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283章 裂土公爵

汉末三国路 第283章 裂土公爵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建安十四年二月廿三(公元209年4月),许昌

暮春的雨丝带着寒意,悄无声息地浸湿了许昌宫阙厚重的青砖。天子寝殿内,几盏青铜宫灯摇曳着昏黄的光,将汉帝刘协单薄的身影长长地投在冰冷的墙壁上。他并未身着冕服,只一袭素色常袍,更衬得面色苍白,眼窝深陷。殿内侍立的宦官早已被屏退,只剩下几位须发皆白、身着褪色旧朝服的老臣,垂手肃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和绝望。

“陛下…保重龙体啊…”太常杨彪颤巍巍地开口,声音干涩沙哑,打破了死寂。这位历经董卓、李傕郭汜之乱,又随驾辗转至许昌的汉室老臣,此刻眼中也只剩下深重的疲惫与无力。

刘协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了血丝,那不再是少年天子的懵懂,而是被长久囚禁、反复羞辱后刻骨的怨毒与悲凉。他一把抓起御案上那条被曹操以“天子体丰”为由强行改短、显得不伦不类的玉带,狠狠掼在地上!

“保重?朕如何保重?!”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哭腔,如同受伤的幼兽在嘶鸣,“朕名为天子,实为何物?!不过是那曹孟德掌中玩物,笼中之鸟!他曹操,口口声声‘奉天子以讨不臣’,可这许昌城中,一兵一卒,一粟一米,何曾真正听朕号令?!朕连一条合身的玉带都做不得主!”他指着殿外,手指因激动而剧烈颤抖,“袁本初雄踞河北,自诩四世三公,目无朝廷;王承业虎视西北,西域称尊;孙伯符割据江东,刘玄德窃据荆襄,刘季玉闭锁巴蜀…这天下,还有哪一处,还认得朕这个皇帝?!还尊奉这摇摇欲坠的汉家旌旗?!”

泪水终于冲破堤防,汹涌而下。刘协颓然坐倒在御榻上,双手掩面,瘦削的肩膀剧烈地耸动,呜咽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充满了无尽的屈辱与不甘:“高祖皇帝…斩白蛇起义,披荆斩棘,方有四百年煌煌大汉…列祖列宗…武帝逐匈奴于漠北,光武中兴于洛阳…何等煊赫!何等威严!难道…难道这江山社稷,真的要亡在朕的手里吗?!朕…朕还有何面目,去九泉之下见列祖列宗啊!朕…是汉室的不肖子孙!是亡国之君啊!”

悲怆的哭声如同重锤,狠狠砸在殿内每一位老臣的心上。侍中种辑、尚书令华歆等几位老臣早已老泪纵横,扑通跪倒在地,以额触地,发出压抑的悲泣。

“陛下!陛下慎言啊!”杨彪扑到御榻前,老泪纵横,“此非陛下之过!此乃…此乃天时不济,权臣当道,诸侯并起…陛下已忍辱负重,保全宗庙于倾颓之际,实乃大智大勇!列祖列宗在天有灵,只会痛心,绝不会责怪陛下!”

“保全宗庙?”刘协抬起泪眼,惨然一笑,笑容比哭还难看,“杨公,你看看这许昌的宫墙,比之当年雒阳未央、长安长乐如何?这殿宇,不过是一间稍大的囚笼!朕每日所食所饮,所穿所用,皆需仰曹贼鼻息!他高兴了,便让朕做个泥塑木雕;他不快了,一道眼神便足以让朕心惊胆战!这叫保全宗庙?这叫苟延残喘!”他猛地抓住杨彪的手臂,指甲几乎掐进老臣的皮肉,“杨公,你是三朝老臣,你告诉朕!这局面,可还有一丝转圜之机?这汉室…可还有一线生机?!”

杨彪被他抓得生疼,却不敢挣脱,浑浊的眼中充满了痛苦和挣扎。他环视跪伏在地的同僚,又望向殿外沉沉夜色,仿佛要看透这令人绝望的棋局。良久,他仿佛用尽全身力气,才从干涩的喉咙里挤出声音,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清醒:

“陛下…老臣斗胆直言。今日之汉室…与昔日战国纷争之时的周王室…何其相似啊!”此言一出,殿内几位老臣都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惊愕,随即又化为更深的悲哀与了然。

“周室衰微,诸侯力征,天子徒拥虚名,仅存共主之号。”杨彪的声音低沉而缓慢,每一个字都像浸透了血泪,“然周室何以能绵延数百年不绝?非其甲兵之利,实乃诸侯并立,互相牵制,无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先行那弑君篡位、彻底撕破脸皮之事!谁若先称王,谁便是众矢之的!强如齐桓、晋文,亦需‘尊王攘夷’以号令诸侯。此…均衡之道也!”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迎着天子绝望中又燃起一丝微弱希冀的目光,继续道:“观今日之势,曹操挟天子,然河北袁绍、西北王康、江东孙策、荆襄刘备、西蜀刘璋,皆拥强兵,踞雄州,自成一体。曹操虽强,亦不敢公然篡逆,恐成众矢之的。袁术前车之鉴不远,妄自称帝,旋踵败亡!此诚乃陛下…与汉室最后之屏障!”

“杨公之意是…”刘协的声音带着颤抖。

“效法周室!”杨彪的眼中闪过一丝孤注一掷的锐芒,“陛下何不…主动裂土封爵?!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此乃高祖铁律,万不可破。然公爵之尊,位极人臣,足以餍足枭雄之心,亦可使其互相攀比、猜忌、制衡!”

“公爵?”刘协喃喃道。

“正是!”跪在一旁的种辑也抬起头,接口道,他须发皆白,声音却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冷静,“陛下可降明诏,晋王康为晋国公!其据并州、雍凉,控西域,晋地故土也!曹操挟持圣驾,劳苦功高(他艰难地吐出这四个字),可封魏国公!其根基在兖豫,魏地之望!袁绍四世三公,雄踞冀、幽、青,可封赵国公!赵国故地尽在其手!孙策虎踞江东,吴地翘楚,可封吴国公!刘备乃帝室之胄,仁德布于荆襄,楚地之主,当封楚国公!西蜀刘璋,守成之主,蜀地安宁,可封蜀国公!”

华歆也挣扎着补充道:“陛下,此乃以虚名换实利!公爵之位,位极人臣,尊荣无比。诸雄得此名号,必生骄矜攀比之心,更惧他人先登一步。王康得晋公,曹操岂甘仅居魏公?袁绍得赵公,又岂容孙策、刘备与之平起平坐?彼等互疑互忌,争相向陛下示以‘恭顺’,以求名正言顺,压制对手。如此,陛下虽失疆土之实,却可暂保宗庙之安,维系天子之名分!或可…或可再延汉祚一二百载,静待天时!或有…或有光武再世之中兴也未可知啊!”最后一句,他说得无比艰难,连自己都难有几分信心。

刘协怔怔地听着,脸上泪痕未干,眼神却剧烈地变幻着。从屈辱、不甘,到挣扎、权衡,最终化为一片死水般的灰暗和认命。他缓缓闭上眼,两行清泪再次无声滑落。裂土封爵,将高祖、光武打下的江山,亲手分封给这些虎视眈眈的枭雄…这是何等的讽刺!何等的奇耻大辱!这无异于自己拿起刀,将大汉的躯体一块块割下,喂给那些觊觎已久的豺狼!

“陛下…”杨彪看着他痛苦的神色,心如刀绞,却只能重重叩首,“此乃…饮鸩止渴。然…毒酒慢饮,或可延命;若拒之,则立时毙命啊!请陛下…为汉室宗庙计!忍…一时之辱!”老臣的头颅重重磕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噼啪声,和天子压抑的抽泣。时间仿佛凝固了。窗外的雨声似乎大了起来,敲打着琉璃瓦,如同无数细碎的哀鸣。

不知过了多久,刘协终于睁开了眼睛。那双眼眸里,属于少年天子的最后一点光,彻底熄灭了。只剩下一种近乎麻木的疲惫和空洞。他用袖子狠狠抹去脸上的泪痕,声音嘶哑,却异常平静,平静得令人心寒:

“拟诏吧。”

***

建安十四年三月初一(公元209年4月),一道盖着天子玉玺、由太常杨彪亲自宣读的诏书,在许昌宫正殿,当着曹操及其心腹文武的面颁下。曹操身着丞相朝服,立于百官之首,面色平静无波,唯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嘲弄与了然。

“…朕闻褒德赏功,国之典制。咨尔大将军、晋侯王康,镇守西陲,抚定雍凉,开疆西域,功勋彪炳,威震戎狄。特晋封为晋国公,锡兹玄土,以藩屏王室,永固西疆…”

“…司空、领冀州牧曹操,翊赞朕躬,扫除群凶,勤勉王事,夙夜匪懈。特封为魏国公,表其勋劳,镇抚中原…”

“…大将军、领冀州牧袁绍,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雄踞河北,屏卫北疆。特封为赵国公,彰其门第,安辑幽冀…”

“…讨逆将军、吴侯孙策,虎步江东,绥靖海隅,忠勇可嘉。特封为吴国公,嘉其忠勤,镇守东南…”

“…左将军、领豫州牧刘备,帝室之胄,仁德着于荆襄,保境安民。特封为楚国公,念其宗亲,抚治南土…”

“…益州牧刘璋,恪守臣节,镇抚巴蜀,民赖安宁。特封为蜀国公,奖其恭顺,永固西陲…”

“…尔等公爵,当体朕心,共扶汉室,外御其侮,内修其政,永为藩屏,勿负朕望!钦此!”

诏书宣读完毕,殿中一片诡异的寂静。曹操缓缓出列,整了整衣冠,一丝不苟地行叩拜大礼,声音洪亮而平稳:“臣曹操,领旨谢恩!陛下隆恩,天高地厚!臣必肝脑涂地,以报陛下,拱卫汉室!”他身后的荀彧、荀攸、郭嘉、夏侯惇等文武,也随之齐刷刷拜倒,山呼万岁谢恩,动作整齐划一,却透着一股冰冷的程序感。

杨彪捧着诏书,手在微微颤抖。他能感觉到,阶下那位魏国公平静外表下,那如同深渊般不可测的意志。这道裂土分封的诏书,如同将一颗点燃的火种,投入了早已布满干柴的九州大地。它或许能暂时维持许昌宫这虚假的平静,但更大的风暴,已在爵位名号落定的瞬间,于各方枭雄的心中,无声地酝酿开来。

许昌宫外,春寒料峭。诏使携带着裂土封公的圣旨,正分赴西北、河北、江东、荆襄、巴蜀。承载着汉帝刘协最后一丝渺茫期望和无限屈辱的帛书,如同投向深潭的石子,注定将在这末世乱局中,激起滔天巨浪。夕阳的余晖将宫阙的剪影拉得老长,血色弥漫,仿佛预示着这个古老帝国,正无可挽回地滑向一个诸侯裂土、公爵并立的深渊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