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305章 铁流汇聚

汉末三国路 第305章 铁流汇聚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建安十五年八月廿三(公元210年10月),未央宫前殿的冰鉴早已撤去,秋阳将蟠龙金柱的影子拉得斜长。王康端坐御座,阶下陈宫、程昱、贾诩、法正四位心腹谋士肃立,空气凝滞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地上那卷来自许昌的染血帛书,无声地昭示着四国合流、六十五万战兵压境的滔天巨浪。

“袁本初、曹孟德,终是学乖了。”陈宫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冷冽的洞悉,“兴平二年四路攻我,分兵叩关,徒耗兵力于壶关、雁门、潼关天险之下,惨败而归。此番,他们是要毕其功于一役!”他手指重重戳向舆图上那深入荆襄的南阳盆地,“四国摒弃前嫌,以举国之力,专攻我南阳一点!袁绍、曹操合流许昌,拥兵近四十万,是为铁砧!孙策水陆并进,破我湖阳水寨,控扼汉水,断我南援,是为铁钳!刘备出樊城,沿汉水北岸直插腹心,是为凿刃!三者合力,志在将我南阳悬刃,连根撬断!再乘势北进,裂我山河!”

程昱接口,嘶哑的声音如同夜枭:“更毒者,在于粮秣!赵国、吴国、楚国,皆将粮草辎重输于魏国,由曹操统一调配供给!此乃效仿我晋国‘漕运归一’之策,免其各自转运损耗,亦使我难以断其粮道!六十五万战兵,百万民夫辅兵,日耗粮秣何止万石?曹操许都、邺城之积,加之三州输送,确能支撑一时!此乃以倾国之力,压我一隅!”

贾诩捋着稀疏的胡须,眼中幽光闪烁:“然其致命之伤,亦在于此!四国各怀鬼胎,军令岂能如一?袁绍刚愎,曹操多疑,孙策桀骜,刘备寄人篱下。合兵易,合力难!粮秣虽聚于魏,分配调度,必生龃龉。此百万之众,聚则势大,然臃肿迟缓,若断其一指,或可撼动全身!”

法正年轻的面庞上燃烧着锐气:“主公!南阳虽危,亦是我聚歼群丑之绝地!悬刃之地,何尝不能化为断头之台?四国主力尽出,其河北、淮南、荆南腹地必然空虚!此战关键,在于一个字——‘快’!以快打慢,以精锐破其首脑!挫其锋锐于南阳城下,则百万之众,不过土鸡瓦狗!”

王康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舆图,从许昌袁曹大营,到汉水孙策楼船,再到樊城刘备旌旗,最后牢牢钉在南阳宛城之上。四位谋士的分析,抽丝剥茧,将敌人的滔天凶焰与致命弱点**裸地展现在眼前。他霍然起身,玄色衮服无风自动,一股凛冽的杀气弥漫开来:

“好一个‘悬刃之地,亦是破敌之场’!孝直(法正)此言,深得吾心!”他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金铁交鸣,穿透殿宇,“传孤钧令!”

一道道染着朱砂、加盖晋国公大印的军令,如同离弦之箭,从未央宫飞射向帝国的四面八方:

“镇南将军徐晃!”王康目光如电,刺向南方,“命尔坐镇宛城,统领南阳所有兵马——奋武、扬武等十营禁军五万精锐,宛城、新野等十营镇军五万劲旅,吕宜屯田军三万三千!依托新筑城防、淯水航道、驰道坞堡,层层抵抗,节节阻击!不许浪战,务求迟滞敌军锋芒,消耗其锐气粮秣!纵使战至一兵一卒,也要将孙刘钉死在汉水北岸,将袁曹主力拖在南阳盆地!为中枢集结大军,赢得时间!敢有畏敌怯战、擅离职守者,立斩!”

这道命令,意味着徐晃将以十三万余兵力,独抗四国联军第一波最凶猛的冲击,用血肉在南阳筑起一道迟滞死亡的堤坝。

紧接着,一道道征调勤王铁骑的军令,飞向帝国遥远的边疆:

“河西走廊平西将军王栓:着即亲率阳关轻骑营、玉门步卒营,步骑精锐一万,星夜东进!敦煌防务,移交郡尉索颍!”

“陇右扬武将军李敢:着即亲率陇西轻骑营、陈仓步卒营,步骑一万,火速北上!狄道防务,交予副将!”

“安西都护王固:着即亲率疏勒轻骑营、焉耆轻骑营,铁骑一万,抛却辎重,一人三马,穿越戈壁,驰援长安!安西军务,暂交长史刘劭!”

“北庭都护王泽:着即亲率鹰娑轻骑营、蒲类轻骑营,铁骑一万,轻装简从,取道云中,全速南下!北庭军务,交都护府长史胡昭!”

“河套怀远将军田豫:着即亲率阴山轻骑营、云中步卒营、朔方步卒营,步骑一万五千,速渡黄河,经上郡驰援!五原、定襄防务,交予部将戴陵、成宜!”

“汉中安南将军庞德:着即亲率沔阳重骑营、西乡轻骑营,铁骑一万,出子午谷,直奔长安!汉中军务,交太守李严、镇守副将王尚!”

“武关昭义将军王宪:着即亲率武关轻骑营、商县步卒营,步骑一万,弃守武关,北上汇合!武关防务,留裨将徐和!”

“潼关建义将军王续:潼关轻骑营五千骑,即刻拔营,交由裨将姜叙统领,赴长安听用!潼关步卒,严守关隘!”

十道军令,如同十道雷霆!征调之兵,含轻骑重骑营十营计五万精骑,步卒营五营计二万五千锐士,合计步骑七万五千!皆为镇守帝国四极、百战淬炼的边防劲旅!王康深知,要破四国百万之众,唯有以快制慢,以帝国最锋利的边疆铁骑,组成一柄无坚不摧的锋矢!

河西玉门关。黄沙漫卷的烽燧下,王栓接到军令,古铜色的脸上无悲无喜,只将令简重重一握,对身后肃立的阳关骑营校尉尉迟圭、玉门营校尉张猛低吼:“主公召!点兵!明日日出,蹄锋向东!”关外无垠的沙海,将见证这支铁流东归的烟尘。

安西乌垒城。年轻的都护王固展开染着风尘的军令,眼中迸发出灼热的光芒。他猛地一拳砸在案上,对侍立的疏勒骑营校尉郭昕、焉耆骑营校尉白准下令:“速备健马!一人三骑!抛却所有坛坛罐罐!五日之内,我要看到儿郎们跨上战马!目标——长安!”天山南北的风,将为这支万里赴援的铁骑让路。

北庭定远城。王泽接到兄长的军令,抚摸着冰冷的铜管,深吸了一口伊丽河畔清冷的空气,对鹰娑骑营校尉孙骁、蒲类骑营校尉周奋沉声道:“父命如山!挑最好的马,最悍的卒!此去长安,不破敌虏,誓不还乡!”草原的雄鹰,将第一次飞向中原的血火战场。

河套阴山下。田豫凝视军令,老成持重的脸上皱纹更深。他默默将令简递给身后的阴山骑营校尉董越、云中营校尉孙轻、朔方营校尉杨秋,只吐出一个字:“走。”敕勒川的牧歌,将送别这支沉默而坚实的北疆铁壁。

一道道烟尘在帝国的边疆冲天而起!河西的沙尘,安西的雪尘,北庭的草尘,河套的黄土尘,汉中的谷尘……裹挟着七万五千把渴望饮血的刀锋,向着长安,向着南阳,滚滚汇聚!马蹄踏碎山河,传递着帝国心脏最紧迫的召唤!

与此同时,长安城这座庞大的战争机器,也开足了最后的马力:

“兵曹赵俨!即日起,整编长安所有禁军!”王康的声音响彻兵曹衙署,“除镇守南阳徐晃部五万禁军外,长安尚有禁军战兵营二十六营、骑兵营十六营,合计二十一万精锐!羽林军铁骑一万、虎卫营重骑五千、铁林营陌刀重步五千,亲军两万!宿卫军武骧、腾骧、云骧三营一万五千精锐!辅兵营五万,留两万协守长安,余三万随军转运!着即清点兵甲,配发器械,整肃军纪!一月之内,孤要看到一支刀锋雪亮、阵列森严的雄师!”

“工曹马钧!军器监所有库存,陌刀、重甲、床弩、箭矢,尽数配发各部!征调长安及三辅所有铁木匠户,昼夜赶工,务必保障大军开拔前,每人有甲,每弩有矢!”

“仓曹周平!太仓存粮,优先保障大军!新征民夫十万,由辅兵营统辖,专司粮秣器械转运!沿途郡县,设递运所,接力输送,不得延误!”

“户曹崔琰!金曹徐岳!全力筹措钱帛,赏功恤死,抚慰军心!凡有贻误军需者,立斩不赦!”

整个长安城沸腾了!武库的闸门日夜洞开,堆积如山的铁札甲、神臂弩、三棱破甲锥被流水般搬出。匠坊的炉火彻夜不熄,铁锤的轰鸣与淬火的嘶嘶声交织。羽林、虎卫、铁林三营亲军披挂起最耀眼的乌兹重甲,在校场反复冲杀,杀气盈霄。新征的民夫在官吏的呼喝下编组成队,牛车、驮马堵塞了通往城南的官道。战争的阴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个长安人的心头,却也激发着这个新生帝国最顽强的生命力。

王康立于未央宫最高的凌云阁上,俯瞰着这座在战争威胁下疯狂运转的都城。西方天际,烟尘隐隐,那是河西、安西的铁骑正在穿越陇山;北方驿道,蹄声如雷,那是河套、北庭的劲旅在踏过高原;南方,烽火虽未及燃起,但徐晃的浴血抵抗和庞德的轻骑正从秦岭谷地驰援。他麾下最忠诚的族亲勇将——王栓、王固、王泽、田豫、庞德、王宪、姜叙——正率领着帝国最锋利的边军铁骑,从四面八方,向着风暴的中心,向着南阳,向着他的麾下,滚滚汇聚!

三十五万大军,十万民夫,如同一柄正在淬火的巨刃,在晋国的熔炉中逐渐成型。一月之后,这柄凝聚了帝国全部力量与意志的巨刃,将带着决死的锋芒,斩向那铺天盖地而来的百万联军!

“悬刃之地……”王康低声自语,手指抚过冰凉的阑干,目光穿越千山万水,投向南方那片即将被血火染红的盆地,“亦是尔等的……葬身之所!”秋风吹动他玄色的袍袖,猎猎作响,仿佛战旗初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