆!冀州、颍川的兄弟们干得漂亮,咱们兖州的黄巾,也不能落了下风!”

张伯阴恻恻地接口,手指点向地图上黄河边的几个点:“渠帅所言极是。东郡东部,河防废弛,郡兵主力又被太守乔瑁(乔玄族侄)那老东西调到西边濮阳和白马津,防备冀州贼…哦不,是防备冀州的‘天兵’去了。东边这几个县,莘(shēn)县、阳谷、东阿,城矮兵少,县令都是些只会刮地皮的酒囊饭袋!正是咱们起事的好地方!”

梁仲宁拍着大腿吼道:“还等什么!先打哪个?俺老梁打头阵!让那些狗官也尝尝咱们‘替天行道’的厉害!”

卜巳眼中凶光一闪,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地图上莘县的位置:“就这里!莘县!离咱们最近!老子早就探明白了,那狗屁县令刘庸,听说冀州乱了,吓得天天往库房里搬他搜刮的金银细软,城防都懒得管!咱们趁夜摸过去,先拿下莘县,开仓放粮!有了粮,还怕没人跟咱们走?”

“好!”张伯和梁仲宁齐声应和。

二月廿三,夜。寒风刺骨。莘县城头,稀稀拉拉几个冻得瑟瑟发抖的郡兵抱着长矛打盹。突然,城下黑暗处亮起无数火把,如同鬼火般蔓延开来!紧接着,是山呼海啸般的呐喊: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开仓放粮!活捉狗官!”

无数头裹黄巾的身影如同潮水般涌向城墙!简易的云梯、绳索爪钩纷纷搭上城头。城上的郡兵从睡梦中惊醒,看到城下漫山遍野的火把和狰狞的面孔,吓得魂飞魄散,象征性地抵抗了几下,便发一声喊,四散奔逃!

县令刘庸正搂着小妾在暖阁里酣睡,被震天的喊杀声惊醒。家仆连滚爬爬地冲进来:“老爷!不好了!黄…黄巾贼!数不清的黄巾贼杀进城了!”刘庸吓得裤裆一热,连官印都顾不上拿,推开小妾,只抓了一把金银,带着几个心腹家丁,从后门狗洞狼狈钻出,骑上早就备好的快马,头也不回地向西边濮阳方向亡命狂奔!

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卜巳、张伯、梁仲宁便占领了莘县。他们砸开府库,金帛钱粮堆积如山!打开粮仓,粟米麦豆满溢!狂喜的黄巾军和随之涌入的饥饿流民,瞬间淹没了县城。他们欢呼着,抢夺着,焚烧着县衙的文书卷宗,将象征官府的匾额踩在脚下。卜巳站在县衙大堂上,脚下踩着县令的公案,志得意满:“传令!开仓!把粮食都搬出来!告诉城外所有没饭吃的穷兄弟,跟着我卜巳,有饭吃!有衣穿!杀狗官!抢大户!”

莘县陷落的消息和开仓放粮的诱惑,如同瘟疫般在东郡东部蔓延。无数走投无路的流民、破产的农夫、逃亡的刑徒,从四面八方向莘县涌来。卜巳麾下的“黑山方”人数像滚雪球一样膨胀,短短数日,便从近万膨胀至两万余众!乌泱泱的人头,简陋的武器,饥饿而狂热的眼睛,汇成一股毁灭性的浊流。

二月廿六,这股浊流扑向了阳谷县。阳谷县令比莘县刘庸更不堪,黄巾军前锋刚出现在地平线上,探马回报“贼众数万,无边无沿”时,他就吓得瘫软在地。在县丞和几个豪强家主“留得青山在”的劝说下,这位县令大人连家眷细软都来不及收拾,带着少数亲随,弃城而逃,不知所踪。阳谷县几乎是不战而下,府库粮秣再次落入黄巾军手中。

三月初一,兵锋直指东阿。东阿城墙稍固,城内也有几家豪强组织了一些部曲乡勇试图抵抗。然而,面对城外卜巳亲自督战、梁仲宁身先士卒、如潮水般涌来的黄巾军,城内的抵抗意志在巨大的恐惧面前迅速瓦解。守城的县尉被流矢射杀,豪强家主们见势不妙,纷纷带着家丁护着家眷从西门突围而走。县令眼见大势已去,长叹一声,脱下官袍,混在逃难的百姓中溜出了城。东阿,陷落!

连下三城!劫掠的财富堆积如山,裹挟的流民越来越多!卜巳、张伯、梁仲宁站在东阿城头,望着城外无边无际、人头攒动、如同蝗群般的队伍(人数已近四万),野心如同野草般疯狂滋长。

“渠帅!咱们现在兵强马壮!东郡的狗官都被吓破了胆!”梁仲宁兴奋地挥舞着沾血的环首刀,“一鼓作气,拿下范县(今河南范县东南)!再打下濮阳(东郡郡治)!整个东郡,就是咱们‘黑山方’的天下了!到时候,天公将军也得高看咱们一眼!”

张伯阴鸷的眼神扫过西面,声音带着蛊惑:“范县是濮阳东面的门户,拿下它,濮阳就暴露在咱们眼前!濮阳是郡治,富得流油!城里的乔瑁老儿,听说吓得天天加固城墙?哼,在咱们数万大军面前,再高的城墙也挡不住!只要拿下濮阳,兖州震动!咱们就能和冀州的‘人公将军’张梁连成一片!这泼天的功劳,就是咱们兄弟的了!”

卜巳的呼吸变得粗重,眼中闪烁着贪婪和暴虐的光芒。他猛地拔出腰间的佩刀,狠狠劈在城垛上,火星四溅:

“好!传令下去!在阳谷、东阿留下些人手看管粮草!其余兄弟,吃饱喝足!明日开拔,兵发范县!拿下范县,再取濮阳!让这兖州,也换个黄天!”

呜——!苍凉的号角声在东阿城头响起,带着血腥与贪婪,传向西方。卜巳黄巾军主力数万人,如同移动的灾难之云,裹挟着毁灭的气息,向着范县,向着濮阳,滚滚而去。兖州东部,刚刚经历了短暂安宁的土地,再次被战争的阴云和死亡的阴影所笼罩。范县城头,告急的烽烟,已然冲天而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