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289章 阳平暗云

汉末三国路 第289章 阳平暗云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建安十四年四月十五(公元209年5月),长安城刚经历倒春寒的洗礼,天空终于放晴。未央宫飞檐上的脊兽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着金辉,但大将军府正堂内的气氛却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舒缓暖意。厚重的锦帘卷起,让阳光斜斜地洒在光洁的金砖上,几盆开得正盛的牡丹散发着馥郁的香气,冲淡了前几日密议汉中时的肃杀。

王康(字承业)换上了一身绛紫常服,腰间系着那条象征性的于阗玉带,端坐于主位。案几上,那卷“晋国公”的诏书已被收起,取而代之的是几份摊开的户曹、金曹关于三州及西域互市的卷宗。他神色平和,眉宇间却依旧沉淀着挥之不去的威压。

“报——!”堂外亲卫洪亮的声音打破了宁静,“左将军、楚国公刘备使者,从事中郎简雍;讨逆将军、吴国公孙策使者,赞军校尉鲁肃,联袂求见!”

王康嘴角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宣。”

不多时,两位使者一前一后步入堂中。简雍(字宪和)年约四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身着洗得发白的儒衫,步履从容,脸上带着惯有的、似乎能化解一切尴尬的和煦笑容。鲁肃(字子敬)则年轻许多,约莫三十出头,身材高大,宽额阔面,双目炯炯有神,一身深青色的江东官袍,气度沉凝。

“外臣简雍(鲁肃),奉我主楚国公(吴国公)之命,恭贺大将军荣膺晋国公之尊!并代我主问大将军安!”二人齐声行礼,姿态恭谨。

“二位使者远来辛苦。”王康抬手虚扶,声音沉稳,“赐座,上茶。”

待二人落座,侍者奉上清茶。简雍率先开口,笑容可掬:“大将军威震寰宇,开疆拓土,功勋彪炳,天子明诏加封晋国公,实乃众望所归,名至实归。我主闻之,亦欣喜不已,特命外臣前来致贺。我主常言,大将军乃汉室砥柱,天下仰望,我荆州与西北,实为唇齿相依。今闻大将军有意通商惠贾,我主深以为然,愿开边市,互通有无,以固两家情谊,共保一方安宁。”他语速不急不缓,将刘备的恭维、结好之意表达得滴水不漏。

鲁肃待简雍说完,放下茶盏,拱手接道:“吴公亦深慕大将军威德。江东虽僻处东南,然物产尚丰,稻米、丝茶、海盐、铜铁,或可为大将军府库略添薄利。吴公之意,愿加大互市规模,西北骏马、精铁、皮甲乃至西域奇珍,皆为我江东所需。若能得大将军应允,江东愿以双倍诚意,岁供稻米百万石,铜铁三十万斤,以酬厚谊。”他目光坦诚,直接点明江东所需与所能付出的价码,显得务实而直接。最后,他话锋微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另,吴公心系荆襄百姓久受刘表余孽之苦,欲行吊民伐罪之举,然虑及与大将军睦邻之谊,不敢擅专,特遣肃前来,探询大将军之意。”

王康听着,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如明镜。刘备遣简雍来,名为道贺通商,实则一为安西北之心,使其无暇东顾,二为换取急需的军械物资,以支撑其西图巴蜀的大计。鲁肃代孙策而来,贺喜是假,求购军资是真,更深一层,则是要探明王康对江东攻取荆州的态度,为其解除最大的后顾之忧。两家使者联袂而至,既是巧合,亦是乱世诸侯间微妙平衡的体现。

“二位国公厚意,孤心甚慰。”王康缓缓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堂内回荡,“汉室衰微,诸侯并起,天子裂土封公,意在安邦。然四海之内,黎庶何辜?能通商贾,惠及民生,化干戈为玉帛,实乃善政。刘玄德仁德布于荆襄,孙伯符忠勇扬于江表,皆一时英杰。孤坐镇西北,所求者,不过三州安定,丝路畅通,百姓得享太平。”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二人,“互市之事,孤准了。”

此言一出,简雍眼中喜色一闪,鲁肃也微微颔首。

王康继续道:“具体细则,户曹、金曹自有章程。简先生,”他看向简雍,“楚国公所需皮札甲、驽马等物,皆可议。我西北屯田军、辅兵近年换装,库中积压之旧式皮甲尚余不少,虽非禁军新锐之器,然用于戍守地方、弹压匪患,绰绰有余。驽马亦可提供,以助楚国公转运粮秣,绥靖地方。军械方面,横刀、长矛等常规兵器,可按市价交易。唯神臂弩、铁札重甲、陌刀等国之重器,乃军国根本,恕难出售。”他给出的条件,精准地卡在刘备的痛点和痒点上——急需的防御装备和运输力量,但核心技术牢牢锁死。

简雍脸上的笑容更盛,连忙起身拱手:“大将军慷慨!此真解我荆州燃眉之急!皮甲、驽马、常械,正是我主所需!外臣代我主,叩谢大将军恩义!”姿态放得极低。

王康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鲁肃:“子敬先生。江东物阜民丰,稻米、铜铁,皆我所需。吴国公所求之军械马匹,亦可如数供应。皮札甲,可售;河西、河套良驹,可售;西域于阗美玉、大秦琉璃、波斯绒毯等奇珍,亦可售。至于精铁……”他略作沉吟,“安西都护府新得几处矿脉,产量渐增,只要江东铜铁稻米供应充足,精铁交易,亦可酌情加量。”

鲁肃精神一振,王康给出的条件比预期更为优厚,几乎涵盖了江东最渴求的所有战略物资。“大将军信义着于四海,外臣敬佩!江东必不负所望,稻米铜铁,定当如期如数交付!”

“至于荆州之事……”王康端起茶盏,轻轻吹去浮沫,语气平淡得如同谈论天气,“此乃吴国公与荆襄内部之事。孤坐镇西北,鞭长莫及。只要商路无阻,黎庶少受兵燹之苦,江东如何行事,孤无意置喙。”“无意置喙”四个字,轻飘飘落下,却重若千钧。这等于是在孙策和刘备之间,投下了一颗默许江东行动的砝码。

鲁肃心头大石落地,深深一揖:“大将军明鉴万里!吴公必铭记此情,约束士卒,保境安民,绝不使商路断绝,黎庶流离!”

简雍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又恢复如常,只是眼神深处掠过一丝阴霾。王康对江东攻荆的默许,无疑大大增加了刘备谋取巴蜀的难度和变数。

“二位使者远来劳顿,且在长安驿馆好生歇息。互市具体条款,稍后自有户曹、金曹官员与二位详谈。”王康放下茶盏,端茶送客之意已明。

简雍、鲁肃知趣地起身告退。堂内再次安静下来,只剩下熏炉中名贵香料燃烧的细微噼啪声。

厚重的锦帘无声落下,隔断了外间的阳光与喧嚣。王康脸上那层温和的面具瞬间褪去,眼神锐利如寒潭深水。侧门轻启,程昱(字仲德)、陈宫(字公台)、贾诩(字文和)三人如同幽影般悄无声息地步入堂中,肃立阶下。

“都听见了?”王康的声音低沉,不带丝毫温度。

“臣等听得真切。”贾诩捻着稀疏的山羊胡,眼中闪烁着洞悉世情的幽光,“刘备遣简雍来,名为通商,实为求甲马以壮其力,安我心以图巴蜀。其心甚急,所求皮甲、驽马,皆是为填补其兵力之孱弱,转运之艰难。主公允之,正可使其安心西顾,暂忘肘腋之患。”

程昱枯瘦的身躯挺得笔直,军情司的阴冷气息仿佛从他骨缝里渗出:“简雍此人,长袖善舞,善察言观色,然其眼底深藏忧虑。刘备新得‘楚国公’之名,然荆州七郡,北有主公重兵压境于西城三郡,东有孙策虎视眈眈于夏口,实乃四战之地,根基未稳。其欲图蜀,必先解后顾之忧。主公允其军械,售其旧甲驽马,既可稍解其困,亦能示我无意东出,使其将主要精力与孙策纠缠于荆襄。”

“至于孙策,”陈宫接过话头,这位总掌吏曹的长史,分析起江东局势条理分明,“其得‘吴国公’之号,野心更炽。鲁肃此来,军械马匹固其所欲,然其最重者,乃主公对其攻荆之态度!主公一句‘无意置喙’,正中其下怀!此默许一出,孙伯符必如猛虎出柙,全力扑向江陵。刘备为保荆州根本,必调集重兵东防,其谋取益州之步伐,必被大大迟滞!此驱虎吞狼,令二刘(刘备、刘璋)一孙互相撕咬,我西北方能赢得西取汉中之宝贵时机!”

王康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案几,发出笃笃的轻响,如同战鼓的余韵。“简雍此人,笑容之下心思缜密,需一老成持重、言语滴水不漏者应对。公台,此人交予你。”他看向陈宫,“与之洽谈互市细则,可稍示亲近,言及当年兖豫旧事,叙叙‘同乡之谊’(陈宫出身兖州)。皮甲数量,初定五千副;驽马,一千匹;横刀、长矛,按市价,量其财力而售。务必让其感受到我之‘诚意’,但又不能使其轻易满足,可暗示后续视其‘诚意’再行追加。关键一点,”王康目光一凝,“旁敲侧击,问清其对我西城三郡驻军之‘感受’,探其是否真有划江而治之‘诚意’。”

“臣领命。”陈宫躬身,眼中精光闪动,已明了其中深意——既要让刘备觉得西北是可靠的物资来源和暂时的安全屏障,又要让其始终对西城三郡的刀锋保持敬畏。

“鲁肃沉稳干练,目光长远,乃孙策心腹智囊。”王康转向贾诩,“文和,此人由你接手。江东所求,尽可允诺!皮甲,一万副起售;河西战马,三千匹;西域奇珍,敞开了谈!精铁交易量,亦可翻倍!务必让其满载而归!更要借其口,传话孙伯符:西北乐见江东强盛,只要丝茶稻米铜铁供应不断,军械马匹,管够!至于荆州,”王康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你可‘不经意’间提及,听闻刘玄德似与益州张松有所勾连?再‘感叹’一句,荆州富庶,然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山高路远,民风彪悍,恐非易治……点到即止。”这轻飘飘的两句,如同淬毒的匕首。提及张松,是在孙策心中埋下对刘备西图野心的警惕;点出荆南三郡,则是**裸地暗示江东,那里是块难啃但或许可以下口的肥肉。

贾诩眼中幽光更盛,躬身道:“臣明白。必使鲁子敬深切感受到主公对江东之‘善意’与‘期许’,使其归心似箭,力促孙策尽快对荆州用兵!”

“仲德。”王康最后看向程昱,“军情司所有探子,盯死荆襄!孙刘两家但凡有风吹草动,八百里加急,直报孤案前!汉中方面,子龙(赵云)与孝直(法正)处,进展如何?”

程昱枯瘦的脸上毫无表情,声音却带着军情特有的冰冷精确:“禀主公,征南将军赵云已率神武、捷武、昌武三营一万五千禁军精锐,并羌骑营五千胡骑,于三日前秘密抵达陇西狄道。沿途昼伏夜出,行踪极为隐秘,目前尚未发现泄密迹象。安南将军庞德亲率陈仓营、狄道营、陇西骑营一万五千镇军,已于五日前大张旗鼓开赴米仓道北口,沿途广布疑兵,旌旗绵延数里,鼓噪之声震天。据汉中内线密报,张鲁闻讯大惊,已急调其弟张卫率道兵主力一万,大将杨昂、杨任各率五千精兵,星夜驰援米仓道沿线诸隘口,南郑(汉中治所)守备为之一空!祁山道方向,目前仅有阳平关守将杨柏率三千道兵及部分地方戍卒驻守,防备相对空虚!”

“好!”王康眼中厉芒一闪,猛地站起身,“张鲁主力已被庞德成功调动东移!祁山道门户洞开!传令赵云、法正:时机已至!五日之内,务必潜行至阳平关下!抵达后不必休整,趁敌不备,立刻发动强攻!工曹匠作营、辅兵全力保障栈道畅通,粮械供应不得有误!告诉子龙,阳平关,我要在七日内,看到插上‘赵’字大旗!”

“诺!”程昱沉声应命。

“再令庞德:米仓道方向,攻势不得稍减!务必打得狠,打得真,将张卫、杨昂、杨任牢牢钉死在东线!哪怕付出些代价,也绝不能让一兵一卒回援阳平关!”

一道道命令,带着铁与血的意志,化作无形的烽火,越过长安巍峨的宫墙,射向秦岭的千山万壑。堂内的牡丹依旧开得娇艳,浓郁的香气却掩盖不住那无声处正在酝酿的惊雷。

大将军府深处,一间门窗紧闭、守卫森严的密室。巨大的汉中沙盘已被重新点亮。代表赵云奇兵的小型玄色战旗,正沿着蜿蜒的西汉水(嘉陵江上游)河谷,悄然指向那座扼守盆地西大门的雄关——阳平关。而代表张鲁主力的黄色旗帜,正密集地拥堵在米仓道东侧的崇山峻岭之间。

王康负手立于沙盘前,烛光将他高大的身影投在冰冷的墙壁上,如同蛰伏的巨兽。沙盘边缘,几枚代表张卫、杨昂、杨任的将领名签,正被无形的力量推向米仓道深处。一场以整个西北之力为赌注,务求一击即中、斩断巴蜀锁钥的雷霆行动,已然在长安城看似平静的外交帷幕下,进入了最后的读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