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三国路 > 第281章 北庭归雁

汉末三国路 第281章 北庭归雁

作者:长乐墨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12:35:35

建安十三年十月(公元208年11月)

长安城西的杜陵韦氏祖宅张灯结彩,红绸从大门一直铺到正堂,连庭院中那株百年古槐都缠上了喜庆的红绫。韦康站在正堂前,看着仆役们将一箱箱嫁妆抬入院中,眼中既有嫁女的欣慰,又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他的掌上明珠韦萱,明日就要成为怀化将军、北庭都护王泽的正妻,远赴万里之外的定远城。这对韦氏一族而言是天大的荣耀,可那塞外的苦寒与未知,又怎能不让一个父亲忧心?

“父亲。“轻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韦康转身,看到女儿韦萱一袭素色襦裙,正向他行礼。十六岁的少女已褪去了稚气,眉目如画,气质温婉,只是那双杏眼中闪烁的坚定,让韦康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在边郡为官的日子。

“萱儿,都准备好了吗?“韦康努力压下心中的不舍,温声问道。

韦萱浅浅一笑,颊边浮现两个小小的梨涡:“都准备好了。大将军府送来的聘礼,女儿已经清点完毕,都登记在册。“她顿了顿,声音轻柔却坚定,“父亲不必忧心。女儿虽长在闺阁,却也读过《汉书》,知道班昭随夫远戍西域的故事。定远城虽远,却是夫君建功立业之地。女儿既嫁入将门,自当以夫为天,随他天涯海角。“

韦康喉头微哽,伸手轻抚女儿的发髻:“好孩子...为父只是...“

“父亲,“韦萱轻轻握住父亲的手,“大将军待我韦氏恩重如山,夫君又是人中龙凤。女儿此去,定会谨守妇道,相夫教子,不负韦氏门楣。父亲当为女儿高兴才是。“

韦康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好!好!明日大婚,为父要让你风风光光地出嫁!“

---

与此同时,长安城大将军府内,喜庆的气氛同样浓烈。礼曹掾孙乾带着数十名属吏穿梭于府中,指挥着仆役们悬挂彩灯、铺设红毯。王康特许从内帑拨出三千万钱操办这场婚礼,规格仅次于当年世子王湛大婚。

“喜帐再往左些!对,就是那里!“孙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转头对身旁的礼曹佐吏吩咐,“明日迎亲的队伍,务必卯时三刻准时出发。前导虎卫营铁骑五十,金鼓乐工六十,执事仆从一百二十人,一个都不能少!“

“孙公放心,都已安排妥当。“佐吏恭敬应道,“只是...怀化将军的婚服...“

孙乾一拍脑门:“险些忘了!快,随我去见大将军!“

正堂内,王康正与王泽对坐。二十二岁的王泽一身崭新的绛纱袍,玉带束腰,英挺中更添几分儒雅。他安静地听着父亲的教诲,眼神专注。

“泽儿,“王康的声音沉稳而温和,“明日大婚之后,你便是真正成家立业之人了。北庭都护府初立,百废待兴。治理之道,既需铁腕,亦需怀柔。乌孙余部,当剿抚并用;塞外诸胡,需分而治之。韦氏女温婉贤淑,当能助你安定后方,专心政务。“

王泽郑重颔首:“儿臣谨记父帅教诲。定远城虽远,儿臣必兢兢业业,使之成为我西北屏障,不负父帅重托。“

王康满意地点头,从案几上取过一卷竹简:“这是为父让军情司整理的北庭诸部详情,包括各部落首领的性格、喜好、部众多寡、草场分布,你都带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王泽双手接过,眼中闪过一丝感动:“谢父帅!“

这时,孙乾在门外轻声禀报:“大将军,礼曹孙乾求见。“

“进来。“

孙乾入内行礼,面带难色:“禀大将军,怀化将军的婚服...原定是绛纱袍配金带,但方才下官查看礼单,发现韦府送来的聘礼中有条西域于阗进贡的玉带,价值连城。不知明日大婚,将军是依制用金带,还是...“

王康看向王泽,眼中带着询问。王泽略一思索,温声道:“既是大婚,自当尊重岳家心意。就用那于阗玉带吧。“

王康微微一笑:“善。孙公,就依怀化将军之意。另外,明日宴席,北庭都护府随将军回长安述职的几位校尉,都要安排在上席。“

“诺!下官这就去安排。“孙乾躬身退下。

王康起身,拍了拍王泽的肩膀:“去陪你母亲说说话吧。她这些日子,又是欢喜,又是不舍。“

---

后宅内,王瑜正对着铜镜试戴明日要用的首饰。镜中的妇人眼角已有了细纹,但眉目间的温婉气质更胜当年。听到脚步声,她转头看到儿子站在门口,眼圈顿时红了。

“泽儿...“她急忙起身,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只是拉着儿子的手,上下打量着,仿佛要将他此刻的模样深深刻在心底。

“母亲。“王泽轻声唤道,扶着王瑜坐下,“儿子明日就要大婚了,母亲该高兴才是。“

王瑜抹了抹眼角,强笑道:“高兴,娘亲当然高兴。只是...“她的声音哽咽了,“定远城那么远,天寒地冻的,你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王泽单膝跪地,握住母亲的手:“母亲放心,儿子会照顾好自己。待北庭局势稳定,儿子就带萱儿回长安看望母亲。“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锦盒,“这是儿子在乌孙王庭缴获的一块和田美玉,请工匠雕成了玉佩,送给母亲。见玉如见儿,母亲想儿子时,就看看这玉佩。“

王瑜接过玉佩,只见上面精巧地雕刻着大雁南飞的图案,玉质温润,雕工精细。她再也忍不住,将儿子搂入怀中,泪如雨下:“我的儿啊...“

门外,赵雨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眼中也泛起了泪光。她轻轻退开,不愿打扰这对母子的温情时刻。

---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迎亲的队伍就已集结完毕。虎卫营五十铁骑披红挂彩,金鼓乐工列队整齐,执事仆从捧着各色聘礼,浩浩荡荡向杜陵韦府进发。王泽一身大红喜服,骑着通体雪白的河西骏马,走在队伍最前方。他身后,是作为傧相的王湛与孙仁夫妇。

杜陵韦府门前,韦康率领族中子弟早已恭候多时。见迎亲队伍到来,立刻命人燃放爆竹。噼啪的爆竹声中,王泽下马,向韦康行了大礼。

“小婿拜见岳父大人!“

韦康连忙扶起,眼中满是欣慰:“贤婿请起!请起!“

繁琐而庄重的迎亲礼仪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当王泽终于牵着凤冠霞帔的韦萱走出韦府大门时,朝阳正好升起,为这对新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围观的百姓发出阵阵欢呼,花瓣如雨般洒落。

回到大将军府,婚礼进入最隆重的阶段。正堂内,王康与赵雨、王瑜高坐主位。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北庭都护府的几位校尉——张泰、陈武、姜猛等人站在武将前列,神情激动地看着他们的都护完成人生大事。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随着礼官洪亮的声音,王泽与韦萱在众人的见证下完成了婚礼仪式。当两人对拜时,王瑜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夺眶而出。赵雨轻轻握住她的手,无声地给予安慰。

礼成之后,盛大的婚宴开始。王康举杯,向满堂宾客致意:“今日犬子大婚,承蒙诸位同僚莅临,孤心甚慰!请满饮此杯,共贺新人!“

“恭贺怀化将军新婚之喜!“百官齐声祝贺,举杯共饮。

宴席间,王湛携孙仁来到新人面前。王湛从侍从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木匣,递给王泽:“二弟,这是为兄与你大嫂的一点心意。“

王泽接过,打开一看,竟是一套完整的北庭山川地理沙盘,细致到每一条河流、每一处隘口都清晰可辨。沙盘旁还有一册手绘的地图集,笔迹工整,显然是王湛亲手所绘。

“这...“王泽震惊地抬头。

王湛笑道:“为兄在西征时就开始准备了。北庭地形复杂,有了这个,二弟治理起来会方便许多。“

孙仁也递上一个锦盒:“这是我江东特产的丝绸百匹,还有几本医书,都是治疗风寒、冻伤的方子。北庭苦寒,弟妹初去,或许用得上。“

韦萱感激地行礼:“谢大哥、大嫂厚赐!“

另一边,王汴、王漳两个弟弟围着王泽,兴奋地说个不停。

“二哥,等你下次回长安,一定要给我们讲讲北庭的故事!“王汴眼睛发亮。

“是啊是啊!听说那里有比长安城还高的雪山,是真的吗?“王漳也迫不及待地问。

王泽笑着揉了揉两个弟弟的脑袋:“等你们羽林军练好了本事,亲自去北庭看看不就知道了?“

婚宴持续到黄昏时分。当宾客渐渐散去,王康将王泽叫到书房,进行最后的嘱托。

“泽儿,此去北庭,有三件事你需谨记。“王康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其一,乌孙虽灭,其心未死。对那些心怀叵测的部落首领,当雷霆手段,不可姑息。其二,汉民实边乃长久之计。要善待徙边百姓,保障他们安居乐业。其三...“他顿了顿,眼神柔和下来,“早日让为父抱上孙子。“

王泽俊脸微红,但眼神坚定:“儿臣谨记父帅教诲,必不负所托!“

王康满意地点头,从案几下方取出一个长条木匣:“这是为父给你的新婚贺礼。“

王泽打开木匣,倒吸一口冷气。匣中静静躺着一柄通体乌黑的长剑,剑身隐现奇异纹路,剑锋寒光凛冽。

“这是...“

“乌兹钢剑。“王康轻抚剑身,“用西域进贡的乌兹铁锭,由军器监大匠耗时三月打造而成。削铁如泥,吹毛断发。此剑名为,望你持此剑,定北庭万里疆土,远播我汉家威仪!“

王泽双手捧剑,单膝跪地,声音哽咽:“儿臣...谢父帅赐剑!必以此剑,护我疆土,卫我黎民!“

窗外,夕阳西下,将书房映照得一片金黄。父子二人的身影在墙上拉得很长,如同西北大地上一座巍峨的山脉,坚实而永恒。

三日后,王泽携新婚妻子韦萱,在北庭镇军六千铁骑的护卫下,踏上了返回定远城的征程。王瑜站在长安城墙上,望着渐行渐远的队伍,直到那面“王“字大旗彻底消失在北方天际,才在赵雨的搀扶下缓缓转身。

秋风起,雁南飞。而她的泽儿,却如那北归的鸿雁,向着更寒冷也更广阔的天地展翅翱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